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乐架空传 >

第58章

永乐架空传-第58章

小说: 永乐架空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晚上起来多次喂料,这样又多占用了劳力。在耕地期间,马每天大概要吃三斤豆类以及精草料。”
    这样养马确实繁琐,但对周武来说反倒不是什么事。正所谓“一只羊也是养,一群羊也是放”。如果家中只养了一匹马,养马之人必须夜里多次起来喂马,而养九匹马,仍旧只需要一名马夫夜里起来喂马。这样看起来,若是实施马耕,他这种家中养着好几匹马的更占便宜些。
    “爵爷,虽说马耕需要消耗豆类或者花费大量人力专门提供精草料,但马耕速度快。配上我做的马耕锄,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作业可一次完成,每天所锄之地达五十亩之多。您想想这个速度,整个春耕期间一匹马能锄多少地?”
    孙大寿突然停了下来,问周武。
    “爵爷,您有几匹马?”
    周武伸出食指一弯。“九匹,但现在有三匹母马受孕了,干不得活。”
    接着周武又象是害怕谁会抢他东西一样,急匆匆地补充道:“还有一匹公马也不能干活。”
    见孙大寿面露诧异之色,一旁的人哄堂大笑。
    一个叫章老二的汉子笑道:“孙兄弟,你可千万别把主意打到那匹公马的身上。爵爷姓周讳名武,却给那匹公马取了名字叫作周小武,简直把它当儿子在养呢!”
    周武也不以为忤,笑骂道:“你们懂个屁!小武通人性,老子就把小武当儿子养又怎么着吧?躲一边吃你的干醋去……你章老二想当我儿子我还不要呢。”
    旁观者又是一阵哄笑。
    于是,孙大寿就这样留在了周武的领地中。
    冬去春来,周武的领地完全变了样。
    当初来到这里时,这里还是一片荒野。如今,大片的野草蔓生的土地
    以开辟,而且进行了耕耘,播种了各种碧绿的谷物。
    正常情况下马耕的速度甚至能够比牛耕要快一倍,但开垦荒地却与耕种熟地不同。牛耕是深耕,因此在开荒时牛耕反而相对有利。在开垦荒地时,一匹马每天可以耕种三十多亩,而一头牛每天则可以耕种二十多亩。
    辽东的马匹不算太贵,但再怎么说马儿也是一种很娇贵的动物——即便是以吃苦耐劳而闻名于世的蒙古马也不绝对如牛经折腾。周武舍不得让那三匹怀孕的母马参加劳作,因此他的手头上只有五匹马和十二头牛可供耕种。凭这些牲畜,一天下来可以比较轻松地搞定四百亩地。
    不算周武以优惠价买的地,每个移民屯拥有田地六千至七千亩之间。因此春耕期结束后,除了周武所在的移民屯外,另外四个移民屯有好些地都没能充分耕种。当然,没充分耕种并不意味地被荒着。辽东这片黑土地,抓起一把土用力一捏简直恨不得流出油来。如此肥沃的土地,哪怕省去“开沟、施肥、覆土、镇压”等程序,只管播下种子,照样能够获得收成——多了不敢说,除去种子的投入,每亩收获个两三斗绝对不成问题。
    在很多移民连自家的地都没法充分耕种的情况下,周武却有一千亩地得到了充分耕种。道理很简单,周武掌握着全部的畜力资源。
    想要借用牲畜。?没问题,满足两个条件就可以了。
    第一个条件是用牛草换。牛工。
    牛草可不。是简简单单割下牧草就行。牛虽然容易饲养,但是需要牛出大力气时,最好还是提供精饲料。移民屯刚刚创立,让那些几乎称得上一贫如洗的新移民提供黄豆或燕麦喂养牲畜,那也是故意为难人。
    周武很好说话,割下牧草后清洗晒干,然后再用铡刀将之铡细铡碎,喂养之前在干草上洒下清水或米汤即可——当然,借用牲畜一天至少要提供够牲畜食用五天的饲料——春耕期间只需要支付牲畜当天食用的牛草,但农闲时得补足。周武虽说买了三名牧奴,但如果牲畜需要参加田间耕作时,累死那三名牧奴也收集不了足够的饲料。
    第二个条件有两种选择,满足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要。么“以人力换畜力”帮工带地。先出工帮周武开垦耕地,然后才能借用周武的牲畜去耕种自家的地。待收获季节,还得出工为周武收割庄稼。
    要么就是佃周武的地。
    分成地租是不用想的。自费。移民拥有一百五十亩地,几乎连自家的地都顾不过来。如果选择分成地租,移民们必然会细心伺候自家的地,对所佃之地却马马虎虎地糊弄。因此周武只能选择定额地租,也不高,每亩一斗。
    其实,凭借垄断的畜力资源,周武甚至能够让自己的两千多亩地全都得到充分耕种。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剩下的地用来放牧。
    道理很简单。
    今年周武确实垄断着畜力资源,但明年呢?关外的牲畜价格如此便宜,相反人力严重缺乏,恐怕所有的移民都梦想着购买牲畜吧?若周武做得太过分,当明年移民拥有自己的牲畜后,那些田还能佃得出去吗?
    此外,虽说辽东荒地无数,周武可以利用荒地放牧。但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又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在自家的田里放牧,待明年,那块地就会更加肥沃。所以,周武只是想办法耕种了名下一半的地,却将另一半田用来放牧。
    同时,周武却在移民面前装可怜。
    “唉,一千多亩地都荒着,这可怎么办啊?”
    移民们今年累得要死,但他们也高兴得要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着自家田地里那茁壮成长的庄稼,心头里的那份喜悦简直没法形容。
    听了周武的哀叹,善良的农民们总是这样想:“爵爷可真是个善性人。宁愿自家一千多亩地都荒着,也没逼着我们帮他种更多的地。摊上这样一个为民着想的领主,真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
    移民们也确实没有余力耕种更多的土地了。因此他们虽然心里感激,却也不敢许诺愿意佃下更多的地。
    但这已经够了。从移民的眼神中周武可以确定,明年他的地仍然能够佃出去一半。
    想到这种美好的未来,周武自然连睡觉都能够笑醒。
    最繁忙的春耕已经结束了。最近,周武每天早上总爱骑着那匹叫做周小武的公马,在自己的领地上巡视一圈。周武爱煞了这匹马。小武才两岁,已经有一人多高了,看起来俊逸非常。如果不是周武和那个部落的首领交上了朋友,蒙古人根本不可能把这么神骏的马卖给汉人。
    在刚刚驯服小武的那段时间,周武最大的乐趣便是骑着它去拜访或远或近的邻居们——在他们中间,周武从来没有见过能够和小武相提并论的好马。那时周武就仿佛得了症一般,在拜访邻居时只要见到人就会向对方炫耀,无论对方是有邑贵族还是普通的领民。只要对方赞一声“确实是我一辈子所见过的最好的马”,周武就会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
    每次看到八匹母马带着它们的小马在草场上吃草,还有那些数量明显增加了的牛群和羊群,喜悦的感觉总会慢慢浮上周武的心头。
    这天早上,周武巡视完领地后,象往常一样回家——说是家并不恰当,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堡垒。
    堡垒是利用春耕前的农闲时间建起来的。最外围是环形的无水壕沟,用挖沟时掘出的土将中间的地面堆高,然后用厚实的尖板木条栅栏将之围起来。木条栅栏的东角和西角,还分别建有两座箭塔。
    这种堡垒对建筑技术要求极低,费用也很少——材料是就地取材,人工也是免费。因为,当战事来临时,屯民可以带着家畜和动产躲进堡垒里。这种很便宜很简陋的堡垒无法抵御大规模的进攻,但如果进攻者并非职业军人,没有攻城器械,而且人数少于两百,那么基本上还是有安全保障的。
    辽东的移民屯大多都按照朝廷的规定建了这种堡垒,因为辽东一带除了卫所附近的地区,其他地方并不安全。
    周武其实更希望用石头代替泥土和木材来建筑城堡,用护城河来代替壕沟。可惜这个愿望暂时无法实现,因为那样做花费实在太大。
    当堡垒出现在视线中时,周武放缓了马速,惬意地享受着新鲜空气和暖和的阳光。
    正在这时,他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马正朝这边飞奔而来。
    周武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警惕地盯着对方。
第二十四章 征召令
    距离近了,周武慢慢放下心来。
    当初钦差大臣前往辽东册封爵位时,辽东的移民总数尚且不足六千户。皇上特旨规定,关外移民屯只需要户数达四十以上便可以算作一个基本采邑领。即便条件相对放宽了,但当时整个辽东也仍然只有一百二十四个可算作基本采邑领的移民屯。因此,辽东地区因移民有功而被册封的有邑贵族之中,勉强能够被称为高级贵族的只有两个人。这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一等男爵,而另一个则是三等男爵。
    那个象家中房子失了火一样慌慌张张骑着马朝自己而来的人,是那个一等男爵手下的一名管事。以前周武和那位一等男爵打过交道,曾经见过这名管事。
    想起那个姓商名仁的一等男爵,周武忍不住撇了撇嘴。
    一等男爵至少需要拥有五十个基本采邑领,那家伙之所以能够获得一等男爵爵位,靠得却是投机取巧的手段。
    当初皇上颁布。《移民奖励办法》后,靠这个办法获得爵位的地主并不多。按周武的理解,包括他自己在内,整个辽东加起来也只有五例。
    周武是因为不受老爷子。待见,结果被老爷子以分家的名义给赶出来的。
    五个人当。中,有一个身为嫡长子的家伙却比周武还要惨。俗话说“宁愿没了当官的爹,也不能少了讨饭的娘”。那家伙虽说是嫡长子,可惜亲娘死的早,他爹又早早地纳了填房。结果,他七岁时差点被人贩子拐走;九岁时曾经被人推到湖里;十二岁时又“误食”毒物……历经了七灾八难,好不容易活到十六岁,这时他爹却不知被后妈灌了什么**汤,硬是打发他到辽东移民。他家是当地也是坐四望三的大地主,拥有良田千亩以上,可身为嫡长子的他被打发到辽东时,却仅仅只是拥有一个基本采邑领的恩骑尉。
    第三个人是个小地主,与同村的。大户结了怨,害怕被报复,因此忍痛卖光家产移民辽东。
    第。四个人是八岁大的孩子……或者说是个寡妇。总之,就是那户人家死了男主人,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同族的堂叔堂伯、堂兄堂弟们合起伙来觊觎她家的财产。寡妇的娘家没有兄弟姐妹不说,唯一的舅舅不仅不维护她,反而不时前来打秋风。寡妇是个烈性女子,因此索性卖光了家产移民。据说同族有个堂叔还不死心跟着到了辽东。
    待那个八岁大的孩子被册封为有邑云骑尉之后,不知是那寡妇设的局还是那个同族堂叔自己不知死活,居然深夜里翻寡妇家的窗子,然后一声划破深夜宁静的尖叫导致同族堂叔被抓了个现行。
    领主在采邑之中拥有充分。地行政权力。也就是说。对于领地中发生地事情领主拥有一定地审判权:宣告使用公有地地规定。轻微地犯罪及一定类型地民事诉讼。甚至部分谋杀、抢劫和其他重罪地判决。等等。因为领主才八岁。因此由领主地母亲代其行使领主职责。
    判决结果是:那个同族堂叔。被终生流放。案件发生地已经是关外了。因此实际上也就是判决同族堂叔为终生奴隶。
    在没有领主地情况下。被流放者在流放刑期内归屯长支配。在有领主地情况下。则属于领主所有。不过。寡妇却判决这个终生奴隶属于全屯共有——每户轮流拥有他一天地使用权。
    每个移民屯中都有一位朝廷所指派地屯长担任保民官地角色。这个地位特殊地屯长有权否定领主地判决。将案件移交给上级领主或者官府审理。不过。“掘绝户坟、踹寡妇门”对汉人而言是最卑鄙无耻地行为。那位堂叔虽说不是踹寡妇门。但翻寡妇家窗子性质也差不了多少。因此该移民屯地屯长对于判决结果并无任何质疑——更何况。这个终生奴隶即将属于全屯共有。若是推翻该判决。不知要招多少人恨。屯长又没有吃撑着。自然不会去做那种既违背良心又会带来麻烦地事?
    众所周知。私有财产一般会维护得较好。但公有地东西损坏地速度却很快。那位公共所有地奴隶每天轮换一个主人。因此主人们总会在使用期限内尽可能地少给或不给他吃饭。尽量多让他做事。那位同族堂叔以肉眼可见地速度迅速消瘦下去。然后在某一天套着铁搭耕地时。猝死在田间。
    据说。皇上听闻了这件事后还专门下旨。禁止多个主人共同拥有一个奴隶。
    第五个人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棍。靖难之役爆发时,若不是被长兄及时制止,他甚至险些跑去参军。当“唯有有功名者以及军户子弟可携剑带刀上街”的规定被颁布后,这个既无功名又非军户子弟的家伙急得是抓耳挠腮——这家伙大字不识一个,要不然肯定会去考个武秀才。听说了《移民奖励办法》后,这家伙便铁了心要移民。这一次长兄却并没有拦着他。因为,每次看到别人携剑带刀地上街之后,很长一段日子里他都会郁郁寡欢,甚至有一次还因此大病了一场。长兄大约是担心如果拦着不让他移民辽东,弄不好他会郁郁而终吧?
    这个家伙姓赵,有趣的是单名也同样是一个“武”字。由于兴趣相投,单名也相同,赵武和周武结拜成了异姓兄弟。
    除了这五个人外,在周武的眼中,其他人都是商人。
    洪武皇帝制定了开中盐法。这种盐法是指当商人运送粮食到指定的卫所后,发给相同价值的盐引,凭此盐引可以到产盐地领取盐的。当时朝廷严禁贩卖私盐,所以当商人运的粮食越多T的盐就越多。后来精明的商人发现,从内地调运粮食成本太高,于是就直接在边塞地区雇佣农民开垦土地。
    辽东共辖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因此,早在朝廷颁布《移民奖励办法》之前,便有商人在此建立商屯了——没错,在辽东建立商屯数量最多的便是那个商仁。
    颁布了《移民奖励办法》后,商人们建立移民屯的积极性简直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