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生韩信 >

第204章

天生韩信-第204章

小说: 天生韩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咀盼实溃弧安恢鹾罄茨┙兴问隆!
    “很简单,我需要你配合我。”吕雉并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截了当说道。
    王卫一愣,“怎么配合?”
    吕雉正色,声音平静的说道:“集结好部队,随我入城平叛。长信君田肥等一批人密谋谋反,我要你立即将指挥权移交给周将军,由他统领临淄中大大小小所有军物。”
    王卫面色大变,犹豫了半天才抬头闷声道;“王后你可有大王的虎符?”
    吕雉摇了摇头,“没有。”
    王卫面露为难的摊了摊手,“汉王亲手定下的规矩,必须要有他的虎符才能调动军队,臣真的不敢冒然违背。”
    吕雉静静的看着王卫,眼神中闪过一丝毅然,平静的对他说道;“你说的对,为了防止军队管理混乱汉王是曾经立下过这种规矩。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汉国危机四伏,正是需要王将军你表现忠心的时候呀!”
    王卫面色仍旧十分犹豫,“只是王后,末将真的不敢违背汉王定下的规矩。”
    吕雉脸色慢慢紧绷,神色渐渐凝固,目光冷冷的看着王卫,“王卫,如今两条路摆在你面前。第一条是光明大道,你听从我的安排,我保你日后后半身荣华富贵;第二条就是拒不从命,我吕雉保证你会三族尽灭,受尽酷刑,下场十分凄惨,你选吧。”
    吕雉阴毒的话让在场的两个大汉都忍不住不寒而栗。王卫心中本还有些犹豫,却余光扫至,看见吕雉对周苛使了个眼色,周苛慢慢走前几步,手中的佩剑缓缓拔出。
    王卫顿时恍然醒悟,心知自己远不是周苛的对手,若是不答应的话恐怕会血溅当场,情急之下连忙跪下,俯首恭声道;“末将愿意听从王后陛下的调派,诛杀叛逆,保我大汉!”
    吕雉和周苛心中同时松了口气,暗自松开了紧握的拳头。
    “王将军的功劳我一定会如实禀告汉王的,王将军大可放心,我吕雉所言绝无食言。”
    再得到王卫的六千兵马后,周苛带领大军迅速扑向临淄,靠着在城中早做的布置骗开了西门。大军随之涌入,分别前往长信君府、韩府以及城卫大营。
    田肥在醉梦中被抓获,韩通想要逃走却被汉军赶上乱刀砍死,立毙当场。在吕雉从容的指挥下,凡事跟田肥交往密切的大族世家头领纷纷被抓了起来,严刑拷打下又串供出大批的参与叛乱的名单,随即四处抓人。
    为了担心生变,吕雉下达的命令是一旦有证据表明残余了谋反,则满门抄斩,就地正@法。吕雉的霹雳手段果然立竿见影,到了天明时,临淄城内已经被处决了尽万人,许多豪族聚齐居住的地方已经血流成河,血液都已经满溢到了街上,临淄城内诸多大族豪族皆噤若寒蝉,无一人敢发声抱怨。
    十二岁的齐王田和被从府中抓了出来送到吕雉面前,田和满脸乖张,一边大声骂着一边奋力挣扎,看见吕雉不由愤怒的狂吼道;“你这贱女人,竟敢对寡人无理。我是齐王,齐国的大王,就连刘邦那老家伙看见我都乖乖的,你竟然敢让人抓我来。等寡人亲政了一定要杀了你,杀了你这恶毒的女人。”
    吕雉冷冷的看着田和,心中权衡了半天,终于下决心道;“来人,把这个狗东西推出去斩了,还有他的母亲四个弟弟妹妹,一个都不许留。周苛,你去监斩!”
    “诺!”
    你们不是要迎立齐王吗?我让你们田氏彻底灭族,看你们去迎谁!去立谁!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中文网更新超快小说更多:。。/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二百一二十七章 河北初定(上)
    无弹窗小说网,万名书迷同时在线    汉军惨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河北,刘邦带着六万多残军狼狈不堪的逃回了邯郸,随即紧闭城门,全城警戒。。
    大胜后的秦军并没有给汉军多少喘息的时间,数万轻骑绕过漳河,直扑赵国腹地。惨败后的汉军根本无力抵抗,于是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东垣和钜鹿,兵锋直逼邯郸。
    赵地本就是刘邦新收之地,如今屁股都没坐热就被人家秦人打上门来了。刘邦虽以顽强而著称,但并不是死板之人,心中也清楚赵地是不论如何也守不住的。当务之急是赶紧脱身回齐地重整旗鼓,而不是留在这被韩信一锅端了。
    刘邦回到邯郸的二天内,将赵国府库劫掠一空,随即裹挟着赵地大批的青壮朝南逃窜。刘邦的算盘打的很精明,在乱世之中青壮无疑是最重要的资源,只要有人,就有源源不断的兵员供应。所以他给秦人来了个釜底抽薪,放下了平时那副仁义的嘴脸,或逼或威胁,裹挟着二十多万的赵国青壮以及临近齐地郡县的人口,朝着大河以南的齐地撤去。
    正在朝着邯郸进军的韩信得到消息后,深知若是刘邦这招若是得逞的话,恐怕赵地几年之内都难以恢复元气。当下立刻抛下大军,亲率一万轻骑绕过邯郸,迅速朝着汉军追去,终于在长信追上了刘邦浩浩荡荡南逃的队伍。
    一场混战下来,汉军惊慌失措,纷纷丢下赵人队伍逃走。刘邦见秦国骑兵已经追到,便也不敢停留,急忙登船渡过大河,任由秦军截回大半的人口。
    齐赵相隔大河,一为河南一为河北。若无船只想要渡过滔滔大河,那简直是比登天还能。所以秦军只能追至大河,隔河与汉军遥遥相望。
    刘邦既然已经退出了赵国,那河北的赵地便成了无主之地。韩信轻易的拿下了邯郸、钜鹿和恒山全郡,同时派李左车领兵西进越过太行山收复太原郡,他自己则在辛剧的陪同下进入了邯郸城。
    邯郸是赵国一百五十多年的都城,战国时期举国为战,都城便是最重要的据点,所以修建的牢固异常,其中各国的都城以咸阳、邯郸、大梁三城市坚固称雄。
    邯郸曾经历经了秦国大军二次兵临城下尚能屹立不倒,即使是长平之后到了绝境时尚能坚守取得胜利,邯郸城的坚固可见一斑,乃是天下有数、河北第一的雄城。
    韩信初次见到邯郸的雄伟,也不由赞叹,如此雄城若是守军上下一心、坚守待援,秦军倒是真的奈何不了。只是刘邦毕竟是新入住赵地的,名不正言不顺,大部分赵人都是对他并无好感,无非是在观望而已。刘邦也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赵人并不是和自己是齐心的,所以果断的放弃邯郸撤回了齐地。
    赵人去秦人的到来并没有好感,秦军的入城仪式只是草草完成,赵人识相的并没有依城顽抗,而是识相的大开城门,任由秦军入城。
    至于赵人的态度,韩信根本没有太多的奢望。事实也正是如此,秦军进入城中的那天,居民纷纷关门闭足不出,既没有激烈的反抗,也没有“翘首以待”的欢迎。
    赵人的冷淡也反应了他们对赵国命运的冷淡,毕竟如今的赵国早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那个曾经立抗虎狼秦国的赫赫赵国。始皇帝灭赵国后秦国在这片土地上统治了十八年,这一代的赵人大多都已经习惯了秦国的律法和官吏,倒也没有什么楚人那种骨子里对秦人的抵制。
    昔日战国数百年的征战,以秦赵之间的战事最为惨烈,常常举国为兵,相比较而言南方偏安的楚国受兵祸之苦就少了很多。但秦国统一后,反抗最激烈的无疑是楚人,这也是因为南人和北人的差异所造成的。
    北方的秦、燕、赵地处苦寒,靠近胡人之地,民风彪悍,国家的体制走的也是高度集权以军立国的路线,每遇战事皆是举国为兵,兵役劳役更是寻常之事。所以被秦国所灭后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对秦国体制的抵触也少了许多。
    而楚国则不同,楚人地方纵横五千里,以礼乐高度发达而闻名各国。国土的广袤再给楚国带来强盛的同时,也为楚人滋生了偏安之心,尚武精神逐渐丧失。同时地方豪族并起,导致君主大权旁落,也是楚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楚人崇尚自由,从文学中的宋玉、屈原的诗词便可见一斑,所以秦国的占领楚国后推行的耕战制度遭到了楚人激烈的反抗,这边有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么一句谶语。
    这也让楚人成为了反秦的急先锋,而和秦人血海深仇的赵人却在整个乱世中却表现平平,几乎毫无作为,原因无外乎于此。说到底还是体制上和思想上的差异,赵人更容易接受秦人的统治并且习以为常。
    这也是韩信选择出兵河北而不是直接攻打楚国的原因之一,占领燕赵将其并入秦国,远远比灭楚要轻松上许多,事半功倍。
    韩信占据邯郸后,急令咸阳的公孙弘选调大批官吏前来河北重建郡县制。因为太原郡已经收复,秦地和赵地顿时连成了一片,往来虽然不便,但也不再十分困难。大批秦国的资源纷纷涌入赵国,高效的重新建立起了各种制度,将河北之地纳入了秦国。
    此时河北十五郡,已经光复了十三郡,燕地张耳正在稳定辽东辽西局势,唯有西南的河东、上党二郡仍由魏豹的魏国盘踞。秦国的国土不但扩大了一倍,也将二百六十多万赵人和燕人重新纳于置下,为秦军提供了充足的兵员。此时秦国在地域和人口上已经超越了项羽的楚国,更是远远的将汉国甩在身后。
    韩信在赵国和燕国广征兵员,大量吸纳曾经在赵军和燕军中从军的青壮,以经验丰富的秦兵为军官,配以秦国运来的兵器甲胄,日夜操练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将主力大军南移,逼近魏国,让魏豹如临大敌,神经时刻紧绷。
    在对待魏国的问题是韩信倒是有些犹豫,手下的将领也是分为两派,各执一词。蒙石等一众少青派则力主趁着士气正宏一举攻下魏国;李左车力主和谈,以不战屈人之兵收服魏国。张耳、辛剧等新收之将则沉声不语,不轻易发表言论。
    李左车给出的理由是魏豹不同于其他诸侯,他既没有项羽和刘备的雄心壮志,也没有赵歇的贪得无厌,事实上他也一直都很安分,一直窝在国内。换种说话,那就是魏豹这个人并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他所想做的无非是个富贵王侯,魏国能够复国他能够坐上王位,他心里已经十分满足了。
    当初他被刘邦和赵歇蛊惑着加入了反楚阵营,刚开始还尝到了甜头凭空多了两郡的属地。后面却在彭城之战中北项羽彻底的打怕了,连都城大梁都不要了就逃回了河北,不敢再南下与项羽为敌。
    这种胆小怕事的人,又安于现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用李左车的话来说就是这种人不劝降,那什么人能降呢。
    李左车的话倒是打动了韩信的心思,要知道魏国仍然占据了河东上党二郡,不但地势险恶易守难攻,而且魏豹手中个仍握有十万大军。且不论这十万兵马的战斗力如何,就算是一群乌合之众,这十万人也足够秦军头疼很长一段时间了。
    而此时的河北刚刚经历了战火,百废待兴,急需休养生息。若是再和魏国起了战事,恐怕又要耽搁上很长一段时间了。
    所以韩信倾向于李左车的劝降方案,但同时也调遣大军逼近河东、上党二郡,从声势上让魏豹胆战心惊。
    此时魏豹的日子也十分难熬,当初共同起兵的田荣、田横、韩广、臧荼、张耳、赵歇以及刘邦这些难兄难弟。如今死的死,跑的跑,降的降,放眼望去竟然只剩下他魏豹孤零零一个人,这如何不让心惊胆战。
    魏豹心知肚明,魏国的国小势衰,必须依托其他大国才能长存,现在天下三分的格局已经明朗,秦国最强,项羽的楚国次之,刘邦的汉国垫底。他原本是刘邦的死党,向来以他马首是瞻,可刘邦背信弃义对赵歇的手段不由让他寒心万分——不但夺了别人的地盘,还让别人死无葬身之地,这是何其毒辣。
    与这种人为伍,恐怕日后会被他吃的连个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再说汉国如今自身难保,只是靠着大河天险才地抵挡住秦军南下的步伐,投靠刘邦,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正在魏豹慌乱不知所所错时,韩信却意外的神来了橄榄枝,愿以世袭罔替的富贵王侯来换取魏国的归顺。
    魏豹不禁怦然心动!
    PS:一点点言外话,书的人气越来越淡,几乎感觉不到你们的存在了,求点点击收藏,谢谢呢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中文网更新超快小说更多:。。/
    好看的小说尽在;告诉您的朋友
二百一二十八章 河北初定(下)
    魏豹是旧魏国时期的公子,魏安釐王之孙,末代魏王假的堂弟。!秦灭魏国后,他和兄长魏咎被始皇帝流放到外地,废为了平民百姓,在陈地靠给人打着短工度日。从衣食无忧的天潢贵胄,到每日为填饱肚子奔波、受尽白眼的贩夫走卒,魏豹尝尽了人间冷暖,所以也愈发珍惜起如今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
    乱世之中,凡能起兵称王的大多都有几把刷子,或为豪强,或为人杰。惟独这魏豹之所以能当这个魏王,倒是完全托了他哥哥魏咎的福气。魏咎是魏国的宁陵君,自小能文善武,喜好结交能人异士,常常以他的叔祖父信陵君自诩。
    可惜魏咎生不逢时,当时魏国在秦国持续的打击之下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早已没有了半点当年战国霸主的余威。魏咎刚刚成年,大梁就被王贲引大河之水倒灌入城摧毁了城墙,魏国乃灭,他也失去了一展抱负的机会。
    在得知陈胜在大泽乡起义后,政治嗅觉敏感的魏咎很快就嗅到了其中的机遇,当机立断的带领族人前往陈县投奔陈胜。此时的陈胜急于扩张势力,对这种六国有影响力的贵族是欢迎至极,魏咎便紧紧跟随着陈胜,为其鞍前马后,出谋效力。
    陈胜派部将周市攻下了魏地,周市欲叛主自立,却又恐自己的威望不足以得到魏人的支持在魏地称王。于是他手下的谋臣就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如今天下混乱,忠臣才能显现出来。现在天下都背叛秦国,从道义讲,一定要拥立魏王的后代才可以。”让他拥立魏王的后裔魏咎为魏王,他自己为魏相,总揽国内大小事务,做个有实无名的魏王。
    周市便采纳了谋臣的意见,前往陈县迎立魏咎为王。陈胜虽然愤怒属下的叛离,可又不敢过分相逼,只好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