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101章

欢恬喜嫁-第101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接完旨,发现众人都拿了那种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沈兆临简直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

    “父亲暂且回国公府吧,你放心,等到明天,你的儿子,一定就能在你跟前侍奉了。”

    他突然想起了昨天沈熙说的这句话。

    那时他还只当是沈熙迫于人伦与来自旁人的压力,这才向他服软了,可现在……

    徐慧贞将当时的情形描述了一遍,“……整个成国公府都因为这件事闹得人仰马翻的。”

第228章 能屈能伸

    可不仅仅是人仰马翻。

    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接下来自然也就是商量对策了。

    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若是其他事,凭成国公府的地位,就是再难也总有解决之道,但今天这可是景泰帝下的圣旨,难不成他们还能抗旨不遵?

    所以,在相顾无言了好半晌之后,上到老成国公与太夫人,下到如今的成国公夫人王氏几妯娌,也都极为隐晦地劝起沈兆临来。

    劝他什么?

    当然是劝他压下心里的不满,高高兴兴的将他养在外面的那个外室给娶进门来,将外室所生的那双儿女也带回府。

    徐慧贞倒没有出言相劝。

    自打安阳郡主与沈兆临和离之后,徐慧贞是打定了主意在成国公府里要低调一些,只好好的将她的三个儿女养大也就是了。

    至于别的,徐慧贞是半点也不想掺和。

    总归,五房也是成国公府的人,只要她自己不去乱掺和,总少不了她一口饭吃不是。

    徐慧贞一直到现在都还记得沈兆临听到这些劝说时的模样。

    他的两只眼睛瞬间就因为充血而涨得通红,然后瞪着这双通红的眼睛,将劝他的所有人都看了一眼,直看得那么多人都讪讪地住嘴了,这才将面前能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扫到地上,再狠狠踩得稀巴烂。

    也是王氏眼尖,先将那刚接下来的圣旨收到了一边。

    否则……

    以沈兆临当时那完全失去理智的模样,很难说会不会将圣旨也给毁了。

    毁坏圣旨,这样的罪名就是成国公府也是万万不能沾的。

    这样的混乱之中,后来还是老成国公一句话让沈兆临重新安静了下来。

    “……你想拉着府里所有人给你陪葬吗?”老成国公府这样一喝。

    这话当然是往严重了说的。

    成国公府是大梁朝开国时凭功勋得的爵位,这百年来又每一代都有能征善战之人,前几十年里大梁朝还不如现在这般稳固,成国公府可是接连立下过大功劳的。

    也因此,就算如今盛世太平并无战事,但景泰帝仍极为倚重成国公府。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沈兆临因为此事拒不娶他那外室为妻,景泰帝当然不可能真的就让成国公府获了那抗旨不遵的罪。

    这样的道理,就是王氏这些女眷都是能想明白的。

    但……

    被老成国公这样一喝,沈兆临却真的就安静了下来,看这模样还是要捏着鼻子认了。

    这倒叫所有人都有些惊讶了。

    老成国公会出言约束沈兆临,当然不是因为他有多满意自己这个未来的新儿媳妇,事实上,只要一想到那个外室竟然是个青楼出身的,老成国公就直拧眉,但圣旨都已经下了,除了认下还能如何?

    总不能真的抗旨吧?

    反正,在与安阳郡主和离之后,沈兆临就算想再娶,也是断不可能娶到什么好人家的女儿了,娶了那外室若能平息了景泰帝因为安阳郡主而起的怒火,倒也算是……

    死得其所?

    物尽其用?

    老成国公都找不出词来形容了。

    总之,牺牲沈兆临一人,幸福整个成国公府吧。

    哪里能想到,沈兆临先前就像那愤怒的雄狮一般,却只听了这么一句就能认命。

    这可真是让人没想到。

    徐慧贞唏嘘着道:“……我走的时候府里还乱作一团呢,大嫂也不愧是国公夫人,或许也是想着反正这种事不是落在了长房,这么会儿的功夫,就已经拉了妯娌几个商量着到时候新人进门要送什么贺礼了。”

    所以徐慧贞才会躲出来。

    她这几年与安阳郡主交好,本来在知道沈兆临竟然有个养了十几年的外室时,就在心里替安阳郡主抱屈,又怎么会对这个外室有任何的好感?

    更何况……

    与一个青楼出身的外室做妯娌,徐慧贞是想都不愿意想。

    哪怕这也能算得上是圣旨赐婚了,但徐慧贞可不相信景泰帝下了这样的旨意,就真的对这个外室青眼有加了,难不成还会因为成国公府里哪个妯娌对那个外室的态度不好而发落了谁去?

    看明白这一点,徐慧贞哪里还会去应付王氏几人?

    这才会匆匆借口老太太寻了她回娘家有事,领着吴嬷嬷就匆匆回了武定侯府。

    要不是不想做得太明显,徐慧贞都想将宁姐儿、泓哥儿、彻哥儿都一起带到侯府来了。

    不过也没关系,宁姐儿姐弟几个都还是孩子,什么都不懂,她都已经回娘家来了,王氏几个总不能拿了这样的事去问几个孩子吧?

    反正徐慧贞是没打算给那个即将入门的外室好脸色看的。

    说到最后,徐慧贞到底没忍住,多说了一句,“我这位三伯,倒也真是个能屈能伸的……”

    听到这里,徐玉见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察觉到老太太几人都往她这里看,她这才拿了帕子掩唇轻咳了一声,将面上的笑容收回去,作出一副严肃状。

    老太太和姜氏其实听得也觉好笑。

    可不就是能屈能伸吗?

    徐玉见则是想起了昨天沈熙与沈兆临说的那些话。

    昨儿沈熙后来一口气将那要以身相许的话说完,唯恐她会说出拒绝的话,直接把她丢在树上就走了,所以徐玉见纵然因那时沈熙对沈兆临的态度而有些疑惑,却也没机会相问。

    现在……

    她可算是明白沈熙那些话的意思了。

    并不是要对沈兆临服软,也不是要屈服于孝道之下,反倒是出了这让沈兆临反抗都不行的一招。

    至于为什么肯定是因为沈熙才有这样一道圣旨的……

    沈熙昨儿离开之后就进了宫,跟着就有了这样一道旨意,这要不是沈熙在景泰帝那里说了些什么,徐玉见可不相信。

    不得不说,沈熙这一招,倒是将成国公府与沈兆临的所有后路都给堵住了。

    让沈兆临娶那外室,这是景泰帝的旨意,再有景泰帝那“赔你一个儿子”的话,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景泰帝默许沈熙将自己与成国公府分割开来。

    从今往后,成国公府或者沈兆临,大概是再不敢拿这孝与不孝的话来钳制沈熙了。

第229章 好

    事实上,在徐慧贞回到武定侯府与老太太几人说着成国公府因为这一道圣旨而引发的风波时,这件事已经以着极快的速度在京城扩散开来了。

    没办法,这种事的传播速度本就很快。

    昨天沈兆临的外室春娇在端郡王府门口闹的那一出,一天不到的功夫可就已经被那些平素闲来无事的后宅妇人们当作了最新的谈资,是以关乎沈兆临的事,那可谓是极受瞩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道圣旨一下,自然多的是人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听到是怎么回事。

    啧啧……

    先是与安阳郡主和离,跟着就要迎娶新人了。

    只不过,大概沈家三老爷一点也不会因为喜事临门而高兴就是了。

    堂堂成国公府的三老爷,竟然要娶一个青楼出身的外室为妻,这简直就是这几年来京城最大的笑话!

    京城的爷们儿,在青楼寻欢作乐,或者养外室的其实并不少,但无论是青楼女子还是那些出身上不得台面的外室,都只不过是当个逗趣的玩意儿一般养着的,没有人会起意将之带回府里。

    到了沈兆临这里,倒算是首开先河了。

    青楼出身的沈三夫人……

    让人一言难尽啊。

    而就在成国公府乱成一团,旁人也因为圣旨一事而感慨不已的时候,要说最震惊的,其实还要数即将嫁去成国公府的外室春娇。

    春娇其实是有一些心理准备的。

    她本就是个聪明的,如若不然也不会被沈兆临养了十几年,还生下了一双儿女。

    也所以,昨天听沈熙说了那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她心里也隐隐有些预感,沈熙大概会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但是!

    就算再怎么大胆的想,春娇也压根儿没想过,她竟然能光明正大的坐着八抬大轿嫁去成国公府给沈兆临做继室?

    要知道,她一直以为,沈熙就算再如何想给沈兆临难看,顶多也就是将她弄到沈兆临身边做个姨娘,哪里能想到沈熙竟然给了她这样一个惊喜,甚至是惊吓了。

    这让春娇又是喜又是惶恐的。

    她这十几年心心念念的也就是能带着她的一双儿女进到成国公府去,哪怕是做个贱籍的姨娘也行,没想到最后让她远超期望的达成心愿的,竟不是她这十几年来小心翼翼地讨好的沈兆临,而是……

    沈兆临的儿子!

    这可真是世事无常吧。

    震惊过后,春娇当然是万分欢喜的。

    嫁去成国公府,还是做正室,那么,她的一双儿女,从此之后也会是成国公府正经嫡出的姑娘少爷了!

    想到这些,春娇搂着一双面上满是懵懂的儿女,喜极而泣,“……姐儿,哥儿,咱们娘仨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当然了,这些却不是外人能知道的了。

    ……

    成国公府的事,老太太等人知道也就知道了,却没过多的关注。

    以着徐慧贞那样的心态,纵是将来那外室进了门,于她也不会有太大的关系,既然如此,那就是别人家的事,她们又何必过多的关心?

    老太太、姜氏,还有徐玉见自己,都只一心期待着徐玉初的到来。

    老太太和姜氏不仅想见徐玉初,还好奇徐玉初会带来一个怎样的好消息,徐玉见除了这些之外,却也想将自己这些日子的心事说给长姐听听。

    说不定,徐玉初能给她一些好的意见呢?

    或者说……

    徐玉见现在就想让人给她出个主意。

    在这样的期待之中,一天的时间倒显得格外有些漫长了。

    第二天一早,侯府的女眷们在荣寿堂里一起用过早膳之后并未像往常那样散了。

    徐玉初在有了身孕之后第一次回娘家,这件事府里其他几房自然也是知道的,总也要见一见,于是也就都留在了荣寿堂里。

    众人一起说说笑笑的,气氛倒也算是和乐。

    徐玉初来得也确实很早,众人没等一会儿,就有丫鬟领着徐玉初一行到了荣寿堂。

    自打有了身孕之后,徐玉初就被当作是易碎的瓷器一样看待,身边跟着的丫鬟婆子更是一大堆,就是这时到了武定侯府亦是这般,一群人颇为浩浩荡荡地进了荣寿堂,原本很是宽敞的院子顿时就显得狭窄了许多。

    好在跟着徐玉初进屋的也只有两个嬷嬷并锦绣锦瑟两个丫鬟。

    徐玉初上次回侯府还是徐玉见过生辰那次,算算也有四个多月了,大抵是这三个月被照顾得很好,看着倒比上次回来的时候要显得丰腴了一些,面上更是红润而有光泽,可以说是面如满月了。

    这副模样,在那些上了年纪的长者眼里,就是有福气。

    而最受众人关注的徐玉初的肚子,到底月份还小,最近天气有些凉穿得也厚了些,这样看过去也只是小腹微凸而已。

    徐玉初有了身孕,众人自然也不会挑她的礼,她也没客气,先被丫鬟扶着坐到了老太太右下首,然后才一一与众人打招呼。

    有孕之后,徐玉初行事却是越发的圆融起来,言行举止更有种让人如沐春风之感。

    老太太和姜氏打从徐玉初进屋就一直仔细打量着她,看到这时,便也都放心地点了点头。

    拉了会儿家常,老太太这才问起了她想了一天的问题。

    “初姐儿,昨儿锦绣来的时候还说你有个好消息要说与我们听,不知是何好消息?”

    听老太太这么一问,大家便也都安静下来,只看着徐玉初。

    徐玉初嫁去姜家几年总算有了身孕,这本就是一个好消息了,还有什么好消息能让她这样巴巴的亲自回娘家说?

    这是好些人的想法。

    徐玉初闻言便下意识的抬手轻轻覆在了小腹上,面上的笑容也更柔和了些。

    “祖母,昨儿大夫例行诊脉的时候,诊出了孙女怀的是双胎……”她道。

    双胎?

    众人都是一怔。

    京城倒也不是没有人怀双胎,但毕竟是太少了,所以哪怕先前徐玉初让锦绣带了话回来,老太太等人也压根儿就没往这上面想。

    却不想……

    老太太和姜氏随即就大喜。

    “好,好,好!”老太太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第230章 打脸

    姜氏也喜不自胜。

    前两年,眼看着徐玉初进门几年都未得一男半女,姜氏这个做母亲的不知道多担心,就算徐玉初嫁的是姜氏的娘家,娘家嫂子也是打小看着徐玉初长大的,历来极喜爱徐玉初,但当舅母成了婆婆,徐玉初又迟迟没能给姜家开枝散叶,谁知道程氏能忍多久?

    就这般担忧着,这才总算是在前两个月得到了徐玉初有孕的消息。

    却不想,徐玉初没有身孕也就罢了,这一有了身孕,竟然就怀了双胎!

    这得是多大的福气?

    听着老太太接连的“好”,姜氏也跟着连连点头,拉着徐玉初的手左看右看,别提有多欢喜了。

    要说对这个消息表现得最冷静的,倒还是徐玉见了。

    她是早就知道这件事的,而且知道了七次。

    既然早就知道,当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惊喜。

    倒是坐在了徐玉见身边的徐玉蕊,虽然小小的年纪,但已经极会说话了,这时便用软软的童音道:“祖母,姨娘这两日正在教蕊姐儿习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