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

第93章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第93章

小说: 穿越之彪悍农门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福运听了,立即带上豆饭就往县里去了。

方河这边看到方万一行人走了,他回身向方大业和方虎说道:“大业叔,虎叔,方万这人你们也看到了的,他仗着莫家的关系在村里头横行,这次他们买的西边山头定然也会有样学样的开垦成水田,使不好会找两位帮忙去开垦,到时——”

方大业和方虎打断了方河的话,刚才方万那横蛮样他们是见着了的,这样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会去帮,狠狠的说道:“大河,你放心,上游下游本来就有些隔合,这次方万就算来求我们,我们俩也不会出手的。”

得到两人首肯,方河当然是高兴的。

东边山头的人赶了下去,南边山头集结的下游村民越来越多,那边山头本就属下游的,一时间想赶过去,恐怕人还没有到,那些村人就散了,毕竟隔得远了些,守不到。

方大业站在东边山头望着南边山头,叹道:“大虎,看来咱们得在山头建个小木屋子出来,咱们两家人轮着派人过去守着水田才行,至少最近几年,咱们都不能轻松了。”

方虎也有此感。

“大业叔,虎叔,以后遇着什么事,但凡我方河能办到的,尽管叫我。”方河承诺。

方大业和方虎两人得到方河这话,心中感激,有方河站他们那边,相信下游的村人也不敢肆无忌惮。

方家村上千户人家,总有一些欺软怕硬、手中有钱或有点门路的人欺负老实人的,有了方河震慑,还有谁敢呢。

大家伙便不回院子里歇晌了,直接在山头坐了一会儿,在地上眯了一会,接着又干起了活。

黎氏从旁人那儿听到方河在山头开垦出水田的事,心里惊讶不以,方河这人的心思她简直是揣摩不透,她小的时候,娘家是有田地的,在永丰县虽算不上数一数二,却也是富户,后来没了,这么多年来她是不甘心的,现在听到方河这事儿,黎氏的心思立即活洛了起来。

土地是庄户人家的根本,这么好的机会,乘着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乘着她那个一根筋到底的丈夫还没有向族里人反应,把土地提价,她要在这个时候出手。

家里的银两都是黎氏掌管,镇上的两间铺子,大儿子每年都能交回来十两银子,虽然没买几年,加上这几年的收成,手中约有七十几两银子了,她估摸了一下,东边和西边有方河和方万两家,这两家她不想过多的瓜葛,那就只有南边了,听说北边的几处好田也是被方河买走了,她想起上次方大善不小心提起的话。

如今她便把南边靠近山泉的地方多买些山地来。

东边山头和南边山头是不连接在一起的,那儿有路上镇里去,所以东边山头是几座山头里最小的一面,最多的一面便是南边山头。

就算是黎氏下手,七十八两银子也买不完南边山地,加上方大业和方虎的,也只算南边山地的一半,只是他们几人的地都是靠近山泉水的,建沟渠不成问题,可以开出水田,但往西边或东边靠近的山地,恐怕只能开成旱田。若一味的开成水田,到了水源不足的季节,恐怕会为这口山泉水打架也说不定。

所以方大业两家买的地是最好的地,就近派人守着水源,放水也最快,只是那都是将来的事了。

眼下黎氏生了这想法,她不打算告诉一根筋的丈夫,决定去找五爷,五爷是除了方大善之外族里最得重的一个。

以往村里人买地,方大善会跟几个族老交代一下,特别要跟五爷仔细商量,包括地价的主意也是五爷帮着一起出的。

黎氏乘着方大善去处理村里人的事去了,便悄悄出了门,她来到五爷家的院子外敲门,是弟媳妇孟氏开的门,孟氏见是黎氏单独来了,微微一怔,忙把人迎了进去。

黎氏直接问五爷在不在家,孟氏转入内室叫老头子。

五爷方大富人也长得富态,他今个儿穿了新衣,是前几日孙媳给做的,心里开心的紧。

看到黎氏一个人过来,也有些不知所以。

黎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五爷,是这么一回事儿,当家的是村里的里正又是族长,不方便出面,今个儿便叫我来出面,我们家这几年过好了,手中有了些余钱,也想在村里买多点地给子孙们留些根本,可怜庄户人家的,再苦也舍不得荒了地,于是也想学大河的买些山地开荒,总比没有要好。”

这几日上游三家开荒开出水田的事,方大富也是有些耳闻的,他听到黎氏说方大善不好出面,倒也情有可原,只叹自家余钱不多,听到上游开荒地的事,谁人不眼红,谁人不想买地喽,方大善倒是精明,在这个时候赶紧买起地来,看来族会也得开一开了,卖了方大善这一次算给他一个人情,之后的地得往上提价才行。

方大富答应了黎氏,依然是按八百文一亩的来算,他准备向族老们说一声。

黎氏手中虽只得七十八两银子,但想想法子再往里填一点,她也能买下一百亩山头。见方大富答应了,黎氏又交代:“五爷,这事儿吧大善不方便出面的,还望到时族老们不要再问大善了,免得他不好意思。”

倒也是这个理儿,方大富了然的点头。

黎氏得了族老首肯,第二日便借方大业的名头自个儿去了镇上,到自家铺子里见着了儿子,把七十八两银子全部拿了出来,交到大儿子方奇手中,还交代他再拿出二两银子填进去,如果手中没有,想办法借也得借来,毕竟在镇上有几年了,多少认识些邻居,做生意的,哪个手中没有些银两。

黎氏把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方奇惊骇,他是怎么也想不到山头的地能开垦出水田的,若眼前不是自己的母亲,他是断然不信的。

在黎氏再三叮嘱中,方奇当即想了法子弄到二两银子添了进去,拿着银两便上县里衙门去了。

黎氏在铺子里等着,直到方奇拿回地契,才放下心来,收走地契,又吩咐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两句,租了镇上的牛车回了方家村。

东边山头就这一下就开垦出来五十亩水田出来,这么大的事村里人早已经传了出去,大家伙是看着三家人在东边山头弄了一阵又跑去南边山头弄了一阵,于是有人跑三爷家里打听,村里人才知道,方河买山地就算了,就连方大业和方虎两家也买起了山地来。

消息这么一传来,村里人传得沸沸扬扬,许多人眼光好,老远的就看到山头开垦出来的水田,一个一个不淡定了,因为方河的威慑,三两户人也不敢上山头里细瞧,当初三爷说过了的,山头可以卖,但山头得留出路来上山,人家方河把山路留了出来,还做了界碑,一时间也不好直接上人家水田上去瞧,但看得人心痒痒。

于是直到三家人下了种后再一次在东边山头开垦起来的时候,村里人开始集结起来,三爷眼见大家伙的气焰越涨越高,连他这个族长都快压制不住了,于是号召村人,准备开个村会,不只村里人好奇,方大善其实也很好奇,只是他是族长,山头地也是他亲口应承卖出去的,不可能带头上山头去瞧人家在地里干什么吧,虽然这些水田他也看到了,他还看到方河家的牛在地里犁田呢。

往年犁田的事整个村里基本全由方金贵一家给包了,反正村里水田也不多,各家出点钱,方金贵家里儿子多,天天出牛劳累十几日,就能把村里的水田给犁完。

现在方河家不但有牛,还在山头弄出了水田,谁看着不眼红啊。

村会那日,方河与方大业和方虎三家的男人们都上了村里头。

山头上出水田的事这可是村里的大事,所以族里的几位都来了,几人坐在交椅上,手搭在扶手上,望着底下黑压压的村人。

三爷站在前头往下看了一眼,中气十足的说道:“关于方河、方大业、方虎三家在山头开垦出水田的事,村里人个个都好奇的,毕竟能从山头上开垦出水田,那可是件大事儿,原本一文不值的山头突然有了这么大的用处,怎么说大家都是同祖同根的方家人,也得让大家知道这事儿。”

“我丑话还是说前头,不管大家伙看到水田后是个什么心思,这山头地的地价族老们得再做评估,到时价格定下来,依然是有钱的本族人都可以买,不管落谁手上,大家都不能闹事,买了地的也必需留条山路给大家上山头。”

方河和方大业与方虎三家人沉默下来,方河向方大业和方虎望了一眼,三人苦笑了一下,有些事怎能瞒得住,只可惜手中银两不多,没能买下更多的地来。

村里人听到这话开始不淡定了,而外姓人听听便悄悄走了,这方家的山头精贵了,外姓的有钱也别想买得到,本族的人手中有余钱的却是一脸的兴奋,只是听到地价要上调,心里就惋惜,只恨当初没有早点买下来,从而对方河、方大业、方虎三家也有些不爽,这三家闷声发财不告诉大家伙,若是传一星半点消息来,大家也能早点动手,如今族老们知道,这地价怎么涨还不知道呢。

而没有余钱、手中空空如也、连年吃豆饭的村里人却是愤愤不平,往日大家伙没有吃的东西,便上山头去寻,也能寻些野菜什么的,这会儿因为方河带头买坡头、买山地,害得大家连寻个野菜还得上深山里去,这不是想逼死他们这些穷户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80章 。

村里人激动起来,形势开始有些不受控制,三爷看到这场面沉了脸,说道:“这山头的地,我当初便说了的,大家有余钱的都可以买,族里不卖山地由得它荒在那儿半点收成也没有,哪有这样的事。”

被方大善沉着脸这么一说,底下的村里人敢怒不敢言了,一时间默了声。

方大善满意了,自己在村里头还是有威慑力的。

“现在我说一句公道话,大河、大业、大虎三家的水田,今个儿大家都可以上山头瞧一眼,由族老们带你们上山去瞧,不要到处乱踩,别弄坏了水田的田埂,今个儿看了后,以后就不要随意上人家山头了啊,到时休怪我三爷冷脸不给面子。”

得到三爷这么一句忠告,村里人歇下心思,今天能明正言顺的上山头瞧,那当然是好的。

于是族老们分两拨,一拨上游的人上方河家东边山头的水田里去瞧,一拨下游的村人就上方大业和方虎家里的水田里去瞧。

散了会,村里人就安安份份、心情激动的跟着族老们上山头了。

方河与方大业方虎两人无奈一笑,各自跟着队伍走去。

苏小月与苏阿吉夫妇坐在院子里观望,毕竟隔着一个山坡,他们一时间看不到,于是苏小月跟苏阿吉两人决定上山坡走一趟,看看村里人上山头都做了些什么,虽然方河有在里面,还是忍不住心里担忧。

两人脚步飞快的上了山坡,站在石板上张望,隔得远,只能看到人影,这么一看,黑压压一片,苏小月担忧道:“爹,那么多村人,不会把咱们家的田埂给踩坏了么?”

苏阿吉也担心,可是自己家中开垦出了水田,族老们不带着村里人去瞧,村里人也会自个儿去瞧,到时三天两天的上山里头又踩又踏,还不是一样的,那样还更让人防不胜防。

好在族老们也想到了这一事,村里人到了山头,也是分开去看了,一条田埂上只准三五人瞧,还好有这么多的农田,按丘来算的话,有几十丘田,几分几分的田,着实小,不比山下平原地带的,一丘田都有几亩,中间断开有地界分割开来,各家占一点。

其实梯田能有什么看相,毫无规则,要方不方要圆不圆,完全就是有多少地就开多少,尽可能的不浪费,如此一丘田弯弯曲曲的,哪是山下农田能比的。

可是在农田奇缺的永丰县庄户人眼中,这农田也是值钱的啊,就是上山下山做事辛苦些,比种豆子做旱地好啊。

就这样村里人在东边山头赖了好半晌,怎么也不肯走,看头是没有的,就是觉得眼红,心里头不甘心,有些人平时觉得手里头有点钱的,眼神儿高,今日看到方河家凭白多出的田地,心里那个妒忌,脸上怎么也遮不住。

明明是大家的山头,现在却好了方河一家,谁能甘心。

方大善知道村里人心里头不舒服,其实他心里头也有些不好受,但他掩饰的好,自己是里正,不好出手买地啊,他也不是没有想过,特别是看到方河能开垦出水田后,哪会不动心,何况家里头也有余钱。

天黑了,村里人终于下了山头,人都走空了,苏小月和苏阿吉来到山头检查,方河从山下上来,遇上两人,立即就知道了两人的想法,方河叹了口气,“月儿,你这个想法将会改变咱们方家村的格局,恐怕过不了多久,会有几个有钱的买山头,到时就变成几家独大一面的格局。”

苏小月苦了脸,早知道晚两年开垦就好了,不过这都不现实,不可能一口吃下一个大胖子,如今有了这么些地,要开荒要种植,要二三年才能缓过劲来。

随即方河又一笑,“不知不觉,咱们家也成了小地主。”

苏小月和苏阿吉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起来,对啊,他们家也是得到不少,人不能太贪了,将来还有的是机会。

“咱们不知不觉成了小地主。”苏小月忍不住重复,望着这片梯田,心里头安实。

以前她觉得家里只有芽菜才有点进项,还是张府人好,一直对他们照顾有加,所以她心里一直没有安全感,觉得家里若出个什么事儿,就没有底蕴。

这下好了,有了这些水田,心里安稳了,只要有田地在,就不怕饿肚子,刚穿过来的那些日子,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方大善陪着村里人看了一天的水田,回到家里有些疲惫,他坐在正堂的交椅上,从四方桌上拿了茶杯,吹了口泡沫子,饮了口茶后,心头一叹,身为里正,家有余钱却没能及时买田,现在村里几位族老商量,这山头的地价是一定要涨的,得按水田的价格来算。

当方大业和方虎两家忽然买下南边山头四十亩,他就应该警醒,方河买地就算了,他手中本来就有现钱,新分家出去田地也不多,难免着急。可方大业和方虎两家却是这么多年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忽然买地就有些奇怪。

正好这时黎氏从外面进来,看到方大善愁眉的模样,想了想,还是上前坐下,说道:“现在村里人都打起了山头地的主意,当家的,你有什么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