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195章

欢恬喜嫁-第195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的功夫,沈熙的眼里就隐隐带了些水光。

    可不就是一副让人看了就暖心的画面么?

    景泰帝这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纵是帝王,也终是免不了被病痛折磨,景泰帝的一双眼睛从前看着再威严睿智不过,但现在到底也多了些浑浊。

    “熙哥儿,你可算是回来了。”景泰帝眼里也闪动着慈祥的光芒,“自从你离京之后,你母亲虽然没有进宫来寻朕哭诉,但朕又哪里能不知道她对你的牵挂,好在你现在平安归来了,否则朕都不知道要如何向安阳交待呢……”

    说着话,景泰帝灰败的面上也多了些笑容。

    沈熙眼中光芒微闪。

    身为帝王,景泰帝做任何事,又何需向旁人交待?

    就算他这次真的死在了辽城,景泰帝难不成还真要对安阳郡主有所交待不成,不过也就是多给些赏赐也就罢了。

    又有什么人,是真的被这位帝王真正放在了心上的?

    正因为对这一点知道得再清楚不过,沈熙才会早早的就替自己以及郡王府找寻以后的出路。

    心里想着这些,沈熙面上却半点也没有表露出来,他一把握住景泰帝那略显得有些枯瘦的手,颇受感动地道:“皇帝舅舅,您疼了我这么多年,我这次也不过是替您稍微分忧而已,又哪里能叫您在病中还如此为我担心?好在,这次是幸不辱命了。”

    幸不辱命。

    听到这几个字,景泰帝眼中的光芒微闪。

    他微微抬起头。

    沈熙见状连忙又在景泰帝脑后塞了一颗枕头,让景泰帝能够更舒服一些。

    景泰帝微微一叹之后,就像是从来没见过沈熙一般打量着他。

    许久,他才又重新露出笑容,“熙哥儿,你这孩子如今倒是知道什么叫谦虚了,这次在辽城,你可是替大梁立下了大功劳,怎么,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尽管与舅舅说。”

    沈熙闻言立即有些腼腆地笑了笑,“皇帝舅舅,您要这样说可就是折煞我了,不过是侥幸而已,我也不要什么封赏,只希望皇帝舅舅能一直龙体康健,也就行了。”

    一脸的真诚。

    景泰帝目光又闪了闪。

    若是在景泰帝身体还康健的时候,他也许真的会如沈熙所说的那般,什么封赏也不给他。

    可现在……

    景泰帝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他到底还是老了,这么些年竟然都没有看出来他这个以纨绔闻名的外甥,胸中竟然早就有了乾坤,还借着这次北夷进犯而一举立下了功劳。

    呵,世人谁不知道当今皇上最是宠爱沈熙这个端郡王,现在沈熙立下了这样的功劳,以一己之力就解了辽城之危,还直接打得北夷在一段时间之内不可能再次进犯。

    若他真的什么也不封赏……

    那不是自打嘴巴吗?

    辽城那么多百姓和将士都看着京城的动静呢,若是他们拥护的端郡王真的受了这样的委屈,辽城那些人不得冲到京城来讨个公道?

    景泰帝又微闭了眼。

    他这个外甥啊,也只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而已,事先又有谁能想到他能做到这一步?

    就是景泰帝自己,也是半点不曾想到的。

    若他还年轻,那自然可以压着沈熙的,可现在……

    景泰帝一时之间难免有种英雄末路之感。

    不管什么人,总是不能不服老的,就是他这个帝王也是一样。

    大梁朝的天下,总是要交到太子手里的,而太子性情又太过温厚,他一旦驾崩,太子又如何能驾驭得住沈熙?

    一想到这些,景泰帝便有些后悔。

    至于后悔些什么,大概就只有景泰帝自己才知道了。

    许久,景泰帝才又重新睁开眼睛,“你这孩子,惯会说孩子话,你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连破釜沉舟的北夷人都被你打退了,要是不封赏你,舅舅又哪里能过意得去?”

    沈熙闻言也不推辞,笑嘻嘻地道:“那就先谢过皇帝舅舅了。”

    景泰帝这会儿看着精神倒是要好一些了,倒是笑着与沈熙拉起了家常,“你媳妇前不久才给你生了个儿子吧,你不在京城,我也不好下旨让你媳妇抱着孩子进宫,既然现在你也回京了,总要将孩子抱过来让朕好好看看才是……”

    沈熙微微一顿,然后也不推辞,“皇帝舅舅,这还不简单吗,改明儿我就领了寅哥儿进宫来看您!我也是到回京之后才知道多了个儿子,昨儿看着那小家伙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呢……”

第442章

    之后的时间,在景泰帝与沈熙的家常之中就这样过去了。

    等到景泰帝有些乏了,沈熙这才与景泰帝道了别,自出了宫去。

    回到郡王府,徐玉见也正好带着寅哥儿午睡了起来。

    见了沈熙回来,徐玉见往前迎了两步,先是将沈熙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略有些担心地道:“子长,没事吧?”

    沈熙失笑。

    先将屋里的丫鬟们都遣了下去,沈熙随后一边换着身上的朝服,一边笑着道:“我也只不过是进宫看看皇帝舅舅,顺便将这些日子在辽城的事都向皇帝舅舅汇报一下而已,又哪里能出什么事?那后宫,对我来说可不是什么狼窝虎穴……”

    徐玉见闻言不置可否。

    从沈熙告诉她的那些,再加上徐玉见自己的一些猜测,也足够她知道,景泰帝对沈熙可不像他所表现出来的那般亲近,不知道有多防着沈熙呢。

    现在沈熙又立了功回来,谁知道景泰帝会做出什么来?

    不过,没事就好。

    徐玉见抱了寅哥儿过来逗了一会儿,就听到刚换好了衣裳的沈熙突然道:“恬恬,皇帝舅舅发了话,过两日咱们只怕要带着寅哥儿一起进宫去一趟了。”

    进宫?

    徐玉见抱着寅哥儿的手上微微一用力。

    在这个时候,景泰帝让她和沈熙带了寅哥儿进宫,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

    徐玉见紧紧拧起眉头。

    沈熙见状有些好笑,他伸手在徐玉见的鼻尖轻轻刮了刮,“媳妇,你呀就是喜欢想太多,咱们不过是抱着寅哥儿在皇帝舅舅跟前转一圈而已,不会有什么事的。”

    景泰帝做了几十年的帝王,就是沈熙在辽城玩的那些小把戏,也定是不能瞒得过景泰帝的双眼的,既然他都能忍下这些,又怎么可能会对寅哥儿做什么呢?

    听沈熙这样一说,徐玉见也想明白过来,这次还真是她想太多了。

    这时寅哥儿因为徐玉见太过用力了,在襁褓里有些不适的挣扎了一下,徐玉见连忙松了手,又轻轻拍了几下,才总算是叫寅哥儿又重新安静了下来。

    “既然这样,那改明儿咱们就一起进宫吧。”徐玉见道。

    沈熙点头。

    夫妻俩坐在一起又说了一会儿话,就有人进来禀报,陈义安和姜季宁到了。

    徐玉见倒是不意外。

    沈熙和陈义安本就交好,后来更可以说是在同一条船上,如今沈熙好不容易从辽城回来了,今天又去宫里走了那一遭,陈义安会得到消息还这么快的造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沈熙与徐玉见打了个招呼,然后便去了外院的书房招呼陈义安去了。

    徐玉见则让人将姜季宁请到了东篱轩来。

    姜季宁如今在长宁侯府活得顺心顺意的,就是陈义安那继母,在上次从徐玉见这里碰了钉子之后都再没能闹出什么妖蛾子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总算是认清了形势,总之是再没在姜季宁这里找过什么麻烦了。

    也正因为万事顺遂,姜季宁的面色可谓是极好了。

    徐玉见将姜季宁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季宁表姐自从成亲之后,这是越发的风采出众了。”

    话中不无打趣。

    姜季宁面上微微一红,随后就道:“恬姐儿,你也就会打趣我。”

    之后,姜季宁的目光就落到了寅哥儿的身上。

    徐玉见心里微微一动。

    自寅哥儿出生之后,姜季宁倒是来了郡王府几次,每次见了寅哥儿总是极为欢喜,有空就将寅哥儿抱在手里。

    大概……

    姜季宁这也是想要生个孩子了。

    不过,这也不奇怪,女子成亲之后总会考虑子嗣的问题,姜季宁还比徐玉见大了月份呢,现在要孩子也差不多才是。

    心里这样想着,徐玉见干脆就将寅哥儿放到了姜季宁的手里,“季宁表姐,寅哥儿现在可是越发的沉手了,正好你来了,可得帮着我好好抱抱。”

    时下有抱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以沾喜气的说法。

    既然姜季宁自己不排斥这样做,徐玉见自然也不会舍不得让姜季宁抱抱寅哥儿。

    想起上次姜季宁所说的,严氏给她写了信的事,徐玉见又忍不住多问了一嘴。

    姜季宁原本面上带着笑的,听徐玉见提起严氏,便又微微摇了摇头,“不管怎么样,母亲也生养了我和哥哥,我总不能因为出嫁了就再不管母亲……”

    在接到严氏的信之后,姜季宁就选了一个嫁妆里的庄子,将严氏接到了庄子上。

    庄子上的条件自然是比不上东宁伯府,但比起严氏之前住的庵堂里,又不知道要好了多少了。

    严氏折腾了这么久,想来如今总会安分了吧。

    徐玉见和姜季宁说了半下午的话,到天色将暗的时候,陈义安才从沈熙的书房里出了来,遣了人过来接了姜季宁一起回府。

    不多时,沈熙也回了东篱轩。

    夫妻俩带着寅哥儿,一起去安和院里用晚膳。

    路上,徐玉见有些好奇,“陈明远寻你可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沈熙摇了摇头,“哪里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过是久别重逢了寻我说说京城最近的情况而已。”

    离京几个月,虽然沈熙留了人手时常汇报京城的情况,但到底还是不如一直呆在京城的陈义安看得清楚。

    ……

    又过了两日,宫里就传了旨意,道是华太后和江皇后都想看看郡王府的小公子,特意召了安阳郡主和徐玉见领着寅哥儿进宫。

    太后和皇后相召,安阳郡主和徐玉见自然是不得不从。

    于是次日一早,婆媳俩就穿戴一新,抱了寅哥儿由沈熙陪着一起进了宫。

    入宫之后,三人就径直去了慈宁宫。

    慈宁宫里这时已经极为热闹,不仅江皇后和罗贵妃,宫里其他位份较高的嫔妃们也都一个不落的纷纷来给华太后请安。

    徐玉见三人才一进了慈宁宫,所有人的视线便都落到了正被沈熙抱在了怀里的寅哥儿身上。

    华太后先就笑了,“熙哥儿,都说抱子不抱孙,你倒是一点也不讲究……”

第443章

    后宫是妃嫔的居所,按说沈熙这个外男是不应该到后宫来的,不过沈熙也是皇室血脉,严格说起来也算不上是外男,又有太后相召,倒也算不得什么了。

    徐玉见三人先给华太后、江皇后、罗贵妃等人行了礼。

    沈熙抱着寅哥儿,笑嘻嘻地道:“太后您可不知道,这小子现在可沉手了,真要叫母亲和恬恬一路抱进来,指定得将她们累坏了……”

    绝口不提跟着来的丫鬟乳娘等。

    众妃嫔们听了这话,却又都忍不住看向徐玉见。

    能叫端郡王当着太后的面还一口一个“恬恬”的叫,这端郡王妃在如何抓住男人的心这件事上,倒也确实有些手段了。

    华太后倒是没注意到这些。

    让人给徐玉见三人看座之后,华太后有些意外地道:“哦?来来来,让哀家也抱抱寅哥儿……”

    沈熙也不含糊,立即就就笑着上前,还真的就将寅哥儿放到了华太后的臂弯里。

    虽然华太后如今年事已高,但她怎么也是女子,而且生养过,抱起孩子来比起沈熙当初那浑身僵硬得跟木头一样的模样来,又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寅哥儿这时正醒着,被华太后抱着,有些好奇地睁着眼睛看向华太后。

    到了华太后这样的年纪,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孩子了,被寅哥儿这样一瞧,华太后只觉得一颗心都要化了一般。

    虽然华太后有心想多抱寅哥儿一会儿,但到底上了年纪,只抱了大概盏茶的功夫,华太后就笑着示意沈熙将寅哥儿抱回去,“还真是挺沉手……”

    然后又吩咐人赏了一大堆的金银玉器给寅哥儿。

    有了华太后在前,江皇后之后也抱了寅哥儿好一会儿,同样也给了赏赐。

    等到江皇后将寅哥儿交到徐玉见的手里,罗贵妃似乎也来了兴致,“本宫也好久没有抱过这样的小东西了,不如也让本宫抱抱?”

    安阳郡主和徐玉见都微微皱了皱眉。

    小东西。

    怎么听都不像是什么好话。

    沈熙眼里有寒芒闪过。

    当初景泰帝立储一事,与沈熙多少也有那么点关系,事情过去这么久,罗贵妃和宁王该知道的只怕也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因而,罗贵妃会对端郡王府的人没有好脸色,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沈熙暗暗冷笑了一声。

    不过,这里到底是慈宁宫,罗贵妃也总是皇家的人,沈熙心里纵是再如何不快,也总不好发作出来。

    他于是朝着徐玉见使了个眼色。

    徐玉见和沈熙也算得上心意相通,只看沈熙的这个眼色,徐玉见就不动声色的将寅哥儿抱得紧了些,然后隔着襁褓悄悄在寅哥儿身上掐了一把。

    寅哥儿顿时就哇哇大哭起来。

    徐玉见心里不知道有多心疼,偏偏面上还得略带了歉然地看向罗贵妃,“贵妃娘娘恕罪,寅哥儿大概是饿了……”

    华太后看了罗贵妃一眼,淡淡地道:“既然孩子饿了,就赶紧抱下去吧。”

    得了华太后的话,徐玉见轻轻应了一声,然后唤了乳娘过来,将寅哥儿抱到了偏殿喂奶。

    安阳郡主也朝着陪着一起进宫的荣嬷嬷使了个眼色,荣嬷嬷也连忙跟着乳娘一起去了偏殿。

    徐玉见也跟着松了口气。

    宫里可不是郡王府,有荣嬷嬷这个从宫里出去的老人盯着,总不会叫人钻了空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