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137章

欢恬喜嫁-第137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某日,孙氏娘家的一个嫂子随着入京为官的夫君进京,之后又上门拜访孙氏。

    有客上门,而且还是婆婆的娘家人,文氏这个长媳自然是要相陪的,而那时候孙氏和钱氏婆媳正是最亲密的时候,孙氏又哪里能将钱氏落到一旁去,也就让了人将钱氏唤了来。

    孙氏的那位娘家嫂子一直生活在河间府,倒是第一次登侯府的门,更是第一次见着文氏和钱氏这两个侄媳妇。

    文氏记得很清楚,那天她穿了一身自己极喜欢的月牙白的广袖褙子,又搭配了几样虽不十分贵重,但极为精巧的头面。

    而钱氏,因还在新婚期间,穿了一身桃红的凤尾裙,裙尾处用着金线银线绣着看似低调的花鸟图案,但只要细细一打量,就能看出其奢华来,头上戴的更是一整套的极品红翡头面,再配上腕间一对红艳艳的翡翠镯子……

    怎么看都叫人觉得富贵逼人。

    孙氏本来就是极喜欢钱氏的,因而拉着钱氏的手让钱氏站到了她的身后,直将原本立于她身后的文氏都挤得往旁边挪了一步。

    这样的情况下,孙氏的那位娘家嫂子自然难以避免的就认错了人。

    她拉着钱氏的手,将钱氏从头到尾都夸了个遍,却是直接就将钱氏当作了侯府的少夫人。

    后来孙氏解释钱氏的身份,又指着文氏说这才是大儿媳的时候,屋子里的尴尬,文氏一直到现在都仍记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自那之后,文氏发现自己再也没办法压下对钱氏的那些攀比之心了,每日里更是将钱氏的衣着首饰等都牢牢记在了心里,只想着自己手里是不是也有那样的衣裳那样的首饰。

    她想,若是她的手里也有那么多的银子,那她是不是也能够同样让孙氏这个婆婆待她如亲女?

    文氏也想过,这可能根本就是她的一厢情愿,但她却无法控制自己不这样想。

    就如疯魔了一般。

    在这样的攀比之中,从前对银子并不如何在意的文氏,自然也开始思考起来,自己要如何想了法子赚取更多的银子。

    文氏的嫁妆虽然比不上钱氏那般丰厚,但也绝对不少。

    庄子铺子这些自然是不能动的,那些压箱钱若是动了又很容易被发觉,为了想个赚银子的法子,文氏那几日可谓是绞尽脑汁了。

    直到后来,文氏娘家表兄的次子满月,文氏去了表兄家吃满月酒。

    却不想,就偶然听到了放印子钱这种事。

    文氏知道,这种事不应该由她这样身份的人来做,可是对银子的渴望让她失去了理智,竟是一、门心、思的只想着要如何拿了银子去放印子钱。

    后来,这件事就被文氏交给了她那位娘家表兄去办。

    而银子嘛……

    就是她手里管着的那些府里上下的月例银子。

    只要将月例银子晚发上一些时日,趁着这段时间将银子放出去,等到银子收回来,再将月例发下去,这样不需要任何的本钱,就能空手套白狼。

    月例银子其实算不得很多,文氏原是想着,若是证实了放银子钱确实是个来银子快的手段,以后就想了法子拿了自己的压箱银子去放。

    却没想到……

    这就被徐玉见知晓了,还特意上门来提醒于她。

    自徐玉见回门那日与自己说了那些话之后,文氏这几天便一直夜不能寐,而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将那些挪用了的月例银子收了回来,又将月例发了下去。

第310章 会的

    说完这些,文氏轻轻摇了摇头,“做了这些糊涂事,我才突然省悟过来自己竟然如此轻易的就被绕了进去,也幸好这件事传到了五妹妹你这里,否则……”

    否则,真等事情再也压不下的那一天,府里上下,包括老太太、孙氏、钱氏等所有人都知道她竟然去赚这种昧心的银子,文氏都不知道自己那时候会有怎样的结果。

    上一次,孙氏就将浩哥儿抱去了她的房里。

    这一次她做下这样的事……

    只怕如今已经有了二儿媳的孙氏,是不会再容忍她了。

    徐玉见不语。

    她是做小姑的,与文氏的关系也只不过是由从前的两看相厌到现在的平淡如水,与“亲密”这两个字都扯不上关系,因而自然也是不好劝文氏的。

    文氏大概也没指望徐玉见说什么,接着就又苦笑,“这人一钻了牛角尖儿,若不是吃些苦头,还真不会醒悟过来。”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文氏其实根本就不用与钱氏比的。

    她是武定侯府的世子夫人,只等将来徐承信袭了爵,她就是武定侯夫人。

    反观钱氏,就算她嫁妆再丰厚,再得孙氏的喜爱,只从身份这一点,她也是绝对越不过文氏去的。

    无论是孙氏还是钱夫人,对徐承智和钱氏这对小夫妻俩的要求都不高,不过是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做一对富贵闲人而已。

    据说,钱夫人之所以将钱氏嫁给徐承智,看中的就是徐承智是家中次子,肩上没有什么重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文氏自己想不开,非要在钱财上与钱家出来的钱氏相比,这不是与自己过不去又是什么?

    以钱家的富可敌国,若是要比钱财,这满大梁朝,又有几个女儿家能越过了钱氏去?

    文氏之前一直没有想透彻,但也不知道什么,与徐玉见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说了一遍之后,她这一颗心竟然就这样变得通透了起来。

    想到这些,文氏的眼里一阵清明,她站起身,极为郑重的朝着徐玉见一礼,“五妹妹,无论如何,这次都要谢谢你,若不是你……”

    她又摇了摇头。

    徐玉见轻轻侧过身子避开文氏这一礼,抿唇笑了笑,“大嫂不用客气,都是一家人,又不是什么大事,哪里值当大嫂感激?”

    文氏闻言轻轻笑了笑,眼里有着释然之后的宁和。

    话说完了,也道过谢了,文氏也没有在郡王府里多坐,随后就起身与徐玉见告了辞,自回了武定侯府去。

    ……

    沈熙是在徐玉见午睡了才起身的时候回来的。

    他回来时,徐玉见正由几个丫鬟服侍着坐在镜前梳妆。

    才成了亲的女子就如那一朵娇嫩的花儿一般,在铜镜前静静释放着自己的美,当沈熙进屋的脚步声传来,正坐在镜子前的女子循声望过来,待看到沈熙的身影时,面上立即就流露出了笑容。

    沈熙看到这一幕,整颗心便都跟着安定了下来。

    见着沈熙都回来了,几个丫鬟替徐玉见梳妆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不过片刻就给徐玉见梳好了头,又戴上头面。

    待一切都打理妥当了,屋里的丫鬟们才在锦年几个的带领下退了下去。

    丫鬟们才退了下去,沈熙就两步来到徐玉见身边,从后面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徐玉见这时正坐在梳妆台前呢,被沈熙这样一抱,自然也就不能站起身了,略显模糊的铜镜里,于是便就此映出了一双人影。

    看着镜中的影子,徐玉见忍不住微微弯唇。

    她没有让沈熙看到自己的笑容,而是在沈熙的手上轻轻拍了一下,嗔怪道:“还不赶紧松手,我这可是刚刚才梳的头才换的衣裳呢!”

    沈熙不依。

    徐玉见是坐着的,沈熙又比徐玉见高出半头,这样从后面搂着徐玉见的姿势,于沈熙来说其实并不如何舒服。

    但即使是如此,他都舍不得撒手。

    不仅没有撒手,沈熙还搂着徐玉见的腰使劲儿摇了摇,“媳妇,你怎么能这样,为夫难不成还比不上你的头发你的衣裳吗?”

    好不幽怨的模样。

    徐玉见唇畔的弧度又加深了一些。

    明明这人比她还要大一岁,平时当着外人也挺能唬住人的,但只要两人私底下单独相处,徐玉见就总是觉得这人就像是个孩子一般。

    正因为这样想着,徐玉见便不由笑出了声。

    见着徐玉见笑,沈熙便也不再故作哀怨了,先是松开徐玉见,然后两人一起坐到了铺了凉席的罗汉床上。

    “听说今儿咱们大嫂来了?”沈熙问。

    一边说着话,他还将丫鬟送上来的徐玉见平时爱用的点心推到了徐玉见跟前。

    徐玉见轻轻“嗯”了一声,然后又将文氏的来意说了一下。

    沈熙对这件事并不如何关心,只就这样听了一嘴,然后就兴致勃勃的问起了匾额的事,“……等会儿稍凉快一些了,咱们就将这些匾额都挂上去,将来也能告诉咱们的儿子闺女,这些都是他们爹娘挂上去的……”

    徐玉见失笑。

    他们这才成亲几天呢,沈熙就已经想来将来的儿子和闺女了。

    不过……

    想到将来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属于他们俩血脉延续的孩子,徐玉见的一颗心便也变得柔软而圆满起来。

    她现在正在过,以及将来要过的生活,这些都是前面几世一次次重生时,她心里最大的愿望。

    这些愿望……

    现在都实现了。

    徐玉见于是轻轻应道:“好。”

    沈熙含笑看过来,两眼亮晶晶的。

    后来,等到太阳下山,外面也不那么热的时候,沈熙果然拉了徐玉见一起,让人将各个院子的匾额都先后挂了上去。

    徐玉见回到院子时,远远的看到院子上新挂上去的匾额,下意识的就弯起了唇。

    总觉得,这里,好像更有“家”的氛围了。

    如果可以,她其实愿意这样一直与沈熙相伴到老。

    也不知是不是感应到了徐玉见在想什么,沈熙握着徐玉见的手用了用力,然后偏过头来朝着徐玉见微微一笑。

    “会的。”沈熙道。

第311章 诰命

    第二天徐玉见起得有些晚。

    沈熙正处于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两人又正在新婚期,昨儿晚上拉着徐玉见折腾了半宿,早上要能起来得早才奇怪了。

    好在院子里的丫鬟都是识趣的,没得了徐玉见和沈熙的相召都只守在了外面,倒也叫徐玉见少了些尴尬。

    但即使是如此,趁着丫鬟们没注意,徐玉见手仍在沈熙的腰间狠狠拧了好几把。

    沈熙得了便宜,就算被掐得有些痛,也只冲着徐玉见笑。

    起来晚了,两人自然没有去安和院里用早膳。

    说起来,这也亏的安阳郡主打从六年前起就喜爱徐玉见,否则这要是换了别的后宅里,指不定就要被安个勾得爷们儿掉了魂儿的罪名了。

    两人就在东篱轩里用了早膳。

    丫鬟才将碗碟收下去呢,就有婆子匆匆前来禀报,“郡王爷,少夫人,宫里来了人,有皇上的旨意到了……”

    有圣旨到?

    徐玉见只一瞬间就想到了她的诰命上去。

    昨天沈熙是进了宫的,他进宫的目的就是去催一催景泰帝把徐玉见的诰命赏下来。

    后来沈熙回来之后也没有与徐玉见说起这件事,徐玉见只以为她这诰命只怕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封赏下来,因而也没有问。

    却不想……

    徐玉见往沈熙那里看过去。

    沈熙面上带着笑容,“果然今天就来了,皇帝舅舅就是需要人催着才给办事……”

    徐玉见都忍不住轻轻白了他一眼了。

    两人随后也没有耽搁了,各自换了一身郑重一些的衣裳,然后才出了门。

    等他们到达中庭时,安阳郡主也已经到了。

    要接圣旨,安阳郡主自然也不会大意,正指挥着人设案焚香等等,又过了好一会儿,才总算是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一家人跟着便跪地接旨。

    这道旨意果然是为的徐玉见的诰命。

    有了这道圣旨,徐玉见就是端郡王妃,郡王府里的众人也能大大方方地称她一声“郡王妃”,而不是像之前这几日一般称她为“少夫人”。

    而就像沈熙上次所说的那样,徐玉见的诰命一旦下来了,以后沈兆临若是再想着到徐玉见跟前来摆谱儿,那他就得先给徐玉见这个儿媳妇行个礼了。

    想来,沈兆临是绝对不愿意经历这样的事的。

    随着这道圣旨一起赏下来的,还有徐玉见的郡王妃服饰。

    花钗凤冠,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裙,红罗褙子……

    等等。

    送走宫里来的传旨太监之后,徐玉见看着放在几个托盘里的诰命服饰,心里的感觉倒是颇为复杂。

    一品二品为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孺人……

    这世间的女子,有的穷尽大半生,也不过是想“妻居一品”而已。

    徐玉见如今才不过十七岁,就已经是超品的郡王妃了,数遍整个京城,也不见得有几个女眷的品级能比她高。

    安阳郡主见着徐玉见如此,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

    诰命对于女子来说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因而徐玉见才接了旨,就立即给娘家送了信儿,也好叫老太太和姜氏都放下心来。

    不过,徐玉见还没来得及回娘家看看老太太和姜氏,就又另准备着要进宫谢恩了。

    她与沈熙成亲时,不仅许皇后,就是宫里各主位的嫔妃也都是有赏赐的,再加上现在景泰帝又则下了诰命,无论如何都是要进宫去谢恩的。

    说起来,徐玉见这几世以来,还是第一次进宫。

    前面几世的武定侯府后来没落得不成样子,就算是有宫宴,能入宫的也只不过是孙氏这个侯夫人而已。

    当然了,对于前面几世的孙氏来说,遇到这样的宫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就算是进了宫,也不过是换了另一个地方被其他人排挤冷落而已。

    徐玉见就记得,前面几世孙氏一年里总有个一两次要进宫参加这样的宫宴,每一次回来时的脸色都算不得好。

    不过……

    这次徐玉见进宫,自然是与前几世的孙氏不一样的。

    夫妻两个才回了东篱轩,徐玉见都还没来得及试试自己的诰命服饰,安阳郡主就将荣嬷嬷遣了过来。

    荣嬷嬷笑意盈盈的冲着徐玉见和沈熙行了个礼,“老奴恭喜郡王妃,郡主知道郡王爷和郡王妃明儿一早要进宫谢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