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3章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章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锻炼身体,我忽然记起武侠小说中那些神奇玄妙的功法,北宋有三侠五义,而南宋末年不正是郭靖黄蓉的时代吗?
    能够和shè雕英雄们过过招,这可是我从小的梦想之一。
第5章 太祖长拳
 正文 第5章 太祖长拳    
    第5章 太祖长拳
    我在屋里来回踱着方步,突然叫道:“小七,过来。”
    “官家有何吩咐,小的在。”
    “小七,朕来问你,你可知道这江湖上有什么著名人物或者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武学高手?”
    “江湖?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不过吗。。。”
    “不过什么?”
    小七犹犹豫豫地说道:“小的的确不知道,但是有人应该知道的,只是。。。”
    我见小七吞吞吐吐,有些恼怒道:“小七,你这厮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快说。”
    小七见我发怒,急忙跪下道:“官家息怒,官家莫非忘了武学教授袁棘了吗?”
    “袁棘?”
    “正是,那袁教授武艺高强,本身就是个武学高手,他定然会知道,就连先帝在世时,对其武艺也是常常赞叹不已。”
    袁棘是先帝为赵禥钦定的武学老师,只是赵禥哪能吃苦,总是找出各种理由逃避武学课,偶尔被先帝叫去,都被袁棘教授好生修理,所以心里怕极了这位老师,作为陪练的小七当然知道此中原由,才会显得犹豫。
    “不错,朕倒是忘了此人。”
    “官家,今rì便是袁教授授课之时,要叫他来吗?”
    “要啊,当然要叫的。”
    “今个太阳从西边出来了?竟然会这般爽快。”小七想道。
    在宫中的练武房内,我第一次见到了古代的武林高手。
    “臣袁棘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我既然已经登上龙位,那袁棘见到我也是大礼参拜。
    “平身。”
    这袁棘大约五十来岁,身形长相都极为普通,随意一看,同街边散步的老人并无多大区别,很难想象,这就是先帝指定的武学教授。
    “陛下,可以开始了吗?”袁棘起身后面无表情地问道。
    我按照民间武林人士习俗抱拳道:“请袁先生指点,另外,在教学时先生只需将朕当做你的学生即可。”
    袁棘和一旁的小七听我如此言语,都大吃一惊,就如当初全玖一般。
    我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去说,我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赵禥了,我是现代穿越而来的优秀青年呼延东海。
    从惊讶中很快恢复过来的袁棘上前一步道:“陛下,那我们开始吧,先来复习一遍太祖长拳的第一节。”
    太祖长拳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少林寺学习武术之后,自己独创的一个套路,在整个宋朝都是十分流行,这套拳路一共二九十八节,传到现代仅剩六节。太祖长拳架式大而开朗,特别注重手眼身法步的密切配合与展现,演练起来豪迈奔放,优美中又不失其威猛的澎湃气势,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
    说来我也真为这个赵禥汗颜,学了两年还没把这套长拳的第一节学会。
    “小七,你先来。”
    “是,教授。”
    小七的习武天资虽然不佳,但这两年来一直十分努力,这套拳法使将出来倒也是有模有样。
    “形已似,不错,陛下,臣将这套拳法再慢慢地演练一遍,陛下请看仔细了。”
    袁棘说完,垂身而立,双掌前探,然后双手握拳,抓回腰间放定,双眼平视前方,蓄势待发。这一瞬间,我看见袁棘的眼神光芒如炬,似利刃,似尖刀,锐不可挡,这眼神竟是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只是一时无法想起。
    虽然我是外行,也能看出袁棘的拳法的确是形神兼备,动静相宜,宛若行云,又似流水,表面上看去,和小七的动作并无两样,仅是速度稍慢,但却给我一种完全异样的感觉,就像是一幅完美无缺的水墨丹青,轻灵而不失厚重,飘逸而不失优雅。
    大凡高手都有属于自己的气场,这时的袁棘虽说身形依旧,我却觉得有种伟岸之势,似泰山般渊渟岳峙。
    “陛下,看清楚了吗?”袁棘收势后问道。
    “看清了。”
    袁棘不是很信任地看了我一眼,嘴里却是恭敬地说道:“那就请陛下来试练一回。”
    我双腿微分,身体直立,抱腰上半身双掌前探,然后双手握拳,抓回腰间放定。这一预备动作和袁棘,小七所演丝毫无差。随即,双抄封天,冲步双掌,。。。。直到最后一式回压收式。这一招一式竟然全部使将而出,而且并无差错,我知道这是赵禥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在刚刚观看小七和袁棘的演示时,我竟然能够将赵禥的记忆全部融合在这些招式中,虽然还远远做不到神似,至少形已有些类似了。
    尽管我的记忆力不弱,但也做不到看过一两遍就能记住,何况还是我很是陌生的武术套路,最令我惊讶的是我在刚才的演练中,双拳还能发出阵阵似风声一般的响声,这当然不是电视里的配音效果,而是拳之力带起的声音。
    难道是我的记忆力或者其它能力在穿越中得到了提升?
    小七一脸的口瞪目呆,这刚一登上皇位就和以前判若两人了?
    在这之前,赵禥根本记不全这些招式,连貌似都做不到,而我今天能够毫不拖泥带水地将这套长拳使完,若非亲眼所见,小七和袁棘自然是难以置信。
    “陛下尝试向臣发起攻击,就用这太祖长拳中的招式。”袁棘凝视我片刻后露出一丝笑容道。
    我知道袁棘要亲自检验我的武功,双手抱拳行了个礼,全身力量凝聚于右手,一招斜步插花,右拳快速挥舞,带起一阵呼啸之声猛地攻向袁棘。在我看来,这一式斜步插花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为厉害的一拳了,包括小时候和人打群架,也包括了赵禥的记忆。
    当然,我这招长拳自是无法得手,否则袁棘也就称不上武学大师了。只见袁棘伸手轻轻一挡,左手成掌轻松地便将我的拳头包在其掌心,然后慢慢松开,袁棘的速度不快,力量也不算大,偏偏就让我自投罗网似的将自己的拳头投入对方的掌心之中。袁棘拦下我这一拳后,微微点了点头,眼里满是惊讶之情,和前面不同的是,这惊讶中多了一丝兴奋。
    “陛下,此套拳法形已貌似,多加练习,并适当增加实战训练,熟练以后再自行领悟其中之神。下面可以一边学习太祖长拳的第二节一边领悟第一节之神了。”这一堂课可以说是袁棘担任武学教授以来最为兴奋的时刻。
    课程结束后,我说道:“先生请将当今武术界的名流高手给朕说说吧。”
    “是,陛下,请陛下移步,到里屋说吧。”
    “小七,门外候着。”
    落座后袁棘说道:“陛下,简单来说,现在的武林有这样两句话可以概括,一寺一盟三世家,帝王谷外有天涯。”
    “这就是武林中几股顶尖实力的代表吗?”
    “陛下,正是如此。首句的一寺指的便是嵩山少林寺,也即是太祖皇帝曾经习艺之地,一盟指的是江南天道盟,这是民间最大的一个帮派。三大世家则是指川中欧阳世家,闽南林家以及长沙吴家,这五方实力正是当今江湖上势力最强的,至于民间闲散的隐士高手就不好统计了,后一句的天涯指的是蒙古人按照汉人的帮派习俗组建的一个门派,是专门用来对付我大宋武林的,其掌门据说是蒙古萨满教的一位通晓武功的大神,只是其人十分神秘,极少露面。”
    “那帝王谷呢?”我问道。
第6章 初会贾似道
 正文 第6章 初会贾似道    
    第6章 初会贾似道
    袁棘稍稍沉思后说道:“这帝王谷乃是我人类始祖轩辕黄帝飞升之处,谷中分内殿和外殿,内殿之人从不涉足人间,外殿又分为术堂和武堂,微臣便是出自外殿的武堂,门规所限,帝王谷一事臣只能言尽于此,rì后有缘时臣自当相告,还望陛下见谅恕罪。”
    我也没有追问,心道,古人大都有喜做神秘之好吧,难怪后世总是有不少好东西失传,只是看来这世界并没有郭靖,黄蓉之辈了。我笑道:“先生何罪之有,待先帝国丧之后,朕打算将这武学课改为一rì一课,到时还需先生多多指教。”
    袁棘听我此言,眼神中露出一喜一忧:“陛下能喜爱微臣之课,臣自是十分高兴,请恕臣直言,陛下肩负天下之大任,当把主要jīng力放在修炼天子之剑上,对于这庶民之剑需适可而止。”
    大宋朝历来重文轻武,先帝知道赵禥自幼体弱多病,方才专门请袁棘来教授武艺,目的也仅是强身健体,只不过我知道我这具身躯仅有十年寿命,自是不敢掉以轻心,当然这个理由说给谁听都是不会相信的。
    “朕当然会修炼天子之剑,只是这天子之剑和庶民之剑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前朝的一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子之剑是庶民之剑的上层建筑,是用来掌控庶民之剑的,但反过来说,庶民之剑也是天子之剑的基础,是可以约束天子之剑的,这两种剑相生相克,朕需要兼而有之,至于其中轻重缓急,朕只要把握得当即可。”
    这番话在后世只是最基础的辨证论,可是在袁棘听来,却都是极为新鲜之论,一时陷入沉思之中。
    “袁棘。”我突然大喝一声。
    “臣在。”袁棘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我语气一变,眼神一瞥,以一种睥睨天下的神态说道:“今rì之言谈不可外泄于第三人,否则别怪朕翻脸无情。”
    袁棘心中一凛,以其jīng湛的修为也是不由自主地跪下道:“臣知道。”
    这一瞬间,袁棘突然感觉到我似乎就是一把锋芒毕露的天子之剑,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在我离去时,耳边断断续续听见袁棘似乎在自言自语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子之剑?。。。简直是判若两人。。。难道是真龙天子?”
    关于天子之剑一说,最为普遍的看法乃是出自庄子的说剑篇,庄子将剑器分为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民之剑。
    天子之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
    携天子之剑,上割裂浮云,下斩断地纪。
    这便是庄子所言之天子之剑。
    庶民之剑是以招式和力量取胜,天子之剑则是以气势取胜,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策也。
    “官家,贾大人在宫外求见。”
    这是我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六天,也是第一次有人来宫中找我,只是这个人暂时被我列为目前最大的敌人。
    我知道我真正的战斗即将从这一刻拉开序幕。
    “参见陛下。”贾似道作揖道。
    “免礼,师臣请坐,看茶。”我知道贾似道不会跪拜,也不去点破。
    小七将贾似道引入屋后,立即泡好茶便转身离去。
    我第一次近距离看着这宋末jiān相,贾似道身材极高,头戴文士纶巾,身着官服,也算是仪表不俗,五十多岁的人依旧是红光满面,眉宇之间一副傲慢之态。我恢复了赵禥那懒散的表情和萎靡的眼神道:“师臣近rìcāo心我大宋国事,尽心尽力,实为我朝之栋梁,朕是十分欣慰。”
    贾似道神情淡定道:“陛下,臣受先帝之恩,自当涌泉相报。”
    “师臣,这几rì忙于先帝国丧,辛苦了,待先帝风光大行之后,朕再好好赏赐。”
    “谢陛下,先帝国丧一事臣已全部安排妥当,明rì便可按礼制为先帝送行。臣今rì前来另有事与官家商议。”
    “师臣何事?但讲无妨。”
    贾似道看了看我说道:“陛下,臣蒙先帝厚爱,位极人臣,本当报答先帝知遇之恩,今先帝中道崩殂,臣理该尽心辅佐陛下,然臣年迈体弱,心力憔悴,是以待先帝大礼之后请辞与朝堂,回家颐养天年,还望陛下恩准。”
    历史上关于贾似道辞官一事的确有记载,似乎还不止一次。
    我知道这是贾似道在试探我,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这个新帝登基后会如何对待他这个先帝的旧臣,贾似道当然想知道,这不失为一招以退为进的好棋。
    其实,在宋朝末年,朝廷之中根本就没有才智兼备的名臣,正如蜀汉后期的将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相对那些只会做酸儒文章之人,这贾似道还能算得上能臣。特别是公田法的推行,多少缓解了国库的拮据,只不过公田法得罪了不少大地主,而且在具体实施中,贾似道等人也是贪赃枉法,最后导致完全走样,这也是贾似道最后不得善终的主要
    原因之一了。
    至于公田法的好坏,历来评价不一,暂时我也没有jīng力去过问这事。
    “贾似道,既然在历史上你是有名的jiān相,那我就借助于你去铲除那些一心只为自己的毒瘤吧,所以现在还不能让你离开。”想到此处,我急忙故作惊慌道:“师臣何出此言,先帝让朕以师臣待之,朕刚登上皇位,师臣便yù弃朕而去吗?这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今朝中大事甚多,还请师臣鼎力相助,朕将不甚感激。”说罢,我本yù挤出两滴鳄鱼之泪,却在不经意间又想起乐菱杉来,这几天里对此事的压抑突然爆发,不由得当真留下两行热泪。
    贾似道见我这般情真意切,心里鄙视道:“没用之人,扶不上墙的阿斗。”只不过表面上仍作感动之容道:“陛下休得如此,既然陛下还看得上臣这把老骨头,那此事延后再议吧。只是老臣觉得自己jīng力大不如前,还望官家多提拔一些超重才俊,以助臣一臂之力。”
    我暗道:“这老狐狸露出真实意图了吧。”
    我抹了下眼泪道:“如此应该,只是朕刚刚继位,对于这朝中之臣还不熟悉,师臣有何人选尽管提出,朕自会答应,正好母后也推举了几位大臣,待先帝国丧之后,朕一并任命就是了。”
    “太后也有推荐?”贾似道有些惊讶道。在理宗时代,贾似道得势之时除了铲除其政敌外,也将不少外戚逐出朝廷,所以和后宫十分不和。
    “是,也就三五人而已,这个师臣觉得有问题吗?”
    “哦,没问题。”贾似道若有所思地说道,“有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