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

第213章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213章

小说: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正蹲在模型边上往车里铲煤。平安见状不由大惊,连忙走过去将铲子夺了过来,看过车里并没有点火,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身厉声问道,“你们怎么在这里,跟着的人呢?”

虽说八九岁的孩子已经不算小,但是玩火毕竟还是很危险的。

平安已经认出来了,这两个都是在上书房上学的宗室子弟,一个是巴陵郡王的小儿子,一个陈国公的长子。这万一要是在宫里出了什么事,该怎么跟两位宗室交代?

要知道当初赵璨让这些孩子入宫读书,其实许多宗室心里是不愿意的。

在他们看来,这又是赵璨控制他们的另一种手段。毕竟不管哪朝哪代,皇室说起来是同一个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是实际上对于皇位上的那位来说,除了他自己之外,其他的恐怕都是需要防备的敌人。

虽说已经习惯了这种待遇,而且也进行了妥协,但这不代表他们心里的不满就会消失了。要是真的出点儿什么事,宗室那边肯定会趁机闹起来。就算不能让赵璨怎样,起码能够谋到更多的好处。

两个孩子显然也没有想到这个时候会有人过来。而且他们都是认识赵璨和平安的,急急忙忙站起来行礼之后,面对平安的问题,则显得十分心虚,“跟着的人在……外头等着。”

平安一看就知道是他们把人给甩掉了,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个东西太危险了,你们不能碰,知道吗?还将跟着的人甩开,万一出了事,弄伤了自己又如何?”他语重心长的道。

两个孩子低着头不说话。但是平安能够从他们脸上看出不服气来。

“觉得我说的不对?”他问。

陈国公的长子名叫赵端,生得虎头虎脑,一双眼睛又大又圆,看起来十分讨喜,当然,仅限于安静的时候。看他的样子,也不像是会安安静静的那种性格,平安依稀记得是听上书房的先生说过他很调皮。

此刻他偷眼看着平安,小声的咕哝道,“我都会了,不会出事的。”

不过平安离得那么近,自然听见了他的话,“你是说你会弄这个东西?那你倒是跟我说说看要怎么做。”平安来了兴致。

赵端还真的有模有样的说了起来。旁边巴陵郡王的小儿子见状,也忍不住期期艾艾的道,“是啊,赵端好聪明的,他一看就会了。”要不是因为这样,两个小孩子也不敢甩开跟着的人。说到底,在皇室长大的孩子,这个年纪已经懂得很多事了,最起码不敢在皇宫里闯祸。

平安还有些将信将疑,倒是赵璨上前一步,从平安手中将铲子抽出来递给赵端,“你来做一遍。”

赵端立刻精神一震,接过铲子就开始忙碌起来,最后竟然真的将火车模型给发动了。

平安有些吃惊。

倒不是觉得他们会做不到,毕竟这个程序其实并不复杂,或者可以说是相当简单。如果是平安那个时候,见过这些东西的小孩子,自然可以玩得很顺溜。

但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从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于这种完全不了解的东西,自然会难免带着一种畏惧、防备和警戒的心思。就连宫中当值的这些人,在新奇围观的同时,却轻易也不愿意去触碰,连在这里添火的人,都是特别挑选胆子大的去城外的工厂培训过。

这就像是《百年孤独》里,没见过冰块的人们会郑重其事的去参观冰块,甚至付钱只为了伸手摸一下。

这是人类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世界时的典型表现,一边防备一边探索。

而且赵端两人毕竟是皇族子弟,养尊处优,恐怕在家里都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孩子自己逃课来这里看模型就已经让平安惊讶了,更何况还亲自上了手?难道就像他们说的,一看就会了?

他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赵璨却已经从中看出了端倪,“你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偷溜过来了吧?”看赵端那熟练的动作,显然已经做过很多次。

如果是真的,那么他们能够数次摸进天乾宫来而不被人发现,也算是很有能耐了。

看来天乾宫的守卫需要紧紧皮子了。

虽说是因为两人是小孩子,所以守卫们不设防的缘故,但不论如何,随便能让人闯进帝王寝宫,毕竟是事实。

赵端的转了转眼珠子,眼神飘来飘去不敢看赵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不过这也算是一种默认了。两个人垂着头站在原地,已经可以想象出这件事被发现之后的处罚了。赵璨这里肯定要罚,上书房的先生知道之后肯定也会念叨一番,最麻烦的是等到回家之后,肯定还有家法等着。

想到这里,两人都不由苦了脸。

尤其是赵端,他已经预见到自己会面对什么样的场面了。毕竟他爹最要面子,他又是长子,平素管得已经很严了,就算没事也会把人郊叫去训斥一番。这回犯了错,一顿打怕是逃不掉了。

倒是巴陵郡王溺爱儿子,估计不会重罚。不过这不代表就没事了,毕竟肯定会有一番语重心长的训导,还要面对后院夫人们的眼泪。

“谁出的主意?”赵璨又问。

巴陵郡王的小儿子脸色煞白的转头去看赵端。赵端其实也害怕,但还是站出来道,“是我。”

这话想必有不尽不实之处,但是赵璨并没有追究。他点了点头,道,“行了,下去吧。回头将今日的功课加倍,朕便不惊动你们家中。不过,下不为例。”

“是!”听到这句话,原以为一定会受罚两人立刻高兴起来,大声的应了,然后便知趣的告辞。

平安见赵璨盯着两人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不由问道,“在想什么?”

“一个小小的想法。”赵璨道,“现在还不确定,回头再告诉你。”说着转过身离开了。

“不是要来看模型吗?”平安赶上去问。

赵璨道,“看完了。”

但离开这个房间之后,他没有回本初殿,而是脚步一转去了另一个房间。

这边说是房间,但实际上是个大厅,占地面积非常大。在这里摆放着的,是大楚各个州的沙盘。这是在武学的学生勘察结束之后,平安命人制作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考察到,所以沙盘也只有不到二十个。

尽管如此,摆在大厅里看上去也壮观极了。

其实沙盘的战略意义比较重要,大楚目前没什么战争,所以沙盘的用处也不大。但平安还是将每一个州都制作出来。他采取的是那种可拆卸安装的制作方法。等到将来将每个州的沙盘都集齐之后,拼在一起便是整个大楚的缩略模型了。

制作这东西的初衷,一方面平安是想验证一下武学那边所学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让赵璨看看整个大楚是什么样子。

虽然号称是江山之主,但赵璨因为种种限制,很难有去这些地方的机会,更不可能看遍大楚的每一寸山水。不过没关系,平安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帮助他看到。

用他的话来说,聊胜于无。

但是实际上,从沙盘制作开始,赵璨对它的兴趣就不是很大。到现在为止也只来看过一两次,让平安颇为伤感。

当然,这是因为平安没把自己这种矫情的想法说出来给他听。否则没准赵璨看在他心意的份上,每天都来看一次也说不定。

虽然效果不如人意,但既然都已经开始了,就算赵璨不喜欢,平安还是坚持继续下去。

或许将来就会有用得上的地方。

却没想到赵璨今日会过来。

一直到离开时平安也没有摸清楚赵璨心里的想法。而赵璨显然也没有解释的意思,只是说他还没有完全想好,等到准备好了之后,会跟平安解释。

既然这样,平安也就不好打破砂锅问到底了。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平安倒是发现赵璨一直在看上书房那边送来的各人的功课。

这让他心中多少有了一点底。也许,赵璨这是在挑选他的继承人了。

说起来也差不多,赵璨这时候已经年过三十,这件事情上,的确是该着急一下了。毕竟继承人不是选了就算完,还要对他进行各方面的培训和教导,然后还要带在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政事。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时间。

十多年后,赵璨也就快要五十了。

虽然平安总避免去想那么远之后的事情,但事实就是,历史上长寿的皇帝不多,四五十岁便驾崩的反倒比比皆是。这跟他们的生活环境,常年处在高压之中不无关系。

所以按照平安的规划,赵璨差不多也只需要工作到那个时候。到时候就算赵璨还想继续忙碌下去,平安也会劝诫他的。

人年纪大了就应该惜福养身,至于那些事情,就交给小辈们去处理嘛!

这样一来,赵璨现在这个挑选继承人的做法,倒是暗合了平安的心思。所以他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自然不会追问。

其实赵璨之前的想法是,挑出一批人比如四五个来,同时进行培养,采取竞争模式,能者上位。反正都不是他的儿子,皇权又是十分谨慎的事,择其优秀者来继承,也是应有之义。

不过这种做法被平安否决了。

夺嫡之争究竟有多惨烈,看赵璨自己经历过的就知道了。然而实际上,这还是赵璨和平安有意控制的结果,否则影响还会更多。

这其实只是一种对朝廷资源的内耗,根本没有任何好处。虽说在这种激烈复杂的斗争之中,最终脱颖而出的皇子一定也很出色。不过,那更多是在阴谋上的出色,而未必是在政治上的。

况且平安也必须承认,因为对方跟赵璨没有父子血缘的维系,本身就比较疏远,如果再用这种竞争的方式来挑选的话。继承人或许会合格,但是肯定也没什么感情。

虽说身后事这种东西,不过是活人的安慰,对死者来说未必能够知晓。就像平安现在虽然活着,但对自己上辈子的结局,却是不甚了了。而且既然有了新生,也就不太愿意去想所谓的从前。

不过皇帝跟普通人不一样,那是会被写在史书上,被后世人反复研究的。既然如此,平安就不希望赵璨身上有任何可以被人诟病的地方。身后凄凉说起来不是赵璨自己能控制的,但只要挑选继承人的时候谨慎一点,也未尝不可避免。

不需要他对赵璨有多少感情,至少不会在赵璨死后有什么不敬就够了。

所以平安宁可在挑选之前谨慎一些,确定了人选之后,就倾力培养他。

说到底,这世上的确有人天生就聪明颖悟,也有人在智力上比较弱势,但这些都是极少数的情况。剩下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你不能指望自己一找就找到个天才,但就算是普通人,只要花费功夫教导,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差。

有句话说时势造英雄,这世上能够取得很高成就的人,未必人人都是万中无一的天才。有时候普通人有了机遇,能够做到的不会比任何人差。

何况赵璨要选的也不是天才,只需要能够守成,将他跟平安创下来的这一片江山守住就可以了。如果太有能力了,反而要担心他到时候生出了自己的想法,朝令夕改最后将新政给彻底废掉呢。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平安跟赵璨达成了共识。

不过对于怎么挑人,挑谁,平安就不打算插手了。人所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他不是赵璨,不知道当皇帝需要些什么,就算想要提意见,多半也只是捣乱。

现在看来,赵璨虽然平日里从没有提过,却一直将这件事放在心上。看他现在挑选的劲头,应该是很认真的。

果然等到看完了上书房那边拿回来的各种功课之后,赵璨便开始频频出现在上书房,考校这些宗室子弟的学业了。偶尔政务忙完之后,他也会召见其中一些人。

这样的动静瞒不过人,不少人都已经对赵璨的这种做法有了猜测。

到赵璨这个年纪还没有成亲的皇帝不是没有,但那多半都是特殊的情况。像赵璨这种早早就登基的,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如果说之前朝臣们还曾经想过要让赵璨接受这种安排,那么现在,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

皇帝不愿意让人议论他的后宫,他们抗不过去,只好假装看不见。虽然偶尔私底下说起来,也未免要感叹一声,但也就只能口头上发发牢骚而已。

而对于将来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人猜测过要怎么解决。

其实宗室入继是很容易猜到的。不过赵璨什么时候会开始行动,又会怎么选人,就不是他们能够猜到的了。

其中一部分人觉得根本不需要操心,等到赵璨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了,再挑选优秀的宗室子弟就可以了。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趁着现在赵璨还年轻,直接抱养个小婴儿,自己养大的自然更满意。

前者认为婴儿看不出良莠,万一选错了人到时候就算想改都很麻烦。后者则觉得不是从小作为储君来培养,在许多方面肯定有所欠缺。赵璨那里还没有什么意见呢,他们已经彼此争论不休了。

好在这种争论只是私底下,并没有拿到明面上来说,所以赵璨只当是不知情。

所以现在,赵璨这边才有了一点动静,大臣们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了。

就连宗室也为此激动起来。他们原本觉得赵璨让自家孩子入宫读书的做法太过霸道,这时候却巴不得他更霸道些,直接选中自家孩子,留在宫里别回来了。

平安以前看过一个笑话说,一个女人小时候的梦想是要做总统,长大后知道不可能了,所以梦想就变成嫁给总统,等嫁人生子,人到中年,便又开始梦想自己能生出个总统。

人的一生之中,理想跟现实的差距,不外如是。

这些宗室子弟,年幼时也未曾没有因为自己天潢贵胄的身份骄傲过,希望能够得到机会,建立一番功业。不过年纪渐长,他们便都慢慢明白了,根本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机会。个人的能力所限不说,皇帝也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如此浑浑噩噩的锅了半生,如今自然就将一切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而现在有这样一个最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们怎么可能拒绝?

既然已经人尽皆知,也就没有什么隐瞒的必要了。所以赵璨便来找平安商量,想问问他的意见。当然,他不是空手来的,手里拿着几份资料,都是经过他初步筛选剩下的。

平安一看就知道赵璨挑选的标准,“你想选个亲新政的?”

“至少要懂得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对它们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