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 >

第375章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第375章

小说: 寻秦记续之战龙返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历史记载好像挺简单的,就是项羽和刘邦争天下了,为何自己一穿越回来,所有大势力都浮出水面,连四边番邦都来滋扰,这一战,要如何打才能横扫所有对手啊?他揉了揉太阳穴,轻叹道:“继续关注,如有异动立即上奏,另外,我汉室几路大军战马缺少,锦衣卫要加快马匹的购入,从西域诸国和游牧部落买入皆可,现在,本王要听听锦衣卫运作后,收入如何?”“禀汉王,锦衣卫利用车马行散步在各地,开设作坊、客栈酒肆,不过最赚钱的还是各地建立商会,贩卖汉中新推出的香皂、牙刷、竹纸、茶叶、毛笔等这些用品,这些成本不高,薄利多销,何况不少东西旁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加工,,基本垄断了市场,利润较大,加上远销番邦、西域、草原部落,更是暴利,日进斗金都不为过。”夏侯博兴奋地说道。龙天羽满意点头,有了锦衣卫遍地经商,聚集各地金银,由于各地诸侯还没有资格铸钱币,仍以金银布匹当作流通货币,时间一久,金银货币被汉中慢慢收拢回来,导致中原各地货币减少,物价下跌,通货膨胀,各诸侯无法稳定市场平衡,自然就会大乱了,商场如战场,杀人刀不见血   
第二章 火炮出炉
    翌日汉王果然没有上早朝,而是一大早就在宫门外整装待发,上午去兴汉学院参观,然后直接到大巴山兵工厂考察,御林军、禁卫军、都骑军、大内侍卫里三层外三层,太尉、枢密院、六部、御史台、丞相府等机构都有官员随行。队伍浩浩荡荡从皇宫外出发,沿着王城的街道,向着城西的兴汉学院进发,由于汉中城作为汉室王城,加大了城池的建筑和防御,分有外郭、内城和王城,层层设防,城池的规模比以前扩了七八倍不止,从彭城和中原各地迁徙过来的富家贵族也不在少数。汉王巡视,非同小可,街道早已戒严,不少商人和百姓听说汉王出宫巡视,考察学院学风,早已聚集在大街小巷,目睹这个场面,幸好这时云梦山大会结束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汉中,不然这里的百姓将会更加好奇、崇敬!“汉王万岁万万岁——”汉王的龙辇每过一处,那里的百姓自发地高喝叩拜着,正是古代的君民之礼。龙天羽坐在车厢内,听着外面百姓的呼声,心中一叹,醒握杀人剑,醉握美人膝,追逐自己的古代梦想,是每个现代人都梦寐以求的事,如今,自己却实现了,一脚踏入古代,转眼成为古人,见证天下大争,朝代更迭,操纵历史,万民朝拜,大丈夫当该如此!兴汉学院建在内城与外郭之间,占地甚广,高楼房舍,画栋雕檐,划分不同院系校区,俨然一副现代大学首府的样子。由于学院内大多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和儒生,男女都有,为了保护朝廷栋梁之才,因此在学院附近驻扎着一营兵马,日常任务除了操练外,就是昼夜巡戈,守护学院安全。汉王下了龙辇,学院的国监、教习、大儒、大学者都出门迎接,这个时代,文人的禀性还没有向后世那样清傲,越是酸雅的大儒者,越觉得君权天授,对君王更加敬重。龙天羽让这些‘大学教授’平身后,进入兴汉学院,古代选拔官吏,历来以德行贤明和学问来推举,学的也多是某一流派的学说,而兴汉学院融会百家思想,儒墨道法兵医名杂农纵横阴阳各家都有涉及,大致分为三个大综合学院,细分成七八个院系,二十几个专业。不过仍以文综院人数最众,占了十之有七,概括了诗词文学、治国为官、法墨儒道、乐礼医学等,重点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大多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被选拔入朝,飞黄腾达,出人头地。其次武综院占了十分之二,包括了武艺、射术、兵法、带兵布阵等知识,不少愿入军中历练者,希望能从学院学到一些杀敌带兵的本领,等到汉军北伐征讨天下的时候,好立下汗马功劳。理综院占了十分之一,包括天文地理、数演算术、科技研究、能工巧技、力学光学和一些新奇理论研究等,学的人比较少。龙天羽倒是能够理解,就好像现代人上大学一样,谁不选热门的专业,出来好找工作,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学历和工作读书的,在古代也一样,学文综方面能入朝为官,成为贵族,还不用冒险上阵杀敌,自然报名的最多了。进入学院,上千学子都停课了,隆重迎接汉王的驾临考察。龙天羽走到广场上,黑压压叩拜一片,学院师生聚集在一起了,朝着汉王施子民跪拜君王的大礼。“都平身吧——”龙天羽说完,宦官高诺出去,这些士子和国监大学者都起身,一副恭敬的神态,虽说文人有傲骨,但文人更重视的前途,君君臣臣的规矩他们看得最重。龙天羽环顾广场上这些书生,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目前汉中创办的第一学府的莘莘学子们,第一批接受融合了一点现代知识的综合教育的人,心中有些激动,朗声道:“这个世界很大,远比你们想想的好要大,本王建立这第一所学院,就是学子们能学以致用,开阔胸襟,擅于思考,敢于去研究新事物,接触新思想,不要为自己的眼光所局限,文能治世,武能安邦,科技兴国,将来大汉栋梁之才皆会从这里走出去,日后的大汉王朝将因你们而成就千古未有的大业!”汉王的一番话下来,所有人听得震惊、激动、满腔热血,有了君王如此看重,使这些学子们更加自信起来,周围的重臣、六部官员也都感受到了汉王的激动的心情,心下琢磨着君王的远大目标。御史文官正做着笔录,要将汉王的金口龙言记录下来,封给学院供奉。龙天羽也明白温水煮青蛙的理论,如果水很烫,里面青蛙会一下子蹦出来,但要从温水开始煮起,慢慢加温,开始青蛙并不察觉在里面舒服酣眠,等到察觉的时候,已经无法脱身了,治国变法也是同样道理,倘若自己脱离了实际,一味操之过急搞大跃进,思想一下子远远超出世人的接受能力,肯定会使得其反,得到不理解和强烈反对,甚至致使汉室的失败。只有一步步耐下心来,按照当世的背景和风俗文化,适当地改进,不断进去,同时开发民智,让学子多学多思考多研究,冲在改革发展的前锋,逐渐影响世人的思想,提高视野和接受能力,他的一些方案才能逐步实施,甚至他一年抵得上历史十几年的进步,将来几十年执政下来,或许能将华夏古国一下子推进数百年甚至千年的进程,让怏怏中华屹立世界的最巅峰。在学院内考察一番,谓然一叹,日后大汉的崛起就要靠这些人才了,在这个大争之世,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君主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最受拥戴的英雄。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华夏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将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竞争之中!人道革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离开了学院,皇家队伍向汉中南面的大巴山进发,汉王迫不及待要去看看这军事——兵工厂建的如何了。大巴山是汉中与巴地之间的屏障,东西纵横,南北分岭,山川巍峨,连绵百里,加上西川地势较高,因此山岭十分开阔雄壮,大巴山的南麓十几里,被数万大军包裹住,设下了围栏与沟壕,层层设卡,守卫森严。在山脚下延伸到山麓深谷,建了不少的房舍和营地,划分了几个区域,有兵甲制造,军械制造、火药制造、各种攻城、新奇的工器具制造等,一个综合型的秘密军事基地。在未出汉中前,百官就被谴回,只带着少数军机重臣来到大巴山军事。这里驻扎了两营兵马,守将设一位将军李文泰,两位指挥使邱誊、贺怀远,负责兵工厂里外的安全工作,由于兵工厂尚未完全竣工,还有不少房舍坊间在建造,因此工匠将多,为了防止里面有奸细,防御滴水不漏,非常严密。龙天羽抵达山脚下,将军、指挥使、各院负责人都来见驾,向汉王汇报着最近一个月来取得的进展,除了兵器改良后大幅度生产外,已赶制出上万人的装备军械了,照这个速度,到年关时候,至少够一路大军全副武装了。不过龙天羽最关系的还是火炮的研制,他对这个投入了相当大的期望,虽然说火炮使用在宋朝时候才相继出现,明朝时候火器已大幅度使用,都是一千多年后的事情,但他觉得,之所以以前没有使用,一方面是由于火药和铁器都不成熟,最重要还是当时人根本没去想如何使用火药,用于军事领域,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现在他派人专门研究推广,肯定能少走数百年的弯路,有很大的飞跃。来到一处空地,看到一个炮台在校场一端,上面披着红布,盖着的就是汉室第一台火炮。“掀开,验炮!”侍卫上去将红布扯走,露出了一台铁质大炮,这是兵工厂的工匠大师完全按照汉王的图纸制造的,一根粗有半米的大炮筒,筒壁厚实,末端凸起,下面的炮脚架住了炮身,并用锁链拴紧,紧系在四周的炮台架上,防止发炮时候后作力过大,导致炮体散架扬翻,倒是颇有红衣大炮的模样。“请汉王发号施令!”“点火试炮!”龙天羽激动地喝道,满怀了希望,如果大炮试验成功,将来遇上匈奴铁骑还怕个屁啊!“遵旨!”李文泰拱手领命,吩咐侍卫上前装好火药,然后拿来一颗大铁球放入了炮筒内,过了半晌,火捻子已和里面的火药接好,炮口对准了五十步远的石墙。“点火!”李将军大喝一声,前方的四名侍卫拿起火把点在了火捻子上。“嗤嗤……”火捻子点燃后,点绕极快,导索进入炮筒内。在万众瞩目之下,只听“轰”的一声炸响,前方对准的石墙竟完好无损,汉王等人愕然一愣,却见火炮原地冒起的硝烟,沙石飞扬,模糊一片,四名侍卫全部被掀倒在地。“炸底了!”龙天羽惊讶万分,想不到这一台火炮出炉,刚发第一炮就自爆炸底了。众人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何曾见过如此场面,龙天羽冷静下来,喝道:“快去看看侍卫,有没有生命危险。”经他提醒,诸将领和文官这才反应过神儿来。他心中轻叹:“试验还是失败了,明显炮筒的质量不过关,根本无法抗住爆炸时产生的热量和能量,还未等把热能转化成动能推出炮弹珠,就先爆炸了,看来练钢、机床、精密仪器等配套工种还没有达到相应地科技水平之前,强行发展火器枪械是不切实际的,自己又不是万能的工程师,懂的只有这些大致理论,具体细节如何加工制造就不清楚了,但这种技术仍然要继续研究下去,继续完善修改,即使附和性能的火炮制造不出来,可在研究过程中,相信对于机密加工、炼钢质量、火药研究的军事领域发展会有促进作用,终有一天会被研制出来!——————   
第三章 兵神成长
    一抹鲜红的夕阳垂洒在天际,那久违的霞光,映照着数万张年轻的脸庞。秋季的大剑山脉,仍是满山葱郁,林木不凋,与楚国江东之地倒十分贴近,驻扎在大剑山脉内的二十万军队,不断地操练着,按照朝廷军队的伍、什、校、都、指挥、营、军的划分,整个大军机构严密。这支大军由韩信任统帅,灌婴任副统帅,二者都是上将军之列,而纪信、袁英、周苛都是大将军,杨瞳、吕泽等在将军之列,王吸、林秋、林挚、邵雄、赵虎、梁越明等均为俾将,猛虎如云,兵强马壮。沉闷而又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的寂静,惊起林中沉睡的飞鸟。四方山谷响着号角声、马蹄声、脚步声、兵甲摩擦声、刀枪撞击声,仿佛颗颗重木,撞击着大地,声势浩大无比,不同的方阵在进行各种的训练。这支二十万人马大多都是壮年,有彭城带来的旧军,由巴、蜀降军,也有当地百姓加入,混合的人马,但经过韩信三个月的训练,已经脱去刚入军的稚态,相反变得十分的正规。持戈手、盾牌手、弓箭手、刀斧手、长枪手,随着整齐的步法和击技动作,兵甲锵锵,浑厚有力,颇具战士的杀气!韩信看着山谷空地校场上不断训练的各个方阵,露出了一丝罕见的笑容,经过三个月的治军,终于把这支混杂人马训练成一支能彼此合作演练阵法的正规军了。这也难怪,韩信本就是一个将才,弃暗投明来到汉室,被汉王委以重任,心存感激,接到训练新军的任务,不敢有丝毫怠慢,等他接手之后,结合了汉王的一些练兵之法,比如体能训练和一些奇兵技巧,再融合他的治军、布阵心得,优劣互补,使这支大军训练后收到显著效果。现在的韩信才明白:当初自己输给了汉王,真是一点也不冤啊,他的那些稀奇理论根本就脱离了前人的兵法,加上他擅用奇兵出其不意,攻于谋略,却是枭雄人物,只不过汉王过于重术,忽略了阵法结合,如果自己在阵法上加以完善,定然会是汉军的实力更增一筹。身旁的灌婴等将领走过来,看到韩信在发呆,笑道:“韩将军,大军训练有素,日渐进步,如此昼夜轮番操练下去,过两个月,这支队伍就已经接近精锐之师,到时候咱们就向汉王请缨,带兵杀出函谷关,活擒章邯司马欣,一举横扫中原诸侯,助汉王完成宏图霸业,何其壮哉!”韩信淡笑道:“为将之道,一定要顺应规律、把握时机、合乎民意来取得胜利,因此合规律、合人心而时机不成熟,就叫做违背时机;合时机、合民意而不合规律,就叫做违背天道;合规律、合时机而不合人心,就叫做违背人意,明智的运筹帷幄者在战前,都会考虑清楚,如今,时机和人意都不成熟,所以汉王绝对不会同意出兵的!”“眼下汉中发展壮大,粮草充足,远强于中原诸侯,民意更是人心向背,这两点如何不成熟了?”韩信答道:“现在中原诸侯虽小争不断,但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战乱,都在忙着发展,储备军粮,筑建城池,招兵买马,拥兵自重,固守自己诸侯地,一旦汉军出兵,各路诸侯为了手中的权威势必会团结起来,共同抗汉军,试想汉军与天下诸侯对抗,实力再强也会一败涂地,即使扫出了函谷关外的诸侯,那时汉军也会损失惨重,国库耗空,反楚国坐山观虎斗,捡去便宜,因此时机并不成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