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17章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7章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是蒙古人,自然会选择从襄阳一带发起进攻,只要突破襄樊防线,便是一马平川,东可进军临安,南可直下广东西,以蒙古铁骑的野战能力和速度,我朝必定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公子如何看待这场战争?”李庭芝接着问道。
    “这场宋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点祥甫不会否认吧。从双方军力的对比来看,我认为会经过三个阶段,在战争初期,首先是蒙古主攻,我朝主守的局面,我朝依托城池,江水,只需守住各大防线,就能够将战争拖入第二阶段,也即是会进入相持阶段,这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会显得十分突出,最后一个阶段便是我朝大举反攻的阶段了,此时也就是该我王师北伐,定中原,平天下,一雪靖康之耻的时候了。”
    李庭芝稍加思索,似乎在消化我这番话,片刻后又道:“公子,那你如何看待这忠臣jiān臣?”
    我知道这李庭芝是想了解我对于贾似道的看法。
    “自古以来,忠臣,jiān臣都是和帝王相连的,祥甫,我来问你,秦桧在唐太宗手下还会成为千古jiān相吗?魏征在宋高宗麾下还能成为千古名相吗?”
    李庭芝一愣,似乎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也没想到我会如此反问,迟疑片刻后才道:“我认为不会。”
    “呵呵,就是如此。”
    文天祥和陆秀夫也是第一次听我评论忠jiān,同样愣到,反倒是袁棘表情自然,似乎对于我的言论理解甚透。
    李庭芝猛地喝了一口茶,突然离座跪倒在地,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道:“请陛下恕臣之罪,臣李庭芝定当不负陛下厚爱,为我大宋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祥甫快快起身,无须如此。”
    我知道此刻李庭芝已经抛开心结,从此会一心为我办事了,我也是长长地舒展了一口气。
    李庭芝的前面两个问题是在考验我的能力,尽管四象之说已经让其佩服,但那都是我的说辞,可以说只是泛泛之谈,而对于其突然提出的两个军事问题,可不是谁能事先准备就绪的。
    最后一个问题显出了我的气魄和容量,暗示李庭芝,正是帝王的问题才造成了所谓的jiān臣。
    李庭芝起来后,心情大好,心中之石已落,笑道:“公子的军事见解果真高明,已经超出常人之见识,对于rì后的战争,我也曾经仔细考量过,却远不及公子之jīng辟独到,祥甫服也。至于忠jiān之说,公子之见更是前无古人,作为帝王,能有如此能耐,是臣之幸,也是我大宋之幸也。”
    “大人,你终于笑了。”陆秀夫说道。
    “哈哈,君实,你xìng格较为孤僻,清高不羁,当初你离开扬州城进京时,我还担心你到了临安会受委屈呢。此时方知,你是很幸运的。”
    “祥甫,听说你明rì会立即离京,是不是扬州城出什么问题了?”
    李庭芝不好意思地答道:“回公子,扬州城没有问题,是臣自己心中有结。”
第34章 适用的,最好
 正文 第34章 适用的,最好    
    第34章 适用的,最好
    我推开窗户,任凭刺骨的寒风吹在我的脸上,似乎这刺骨之痛能够缓解我心里的疼痛。
    四象之说源自SWOT分析,而这SWOT法正是乐菱杉告诉我的,在和李庭芝的交谈中,这四象之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将我的思绪又带回到乐菱杉身边,那一幕幕甜蜜的画面,似乎就在昨天,依旧如此清晰。
    和菱杉在一起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但菱杉的离去却让我痛不yù生,我不知道这种痛会延续多久,也许会终此一生吧。
    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虽然时空已经不在,但我对菱杉的思念却是丝毫没有减弱。
    “官家,文璋等人已到了御书房,请官家前去审视青年卫之训练手册。”
    “哦,李大人呢,也到了吗?”
    “官家,都到了。”
    “好,走吧。”
    我一进屋便对文璋说道:“文璋,这位是扬州制置使李庭芝李大人,师从孟珙孟元帅,是我朝为数不多的名将,你须得好好向李大人讨教讨教。”
    “臣知道,在来的路上,臣已经向李大人学了不少呢。陛下,这是臣所写的练兵纲要,请陛下审核。”
    我接过手册,笑道:“文璋,穿上这统领制服,看上去jīng神抖擞啊。”
    文璋少年稚气,见我夸奖,双手抱拳,嘻嘻笑道:“臣青年卫统领文璋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弟,不得无礼。”文天祥连忙制止道。
    文璋自幼便畏惧这个大哥,做了个鬼脸退到一旁坐下。
    “呵呵,宋瑞不必如此严肃,文璋未及弱冠,心xìng之然所以也。”
    我看完训练纲要说道:“祥甫,你怎么看?”
    “回陛下,文统领虽说年纪不大,但却是天赋奇高,这本训练纲要参照了我朝禁军的练兵方式,却又有不少创新,臣以为可行。”
    “宋瑞,君实,你们呢,怎么看?”
    “臣等都以为可行。”
    我点点头道:“朕提些建议,青年卫既然是支新军,那么在训练上也要有些区别,朕补充两点。朕昨rì和祥甫也说过,一支无敌jīng兵需要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一起抓,青年卫都是蒙蒙恫恫的少年,思想意识还未成型,因此朕建议每天增加一个时辰的文化讲学,让所有青年卫都要学会读书写字,学会如何做人,以及明白保家卫国的道理,朕不希望看到朕的新军都是一群只会打仗的文盲。第二呢,你文璋自身武功高强,对于未来青年卫的单兵作战能力朕自然不用质疑,但朕希望你在训练他们个人能力时,增加合击之术,这一来可以增强团队jīng神,二来可以增加他们的感情,如果青年卫今后投入到战争中去,那团队合作所发挥出来的效果会远远大于单兵分散的效果。”
    李庭芝接过话题说道:“陛下之言甚是,战场上千军万马,一个人武艺再好,也架不住人多乱战。”
    文璋道:“多谢陛下,李大人指点,臣会将此两点加入其中。”
    “在练兵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针对这份练兵纲要,文璋你需在实际运作中不断的进行修正。这世上没有一份完美的练兵纲要,能够满足所有的部队,只有对自己部队最适用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最适用的,才是最好的。”陆秀夫自言自语地说道,“陛下,此言甚有道理。”
    “文璋谨记陛下之言,陛下,臣还有一事相求。”
    “说吧。”
    “陛下,臣希望陛下能拨给青年卫五百匹战马。”
    “你们都想成为骑兵吗?”
    “回陛下,正是。”
    “你们都知道我朝马匹一向稀缺,朕也无法变出五百匹来,你们在训练骑术时,先和御前侍卫借用,等到有一天你们上战场时,再亲自去从蒙古人手里抢来就是。文璋,这青年卫人员都招齐了吗?”
    “陛下,经过测试,合格者一共七百一十三名,其中前五百名入青年卫正式编制,另外一百九十三名入预备队,有二十名合格者不愿进入预备队自动离去。预备队员和正式队员按照同样的方式训练,等训练三个月后再进行新的测试,让他们竞争上岗。”
    “竞争上岗?”李庭芝茫然地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这词也是陛下发明的。”文璋笑道,随后将大致意思告诉了李庭芝。
    “陛下神人,将这机制引入青年卫,定能大大地激发这些少年的潜力。”
    “朕先拿青年卫来做实验,可行的话以后就在朝中各部慢慢推广。让有能力的大臣上来,没有能力就不要长期霸占其位了。”
    “恩,臣也觉得此法可行。”
    “祥甫,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要等到朕能够完全掌握朝纲时,才能实施,你也知道朝中所谓的三权鼎立,朕要治理朝纲,首先就得打破这种鼎立局面,收回所谓的相权,后权。目前来看,最大的阻力便是来自代表相权的贾似道,我朝的禁军,厢军,边军中的主要将领大都是贾似道之人,所以朕第一步在收回兵权时,势必会和贾似道发生冲突,但这也是迫在眉急之事,否则等蒙古人打过来一切就晚已。”
    “陛下,有需要臣的地方尽管下令,我扬州城官兵誓死效忠皇上。”
    “祥甫,朕知道你的忠诚,扬州城乃是宋蒙前沿阵地,你替朕好好守住。前几天朕和君实,宋瑞商量过这军权一事,准备先从厢军着手,找出效忠我朝的将领,分化贾似道的实力,同时秘密训练新军,最后再拿边军禁军开刀。朕打算最多用一年时间,一定得将此事解决。”
    “以陛下之能,臣相信。”
    “祥甫你回去后勤加练兵,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扩充军队,逐步将防守区域向西面漫延。”
    “臣谨遵陛下旨意。臣明rì便要返回扬州,这二rì所学颇多,深感陛下之见解,臣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陛下。”
    “说出来听听。”
    “前朝的汉唐都十分重视武功,才能将周边异族击败,而我朝一直以来都是奉行重文轻武,以文臣制武将的行事准则,这是不是造成今rì我朝局面被动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想必宋瑞,君实也是同样的看法吧?”
    “的确如此。”文陆两人齐声道。
    “朕前面在说到练兵方法时讲过,适用的,才是最好的,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政策来讲,也同样适用。前朝汉唐之时,民风强悍,军队战斗力较我朝为强,能够震慑住周边各族,使他们纷纷前来朝贺,外患问题是解决了,然,汉唐之内忧却始终不断,时不时便会出现地方割据,藩王造反的情况,给国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在我朝却基本上没有出现。还有一点不知大家想过没有?汉唐之时的周边各族大都是结盟方式的联合体,而我朝面对的则是以国家xìng质出现的,辽,金,蒙古等,其实力自然胜过那些联合体,当然,朕并非是在为我朝对外失利找寻借口。从这些现象现象中,你们能看出什么吗?”
第35章 泛舟西湖
 正文 第35章 泛舟西湖    
    第35章 泛舟西湖
    “陛下之意,是不是说需要文武均衡?”李庭芝说道。
    “恩,这个均衡也并非简单的一比一。和前朝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重文则外患,重武则内忧,昨rì我们曾经说过,内因才是决定事物的根本,所以这文武之道都得超过你的对手才行。文璋,你jīng通武艺,知道只有速度而无力量,或者只有力量而无速度都不行吧,任何一个王朝想要长治久安,都得文武并重,但却应该有侧重点,比如,目前蒙古成为我朝的大敌,那我们就该偏向于军事,一旦有rì天下太平,那我们又该偏向文治了。”
    文天祥点头说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但根本是我朝必须在所有方面领先于对手才行。”
    “不错,我们看问题必须从全盘去衡量,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我朝重文轻武才导致国土流失,如果自身腐朽,那么不管重什么都不会有用的,金灭辽,宋蒙联军灭金,都是因为辽金腐朽不堪之故。”
    李庭芝有些激动地说道:“陛下圣明,要是孟元帅还活着该多好啊。”
    “这是何故?”我问道。
    “元帅临终前还在和臣议论此事,如果元帅能够听到陛下之言,定会佩服万分。”
    我呵呵一笑道:“我朝太祖帝吸取了前朝藩王内乱的弊病,却没能很好地处理外患之事,到后来更加有失偏颇,至于文臣制武将,也要一分为二来看,用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事才是正理,这点你们都需谨记于心。”
    四人同时起身行礼道:“陛下至理名言,臣等自会牢记。”
    “君实,龙牙之情报部进展如何?”
    陆秀夫忙道:“回陛下,进展顺利,臣会在各地包括蒙古以开酒楼客栈等方式建立联络点,只是这费用开支庞大,还需陛下调配。”
    “是啊,光靠朕从宫中拿出的那些极品狮峰是远远不够的,龙牙始建之初,所需经费甚多,朕这几rì会好好想想,尽快将龙牙商业部运转起来才行,对了,说到龙牙,祥甫怎么看?”
    李庭芝道:“此事臣十分赞同,有志之士,同心同德,为大宋之崛起一起奋斗,臣会在扬州城发展我龙牙会员。”
    “很好,我龙牙成员必须在其所在的行业起带头作用,让我朝之人以成为龙牙的一员而骄傲。”
    “是,陛下。”
    “好了,你们下去吧,小七,叫上袁棘,我们该出去了。”
    冬天的西湖,树木花草的鲜艳秋sè还没完全褪去,代表冬天的梅花又已经四处绽放,没有夏季cháo湿闷热的侵扰,加上游人稀少,这时倒有了一种静谧的美。
    “哥,好些天不见了,有没有想灵儿啊?”
    “当然有啊,我正盼着和灵儿泛舟西湖呢。”
    “我才不信呢,哥,我们去划船吧。”
    “好啊。”
    我和方灵租来一只小船,荡漾在西湖上,袁棘和小七登上另外一艘小船,不紧不慢地跟在我们后面。
    西湖之水在冬天更加清澈。
    偶尔南下的惊鹭点过,只留下一汪汪涟漪。
    “西湖真美,我来来往往好多次了,还没有在湖上自己划过船呢。”
    “我也是第一次,这感觉真不错。”我想到,难怪那贾似道喜欢呆在虫船上。
    “对了,哥,你是做什么营生的?”
    “我嘛,当然是皇帝了。”
    方灵扑哧一声笑道:“哥,你就会装,又想冒充皇帝啊。”
    我也哈哈一笑道:“那,我如果不是皇帝,就算是狮峰商行的大东家吧。”
    “恩,这个倒是很象。”
    “是吗,为啥?”
    “因为哥你动不动就说成交啊,只有生意人才喜欢这么讲的。”
    “原来如此,那灵儿你呢?”
    “我啊,是镖局的,我家开有一间叫做诚威的镖局。”
    “原来灵儿是位女镖师啊,久仰久仰。”我放下船桨,抱拳笑道。
    “呵呵,哥,怎么样,你可不是我对手哦,要是以后你敢欺负我,看我怎么收拾你。”
    “灵儿你这么凶,以后谁还敢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