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124章

欢恬喜嫁-第124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玉见这时候倒有些想念扑扑那只小肥鸽了。

    她没见过扑扑的主人,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也正因为如此,这几年来她偶尔倒是能将自己的心事说一些不怎么紧要的与对方听,反正对方也不知道她的身份,纵是知晓了也不妨事不是吗?

    不过,扑扑已经好久没有来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它的主人太忙了没空写信,还是扑扑终于肥到让它的主人都再也忍不住将它炖了喝汤?

    徐玉见这样一想心情倒也明朗了几分。

    不由自主的,她就又想起来,那次在庄子上从元宵的手里将扑扑救出来的事。

    然后,又顺理成章的想到了沈熙。

    也不知道沈熙在做什么,但想来正忙着过年的这些琐事吧?

第280章

    沈熙和安阳郡主住到了郡王府,沈熙就是唯一能支应门庭的男子,许多事当然也就需要他亲自去处理。

    想到沈熙,徐玉见倒也渐渐有了睡意。

    ……

    因为有了何氏这件事,武定侯府这个年过得冷冷清清的,一点过年的喜气都没有。

    主子都如此,下面的人当然也就都一个个的谨言慎行,唯恐一个不小心做错了什么惹来了主子的注意。

    在这样的压抑之下,就连上元的花灯,侯府里都没有任何人出门去看。

    再一转眼,时间就进入了二月。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宫里传出了新的动向。

    景泰帝传旨开詹事府,命吏部擢合适的官员入詹事府为官。

    对朝中百官来说,这无疑是石破天惊的。

    大梁朝的詹事府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因为自景泰帝登基之后这二十几年都未立过太子,因而这二十几年来詹事府没有了任何的存在感,后来更是干脆就再没往詹事府中选派过官员。

    而现在,景泰帝却重开詹事府,而且还命吏部选官员入府,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明。

    景泰帝是要立太子了。

    太子的存在对于一国的稳固来说有着极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皇权有所承继,这二十几年来并不是没有朝官上奏请封太子,但景泰帝却一直压着不提,现在竟然突然就有了要立储的意思,叫朝中百官如何能不吃惊?

    现在有机会被立为太子的无非也就是江皇后所出,占了“嫡长”二字的大皇子,以及罗贵妃所出的二皇子。

    那……

    景泰帝中意的是哪一个?

    谁也猜不透景泰帝的心思。

    但是,因为景泰帝透露出了要立储的意思,自这天起,京城却是突然就躁动起来了一般,官员之间的来往也比往常要来得密切了许多。

    而沈熙,作为景泰帝最看重的外甥,虽然沈熙现在因为年纪的原因还没入朝,但仍有人在暗地里猜测,景泰帝会不会在沈熙这里透露了什么风声,倒是叫沈熙顿时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了。

    因而,自这天起,送往端郡王府的拜帖就如那雪花一般,门房每天都要收厚厚一打。

    沈熙这时候的表现却一点也不似他的年纪,而是开始闭门谢客,任是谁递了拜帖来,都用了身体不适不能待客这样的理由推了回去。

    虽然这个理由叫人一看就知道是借口,但他们总不能往端郡王府里硬冲吧?

    这样的热闹维持了小半个月的样子。

    之后,景泰帝准了吏部荐举官员的折子,将詹事府的官员补充完之后,便下了圣旨立皇长子为太子,又特意召了名儒训导太子。

    立储一事,在拖了二十多年之后,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就在立储的圣旨下来的当天,宫里的江皇后赏了许多奇珍异宝给安阳郡主。

    朝中这些事徐玉见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不过最近京城因为立太子一事到处都喜气洋洋的,她就算没有刻意打听过,该知道的也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等到立储一事完全落下帷幕之后,徐玉见就又听说了一件事。

    嫁到了英国公府的沈怡情“生产”了,而且一举得男,叫英国公府从此后继有人。

    这个消息还是徐慧贞回娘家的时候说出来的。

    徐玉见听了这个消息便忍不住扬了扬眉。

    算算时间,沈怡情还真的应该在这个月“生产”。

    沈怡情,这个人徐玉见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了,这时候骤然听到她的消息,倒是有些惊讶,不过,也仅止于此了。

    想当初,沈怡情帮着桃姨娘算计徐玉初,徐玉见这才存了心推她一把,叫她得偿所愿的嫁进了英国公府。

    想来,做了这几年的英国公世子,沈怡情应该知道什么叫痛苦了才是。

    但徐玉见觉得,这沈怡情后面应该还会惹点什么事出来。

    她与沈怡情倒并不熟悉,不过就那少有的接触,徐玉见就能看出来,这沈怡情绝对不会是一个甘愿任人如此搓磨的人。

    今后……

    沈怡情与英国公府的太夫人,只怕还有许多招要过。

    当然了,这些事与徐玉见又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徐玉见现在思考的,却是三姐姐徐玉华的孩子满月,她应该送点什么给新生的小侄儿。

    去年徐玉见过生辰的时候,徐玉华腹中的胎儿将将满了三个月,后来于上个月,也就是正月十八产下一子。

    这不,再过两日就是徐玉华的孩子满月的日子。

    作为娘家人,徐玉见当然是要去吃满月酒的。

    从前姐妹向个都未嫁之时,彼此之间偶尔还总少不了发生些摩擦,但也是到几个姐姐都出嫁了,这才都念及从前在闺中时的美好来。

    徐玉见不仅让人去打了些适合婴儿戴的长命锁、项圈手镯等,还叫最擅长女红的丫鬟给这小侄儿做了一双极为精致的虎头鞋。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这天就是徐玉华的儿子礼哥儿满月的日子。

    徐玉华的亲事,说起来还是徐勋在中间拉的红线。

    徐玉华的夫君周业,原是个父母双亡的寒门学子,为着爹娘临终前的遗愿这才咬着牙拼尽了全力的读书,十几年寒窗苦读,最后终于完成了爹娘的遗愿中了进士。

    周业中进士时排在二甲最后几名,名次虽然不高,没有什么状元榜眼探花的风光,但周业自己却是极为满足的。

    他少时父母先后亡故,自己一人顶着不知道多少人的冷眼读书,因而对于人情世故倒是极为精通,是个非常会做人的人。

    也因此,在某次与徐勋偶遇之后,两人倒是一见如故,结成了忘年交。

    那时吴氏正好在愁着徐玉华的亲事,徐勋仔细想了想之后,便干脆就推荐了周业,吴氏想着周业怎么说也是两榜进士,虽然家境是贫寒了些,但他将来定是会入朝为官的,养家却是不会有任何困难的。

    再加上周业上无父母,徐玉华嫁了他之后日子怎么着也能过得舒坦。

    于是也就点了头,成就了这段姻缘。

第281章

    周业中了进士之后没考中庶吉士,但因为与侯府结了亲,倒也使了法子留在京城做了个小官,只等着将来若是有了合适的机会,再谋外放。

    却不想,前些时日立了太子,周业却被选中做了詹事府左春坊的左中允,虽只是正六品,但入了詹事府就能算得上是太子属臣了,总有机会与太子接触,等到将来太子登基,谁知道他又会有怎样的造化?

    也因此,周家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双喜临门,这次礼哥儿满月当然也就要好好操办一番了。

    一早,徐玉见就随着府里的女眷一起往了周家去。

    周业家境贫寒,就算居于京中,但也只置了个两进的宅子住着,徐家众人一上门,倒显然格外的有些拥挤起来。

    不过,周业前来迎客时,面上倒没有任何的羞愧,反而一片坦然。

    爷们儿随着周业去了书房,徐玉见等女眷则被徐玉华迎进了内宅。

    刚出了月子,徐玉华的身材比从前倒是丰腴了许多,又因为月子里没有什么让她操心与不快的糟心事,整个人的精神却是极好,脸颊红润,两眼有神。

    倒是叫吴氏看了松了口气。

    因为何氏的事,吴氏自小年那天之后就被老太太勒令好好在院子里反省,直到今天徐玉华出月子,老太太才松了口让她出门。

    这两个月来,吴氏倒是比以前憔悴也沉默了许多。

    好在,现在总算是有件喜事了,她的面上倒也多了几分笑容。

    徐玉华面上带着笑,但心里却有些疑惑,不知道吴氏为何会如此。

    何氏的事情被闹出来的时候,徐玉华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临盆了,自然没有人会将这样的污秽之事传到她的耳朵里,因而却是对此事完全不知情。

    她也没有立即就开口相询,而是笑着将娘家人都请进屋,然后让丫鬟将礼哥儿抱了上来。

    才满了月的婴儿已经长得白白胖胖的了,两丸乌黑的眼睛看过来时直叫人心都要被看化了一般,可别提有多可爱了。

    众人围着礼哥儿你一言我一语,倒也热闹。

    不多时,徐玉瑶、徐玉容一起到了,徐玉瑶还带着再过两个月就满三岁的晖哥儿,屋里便又热闹了几分。

    徐玉初这次却没来。

    徐玉初现在已经有了八个月的身孕,她怀的双胎,身子本就比普通有孕的妇人要笨重许多,而且太医言双胎多是要早产的,东宁伯府因此早早的就将稳婆接到了府里,随时预备着徐玉初生产,她当然也就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四处走动了。

    虽然不能亲自前来,但徐玉初却也备了礼让人送来。

    在周家热热闹闹的呆了大半天,徐玉见才随着长辈们一起回府。

    不过,才到了周家门外,还没来得及上马车,徐玉见就看到了正守在门外的沈熙。

    徐玉见看到了,其他人当然也看到了,徐玉瑶、徐玉华、徐玉容于是都抿了唇轻笑,就是老太太等人,这时也都有些忍俊不禁。

    端郡王将恬姐儿看得这么紧,想来恬姐儿以后嫁过去之后定会过得极好吧?

    沈熙倒是非常大方的任众人打量着,她朝着老太太等长辈行了礼打了招呼之后,这才说起自己的来意,“……宫里的皇后娘娘又赏了些东西,母亲道这些东西都适合小姑娘,便嘱了我给五姑娘送过来,知道五姑娘今天会来这里,正巧顺路,也就顺道送过来了……”

    说着话,他还指了指身后的那辆马车。

    礼哥儿满月,安阳郡主虽然没有亲至,却也是备了礼送来的,谁都知道这是安阳郡主在给徐玉见做脸面。

    不过……

    沈熙这说起瞎话来可是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周业因为无甚积蓄,这宅子的位置却是极偏的,从端郡王府出来,不管去哪里,总也不会顺路就是了。

    沈熙这是笃定没有人会拆穿他的瞎话罢了。

    徐玉华抿唇笑了笑,然后却是决定给沈熙行个方便,“祖母,您看要不要再坐一会儿,咱家的礼哥儿方才知道您要走,可是哭了好一会儿呢……”

    老太太也从善如流地点头。

    若是他们都上了马车,只留着恬姐儿与端郡王说话,被这么多人等着,他们定是说不了几句的。

    不过,若是换了他们在外面等老太太他们,想来他们也就能多说几句话了。

    在这大门口的,总也不至于有人说他们乱了礼法。

    老太太觉得,自己这个做祖母的为了替孙女和未来孙女婿着想,也算是费尽了心思了。

    一行人于是又转头回了周家。

    等到只有徐玉见和沈熙的时候,徐玉见这才忍不住瞪了沈熙一眼。

    这人就喜欢这样叫人猝不及防的出现在她跟前。

    沈熙忙道:“恬恬,这不是母亲叫我给你送东西么,你可不能生我的气。”

    徐玉见本也不是真的生气,被沈熙哄了几句,便也就揭过这件事不提。

    她转而问起皇后赏赐的事。

    “皇后娘娘怎的会往郡王府送东西?”徐玉见问。

    江皇后这些年来稳坐中宫,就算景泰帝这么多年都没有立储,也从来没有任何的急躁,更鲜少这样一点也不避讳的表达对哪一府的态度,是以她如今之举倒也确实有些叫人侧目了。

    徐玉见就知道,这好像还不是江皇后第一次往端郡王府赏赐东西。

    沈熙闻言笑了笑,伸出一指指了指天上,“当然是因为……”

    景泰帝按下立储之事二十多年,这次会下了决心立储,也是因为二皇子竟然与沈兆临一起试图将沈熙攥在手里以谋其他。

    有这件事做引子,立储之事当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了。

    江皇后与太子,大概也是知道了这其中因由,所以江皇后才会再三的有赏赐吧。

    徐玉见于是了然。

    不得不说,无论是江皇后还是如今的太子,这些年都是极沉得住气的,太子身为嫡长的皇子,只要他自己没有出错,不管是大梁朝的礼法,还是朝中那些老臣,怎会拥着他一步步前行,也确实用不着再去走那些歪路。

    话是如此,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样的耐心的。

第282章

    听沈熙这样一说,徐玉见便也恍然了。

    前面几世里,印象之中她每次重生的时候,景泰帝都还没下决心立谁为太子,而这一世……

    沈熙因为她的相救而留得性命,沈兆临与二皇子才能打沈熙的主意,倒是叫景泰帝因此事而下了决心立皇长子为太子……

    这一连串的事下来,倒是颇有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味。

    沈熙又与徐玉见说了会儿话便很是识趣的告辞离开了。

    他当然还想与徐玉见多呆一会儿,不过老太太这些长辈都因为想要给他行个方便,走到门口都又回了周家去,他要是再故意拖延时间,那得有多不知趣了?

    反正……

    再有三个来月,就是他与徐玉见的婚期。

    三个多月嘛,他能等的。

    因为想到婚期将近,沈熙走的时候心情都是非常愉快的。

    之后,徐玉见很有些不好意思的进了周家,请了各位长辈一起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