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之帝王传奇 >

第38章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8章

小说: 穿越之帝王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似道看了眼一旁的范文虎,说道:“先按赵禥之意,让其锻炼一番,过阵子让他进禁军,禁军中有本事的人太少了,特别是有学问之人。”
    旁边的范文虎尴尬地笑笑道:“是。”
    贾似道也不理范文虎,道:“均含,那几人安全回去了吗?”
    吴均含道:“大人放心,已经回到山庄。”
    “很好,最近让他们不要外出。”
    “是,已经告诉他们了。”
    贾似道漫不经心地问道:“莹中,这些rì子来,你和赵禥亲自接触颇多,觉得如何?”
    廖莹中道:“大人,通过这些rì子的了解,皇上行事有序,思维敏捷,与大人曾经的描述一致,皇帝和太子判若两人,我等今后要加倍小心,特别是不能给皇上留下把柄,以免对相爷不利。”
    “恩,莹中,我觉得我们在朝中之人还显薄弱,特别是各部的文臣方面,就你和应龙可堪重用,老夫想将陈宜中调回朝中任职,你觉如何?”
    廖莹中想想道:“陈宜中此人,饱读诗书,才智过人,只是。。。。。。”
    “只是什么?莹中有话直讲无妨。”
    “此人心机太深,见风使舵,实乃墙头草也。”
    贾似道神情严峻道:“莹中,这点本相早已看出,老夫既然能将其扶持上位,也就能够让其坠落马下。人无完人,能用时则用,不能用时则灭。”
    廖莹中和范文虎均是心中一颤道:“大人高见。”
    贾似道哈哈一笑:“你们不必顾虑,陈宜中是能用则用,充其量是本相的一件衣衫,而你们不同,你们乃是老夫之肱骨,一体也。”
第76章 初出茅庐
 正文 第76章 初出茅庐    
    第76章 初出茅庐
    琼林宴后的次rì早朝,我准时来到皇宫大殿。几个月来,我已经习惯了这种rìrì早朝的rì子,看来,开会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了。
    何基首先出列奏道:“陛下,臣何基有本上奏。”
    “何爱卿,请讲。”
    “陛下,昨rì在贡院门前发生学子聚会事件,当时事情显急,臣未曾上奏便允诺考生,陛下会于今rì下午派遣钦差前往贡院了解情况,凡是有疑问的考生均可前往。此事还请陛下恕罪,但也请陛下恩准。”
    我昨rì在场,自然知道昨rì学子聚会之事,而且我还认为今rì不会有考生前去贡院,那几个带头之人此时不知躲在哪个角落里,怎敢出来,但既然何基提出,我自是不会让他食言,何况身为主考官的何基不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朝廷,所以这也是朝廷的诚信问题,一旦朝廷的诚信出现问题,那天下就再无诚信可言了。
    “爱卿何罪之有,朕准奏。”
    “谢陛下。”何基松了口气道。
    “文天祥。”
    “臣在。”
    “你是宝祐年状元,应该懂得这些考生之意,朕令你为钦差,随同何爱卿今rì未时前往贡院。”
    “臣文天祥遵旨。”
    “臣马廷鸾有折上奏。”
    “马爱卿,请讲。”
    “臣以为昨rì之事是有人指使,请陛下下旨严查。”
    “臣也附议。”翁应龙的上奏让我一愣,原本我猜测有可能是贾似道所为,这下倒让我迷糊了。
    “马爱卿,翁爱卿,何以为故?”
    马廷鸾道:“陛下,我朝科举历经数届,都没有出现学子聚会之事,今陛下登基之新科便出此事,臣觉得有人故意所为,试图破坏陛下之名声。”
    我看了看马廷鸾,心道,这马大人倒也直接:“马爱卿,翁爱卿,此事等下午文大人调查清楚后再议,你们二位和何爱卿身为本次主考官,这几rì辛苦了,赐紫章服以示奖励。”
    三人齐道:“谢陛下。”
    马廷鸾想了想也退了回去。
    我接着道:“叶爱卿,新科进士任命事宜抓紧进行。”
    叶梦鼎道:“是,陛下,三rì后即可。”
    “恩。”
    “臣有本奏。”叶梦鼎退下后,贾似道突然说道。
    “师臣请讲。”
    “陛下,说起本科进士,臣想起前科进士陈宜中,先帝在时曾言过,此人有才,可堪大用,臣保举此人回京任职。”
    “陈宜中?”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南宋末年的丞相陈宜中。
    此人也是通过科举而进入朝中,为人xìng特俊拔,先依附贾似道,得以官运亨通,后见贾似道失势,转头痛批之,实为两面三刀之辈。
    不过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我已经想得很明白。
    所谓时势造英雄,我就是这个时势,是忠是jiān,能否重用,走着瞧吧。
    我简单理了下思维道:“这陈宜中现在何处?”
    贾似道言道:“陛下,此人现在会稽府任推官校书郎。”
    “恩,那就依师臣之言,令其回朝,先任监察御史吧,着吏部颁发调令函。”
    “遵旨。”
    “江爱卿,廖爱卿,商业部进展如何?”
    江万里出班奏道:“陛下,已初步成形,临安城内商铺登记一事可于四月下旬完成,广东,福建两路的土地丈量也正在进行中,臣预计五月一rì商业部可正式运行。”
    “好,江爱卿,廖爱卿费心了。”
    朝会快结束时,我见那范文虎,夏贵二人同时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折上奏。”
    “两位爱卿,请讲。”
    范文虎道:“陛下,三rì后乃禁军成军纪念rì,臣请陛下移驾视察检阅。”
    这两人平时极少发言,此时不知为何突然上本。范夏二人都是贾似道在军中的走卒,掌握着禁军大权,是眼下zhōng yāng军的最高将领,借纪念rì之由让我前往,这贾似道有何居心?
    我稍事片刻道:“甚好,也是时候朕该看望下我朝之jīng锐士卒了,师臣,到时一同前往吧。”
    “是,陛下。”贾似道一脸平静,似乎和他没有关系,又说道,“陛下,关于蒙面刺客一事,已经查出一些眉目,这些人应该是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潜入我朝,在会稽一带集结,领头之人是蒙古天涯中人,名叫昆哲,是天涯四大长老之一。只是他们的情报来源还毫无线索。”
    “嗯,师臣辛苦了,继续着刑部查吧,没有内线他们是不会知道朕的行踪的,虽说此事很难,但是值得查下去。”
    下午文璋的到来倒是出乎我的预料,这么快就搞定了,看来这小子有点本事。
    “臣文璋,臣沈墨,参见皇上。”
    我见二人都是风尘仆仆,显而易见是刚刚返京:“呵呵,平身吧。”
    “谢皇上。”
    “二位坐下,先喝口茶。”
    文璋喝了一大口,道:“皇上,臣完成任务,青年卫伤四十三人,无人死亡。”
    “恩,慢慢将你们初出茅庐的事迹道来。”
    文璋开始讲述金华剿匪之事。
    南宋时期的金华在今rì金华市的北面,距离临安大约一百六十公里。
    青年卫自组建以来,从未间断过训练,即便是在新年里,也是照常训练,整天看着那些预备队员们虎视眈眈,五百名青年卫成员哪里还敢怠慢。
    这三个月来,毫无杂念,就一个字“练”。
    尽管青年卫年龄都不大,但本身素质就颇佳,更有三个月的苦练,身体素质都是大为提升,对于rì行八十公里的急行军基本无碍,相比之下,反倒是沈墨带领的百名御前侍卫相形见拙,让沈墨感到十分尴尬。
    二天后,文璋沈墨来到金华府,在府衙稍作歇息,补充完食物和水,谢绝了金华知府派出衙役相助之好意,只要了一名向导和一份地形图,便直接向金华东面的凤凰山区开拔。
    一路上,向导告诉文璋和沈墨,在去年初,出现了两股占山为王的匪徒,一股在凤凰山上,大约三十来人,为首之人名叫宋魁,另一股在大柳山上,人数较多,约有七十多人,匪首自称盖叫天,两股强盗无恶不作,劫商客,扰邻里。
    “就这么一点人,金华府的厢军有多少人?就没能将其剿灭?”文璋问道。
    这名向导答道:“回将军,厢军共有两百多人,一来嘛,这凤凰山和大柳山地势较偏,二来嘛。。。。。”
    “二来何故?”
    向导犹豫半天才道:“这些厢军来过好几次,但每次来只是折腾下邻近村落的乡亲们,吃饱喝足,然后到山下做做样子,根本没有打算上到山上去剿匪,有一次,一名厢军校尉带人冲了上去,匪徒却躲进深山,那名校尉本yù追击,无奈那些士卒都不愿意,那校尉似乎也无法命令这些厢军士卒,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唉!”
第77章 金华剿匪
 正文 第77章 金华剿匪    
    第77章 金华剿匪
    “这帮厢军也太没用了,根本就无心恋战。我回去后定向皇上禀报,干脆将各地厢军撤销算了。”文璋气愤道。
    “文璋老弟言之有理,厢军只会白白浪费国库粮草。”沈墨笑道。
    离凤凰山最近的村落名叫宋家村,山中强盗首领宋魁本是宋家村一泼皮流氓,因同宋家村村民交恶,被赶出村庄,两年前上山落草为寇,此人能言善道,很得当时山上头领喜欢,后来那头领意外身亡,宋魁便成为了山寨之主。
    文璋见时辰已晚,便安排在村外空地宿营,自己和沈墨及向导李远一起前往村长家。
    宋家村地方不大,大都是宋姓子弟,村长也是宋氏族长,名叫宋康豪,论起辈分,算是宋魁的叔叔。
    向导李远随着厢军来过好几次,自是轻车熟路,很快便来到宋康豪家门前。
    宋康豪见到又是一批官军到来,态度十分冷淡,对文璋沈墨不理不睬,只是和李远稍稍寒暄了几句。
    李远忙道:“宋村长,这两位不是厢军,是皇上从京城派来剿匪的。”
    宋康豪惊慌失措:“皇上派来的?”
    文璋道:“是啊。宋村长,我们是皇上派来剿匪的。”
    宋康豪看了看文璋,又看看沈墨,这才对着沈墨道:“这位将军,你们真的是从京城来的?”
    沈墨笑笑指着文璋道:“宋村长,这位是青年卫统领文璋文将军,皇上专程令其前来剿匪,本官是御前侍卫统领沈墨,来此观战的。”
    “御前侍卫?真是皇上派来的啊。只是文将军,怎会这么年轻?”宋康豪似乎不信,不过脸sè已经开始缓和。
    李远见气氛稍微融洽,道:“宋村长还不请二位将军坐下?”
    “是,是,两位将军快请坐。”
    “客气。”文璋坐下后开门见山道,“宋村长,后学文璋,受皇上之命,率领三百名青年卫前来凤凰山剿灭这伙山贼,还望村长配合。”
    宋康豪见文璋自称后学,进屋后不像其他官军要吃要喝,而是直奔主题,不由得好感顿生,当下也不敢怠慢,道:“小将军,但请吩咐。”
    “宋村长久居此地,对凤凰山地形及宋魁这帮强盗应当了如指掌,文璋请教,村长有何良策?”
    “良策不敢当,宋某知道有一小路,可直通宋魁山寨,如果趁夜偷袭,应该很容易将这群山贼剿灭,只是小路崎岖,不知将军的队伍能行否?”
    文璋喜道:“这个无妨,我们在京城的军营也是在一座山下,所有青年卫都会在夜间到山上攀爬两个来回。”
    “我可以给你们带路。”
    凌晨时分,文璋带着一百名身怀武功的青年卫在宋康豪带领下来到凤凰山中宋魁的山寨旁,说是山寨,其实也十分简陋,周边大都是用篱笆围成,就这样的山寨,按袁棘之言,文璋自己就能搞定。山寨内一片死寂,显然都在熟睡中,门口两个哨兵也是躺着打盹,似乎都没有防备。
    青年卫两大副统领何去尘,王宏则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带着一百五十名士卒从正面来到山寨前,并将正门围死,沈墨等百名御前侍卫只是跟在后面,并无出手之意。
    文璋听到何去尘发出的鸟鸣信号,知道他们全部到位,同样发出鸟鸣声作为进攻号令。文璋右手一挥,轻轻道:“出击。”
    令声一下,文璋身旁的百名青年卫动如脱兔,迅速地从四处翻越篱笆进入了山寨。
    与此同时,何去尘和王宏二人带领部属也冲进了山寨,那两名哨兵还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被何王二人制住。
    凤凰山的战斗经过十分简单,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便已结束。熟睡中的山贼们连衣服都来不及穿上,便成为了青年卫的俘虏,那宋魁惊醒后还yù抵抗,被一拥而上的青年卫暴揍一顿,随即用绳索捆上。
    我听文璋说到这里,点了点头,以示赞许,同时也为厢军的不作为感到愤怒。
    “皇上,这凤凰山山贼不堪一击,我青年卫毫无损伤。”
    沈墨也在旁附和道:“的确如此,虽然山贼不及,但青年卫也算训练有方,军纪严明,很不错呢。”
    我笑道:“那大柳山之战就没有这般轻松了吧。”
    文璋答道:“是,皇上怎么知道?”
    “青年卫伤四十三人,应该都发生在大柳山上吧,你继续讲。”
    凤凰山战斗结束后,文璋派出三十名青年卫和十名御前侍卫将宋魁等人押解至金华府。
    回到宋家村稍事歇息,和心怀感激的宋康豪告别后,立即进军大柳山。两地相距不远,中午时分便来到大柳山下。
    大柳山下原来还住着几家猎户,自盖叫天占山为王后,也都搬离。
    盖叫天,曾是大宋北方边军的一员校尉,xìng格暴躁,蒙古南下时其所在部队被击溃,盖叫天随流民一起南逃,一年前流落到金华一带,因为没有身份凭证,又行凶打人,被金华衙役拘捕,后不堪衙役之辱,遂打伤衙役,逃到了大柳山,拉起数十人,干上了土匪勾当。虽然人数也不多,但盖叫天出身军营,多少懂得些带兵之道,所以这大柳山的山贼远非宋魁之流可比。以前那些厢军到了凤凰上还敢做做样子,冲上一冲,但到了大柳山,只是在山下叫嚣一番,根本没人敢上山剿匪。
    文璋安排何去尘,王宏就地扎营,自己和沈墨悄悄地潜上山去。
    大柳山山势较之凤凰山陡峭,不过以文沈二人的武功,却不在话下。
    爬上半山,穿过一片稀疏的树林,便能看见盖叫天的山寨。远远望去,山寨大门紧闭,大门两旁的围栏均是由一根根碗口粗的树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