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103章

欢恬喜嫁-第103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她又为何要强逼着自己退却?

    就算……

    就算她真的在与沈熙成亲的那天再次重生了,她也还有下一世,她还是能在重生的那一天就再见到沈熙,哪怕他们也许不会像这一世这样有这么多的交集,但那时候她再与沈熙保持距离,是不是也还不迟?

    徐玉见从未像现在这样觉得浑身轻松。

    见着她似乎是已经想通了,徐玉初便也轻轻抚着她的头发微笑,“恬姐儿,做你想做的事。”

    嫁你想嫁的人。

    后面这句徐玉初放在心里没说。

    事实上,徐玉见还算是很幸运的。

    出生在武定侯府,又是侯府的嫡小姐,出身是不低,比起端郡王府却还是弱了一筹,但因为安阳郡主与端郡王都中意,如今只要她点头,只怕端郡王立即就会着了人来提亲。

    所以,徐玉见是真的可以嫁她自己想嫁的人。

    只要她自己乐意。

    解决了一直压在心里的这件事,徐玉见一身的轻松,拉着徐玉初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后来见着徐玉初有些乏了,甚至还姐妹俩挤在了一张床上睡了一会儿。

    也正因为这样,等到起身准备去荣寿堂用午膳时,从东宁伯府跟来的两个嬷嬷可是一人看了徐玉见好几眼,直看得徐玉见都以为自己这是做了什么恶事一般。

    她自然也知道那两位嬷嬷为何会如此。

    徐玉初如今有孕在身,又怀的是双胎,本就要比寻常有孕的妇人更注意一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玉见还与徐玉初挤到一起休息,若是一个不注意伤着了徐玉初的肚子,那可就是大罪过了。

    好在徐玉见睡觉还算老实。

    不过,以后倒是确实需要好生注意。

    徐玉初在侯府呆了大半天,直到太阳微微西斜,这才又由丫鬟婆子一起簇拥着离开。

    徐玉见将徐玉初送到了二门上,临走的时候,徐玉初还拉了徐玉见的手,“恬姐儿,再过些时日你陪着我去光华寺还愿。”

    上次去光华寺上香,徐玉初许的愿就是能有身孕。

    如今既然已经得偿所愿,自然也该去还愿才是。

    徐玉见点了点头。

    送走徐玉初,徐玉见一身的轻松,她回到碧水阁里,想着沈熙前天说三日之内若是没收到她拒绝的消息,就要和安阳郡主一起上门提亲。

    也不知道……

    沈熙现在怎么样了。

    徐玉见想。

    沈熙这时其实正忐忑着。

    那天与徐玉见说话时,沈熙倒是一鼓作气说完就跑,但是等到他从宫里出来之后,他这心里就一直都有些患得患失的。

    虽然他有一半多的把握,徐玉见不会递消息拒绝他,但万一呢?

    正因为这个“万一”,沈熙接下来这两天都有些坐立不安的,直叫安阳郡主看得都好笑不已。

    ……

    既然已经作了决定,徐玉见也没打算再变卦。

    想着三日之期到了之后,若是沈熙和安阳郡主都上门提亲了,府里的老太太和姜氏却事先半点都不知情,这样将她们吓一跳总是不好的。

    徐玉见于是去见姜氏,极为隐晦的与姜氏说了。

    姜氏听得又惊又喜的。

    当然,惊大于喜。

    先前姜氏还一直担心着以徐玉见对婚事如此抗拒,要什么时候才能定下亲事,却不想她这才一相通了,竟就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定了一半。

    虽然对徐玉见也算放心,但姜氏仍是拉着她问了半晌,直到确定她与沈熙之间也就是多见了几面,并未做出什么违礼之事,这才总算放下心来。

第233章 惹恼

    徐玉见看得好笑。

    “母亲,您难不成还以为女儿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不成?”她拉着姜氏的袖子撒娇。

    姜氏伸出食指在徐玉见的额头上点了点,却是没说话。

    她当然是对自己教出来的女儿极放心的,不过这般年纪的姑娘家,一旦对男子有了什么朦胧的情愫,很难说会不会一时把持不住,做出什么让家人都跟着蒙羞的事。

    若真出了这样的事,旁人可只会骂女儿家不检点,对男子却不会有多大的苛责。

    所以,女子是不能行差踏错一步的。

    既然已经从徐玉见这里得了话,姜氏也没有耽搁,立即就往了荣寿堂里去。

    虽然姜氏才是做母亲的,徐玉见的亲事理应由她全权决定,但这样的大事总不能不往老太太那里知会一声。

    毕竟,老太太这几年也确实是极疼爱徐玉见的,她也希望徐玉见好。

    姜氏去了荣寿堂,徐玉见则准备回碧水阁。

    她经历了七世,也嫁了七次人,对婚事并不会像普通十几岁的闺阁女子一般羞于提及,但老太太和姜氏可不知道这一点呀,商量起她的婚事时自然也就下意识的避着她些。

    徐玉见想着两日后,沈熙就会来提亲,就连步伐都要比平时轻快一些。

    路过园子时,徐玉见突然顿住了脚步。

    这园子挨着长房孙氏和徐兴的熙风院没多远,过了园子走上一段也就到了熙风院了。

    徐玉见才进了园子,就见从熙风院的方向突然走过来一个人。

    是文氏。

    文氏这时颇有些狼狈,一身衣裳皱巴巴的不说,就连之前见着她时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这时也很是凌乱。

    这倒叫徐玉见有些惊讶了。

    文氏这个人虽然有些小家子气,素来却是最重视仪容的,平时有哪根头发丝没有理顺,她都绝对不会走出院子,更别提是像现在这样仪容不整的出现在外面了。

    更重要的是,文氏两眼有些红肿,面上也带着湿意,明显是刚刚哭过。

    从熙风院里出来,又哭过……

    很显然,文氏是在孙氏那里吃了挂落了。

    文氏往园子里走了几步,一抬头就看到了徐玉见,她下意识的抬手往脸上擦去,又觉得这个动作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赶紧把手放下来。

    到得最后,文氏大概也知道就算挡着脸也不可能瞒得过谁去,干脆就放下手,恶狠狠地冲着徐玉见这里瞪了一眼,然后头也不回的往她和徐承信所居的甘福院走去。

    跟在文氏身后的两个丫鬟这时面上正惶惶着,见文氏如此,两人急匆匆的向徐玉见行了个礼,就连忙追了上去。

    徐玉见很是无奈地看着文氏渐渐走远的背影。

    她自认,自打这个大嫂进门以后,也没怎么得罪她,怎么文氏就偏看她不顺眼呢?

    只能说有些人之间是天生的没缘分吧。

    领着锦年和锦华回到碧水阁,才进了屋,锦年就有些忿忿:“姑娘,大少夫人总是这样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难不成是以为姑娘没脾气不成?”

    这些话,方才锦年就想说的,只不过之前是在外面,总要担心隔墙有耳,便也只能按捺下来。

    如今既然回到了碧水阁,院子里都是自己人不说,屋里也只有她们主仆三人,锦年自然也就有些忍不住了。

    锦年与锦华与徐玉见同龄,两人七八岁上就在徐玉见身边服侍了,到如今已有近十年,从来都是对徐玉见忠心耿耿的,见着文氏如此三番两次的找茬儿,锦年自是替徐玉见抱屈。

    锦华虽然没说话,但看她的神色,分明也是赞同锦年的话的。

    徐玉见于是轻轻一笑,“大嫂也只能不痛不痒地瞪我了,又碍不着咱们什么,你们何必生气?”

    她是真的不在乎。

    像文氏这样心里想什么都能从脸上看出来的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威胁性。

    听徐玉见这样一说,锦年和锦华想了想,倒还真是这样。

    再想想文氏先前那狼狈的模样,明显是在孙氏那里吃了排头,于是便也真的将这件事放下来,自服侍了徐玉见梳洗不提。

    第二天用早膳的时候,徐玉见没见着文氏出现。

    这可有些稀奇了。

    自从文氏被孙氏要求每日晨昏定省之后,文氏可是一天不落的早起去孙氏那里服侍,然后又随着孙氏一起来荣寿堂,偏偏今儿就例外了。

    徐玉见想到昨天傍晚看到的神情狼狈的文氏。

    也不知道,与这有没有关系。

    府里众人就没有愚钝的,就算都发现了文氏的缺席,却也没有人问一句,就连徐玉蕊也是。

    早膳过后,众人便各自散了。

    往常因为还要处理府里的诸多琐事而向来是最先离开的孙氏,今天却留了下来,显然是有话要与老太太说。

    徐玉见则跟着姜氏去了丝竹苑。

    才进了屋坐下,徐玉见就有些好奇地问姜氏,“母亲,昨天从您这里回去的时候,半道上遇见了大嫂,她的样子有些不好,应该是被大伯母斥责了,今天早膳大嫂也没有来荣寿堂,可是出了什么事?”

    姜氏在府里虽然不管事,但她怎么说也是侯府的三夫人,府里的事能瞒得过她的却也不多。

    徐玉见问起了,姜氏自然也就不会瞒着她。

    “你大嫂啊……”姜氏一边说话一边摇了摇头,“这次是真的惹恼了你大伯母了。”

    孙氏昨天就很生气。

    在她看来,文氏也太没眼色了些。

    明知道老太太是最疼徐玉初的,徐玉初又正有孕在身,偏还要拿了徐玉初的事作伐子,后来还去挑拨徐玉初与徐玉见姐妹之间的关系,直接被那对姐妹俩打了脸。

    文氏倒不是站在徐玉初和徐玉见这边的。

    若是文氏有那个本事能将这姐妹俩压下来,文氏定是最高兴的那一个,但文氏明明没有这样的心计,偏还要伸这个手,这就叫文氏不能忍了。

    昨天的事只是一件小事,但从小事里往往就能看出来很多。

    文氏在自个儿府里尚且是如此了,若是哪日让她一个人出门,又得闹出多少笑话来?

第234章 道歉

    孙氏将文氏带在身边教了这么久,却没收到任何的成效,却是叫文氏将她那股子小家子气暴露无遗,她又哪里能不动怒?

    这次动怒,可就不像上次那般容易让文氏躲过去了。

    “你大伯母昨儿晚膳后就直接让人去了甘福院将浩哥儿抱到了熙风院,还发了话,以后你大嫂也不用再跟着她学习如何理事了,只叫她安安静静呆在甘福院里也便是了。”姜氏道。

    后宅妇人,平时闲来无事,还真的就是安安静静地呆在院子里的。

    但文氏却不一样。

    文氏如今是武定侯府的世子夫人,将来是要做侯夫人成为一府主母的,这样的人又如何可能天天闲着?

    就比如前面这几个月,文氏就天天由孙氏教了,如何处理侯府里的大小事务,如何应对各府之间的人情往来等等。

    对这后宅妇人来说,忙可绝对要比闲好。

    文氏纵然这段时间以来在心里叫苦,但她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

    也所以,得了这个消息之后,文氏只觉得似乎天都塌下来了。

    当然,最让文氏不能接受的,却是孙氏将浩哥儿抱去了熙风院的事。

    文氏嫁进来几年,也就只得了浩哥儿这一个儿子,平时那是当作眼珠子来看待的,前面这几个月更是因为孙氏曾经透露过的那么点意思,就再没将浩哥儿抱到荣寿堂来,可见是有多重视浩哥儿。

    如今孙氏直接让人将浩哥儿抱走,这可不是要了文氏的命?

    事实上,文氏昨天之所以会故意为难徐玉蕊,以及挑拨徐玉初和徐玉见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与她嫉妒徐玉初有关。

    文氏嫁进武定侯府几年,虽然进门没多久就一举得男,在侯府里站稳了脚跟,但这可并不是说她就不想再要孩子了。

    膝下只有一子,到底还是单薄了些,文氏当然也想再得个儿子,就算是再生个女儿也好。

    只不过,自打生了浩哥儿之后,文氏期待了这两年,肚子却一直都不见动静。

    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是几年没有子嗣的徐玉初,不仅有了身孕,而且还怀的是双胎,文氏又本就不是个大气的,会嫉妒徐玉初也就不难理解了。

    她却没想到,她只不过是因为嫉妒而没忍住多说了几句,孙氏这次就毫不给她留脸面。

    文氏后来在熙风院里哭求了许久,却始终没让孙氏松口。

    这才有了后来徐玉见遇到她仪容不整的从熙风院回来的事。

    徐玉见听完姜氏的话,倒也没什么感慨。

    文氏若一直是这样的性子,她做个什么都不管的世子夫人、侯夫人倒也不错,总好过她出门在外被人轻易的下套算计好。

    姜氏其实也是这样想的。

    只不过……

    文氏显然是不甘心的。

    所以,徐玉见和姜氏正说着话,方嬷嬷就进了屋,在姜氏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话说完,方嬷嬷朝着徐玉见笑了笑,又退了下去。

    徐玉见看着姜氏听了方嬷嬷的话之后就有些若有所思,便有些好奇地问道:“母亲,方嬷嬷与您说什么了?”

    姜氏这才回过神来。

    “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她看着徐玉见,“就是……你大嫂娘家来人了。”

    来的是文氏的母亲金氏。

    想来,为的也就是昨天发生的事了。

    金氏此行的结果,徐玉见在午膳后就知道了。

    武定侯府上下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人,这些并不如何隐秘的消息,传得快些也不奇怪。

    孙氏最后还是将浩哥儿送回了甘福院,也收回了昨天让文氏从此老老实实呆在甘福院的话,同意她仍跟着理事。

    这些自然是金氏的功劳了。

    只不过……

    金氏虽然让孙氏改变了主意,但孙氏将这件事抹过去,可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这条件嘛……

    徐玉见看着坐在碧水阁的花厅里,一改从前看到她就横眉冷对,反而极为诚挚的与她道歉的文氏,只觉得这世间事果然有些奇妙。

    她用过午膳之后就午睡了大半个时辰的样子,醒了之后还没起身呢,就听锦年说文氏早早的就到了碧水阁,已经在花厅里等了半个时辰,就是茶水也换了几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