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

第57章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第57章

小说: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河回身捏了捏苏小月的手,“听你的,我明日去问问。”

一般村里人送个读书郎,怕的不是夫子的束脩和那一两银子,而是读书郎要买笔墨纸砚,这些才是长期要耗费银子的。

苏小月现在手中有余钱,送方为读书不成问题,只担心孩子太小,这么小就送去学堂拘着,这个时候该是他尽情玩的时候。

方天手中揣着糖,乘方为和方金满两人玩耍去了,他带着方巧去了工地。

工地上,方亮跟村里人一起建房子,干得热火冲天。

自从三爷答应方亮派村里的年青人帮他建房子后,方亮眉间的阴霾一扫而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虽然自家媳妇自从力儿去了后,时不时疯一阵,不疯的时候沉默寡言,倒也正常,只要再过一阵子,家里有了房子,他再出去赚多一些现钱,相信自家媳妇会慢慢想开的。

方天来到方亮面前,看着自己忙碌的爹爹,他上前拿出一颗糖乘方亮张口说话时,塞到他嘴中。方亮含笑刚要交代方天在二叔家里听话乖,没想嘴里尝到甜味,他舔了舔,眼底笑意更浓了,“天儿,这糖哪儿来的,真好吃,你跟妹妹吃就好了,爹爹可以不吃的。”

可惜已经被孩子塞到了嘴中,方亮心疼孩子们,跟着他受苦了。

方天把剩下的一颗糖拿在手心里,对方亮笑着说:“爹爹,天儿还有呢,天儿拿给娘吃去。”

方巧站在一旁,她刚才贪嘴吃了一颗,现在手中还有一颗,听到哥哥的话,也把藏着的糖拿出来,要交给方亮。

两孩子是懂事的,看得方亮眼眶都热了,招呼着两孩子把糖收起来,再三吩咐两人在二叔家里听话,然而打发两人去看他们的娘,他接着干活,身上越发的有劲。

方天来到村里的祖屋,齐惠正在做饭。村里人帮忙各回各家吃,方亮回自家里吃饭,家里没有什么食粮,吃的是豆饭,齐惠正在烧火煮豆。

看到孩子们,齐惠愣了愣,站在火旁没有动。直到方天来到她的身边,把手中的糖珍惜的放到齐惠手中。

齐惠垂首看着手中的糖,看到糖她想起了苏小月,这都是她给孩子们吃的吧,没想还有余钱买糖,再想起大河建的那房子,地面上铺的都是石板,踩在上面结实又干净,偌大的房子外是又高又大的围墙,院子里有树遮阴,有摇椅舒服,远处是菜地,又有羊群。

好的尽归她得了。

齐惠把方天给的糖含在嘴里,拉着方巧单独出了屋,留下方天在灶边守着。

屋外,齐惠蹲身,上前抱了抱方巧。

以前方力在时,齐惠甚少抱方巧,方巧是女孩,村里人都有点重男轻女,所以方巧从没想过娘抱她是什么感觉,这会儿被齐惠抱入怀中,有些受宠若惊,这几日的思念化为深深的依念。

母女俩抱了一会儿,齐惠才放开方巧,抬手捧起小家伙的脸,指腹在脸上轻轻擦了擦,笑道:“巧儿真爱干净,娘很高兴,巧儿这几日在二叔二婶家好玩吗?”

方巧点头,想起二叔家里干干净净的,二婶笑容和煦,有什么东西都会分给他们吃。

齐惠目光闪了闪,没想到才几日的时间,几颗糖就把孩子的心都给贿赂了。

“巧儿真乖,娘这次交代你一件事儿。”齐惠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小袋光溜溜的黄豆交到方巧的手中,“巧儿你把这豆子藏好拿回去,在你二婶经过的地方,把这豆子撒在地上……”

齐惠详细的交代了一番,直到方巧明白后点头,并承诺按着她的要求动手,她才放下心来,起身,望着方巧笑了,二弟媳也不要过得太好了,乐极生悲就是这样。

方天没有在祖屋里吃饭,齐惠也没有叫孩子们吃,她知道两孩子在苏小月那边吃得好,就算没吃,也得留着肚子回去吃好的。

方天回到屋里,手里的糖给了爹娘,自己没有尝到味道,晚上,方巧把自己剩下的那颗掰了一半给方天,两孩子含着糖睡下了。

第二日吃完早饭,方巧本想留在家里完成齐惠给的任务,但听到哥哥说要去学堂里玩,最后架不住诱惑,还是跟着兄长们一起去玩了。

方河今日送芽菜的日子,苏小月坐在躺椅中,正好方义夫的妻子李全秀过来窜门,两人聊了一会,苏小月说到方河去问夫子的事,金满比方为还大一岁,要不要一起送去学堂。

方大业家就一个孙子,家里两儿子,大儿子只有方金满一个,小儿子方义良才十八岁,没有成亲。

李全秀沉思了起来,两家关系好,孩子也跑得近,方为吃什么金满也会跟着吃,两家的经济情况也差不多,今个儿孩子在这家吃,明个儿孩子在那家吃,不太计较,如今方为要准备去上学,方金满若闲置在家里,不但没有了这个玩伴,心里可能会有些落差,读书是大事,这事儿李全秀是有心的,但这大事还得家里的几个男人同意才行。

方河回来的时候,带回了束脩要送去的六礼,苏小月把今日跟李全秀说的话说给方河听。

方河把东西放下,拉着苏小月来到躺椅中,把她按下,身子重了,看着她腿脚都肿了,他搬了张竹凳子坐在旁边帮她揉腿。

袁氏坐在那儿做针钱活儿,看到女儿女婿这恩爱的模样,心里头就觉得欣慰,女儿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

“两孩子去上学倒是挺好的,只是天儿和巧儿在家,这两孩子恐怕有些心里难受。”

苏小月觉得也对,特别是天儿,这次方天不带着弟妹们去田里玩捉泥鳅,而是带去了学堂,显然心里有些向往,他又是孩子中最大的,结果自己不能上学,而两个小的却能上学。

方河就知道苏小月有点心软,他看着小媳妇儿从刚开始的彪悍劲到现在温软的一面,自从她怀孕后越发温软。

方河转移她的注意力,“今日我去土窑瞧了一眼,下次送货就可以拿酱缸了,你打算怎么做酱?等到麦子收成的时候,你的肚子大了,做事儿不方便。”

苏小月抚着肚子,心里甜滋滋的,“反正有你啊,到时要你来弄,我只负责技术指导。”

方河无语,罢了,只要小媳妇儿高兴,他做就他做吧,就是有些笨手笨脚,到时不要被她嫌弃才好。

说起酱缸,方河又想起一事,“月儿,下次我直接买辆牛车吧,到时我自己把酱缸拉回来,以后也不用再租金贵叔家里的牛车了,咱们去镇上也方便,正好坡上养了这么多头羊,再多养头牛也不成问题。

说到牛车,苏小月来劲了,对啊,她们如今有余钱可以买条牛了,这样进镇上送菜也方便多了,于是两人商量了一下买牛后的事情,乘着这两日得闲,方河在家里修个牛棚出来,反正当初的地买得大,家里养羊养牛放山坡上,味道既不会传到屋里这边来,又方便赶山上去喂养。

今日刘文生又遇上了方为,再加上今日方河向他打了招呼,想把自家孩子送学堂里来的话,才知道这个聪明的孩子是大河家的,说起大河,在刘文生心里是方家村里不多的几个能使他另眼相看的人。

此人高大威猛,言谈举止不像村里人那般粗糙,很有章法,而且他也听说大河不只自己有本事,娶的小媳妇也是个有本事的,家里有生意赚钱,他也不用怕孩子读到一半就辍学的情况。

方为这个学生他是喜欢的,谁不喜欢聪明的学生,将来有出息了做夫子的也长脸。

今日看到方为,他直接把四个孩子叫到室里来,室内没有多余的桌椅,他把人安排在别人身边坐下跟着学习,他倒要看看方为的聪明到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今日原本是教《三字经》的,因为刘文生有心想试探一下方为的才智,于是把方为没听过的《千字文》亲自念了一遍。

座下的学子都有跟着学过,有些学生刚入学不久,并不熟稔,却怎么说也比方为学得多些。

于是刘文生指了一名学生起来把他刚才那一段背出来,结果连点了三人也没有谁能念出来,既便对着书本也是读得不通顺。

最后刘文生指了方为。

方为没想到夫子会点他的名,当即有些慌,毕竟只得五岁的孩子。

“我那日在屋内听你背《三字经》,今日我倒要考考你,刚才我念的那一段,你能背全吗?”

方为一时间愣住没有回话,旁边的方金满却跃耀起来,“夫子在上,为儿可以背的。”

方为的脸腮都红了,在堂上众学子们的目光下,他挺起身,闭了闭眼睛回想了一会儿,接着背了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他稚嫩的声音清淅的传到室内每一个角落,室内静得落针可闻,坐了这么多人,连呼吸声都不能闻,大家一脸震惊的望着这个小身板,这么多学子中不知有多少人的身高比方为高,年纪比方为大,可是他就只听了一遍,从没有入过学堂的人,这会儿却背得琅琅上口,比他们这些学日已久的人都要顺畅,谁能不震惊,谁能不羡慕。

刘文生听着,脸上不知不觉露出了笑容,他真的是捡到宝了,自己一生学途不顺遂,考上了秀才后连着几庙不中举,心灰意冷,而今他遇上了这个宝,且有惊人的记忆力,将来他若有了出息,他这个夫子也跟着长脸。

若不是刘文生也依赖着这些学生来生活,否则刘文生会免费收下方为,还好他的父亲是大河,家里有余钱,这钱方面他不用再愁,这孩子他是一定要留在自己门下的。

方为背到最后,刘文生越发的高兴了,他下了讲台,来到了方为身边,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好吧,今日就学到这儿,大家散学吧。”接着垂首问方为:“你叫方为?”

被夫子另眼相看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方天与方金满两人都觉得脸上有光,看着那些往日里因能上学而高傲的脸,如今一脸羡艳的看着他们就觉得心里爽。

“是的。”方为脸腮越发的红了。

“不错,不错,你们也快快回去吧,回去后跟爹娘说一下,近几日就来上学,夫子收下你们了。”刘文生说完,垂首含笑看着方为。

没有得到孩子异常的跃耀,方为反而愣在那儿。

这孩子是高兴懵了吧,刘文生但笑不语。

方天拉着方为高兴的要往回走,方为不走,他疑惑的看着刘文生,许久一脸疑问的问道:“夫子在上,为儿有一事不明。”

“你且说。”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为什么要上学?齐文生忍不住想笑,当然为了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了,但这些话他说给这么小的孩子听怎么听得懂,于是说道:“当然是为了学知识,将来可以识字。”

“那识字以后呢?”

“识字以后就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做官。”

“那做官以后呢?”

刘文生觉得这孩子的思想有些奇怪,作为读书人来说,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做上官,光宗耀祖么。

方为见刘文生许久不说话,于是又道:“为儿想识字,但识字不一定要做官,我要跟着娘亲一样的学算账。”

算账?刘文生有点想笑,一位农妇,还懂得算账呢?于是生了好奇心,“那你娘亲是怎么算账的?”

方为侧头想了想,答:“算数啊,家里有三十头羊,一条奶羊买价是五百文,二十九条羔羊买价是八十文一头,那一共花了二千八佰二拾文。”

刘文生不由得默算了一下,觉得这孩子聪明啊,这么小还懂得算数了。

“娘亲还说了,世人都可以读书,读书后不一定要做官,像我娘亲一样做买卖时算账,货物往来时算账,还能提笔写信报平安,岂不美哉,而今世人畏学恹学喜学恨学敬学,无不托奉于学,诸不知学识能大同,世人皆可学。”

方为一口气说完,把刘文生惊滞在当场,他认真的盯着方为,问道:“你这一番话都是你娘亲说的?不是你爹爹说的?”

方为摇头,“是我娘亲说的,但她不是说给我听的,是被我听到了后记了下来。”

“你亲自看到你娘亲说的?”

方为点头,“当时娘亲跟爹爹说话,我就站门口。”

刘文生倒吸了口气,自己追求了半生虚名,却还没有一位闺中妇人想得通透,于是蹲身下来问方为:“那为儿的意思呢?你觉得你娘亲说得可对?”

方为这下想得有些久,说道:“娘亲说话对及,可世人穷苦者居多,若要大同,岂是那番容易。”

听小孩子这么一说,刘文生兴致越发浓了,他倒想知道这五岁的孩子还有何大志向不成?于是又问:“为儿将来想做什么呢?你不愿当官,莫不是想学你娘亲行商。”

“为儿是想行商。”

方为话落,刘文生有些失落,这么好的一个苗子,被一位妇人教得如此利欲熏心,刚才还对大河媳妇另眼相看,而今又歇了心思,也只不过是一个行商喜利的妇人罢了。

刘文生起身时又听到方为说道:“行商能挣得钱财,能改善我的生活,也能造福他人,若要做到学识能大同,世人皆可学,无钱粮又何谈此之志?”

刘文生猛的停住脚步,无钱粮又何谈此之志?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懂得这么多,他先前以为这孩子要走行商低贱之道,没想又柳暗花明。

所以人不能以一面之词而妄下断语,若是他刚才没有留步听全了这孩子的话,他就要错过这么聪慧的孩子的一番醍醐灌顶的言论。

刘文生十六岁中秀才,接后三年一次连着三次未曾中举,到现在已有二十有八,今年秋试,他也曾萌动,最后歇了心,在村里教孩子识人糊口,而今看来,他之志向还不如一个孩童。

到底是怎么样的爹娘教出来这样的孩子,往日里刘文生只见大河身材高大,力气无穷,逢人爽朗,能帮则帮,是一个肝胆相照,讲义气的人。而大河媳妇儿呢?内室妇人,不仅能挣钱有良方,还能培养出一个这样的孩子,着实让人好奇的紧。

孩子们回来了,苏小月招呼着孩子们吃饭,一家人吃完饭,坐在院子里消食的时候,方为把今日所学的《千字文》念了出来,还把今日夫子请他们进学堂的事说了。

苏小月抬眸看向方天,方天微垂着头,看不清他的神情。

这会儿方金满不在,苏小月转头看向了方河,方河对她轻轻摇了摇头,这个话题就没有再继续。

第二日方河带着方为去见村里的夫子刘秀才,苏小月与方天两兄妹在家中。袁氏今日有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