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乐架空传 >

第5章

永乐架空传-第5章

小说: 永乐架空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后来周王的次子汝南王向朝廷揭发周王的不轨图谋,建文帝便将周王废为了庶人。
    燕王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帜靖难,1402年6月17日,迎附的文武诸臣把法驾卤薄摆放在路上,并捧来了皇帝宝座,拦住了燕王的马,一定要让他登辇。之前燕王也装模作样地进行了“三推让”,所以在诸王群臣殷勤劝说下,燕王也就顺水推舟登上专供皇帝使用的法驾卤薄。
    对于登基仪式的草率,朱棣倒没什么意见。只可惜燕王登基的当天便口头许诺恢复周王、齐王的王爵。若非如此,那么朱棣想要进行下面的事便会更容易些。不过还好,尽管皇帝金口玉言,周王、齐王的亲王爵可以视为已经恢复,但封地问题还没解决。而封地的不同,对亲王们日常生活以及物质享受影响很大。因此,朱棣还是可以利用一下这种情况。
    “朕会派人详细调查一番,若你们确实是被诬陷的,朕自当为你们平反,并适当给予补偿。若你们确实犯了过错,朕却还是要略施薄惩的。”
    朱肃、朱傅的目光稍微一触旋即跳开。对于宗室的惩罚可轻可重,斥责、削减护卫或岁禄、限制行动、圈禁……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如果被圈禁,那和被恢复王爵之前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周王朱肃更是脸色苍白。他的王爵被建文帝所废时,最初是流放到云南蒙化,品尝了“妻子异处,**墙以通饮食,备极困辱”的可怕滋味。想起当日的窘迫,朱肃不禁打了个寒战。
    然而,不管脸色多么难看,不管心里是怎么腹诽,朱肃和朱傅仍然异口同声说道:“皇上圣明。”
    朱棣徐徐说道:“皇考分封诸亲王,为的是藩屏国家。不过……”
    所谓的调查不过是里头撒土,迷外人眼罢了。但调查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处理决定究竟是什么,却是由朱棣一言决之。听到“不过”两字,周王和齐王全都心跳加速,两人眼巴巴地盯着朱棣,生怕朱棣接下来会说出什么不利于他们的话。
    “诸位是皇弟,自然能够尽心尽力地屏藩帝室。而朕的儿子和诸位的儿子只是堂兄弟,血缘关系就远一些了。皇帝和继承诸位亲王爵位的后代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血缘关系会越来越淡薄。那时,诸位的后代还能象皇考设想的那样,尽心尽力地屏藩帝室吗?”
    周王和齐王立即信誓旦旦地为后代担保,一个劲地赌咒发誓,希望能够打消朱棣的顾虑。
    朱棣似笑非笑地看着朱肃和朱傅,知道他们并没有明白自己的心思。其实,朱棣说这些话是为了将皇室贵族的世袭罔替改为减等继承作铺垫。
    明朝体制的弊病很多,皇室供养制度便是其中之一。
    明太祖朱元璋在大封皇子的同时,也采取措施提防藩王割据而威胁中央集权,所以虽然诸王分封各地,拥有王爵的称号,但是在藩府之外,没有封地和臣民,不得干预地方事务,即所谓“惟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永乐大帝通过靖难手段登上大宝后,为了防止弟弟们以自己为榜样,不仅逐步剥夺亲王的军事指挥权,还找借口减少亲王们的护卫,并进一步限制藩王在王府之外的行动。
    由于有优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又不能参政带兵,在整日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明朝的皇子王孙们往往广娶妃嫔妻妾,繁育出众多的龙子龙孙。整个明朝时期,皇族宗室人口的再生产,表现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其中,晋王朱杢的庶四子庆成王朱济炫的嫡孙朱钟镒的表现颇为不凡。朱钟镒本人有妃妾24人,共生44个儿子,加上女儿多达100多人,接下来,孙子163个,再接下来,曾孙更是多达510个!据《皇明盛事》记载,还有一位庆成王生的儿子更多达100人,除长子世袭封王外,其余99人都封镇国将军。每次家族聚会,同父兄弟之间竟不能尽识。如此高的出生率,使得明朝宗室的人口成几何级数不断增加、膨胀。
    据史籍记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明宗室人口才58人。到了永乐年间(1403--1424年),30年左右增加1倍,达到127人。而在嘉靖八年(1529年),玉牒中所载的宗室人口达8203人,100年间增加6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增加约1。5倍,达17661人。仅过16年隆庆三年(1569年)见存的亲王、郡王、将军、中尉以及未名未封者,共计二万八千四百九十一人,这还不包括皇族中的女性公主、郡主、县主等等。再过26年,到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见载于玉牒的宗室人口,就达到157000余人。至半个世纪后明亡的时候,宗室人口至少已经超过20万人,这时,明政府全年的收入已经不足以支付宗室岁禄……
    当初朱元璋把皇子王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其本意是让皇子王孙们共同“夹辅皇室”。他绝对想不到,这个宗室政策最终反而会变成导致朱明王朝衰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预防这一弊病,朱棣自然要趁早将宗室爵位继承制度改一改。
    可是等了半晌,周王和齐王却仍旧只是一个劲地赌咒发誓亲王的后代们绝对会尽心尽力地屏藩帝室,根本没说到朱棣的心里去。
    朱棣面上笑而不语,却恨不得一记窝心脚踹过去:周王和齐王看起来并不愚蠢的样子,怎么这么没机灵劲?
    眼看朱棣脸上虽然一直挂着笑容,可是眼神却越来越不耐,户部尚书郁新突然灵机一动。暗自琢磨了一会儿,确信自己明白了皇上的想法后,郁新奏道:“皇上,太祖皇帝分封诸子为亲王以便屏藩帝室,其初衷是为了让作为至亲的亲王护卫皇室。然而将来皇帝与某些亲王的血缘关系却将越来越淡薄,这便有违太祖皇帝的本意。若将世袭罔替改为减等继承,似乎可消除这一弊病。”
    朱棣松了一口气。
    “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是句骂人的话。但辩证地看,“做婊子”是为求利,“立牌坊”是为逐名。人世间完全不求名利者极为罕见,纯粹只求利或只逐名的也不多,反倒是希冀名利双收者最为普遍。朱棣希望能够将宗室爵位继承制度修改一下,但同时,他又不愿意背上苛待宗室的骂名。由别人提出爵位减等继承制度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朱棣冲着郁新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向周王和齐王问道:“你们觉得呢?”
    齐王略一犹豫便恍然大悟,立即说道:“臣弟认为……改世袭罔替为减等继承确实更符合太祖皇帝的本意!”
    周王朱肃毕竟不是傻子,刹那间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无论是世袭罔替还是减等继承,都不关他本人什么事。现在他所需要关心的只是皇帝对自己的处理决定。若是朱棣高兴,或许会增加他的岁禄;若是朱棣不高兴,弄不好就是一道圈禁的圣旨——毕竟自家知自家事,朱肃并没有得健忘症,自然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经不起调查的。
    不管怎么说,先让朱棣高兴了再说。虽然不明白朱棣为什么会对改世袭罔替为减等继承那么感兴趣,但很显然,为了子孙后代的爵位尊荣问题而惹朱棣不高兴绝对是不明智的行为。
    想到这里,朱肃大声附合道:“臣弟也以为应当将世袭罔替改为减等继承!”
    朱棣说道:“你们真的这么想?……那好吧,过些天你们联名上个条陈,看看应该怎么改世袭罔替为减等继承。”
    说完,朱棣又将目光移向兵部尚书茹常。
    茹常被朱棣盯得极不自在,却一时之间想不明白朱棣为什么这样看着自己。这时,茹常突然感到李至刚暗地拉了一下自己衣角,他也是机警过人的人,一个激灵震颤过后,便隐隐约约猜出了朱棣的想法。
    茹常此时尚无爵位,但依他的官衔以及带头反正的功劳,大约伯爵之位是跑不了的。如果改为减等继承,那么他的儿子以后就无爵可继了。在朱棣热切的注视下,虽然不情不愿,但茹常并不敢违拗皇上的意愿,所以他咽了一口唾液,慢吞吞地说道:“王爵尚且减等继承……功勋爵位尊贵远不及宗室,自然也应该改为减等继承。”
    朱棣露出一个宽慰的笑容,点点头。
    “果然是忠诚臣子,所思所虑均以我大明为先。也好,你便和周王、齐王联名上折子吧。”
    “太祖皇帝规定大明功勋贵族爵位只有公、侯、伯三等,太少,不利于激励士子进取之心。朕准备将功勋贵族爵位分为十九级,均享受岁禄。”
    “一等公爵岁禄700贯、二等公爵岁禄685贯、三等公爵岁禄660贯、一等侯爵岁禄610贯、二等侯爵岁禄585贯、三等侯爵岁禄560贯、一等伯爵岁禄510贯、二等伯爵岁禄485贯、三等伯爵岁禄460贯、一等子爵岁禄410贯、二等子爵岁禄385贯、三等子爵岁禄360贯、一等男爵岁禄310贯、二等男爵岁禄285贯、三等男爵岁禄260贯、轻车都尉岁禄210贯、骑都尉岁禄110贯、云骑尉岁禄85贯、恩骑尉岁禄45贯。所有功勋封爵只加美号,不加国号、邑号,称之为有禄贵族。”
    “茹常,你忠于朕,这很好。朕提前告诉你,过些时候朕封赏靖难功臣,将赐于你一等忠诚伯的爵位。将来你的嫡长子即便于国家无任何功劳,也能继承二等忠诚伯的爵位。”
    看到茹常松了口气,朱棣暗自好笑。他转过头,将视线移在宁王朱权身上。
    “十七弟,这次靖难之役你所立功劳极大。说说看,你想要什么赏赐?”
    税收承包
    宁王被燕王半强迫走上贼船时,燕王曾许诺“事成中分天下”。当然,这种许诺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说过,但兑现的却从来没有一例。宁王朱权是个明白人,知道中分天下绝不可能,中分他的脑袋倒是有可能。
    所以,朱权很务实的地说道:“臣弟长期带兵与残元周旋,劳心劳力,早已是累得灯干油尽了,因此想要卸下这个重任。而且,臣弟一直在北方生活,觉得北方风沙太大,气候干旱,因此特别向往江南风景。”
    “……臣弟希望皇上能够将我改封在苏州,让我能够在江南修养一下身体。”
    对于宁王朱权的想法,朱棣自然清楚——无非是示之以弱,显示自己胸无大志,以便能够保全性命。
    史称宁王朱权“带甲八万,举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皆骁勇善战”,宁王朱权本人“以善谋称”。所以,仍旧允许“以善谋称”的宁王朱权留在北方“带甲八万,举车六千”,并且率领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自然不可能。朱棣绝不相信什么“虎躯一振”就能够散发出无穷无尽的“王八之气”,然后众人皆服。在穿越并附身在燕王身上并且获得燕王的经验和记忆后,一开始还不怎么习惯,但是现在,朱棣的思维方式已经与燕王基本融合了。
    如今朱棣绝不会因为宁王朱权有强大的统率能力,就认为应该将他留在大宁作为北方的屏障。相反,朱棣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却是“将朱权留在大宁会不会危及自己的皇位”。
    皇位魔力太大,在它面前,别说是兄弟,即便是父子之间也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如果将宁王朱权留在北方,万一他也和谷王一样发神经,伪称有建文帝秘旨而造反,其破坏力与谷王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原先历史上,永乐皇帝为了解除拥有重兵的诸王对皇位可能构成的威胁,将宁王、谷王、辽王相继内迁,结果形成国都靠近前线,天子坐镇守边的局面。永乐皇帝本人雄心勃勃,长驱远驾,扬威塞外,他活着的时候对于不听话的北方游牧民族只一个字:打!可是他死后,留给后世的却是北部边防退缩的格局。
    对于这种情况,朱棣并不担心。永乐皇帝之所以将塞王内迁的同时,还将山西行都司、大宁行都司的诸卫所也内迁,是因为他太过自信,认为控制北方游牧民族很容易——永乐皇帝忽略了一件事:他的后世子孙并没有他那样的雄才大略,况且,朱元璋非常骄傲的军户制度在明朝中后期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不仅无法保证军队正常的战斗力,甚至无法提供足够的兵源。
    既然知道了永乐皇帝所犯的错误,朱棣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为了保证皇位稳固,拥有重兵的塞王无论如何都必须内迁——纵观永乐之后的明朝,尽管所有的塞王都内迁、削减护卫且不得干涉地方军权,但仍然时有藩王意图谋逆甚至干脆举兵造反的事情发生。如果保留塞王制度,让他们保留一万九千护卫并且可节制地方军队,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得出:这些手握重兵的塞王们会给国家稳定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当然,塞王需要内迁,山西行都司、大宁行都司的诸卫所却不必内迁。毕竟明朝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并没有什么武将造反的事情发生。
    至于说保持军户的战斗力,朱棣也是有办法的。历史上的永乐皇帝也曾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然而朱棣脑对军事屯田制度的改革计划幅度更大,因此,他打算迟些时候再实施对军事屯田制度的改革……待烈士陵园建成之后再说吧。那时,他能够获得军方更多的拥戴,再对军事屯田制度进行大幅度改革时阻力就会小得多。
    ……
    想远了,这时候应该是解决宁王朱权的转封问题,怎么一下子联想到军事屯田制度的改革上去了?难道是因为穿越后找不到有共同语言的人,所以越来越喜欢胡思乱想了?
    朱棣自嘲地笑笑,将思路收回到宁王朱权的身上。
    历史上,宁王朱权要求封在苏州,永乐皇帝以“苏州在京畿之内不合适”为由没同意。于是宁王朱权又要求封在钱塘,永乐皇帝又以“父亲曾打算将钱塘封给五弟,总觉得不妥当,结果没给。无道的建文把钱塘封给他弟弟,结果不得好死,钱塘不是好地方。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方,任凭弟弟选择”为由拒绝将钱塘封给他,最后只是将宁王封在南昌。
    记起这个历史记载时,朱棣突然童心大起,于是决定和宁王朱权开一个玩笑。
    “如果朕不同意将王弟封在苏州,而是让你再选择一个地方……你现在仔细想一想打算选什么地方,想好后不必说出来,只告诉朕说想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