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

第104章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第104章

小说: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这样依依不舍的小媳妇,方河心里一甜,他于心不忍了,想了想说道:“要不然我在地里守上半夜,下半夜便回来,反正悄悄回来,也没有人知道我有没有睡里边。”

苏小月更加不愿意了,“这炎炎夏日,你走夜路,多不安然。”她可是记得那次下田里捉鼹鼠的情景,一块石头丢草丛里,好几条蛇便从草丛里滚动出来,而今他还走山路,那简直是不要命了。

想到这儿,苏小月脸色一白,叮嘱道:“还有,你住山头的屋子,记得向青叔要点避蛇粉,要不然你睡着了,蛇进屋子里来了怎么办?那头没什么人,屋子也建得简单,几天不住成了蛇窝。”

听到小媳妇的话,方河有些哭笑不得,“你这么说,我以前跑镖的时候还睡过草地呢?还护送着队伍走夜路。”

方河忍不住想捏她脸蛋的冲动,小媳妇实在是太可爱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春春今晚决战一夜,不码两万不睡觉,你们帮我见证。

☆、第86章 。

她倒是把这一差给忘了,这家伙会功夫来着,“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还是小心些。”

方河笑应,“听你的,我以后就下半夜回来,这事儿不要传到村子里去就没问题的。”

还是要走夜路,然而这时的苏小月心里略放下心来,没有了先前的惊恐,“当然是不能告诉别人,今年就咱们一家种了稻田,其他人开垦的水田里都在养水,荒着,也只有你一个人住那儿,万事还是小心为炒。”

这边苏阿吉和袁氏听到小两口的对话,两人对视一眼,相视一笑,接着起身,说露水重,于是进屋休息去了。

跟着抱走的还有两个在躺椅中睡得正香的孩子。

一时间院子里只有两人。

方河于是长臂一捞,把苏小月直接抱了起来,像抱孩子似的把人抱到自己大腿上。

苏小月对他惊人的力气已经没了脾气,被人抱了过来,她借势挪了挪身子,坐个安稳舒服的姿式,把头靠在他结实的胸膛,听着他强劲有力的心跳。

方河双手环住她的腰身,下颚抵住她的头,闻了闻她的发香,说道:“说起来,我已经好久没有上渡口打鱼了,家里的小鱼干也吃完了吧。”

“小鱼小虾的下油锅里一炒,最是下饭,你改日有时间便去一趟。”

“你不去吗?”方河低哑的声音带着磁性,诱惑她。

苏小月摇头,去了几次后就没兴致了,“又没有什么好玩的,小小的船上还怕落水里去了。”

方河忍不住笑了起来,胸口一震一震的闷闷的传入苏小月耳中,撩得她心里痒痒的。

“那我明个早上就去了,等你做好早饭,我便回来了,明个儿太阳正好,你可以把小鱼小虾几日的功夫就晒干。”

“你明个儿要起的这么早?”苏小月还是惊讶他的能耐,不但起得早,脚力也飞快,她不跟上的话,这家伙基本很快就能从县里来回。

“你又不去,我早起些便早回来。”

“好吧,你别太着急了,慢点也行。”

方河垂首看她,正好苏小月关切的眼神正仰头看他,两人目光相对,方河眼底的笑意更浓,他俯首吻了吻她的唇。

苏小月闭了眼,两人在星光下接吻。

方河的吻又轻又柔,像羽毛滑过心头,撩得苏小月全身都燥热起来,她下意识的攀上方河的肩,方河顺势托起她的臀,把她的身子板过来,使她跨坐在他的腰上,两人面对面贴近,沉迷在这个吻中。

苏小月身子一软,意乱情迷的伏在他胸口,方河有些把持不住,松开她的唇,轻声说道:“我抱你回房去。”

苏小月下意识的点头,她也眷念着那柔软又宽敞的床。

方河一手拖住她的臀,一手搂住她的背,还真像抱方嫣似的把她抱着,从躺椅中起来,疾步往内室走去。

清晨,苏小月在一片鸟叫声中醒来,穿好衣裳,梳了发,从屋里出来,正好遇上袁氏左右牵着两孩子从方为的屋子里出来。

苏小月见状,忍不住问,“娘,小家伙又跟她哥哥睡去了呢?”

袁氏也无奈,“昨个儿闹着要同她哥哥睡,这几日都不粘大人了,好在为儿懂事,拍一拍小家伙就睡了过去,也不吵她哥哥。”

居然在为儿的床上这么听话,苏小月抚额,有些无语,平时在袁氏的床上,从床这边翻跟斗到那边,玩个尽心才接着去睡的。

方嫣听到两位大人说的话,嘟起了嘴,“哼”了一声。

噫,小家伙还会抗议了,大人说的话还听得懂一点了。

苏小月上前捏了捏小家伙圆鼓鼓的脸腮,第一下小家伙没有防备,被捏中了只是扭了两扭,挣脱开来,直接往右边一躲,躲方为身后去了,直接拉着她哥哥,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苏小月的动静。

“这孩子,还有脾气了,还不让我捏了。”苏小月真是手痒。

方为无奈一笑,顺手为方嫣理了理额发,双手整了整皱了的衣裳。小家伙安安静静的站在那儿,比在大人面前听话多了。

方为上学去,苏阿吉下了地,方河估计是去了渡口。苏小月跟袁氏带着孩子上山坡放羊。

晌午时,方河扛了两大麻袋新鲜的小鱼小虾回来,他说这次去的有些远,所以耽误了些时间。

苏小月拿巾子上前为他擦汁。早饭一家人都没有吃,还等着他。

晌午的太阳大,吃了早饭也不下田了,所以就晚一点吃也没有关系。

一家人吃了饭,苏小月和袁氏处理扛回来的小鱼和小虾。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又到了秋收的季节,农忙开始,家家户户都忙了起来。

方河一家人少,地多了,总是要请工人的,家里银子还算丰盛,方家村里的劳动力早被人定走了,苏阿吉只好上苏家村去请,这次请了十个人过来。

隔壁方大业和方虎两家,每家也多了二十多亩水田出来,一时间没法帮方河。

请了十个人,六十亩水田不是问道,收了这六十亩的水田,再过一个月收拾接下来的百亩水田,到那时请人也好请,所以家里也不是那么着急。

苏家村的人比较远,原本想像先前那样让苏小月准备好早饭,晚饭回苏家村吃,但家里酿着这么多酱呢,自然不能让人进院子里来的,苏阿吉拒绝了。

庄户人家也不计较这么多,实在不行,就大清早的在家里把豆饭带上,到了晌午,吃了豆饭,寻个阴凉处一躺,过了晌午那火辣辣的太阳,接着再下田干活,天色黑将下来,才回苏家村去。

因为晌午在田地里的树阴里乘凉,苏小月见天色还是太热,于是煮了一些绿豆糖水,上山头分给他们吃。

绿豆糖水煮得稀,贵在里面放了糖,虽不多,也有一股甜味儿,苏小月事先煮好,又用山泉水冰镇了许久,等到晌午和袁氏往山头一抬,大家伙吃着冻凉的绿豆糖水后,先前没能吃东家的豆饭,害他们带豆饭来的不快一扫而空,下午干起活来都尽心些。

收拾了好几日,终于把山里的稻苗给收割了回来,家里晒稻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个大问题,没有地方晒,因为全被酱缸给占了地方。

不只苏小月家里出现这样的状况,方大业和方虎两家也是。

先前方大业和方虎两家与邻居们说好了,到时把自家的稻秆上他们家晒去,没想那两日天气不好,人家家里的稻秆也没有晒好,囤不出地方来。

最后三家人决定上山坡晒去,山坡地儿大,唯一点不好就是没有一个棚子遮一下,万一下起雨来,收都收不赢,这天气是说变就变,有时太阳还猛烈的挂在天空,天边就飘来一朵乌云,一个不小心就下起了暴雨,晴天下暴雨,雨点大的惊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里晒的粮食却能给你洗个大水澡。

最后没法,只好临时抢建一个棚来遮雨用。

坡地十亩,几家的劳动力在山头上一忙碌,仅两日就把棚子给建起来了,只要不遇上大风大雨,或雷电交加的天气,这个棚子应该是没有问题。

劳动力下地里收拾稻苗去了,家里的妇人上山头守着,这次齐有玉也来了,她把方立长留在苏小月的院子,正好袁氏带着方嫣,顺带就帮着带,两孩子在一起也有个玩伴儿。

乘着花秋菊和钱土梅走开之际,三个媳妇儿都来到苏小月身边,齐有玉拍了拍肚子,脸上好无奈,她说道:“月儿啊,我的肚子怎么还没有动静呢?”

苏小月都哭笑不得了,这种事还能急得的。

那边听着的齐朵朵却脸红了,齐朵朵进方家的门也快有一年了,她身体素质本来就好,当初花秋菊就当着许多人面说找媳妇就应该找齐朵朵这样的,身体圆润。再说齐朵朵娘家也不差,小时候也没有熬得多苦。

按理她的肚子也该有动静了。

所以当齐有玉说完这话后,她跟李全秀齐齐看向新妇,齐朵朵红了脸,垂下头去,极是窘迫。

见她这样,齐有玉也不说自己怀孕的事儿了,安慰道:“新妇入门,不养个二三年,很难怀上孩子的,庄户人家日子过得苦,也是没办法的事。”

说起这个李全秀脸色暗了暗,叹了口气道:“有些人家里孩子多,没有一口吃的,熬得女子到了适婚年龄都不来月事,何谈生孩子。”

齐有玉身有同感的点头。

李全秀说这话的时候,脸色越发的不好看,苏小月知道她才是几个当中最苦的,她嫁给方义夫三年才生下方金满,如今金满都有六岁了,她的肚子还不见有消息。以前听花秋菊和袁氏聊天的时候,苏小月曾听到过,说李全秀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就没有来过月事,是媒人瞒着人,入了门夫家的人才知道的。

只是那个时候方义夫已经对李全秀动了心,家里人但凡有点脸色,他就护住李全秀,不让媳妇儿受半点委屈。

花秋菊和方大业两人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儿媳妇都娶进了门,儿子也把人家黄花大闺女都给睡了,不可能再有异想,只好尽家里最大的努力好生养着新妇,希望能把新妇的身体养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养了一年后,李全秀来了月事,只是毫无规律可寻,一来月事,三天就完了,接着又两个月不来,弄得方大业一家担心媳妇身子不行,生不了孩子。

那一次也是方义夫护住了李全秀,背着李全秀,叮嘱家里人,不准家里人在媳妇面前说生孩子的事,若不是方义夫是长子,他不能开口说不要孩子,否则他早就说了不想要孩子了。

终于在第三个年头怀上了方金满,李全秀算是苦尽甘来,方金满成了方大业一家的宝贝疙瘩,痛到了心坎上去了。

所以那次恶狼进村子里时,方大业才会如此担心长孙的安危。

如今李全秀生下了儿子,能不能再生下一个很难讲,所以一切压力都放在了齐朵朵身上。

齐朵朵是花秋菊千挑万选的最满意的儿媳妇,人也长得圆润,身子骨也结实,最符合花秋菊的标准,可是一家人等了快一年了,也没有见动静。

这边三人个个愁着生孩子的事,而苏小月却愁着不生孩子的事,她是易孕体质,男人一碰就能生的那种,刚成婚那几日进了山头游玩回来就怀上了,现在害得她每次都要吃事后药,老是偷偷摸摸的瞒着一家人,着实也辛苦。

要不然由得自己易孕的体质来,恐怕三年抱两,五年抱三,想想就恐怖。

各人都有烦恼,几位媳妇儿在一起就聊不完的忧愁。

苏小月想起昨夜方河想让她再生个孩子的事,于是把这事儿说给几人听,征求几人的意见,齐有玉是第一个支持的,只差举双手双脚支持。

李全秀却隐晦些,让她自己想生便生,但从她眼神里言语间,还是很希望苏小月多生几个的,自己不能生,对孩子渴望越发的强烈。

齐朵朵都还没有生过,那想法就更强烈了,苏小月问这三人这个问题,简直就是找虐,但她发现,不管问谁,比如袁氏,比如花秋菊或钱土梅,似乎没有一个人不会支持她生孩子的。

苏小月的天平开始摇摆,要不要再生一个呢?

为儿会读书,又拜入张大儒门下,就算以后不入仕为官,恐怕也会跟着恩师出外游学涨见识,或也走他恩师的路子,置个学堂教书,可是不管怎么样,她似乎都没有把人留身边的理由。

到那时嫣儿一个女娃儿,着实孤单。

那边晒稻秆的花秋菊和钱土梅走过来了,三个媳妇立即散开,也不聊孩子的事了,都陪自己的婆母聊那田地里的事。

谷子收了又有豆子。

等收回来的粮食都晒干后,又要上村头排队用石碾,三家人方发觉,还得费银子办个石碾才行,否则这样排队等着也不是事儿,排在三家后面的村人更是怨声载道。

秋收后要缴税了,山头的地果然不是按水田的量来缴税的,比旱地略多些,把百多亩地的税缴了,接下来的上百亩地的收入就全落到家里头,至于高粱米就全是落下的,那东西永丰县衙还没有把它规定进去,按旱地缴的豆子。

一家人高兴到不行,明年的白米饭不愁吃了,至少现在就可以喝点高粱粥了。

方大业和方虎两家今年也落下来不少稻谷,他们没有留着自个家里吃,全部都拿去卖,各家落下二十两银子,把他们乐坏了。

稻谷能收,收个三五年不成问题,不像白米,买回来就得赶紧吃。

而霍家做的都是赚现钱的生意,自然只卖白米了,想要买稻谷,又只能去种子铺里买,那多贵啊。

于是两家人上县里卖出的稻谷却值钱了,今年新季新收的谷米,许多富户抢着收购,可惜还是少,供不应求。

两家人买田地一人只花费了十几两银子,现在种了一季稻米,不但把本钱挣了回来,还赚了几两。

要知道往常这两家人,一年到头家里的劳力上镇上打短工,缴税后又卖些粮食,一家人满打满算下来也能捞到二两银子,已是万幸。

同样一家人累个半死,今年却落下这么多银两来。

村里人有人四处打听,听到一点的再传回去,一时间整个村里人都沸腾了。

买田地果然有赚头,就算是四两银子一亩的田,几年下来也能翻本了,再说这田地落了手,便子子孙孙都有了,多好的事啊。

当初犹豫着舍不得买的村人事后后悔不以。

方大业和方虎两家只不过是买了田里的稻谷,缴税后剩下的麦子却留下了,明年一年的疙瘩汤不成问题,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