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天生韩信 >

第221章

天生韩信-第221章

小说: 天生韩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泽顿时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拍了拍自己鼓鼓的肚皮打趣说道;“上将军你明鉴呀,自从你离咸阳后卑职日思夜想,肝肠寸断,为了一解相思之情,卑职只好将满腔思念化为食量,这才胖了许多。”
    众人皆哈哈大笑起来,刚才略显尴尬的气氛就在宗泽看似无意的打诨之间化解了。
    “好了,谈正事吧。”韩信止住了笑容,说道;“你怎么突然来了齐地,是不是咸阳出事了。”
    虽是这么问,但韩信到并没什么担心。原因很简单,如果要真有要紧的事情,无论好坏咸阳都会快马报来的。而这次让宗泽亲自赶来,可见十之**是遇见了未决之事来奏明韩信。
    宗泽压低声音说道;“是公主派我来的。”
    “可儿?”韩信一怔,旋即有些紧张的问道;“可儿尚好?彻儿尚好?”
    宗泽点了点头,面露笑容道;“上将军请放心,公主和世子一切安好,我这次来只是有公事需要当面向上将军解释,恐您生出疑虑。”
    “什么事,说吧。”
    宗泽小眼睛转了转,看了看四周,却是闭嘴不语。韩信会意,便看了眼张耳和蒙石,指着远处说道;“那里有块高地,我们不妨去看看风景如何。”
    韩信在前,张耳蒙石宗泽三人在后并肩而行。这次出征齐地李左车并没有跟过来,而是坐镇河北行营,暂代韩信之职。相反张耳倒是被韩信带在了身边,任行军司马一职。
    韩信这么做自然有他的考虑,虽说张耳极重信义,如今也不可能反叛秦国。但他和辛剧不同,张耳毕竟是做过诸侯王的人,大军南下的情况下若把他单独放在燕地韩信实在放心不下,所幸将他带着身边。如此担心也属于人之常情,张耳半身沉浮,凡事也都看开了,倒也豁达,并没有生出什么不悦。相反他对韩信的天纵之才一直兴致勃勃,正好借这次好好观摩下。
    韩信停下了步子,转过身子来看着宗泽说道;“别卖关子了,说吧,什么事。”
    宗泽慌忙上前数步,将北地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
    韩信倒是一愣,九原郡距离咸阳远远近于齐地,况且上郡和咸阳又要直道相连,十分便捷。所以北地的军务都是直接向咸阳汇报,韩信倒是不知北地居然出了这么大的事。
    待听到王歧决议反击韩信不由点了点头,赞道;“到底是老将,王老将军眼光倒是独到。草原人天生崇拜强者,你越是软弱他们指挥变本加厉,相反你若是强硬,他们反而会心生畏惧。”
    顿了顿又说道;“收容草原的牧民对我秦国百利而无一害,你告诉王歧,一定要善待那些牧民,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草原部落内附秦国,我们就能兵不血刃的夺下整个草原。”
    宗泽点了点头,随即又愁眉苦脸的说道;“上将军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这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麻烦也跟着来了。”
    一直在听着的蒙石忍不住开口问道,“什么麻烦?”
    “粮食。”宗泽面色严肃的说道。
    韩信点了点头,“我刚刚也想到了这点,关中真的一点存粮都没有了吗?”
    宗泽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上将军,我们的家底你又不是不知道,同时支撑着中原和河北两大战事,河北新收之民又需要粮食赈济,我们的府库粮仓早已经搬空了。你可能是不知道,当初你询问可有粮食支撑对齐国两月战事的时候,公主是咬着牙应承下来的,她亲自带着陛下四处拜访关中的大族望族,诚意相求这才凑来了这军粮。”
    韩信眼神中有些复杂之色,伸手轻轻的握住剑柄上赢可送的吊饰,心中却是一阵温暖。
    “这么说为了赈济北地,我们的军粮被临时改为他用?”韩信何等聪明,这时已经猜出了宗泽话中的意思。
    韩信在原地来回走了几步,沉吟道;“可儿做的是对的,北地事关重要,若是北疆不稳我们秦国根本无法全力征战,而且从长远上看这招也是重要。”
    宗泽点了点头,“公主也是这么说的,再说你军中尚有不少存粮,齐地富庶,想必征粮并非难事,所以公主和公孙丞相考虑了半天才决定先将粮食用在北地。”
    韩信苦笑道;“宗泽,我且问你,你从河北一路来到这里吗,感觉齐地如何?”
    宗泽面上神色有些古怪,却还是回道;“一切都还好,虽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但也大体不差。”
    韩信盯着他的眼睛,“说实话。”
    “啊?”
    “实话!”
    “很差。”宗泽老老实实的回道,再也不敢打马虎眼了。
    其实宗泽算是客气的,他一路过了大河进入齐地后,竟然连一处人烟都没看见,看到的只是残破不堪的房屋,大多村庄都被付之一炬。
    他自然以为这是秦军的“杰作”,原本还想着难道韩信突然转性了,学着项羽开始搞屠城掠地了,所以韩信问他的时候他才会不肯说实话。
    韩信苦笑着摇头,“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你以为这是我下令干的吗?”
    宗泽一阵,心里忍不住想道;“难道不是?”
    “真不是。”韩信正色说道。
    “这是刘邦为了应对我们的进攻特意想出的主意,他打算坚壁清野,宁肯拼着整个齐国被打烂也不肯让我们有机可趁。所以我们别指望能在齐国征粮了,现在是一颗粮食也找不到了。”
    宗泽张大着嘴愣在那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韩信转头望向张耳,问道;“张司马,军中的存粮还够多久。”
    张耳不假思索的回道;“若是一切照旧,还够半月之用。”
    “半月……”韩信低头沉思,面色闪过一丝忧色。
    “这倒十分棘手,刘邦是块难啃的骨头,这次又摆明了要玉石俱焚。”
    张耳沉吟了会,说道;“若改用小斛分粮,应该能多支撑十天。”
    “不可。”韩信摇了摇头,“若是饭食突然减少,士卒不明真相便会纷纷揣测,这对士气影响非常大,不到万不得已到时候,决不能用这办法。”
    四人皆陷入沉思中,各自想着办法。忽然蒙石一拍脑袋,笑眯眯的说道;“我倒有个办法,不过要委屈下老大你了。”
二百五十三章 燃眉之急
    三人皆是望向蒙石,韩信更是满脸古怪。;直觉告诉他,蒙石出的主意肯定不是什么好主意。
    果然,蒙石笑眯眯的下打量了韩信一番,啧啧称赞道;“老大,仔细看看其实你的卖相还是很不错的,再加如此年轻有为,这天下可没多少女子可以不为你心动的,难怪公主以前在咸阳的时候对我们爱理不理,偏偏遇到你后就爱的死去活来。”
    韩信被他笑眯眯的眼神看着心里有些发毛,没好气的回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你到底想说什么。”
    蒙氏“嘿嘿”笑了数声,说道;“我笑老大你明明身边有宝却不知到用,这叫什么来着……缘木求鱼来着对。”
    这时张耳脸色已经露出了恍然的神情,看向韩信的眼神也露出了会心的笑意,而一旁的宗泽仍然是浑然不知所云,一脸不解的看着二人。
    韩信啼笑皆非,看着他似笑非笑的说道;“你小子到学会用成语了,不容易呀。”
    蒙石有些得意的扬了扬头说道;“那是自然,我妻子天天逼着我看这看那,嫌弃我没文化,我被她烦着没办法只好看了些,肚子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文化的。”
    蒙石是去年七月办的大婚,迎娶的是秦国王室贵女,赢可的远方堂妹赢姣。这个赢姣在王室中以美貌而著称,蒙石自小对她垂涎已久,却一直苦于得手不了。他虽然贵为显赫一时的蒙氏嫡长子,父亲和叔父就是始皇帝最为信任的两名大将军,但王族中骄傲的凤凰赢姣根本就看不他这个承荫父勋的二世祖,任他如何半百示好就是无动于衷。
    直到咸阳苦战和千里奔袭北地后,蒙石依靠战场的出色表现而声明大振,赢姣这才关注起这个曾经对她死缠烂打的蒙家大少爷。既然郎有情妾有意,韩信和赢可又有意促成这桩婚事,好让赢氏一族能融入到以韩信为代表的新贵之中去。于是赢可便以王族执事的身份册封了赢姣为金城公主,下嫁给蒙石为妻。
    这个赢姣虽然看似柔弱貌美,却委实是个厉害角色,不但将如同一头野豹般的蒙石驯的服服帖帖的,还逼着他每日读写字。这倒成了咸阳的一大笑谈,蒙石也不以为耻,反而引以为傲,一副沾沾自得的样子。
    宗泽瞪着眼睛看着三人,根本摸不着头脑,忍不住开口说道:“蒙将军,你们在说什么?下官怎么听不懂。”
    蒙石又“嘿嘿”尖声笑了数声,看着韩信挤了挤眼道:“你不懂没关系,将军懂就可以了。”
    “老大,不是我说你,你说平时挺正常一男人,和我们喝酒吃肉,骑马打猎,没看出装什么假正经的呀,为啥在这事情这么墨迹。人家多水灵的一个姑娘,啧啧,我看那眼睛水汪汪的,都快挤出水来了。又是天下首富,你要搞定了她,还愁什么粮草不粮草,她家就是你取之不尽的粮仓。这就要你出卖掉色相了,你要是不愿意我也行呀,别占着位子不干事呀。”
    说到这里韩信不由一囧,横眼道;“你尽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本来就是。”蒙石煞有其事的继续说道。“我们都是男人,有些事情我们都懂得。你看,我帮你算算,从公主怀孕到现在,你已经一年多没那个那个了,平时看你也规规矩矩的,从来没招寝过任何宫女,我原本想是你眼光太高了。可现在有这么美的美人送门你都无动于衷,这真是暴殄天物呀,可惜可惜。”
    蒙石晃了晃脑袋,满脸的惋惜神色,仿佛恨不得自己就是韩信,亲自马横刀把官芷水给办了。
    “你说你们一个年富力壮的精壮男人,一个久旱盼雨的闺中怨妇。所谓孤阴不长,独阳不生,这正是襄王有意,神女有情,老大你却如此不解风情,难不成你还不是男人。”
    说到了这里蒙石顿了顿,忽然狐疑的下打量了番韩信,张嘴说道;“你不会真的有什么隐疾。”
    话音刚落,蒙石忽然觉得眼见一花,旋即额头一寒,头的头盔尽被生生斩去了一截,还飘落了几丝碎发。
    鱼肠直指蒙石喉间,韩信似笑非笑的看着蒙石问道;“你刚刚说什么,我没听清楚,再说一遍。”
    蒙石勉强挤出来个笑容,连忙紧闭嘴不敢再说半句,韩信这才撤剑回鞘。蒙石舒了口气,伸手摸了摸额头,心有余悸的说道;“老大,下次能不能别做这么刺激的事情了,万一你哪天失手了,那我岂不是死的很冤。”
    韩信斜眼看着他,说道;“放心,我对自己的剑法一向很有自信,你若不想死的话就记得别缩脑袋,否则有了偏差那可别怪我了。不过就算失守杀了你,赢姣和她肚子里的孩子我也会让人好好照顾的。”
    说道最后句,韩信的脸满是不怀好意的笑容,蒙石打了个寒战,不禁寒毛倒立,再也不敢拿韩信取笑了。
    一旁的张耳一直笑着看两人打趣,忽然插嘴道;“将军,耳有一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对待张耳韩信还是有些客气的,便伸手示意道;“张司马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张耳点了点头,沉吟片刻说道;“蒙将军虽然是刚刚的话虽然是戏言居多,但也不无道理。陶家是百年大族,堂堂天下首富,经营的就是粮食生意,若得他们倾囊相助,想必我们要挺过这关就轻而易举了。反之若是陶家不肯相助的话,那我们到很难从其他地方弄到这么多的粮食。”
    韩信面露出思索的神色,过了阵子才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不是没想过,只是陶家已经今非昔比,物资大半被刘邦所夺,或者在齐国腹地无法运出。况且他们家族内部情况也十分复杂,原本和他们陶家亲密合作的龙家投靠了楚国,他们家中大多数人也是主张归顺楚国。归顺我们大秦是官小姐一人力排众议所决定的,但家中的反对声音并不小,如果我们把陶家当成任意取予的仓库,那势必激起陶家内部人的排斥,我们在齐国的许多大计仍然是要依靠他们的配合才能完成,若没有他们相助,确实相当棘手。”
    张耳若有所思,开口建议道;“不如我们对他们家族进行封赏。赏赐他们相应的爵位,以此来安陶家人的疑虑之心。”
    韩信摇头,“不可,商君所定的军功爵位制度是秦国的立国之本,非军功者不得授爵向来是秦国的传统,除了子嗣可以承荫外,其他无功之人都不能授予,即便是王室中人也是如此。如果此例一旦开了先河,难免以后不会有第二起、第三起,所以商君之法决不能轻变,变则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该如何?”张耳追问道。
    韩信沉吟了会,这才说道;“暂且先这么说,我去见见官小姐,看她有什么好的建议。”
    ……。
    “情况大概就是如此,不知官小姐可有什么良策可供我参详一二。”韩信将大致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看着官志水摊了摊手,有些无奈的说道。
    官芷水冰雪聪明,如何会听不出韩信话中的意思,面色有些阴霾。低头了头,睫毛微微颤抖。原本以为投靠韩信是得到了一知己,能一展自己生平所学,可如今看来韩信和刘邦其实都是一路人,只是想拼命的压榨他们这些商人的利益。
    官芷水并没有抬头,而是低着头小声道;“将军的意思是想让我们陶家提供贵军的军粮吗?”
    韩信的笑容有些干,他感觉出了官芷水慢慢冷淡下去的笑容,于是张口解释道:“官小姐请不要误会,我并没有强迫你的意思,只是想听听的你的意见。如果陶家真的宽裕,我愿意高价购入一大批粮食。若果你需要用粮食抵债,来年我必然奉双倍。”
    韩信自顾着说了一大通,官芷水却只是在一旁经静静的听着,眼如秋水的看着韩信,不发一言。韩信余光扫至,见她径直的看着自己,心中不禁有了丝紧张,心想她不会真把自己当成过河拆桥的那种人。
    便把手一摊,强挤出意思笑容说道;“官小姐,我也知道陶家现在很难拿出存粮,我也不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已,如果实在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