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158章

欢恬喜嫁-第158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比如徐慧英。

    徐慧英的夫君叫袁烨。

    在姜氏的说法里,徐慧英和袁烨是经了老太太的应允才成了亲的,但实际情况却是,早在袁烨上门提亲之前,徐慧英和袁烨就已经认识了。

    两人还是在徐慧英一次外出上香时认识的,少年慕艾本就是极为正常的事,两个人只那么一次相遇,却都对对方上了心。

    在那之后,两人又偷偷见了几面。

    甚至,还就这样订了终身。

    当然了,徐慧英向来是个守礼的,就算认定了袁烨,却也没有做出什么于礼教所不容的事来。

    那袁烨对徐慧英倒也有些真心,因而后来直接就上门向老太太提亲。

    到那时,老太太才知道了这个平时看着再柔顺不过的庶女,竟然偷偷就在外面不只一次的与外男私会了。

    老太太大怒之下,当然不会给袁烨什么好脸色看,更不会允了这门亲事。

    不过,那袁烨也是个死心眼儿的,认定了徐慧英之后,任是老太太如何不松口,见天儿的就往侯府里跑,大有老太太不松口他就不放弃的劲儿。

    袁烨这样磨着,老太太本来已经有要松口的迹象了。

    但在这时,徐慧英却因为担心老太太不允这门亲事而去了老太太那里哭求,道是愿意嫁去袁家,就算将来日子过得不好,也断然不会怪老太太。

    这可将已经准备松口的老太太气得够呛。

    这年头的男女亲事都要讲究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太太自认对这个庶女也没有什么坏心思,就算不允这门亲事也是因为徐慧英和袁烨先私会在前,担心徐慧英若是就这样容易的嫁去了袁家,将来会因此而被袁家的人看轻。

    却不想,徐慧英自己却如此不懂事。

    后来,老太太倒是确实应允了这门亲事,而袁烨也在老太太的跟前允诺,只要能娶了徐慧英,将来房里定不会再添了旁人。

    虽然这桩婚事最后是得了个圆满,但因为徐慧英的那一顿哭求,老太太对这个庶女却是不待见起来。

    就是徐慧英出嫁之后的三朝回门,老太太也都称了病。

    徐慧英自己有些理亏,因而后来一段时间倒也没有再登侯府的门。

    后来没多久,袁烨去了辽城的卫所任千户,徐慧英也跟着去了辽城。

    辽城隔着京城有千里之隔,通信本就不方便,再加上徐慧英也知道老太太不待见她,这些年来除了年节时会往京城送年节礼之外,倒是再没有与侯府联系过了。

    而这次……

    之所以会找到徐玉见,也是因为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才说到来意,徐慧英眼里就先滑落了两行泪。

    “恬姐儿,若是有选择,姑母是不会来麻烦你的,可这次,姑母也实在没有办法了,你帮帮姑母,也帮帮你姑父吧,只要这次你姑父能度过这一劫,姑母就是给你立个长生牌位都行……”

    说到后来,徐慧英都有些胡言乱语了。

    徐玉见心中有些无奈,她给徐慧英递了一张帕子,温声道:“姑母,您先别急,到底怎么回事您慢慢说好吗?”

    徐慧英闻言连忙拿帕子擦了手脸。

    她抬头看向徐玉见,就如看到了什么救命稻草一般。

    徐玉见有些无奈。

    虽然她现在还不知道徐慧英这是怎么了,但想也知道,应该是为了袁烨的事,而袁烨的事也只有沈熙才能帮得上忙,徐慧英跑来她这里这样一番哭求,说实话是有些求人所难的。

    徐慧英这时候也想起来自己还没有说出原因,于是略带了些哽咽地道:“恬姐儿,事情是这样的……”

    徐慧英的夫君叫袁烨。

    袁家在京城显得有些不起眼,更没有什么别的门路可以走,因而当年就算袁烨和徐慧英都并不想去辽城,但最终也只能往辽城而去,而且还一去就是二十年。

    至于侯府……

    那时徐慧英自认惹恼了老太太,又哪里会求到侯府头上去?

    说起来,徐慧英那时的性子虽然看似柔顺,但骨子里也是有些拧的。

    辽城的情况有些复杂,越是朝廷派过去的人就越得不到认可,别说像袁烨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千户了,就是驻守辽城的将领,在辽城的那些老兵的眼里,也是算不得什么的。

    好在,袁烨这个人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野心,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倒也安安稳稳的过了二十年。

    结果……

    前几个月就出事了。

    因为辽城的位置特殊,辽城的地位在大梁朝也是极为重要的,再加上几十年前还有穆宗那件事,因而朝廷对辽城的掌握力度不高。

    大梁实行世兵制,军籍是世代承袭的,而为了解决军饷问题,更是实行囤田制,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两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家具和种子,并按份上交粮食。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兵源不愁,亦能让军队自给自足。

    这样的制度是太祖立国时确定的,太祖更因想出了这样的制度而自得不已。

    囤田制实行了百余年,到得如今虽然渐渐能看出来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但是大方向上总还是好的。

    每年的秋收之后,屯军收获的粮食六石由该军自取,余粮交至军仓。

    这是每个卫所里最重要的事,因而秋收交粮时这些事都是交由了各卫所的千户统一负责,袁烨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虽然与辽城隔了不远的北夷今年似乎有些干旱,但辽城这里却是意外的风调雨顺,屯军种植的粮食更是大丰收,都没用袁烨怎么操心,他手下的屯军就都将粮食交了上来。

    袁烨也是个谨慎的,为了怕夜长梦多,这些军粮收上来之后就立马喊着人一起交到了军仓去。

第358章

    原本,这件事就应该这样了结了。

    但袁烨没想到,才过了几天的功夫,就有上面的人找了上来,而且还直接以一个贪腐军粮的罪名将他抓进了狱中。

    袁烨自然是觉得冤枉的。

    他手下的屯军上交的军粮他都已经交到了军仓里去,军仓也是有记录的,为何会突然有了这样一个罪名?

    军粮至关重要,但凡涉及到军粮的贪腐,卫所都是绝对不会放松的。

    因为袁烨一直喊冤,上面的人对这件事倒也确实作了清查,这一查就查出问题来了,袁烨明明是将军粮交到了军仓之中的,当时还签字划押了,但这时再查却压根儿就没有了他上交军粮的记录。

    就好像……

    一切都是袁烨的想一般。

    徐慧英说到这些,哭得跟泪人一样,整个人看起来再狼狈不过,“……夫君他一辈子谨小慎微,更不与人结怨,突然遭此横祸竟连半点头绪都没有,连是谁在暗害他都半点不知,如今这件事因滋事体大,已经上报到兵部,夫君也被押解回京,若是再不能洗清冤屈,只怕就要判个秋后处斩了……”

    徐玉见眉头微拧。

    袁烨是千户,下面也就管着一千人,就算他下面的人全都是屯军,也不过一千人而已,每人上交六石的粮食,也不过是六千石。

    出了贪墨军粮之事,不想着将军粮追回来,反而这么快就上报军部,而且还要秋后处斩?

    徐玉见将这个疑问问了出来。

    徐慧英听到“处斩”这两个字,又忍不住落了泪,然后才断断续续地道:“听说是因为如今各边军都不乏贪墨军粮之事,所以兵部这次是要杀鸡儆猴……”

    无疑,袁烨就是杀鸡儆猴之中的“鸡”了。

    大梁的军粮都是由屯田制度来自给自足的,若是这样的制度因为贪墨而遭到了破坏,对如今的大梁来说绝对是不能接受的。

    是以,兵部会从重处理,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只不过……

    这次要被从重处理的,却是袁烨。

    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徐慧英连忙又道:“恬姐儿,你姑父绝不是那等会贪墨军粮之人,这件事定是有人在其中捣鬼,你姑父早先就与我说过,军中如今的风向有些不对,哪里能想到这把火竟然会烧到了他身上……”

    说完话又是一阵痛哭。

    徐玉见摇了摇头。

    她大概知道徐慧英为什么会找到她这个从未见过面的侄女这里来了。

    辽城的卫所正好是隶属于中军都督府,就算军丁犯罪当由兵部来处置,但沈熙怎么说也是中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再加上沈熙还是郡王,若沈熙愿意出手的话,袁烨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

    毕竟,徐慧英坚持袁烨是被人陷害的,只要有人愿意发话重新彻查,一定能让袁烨洗脱冤屈。

    徐玉见想了想,却没有急着给徐慧英答复。

    虽然她和徐慧英这才是第一次见面,但不管怎么说徐慧英也是她的姑母,如果事情确实如徐慧英所说的那般,对沈熙来说又不是什么难题,能帮一把的她当然不会推辞。

    可现在,她还不知道沈熙那里有没有什么难处。

    所以,徐玉见道:“姑母,您也不要着急,这件事还要等夫君回府之后再另行商议,姑母现在住在何处?”

    听徐玉见问起这个,徐慧英脸上又有些难堪。

    袁家只有袁烨这么一个儿子,当初在京城倒是有座宅子,但袁烨当年去辽城的时候,袁家二老也跟着一起去了,因而京城的宅子早早的就卖了。

    是以,徐慧英在京城可以说是无处可归的。

    更因为要捏着手里的那点银子打点袁烨的事,徐慧英连住个好点的客栈都舍不得,只挑了一间最便宜的客栈住着。

    徐玉见见状倒也能猜到几分,于是道:“若是姑母不嫌弃,倒是不妨就在府里小住。”

    徐慧英都已经走投无路了,又哪里还会嫌弃?

    一时之间看向徐玉见的眼里都满是感激了。

    徐玉见又向徐慧英问了她住的客栈的名字,然后唤了锦年领着两个婆子去了客栈里给徐慧英收拾行李,再让锦华收拾了客房让徐慧英住下。

    将这些吩咐下去之后,徐玉见又去安和院里与安阳郡主打了声招呼。

    安阳郡主估摸着徐慧英这突然上门应当还有什么内情,顾忌着徐玉见的脸面,倒也没有多问什么。

    到了下午天色开始变暗的时候,沈熙才回来了。

    徐玉见这时候正在想着徐慧英的事呢。

    她在想,前面几世里,袁烨是不是也发生了同样的事,而那时的徐慧英,又是找的何人求助?

    侯府吗?

    前面有几世的这个时候,徐玉见已经重生了,但上一世却是到明年时才重生的。

    将上一世的事一一细想了一遍,徐玉见虽然对徐慧英还是没有什么印象,却突然想起来,上一世大概也是差不多的时间里,徐玉见有一次出门归来的时候,差点与一名低着头似在哭泣的妇人撞上,那妇人只低声道了句“对不住”就又低着头疾步离开了,叫徐玉见连她的容貌都没看到。

    后来,徐玉见倒是听府里碎嘴的婆子说过两嘴,说那妇人是来见老太太的,还将老太太气得犯了头疼。

    那妇人……

    是徐慧英吗?

    徐玉见也没有答案。

    不过,她想,就算那妇人真的是徐慧英,她也不可能从侯府这里得到任何的助力。

    那时的侯府正是日落西山的光景,自身尚且难保,又哪里还有余力去帮袁烨?

    沈熙站在门口倒没有急着进屋,直到屋里的暖气将他身上的寒气给驱散了,这才进屋换了身衣裳,却发现徐玉见一直到这时都还是一副发神的模样,于是忍不住凑到徐玉见跟前。

    “媳妇,你在想什么想得这么入神?”沈熙伸手在徐玉见的眼前不断晃动着。

    徐玉见抬手就打在了沈熙的手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沈熙这才笑道,“媳妇,今天府里来客人了?”

第359章

    府里来客人了,而且还被徐玉见安排着住进了客院,沈熙知道也再正常不过了。

    徐玉见点了点头。

    然后,她将袁烨的事情说了一遍。

    “这件事若是为难,子长你自然不用沾手。”徐玉见直接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人都是自私的。

    比起一个才见了第一次面,没有什么感情可言的姑母,以及一个还没见过面的姑父,徐玉见自然是偏向沈熙的,若这件事对沈熙有害,她当然不会让沈熙插手。

    沈熙将话听完,眼里却流露出了些许的兴味。

    “辽城吗?”

    他低声道。

    许久,沈熙才重新抬起头,抓着徐玉见的手凑到嘴边亲了一下,“恬恬,到底那也是你姑父,既然咱们有余力,自然也是要帮一把的,这件事你就放心吧。”

    徐玉见有些狐疑地看了沈熙一眼,“真的不为难?”

    沈熙闻言失笑,“恬恬,你怎么就对为夫没有信心呢,放心吧,若是为难的话我绝不会逞强的。”

    听他这样一说,徐玉见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晚膳是所有人在安和院里一起用的。

    为了欢迎徐慧英的到来,安阳郡主特意吩咐了厨房多加了几个菜,虽然只有四个人用膳,却摆了满满一桌,倒是叫徐慧英为此局促不已。

    用了晚膳,徐玉见趁着送徐慧英回客房的时候,将沈熙的那番话转达给了徐慧英,直喜得徐慧英又喜极而泣起来。

    第二天,处理了侯府的事,徐玉见与安阳郡主说了一声,就回了武定侯府。

    徐慧英虽然是个庶出的,但到底也是侯府的女儿,她现在到了京城,还找到了徐玉见这里,徐玉见总要与老太太说一声的。

    老太太对徐玉见的到来倒是有些意外,在听了徐玉见的话之后,面色也跟着有些阴沉下来。

    “你那大姑母,她本就是个极有主意的,当初要嫁去袁家是如此,现在直接越过娘家找到恬姐儿你这里也是如此,既然你夫君能搭得上手,我这个老婆子总不能拦着……”

    老太太说完话还冷哼了一声。

    老小老小,老太太如今年纪越发的大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