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欢恬喜嫁 >

第62章

欢恬喜嫁-第62章

小说: 欢恬喜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如今贵为成国公夫人,一个出嫁的庶女,她当然是可以不放在眼里的。

    可就算英国公府的情况有异,但沈怡情她到底也是英国公世子夫人,难不成王氏就一点也不在乎?

    众人都有些想不透。

    王氏也不理会其他人在想些什么,话说完之后,也不给其他人留个说话的机会,就看向仍静立着的英国公府的嬷嬷和丫鬟们,“几位嬷嬷,既然贵府世子夫人身子有些不适,诸位还是早些将她送回去吧,毕竟,她肚子里现在可怀着英国公府的血脉……”

    若不是不想让别人听出什么来,王氏都想直接说沈怡情肚子里怀的是英国公府的男丁了。

    无论如何,英国公府的人总会让沈怡情“生下”一个男丁的。

    得了王氏的话,其中一位嬷嬷便不卑不亢的行了个礼,“多谢夫人关怀,想必我家世子夫人也会体谅几位夫人对她的关爱的。”

    话说完,这位嬷嬷朝其他几人使了个眼色,另外几人便齐齐上前,一起搀扶着晕过去的沈怡情就这样在众人的注视之中离开了荣雅堂。

    之后,王氏和安阳郡主都若无其事的坐下继续用膳,其他人却没有她们这样的心情。

    这顿饭便在众人的味同嚼蜡之中过去了。

    用完膳,众人也没有多留,一一辞别了蒋氏,就各自回了自己的院子。

    徐玉见先是去了徐慧贞那里坐了坐,见时辰也不早了,与徐慧贞道了别,便又去了集雅堂向安阳郡主辞行。

    安阳郡主没让徐玉见急着走,倒是拉着她说了会儿话。

    “恬姐儿,这出戏看得可畅快?”安阳郡主笑着问。

    徐玉见毫不掩饰地点头,“说起来还得多谢郡主,若非郡主,这次我可看不到这出好戏。”

    不得不说,看到沈怡情如今过得不好,徐玉见就放心了。

    当初沈怡情能冷眼看着桃姨娘算计徐玉初,还在背地里幸灾乐祸,既然她能有那样令人作呕的心思,想来现在她也该明白身处泥潭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感受了。

    听徐玉见如此说,安阳郡主的笑容便又深了些许。

    五年来的亲近,足以让安阳郡主瞧出徐玉见的聪慧,以及她身上偶尔现出的那种与她的年纪并不相符的成熟稳重,这时又听徐玉见这样承认了下来,安阳郡主心里便又忍不住有些喟叹。

    她想起,当初沈怡情之所以能嫁进英国公府,一定程度上来说甚至是由徐玉见这个当时只有十一岁的小姑娘决定的,一时之间也有些感慨。

    之后,两人倒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徐玉见又与安阳郡主拉了会儿家常,便辞别了安阳郡主,自回了武定侯府去。

第140章 报喜

    看着徐玉见走远,一直立于安阳郡主身后的荣嬷嬷突然低声道:“郡主,您这是看中了沈家五姑娘?”

    荣嬷嬷虽然是从太后身边出来的,但跟在安阳郡主身边这么多年,也得到了安阳郡主全心的信任,先前安阳郡主与徐玉见说话,都一点也没有避着荣嬷嬷。

    被荣嬷嬷猜中自己的心思,安阳郡主也不意外。

    她轻轻点头,先是笑了笑,然后又摇了摇头,“恬姐儿这孩子,我是真的喜欢,若是她能给熙哥儿那皮猴子做媳妇,我这个做母亲的只怕夜里做梦都要笑出来……”

    事实上,就如外人所猜测的那般,安阳郡主确实有意想让徐玉见给她做儿媳妇。

    不仅是因为她喜欢徐玉见这个人,也是因为徐玉见适合。

    安阳郡主只有沈熙这么一个儿子,自然难免宠溺了些,宠着宠着就将沈熙宠成了一个顽劣而且还不知险恶的性子。

    若是在寻常的人家,这样的性子倒也能被人赞一声“率直”,可在成国公府,这样的性子无疑是不行的。

    就比如,五年前,桃姨娘只用了两个不起眼的婆子,就差点要了沈熙的命。

    虽然安阳郡主忍着不舍将沈熙送离了京城,可这几年沈熙到底有多少长进,她这个做母亲的也着实没有什么信心。

    而且,沈熙只要一回京就是现成的端郡王,他的将来不可能会简单了去。

    也所以,在安阳郡主看来,沈熙将来的媳妇,就应该聪明有心机,能够应付各种复杂场合的。

    她认为徐玉见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一点,从五年前沈怡情的事就可以看出来。

    安阳郡主不知道徐玉见是从谁口中知道英国公府的事的,当然她也不关心这一点,但徐玉见在这件事之中表现出来的果决狠辣,以及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达成目的应该从何入手的聪慧,却叫安阳郡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时候的徐玉见,可才十一岁。

    而且,安阳郡主还发现,徐玉见虽然年纪不大,但对京城的许多事,竟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就比如英国公府的事。

    这无疑更让安阳郡主觉得徐玉见是个适合做自己儿媳妇的人选。

    只不过……

    安阳郡主忍不住叹了口气,“我倒是想让恬姐儿做儿媳妇,不过这几年看来,恬姐儿自己可一点也没有这种心思。”

    徐玉见到底有没有这个心思,安阳郡主当然能够看得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有些犹豫。

    徐玉见可是沈熙的救命恩人,若是她自己不愿意,安阳郡主又如何好勉强了她去?

    而且……

    也不知道沈熙这五年有多少长进,若还是像五年前那样,安阳郡主都没脸向徐玉见提。

    生平第一次,安阳郡主因为自己儿子的不够优秀而苦恼了起来。

    到最后,安阳郡主也只能轻叹一口气,“这儿女亲事还是得看缘分,我倒是想让恬姐儿做儿媳妇,但若是她与熙哥儿没有那个缘分,自然也只能作罢,真要如此,到时候……”

    到时候,便收了徐玉见作义女,再替她寻个好人家吧。

    ……

    看到了沈怡情捣鼓出来的一出戏,最后以了她事先只怕是没想过的方式作为结局,徐玉见心情舒畅之下,这一晚倒是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徐玉见就写了封信给徐玉初,将昨天的见闻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

    徐玉见本以为,经过这件事之后,她们姐妹与沈怡情这个人应该是没有机会再见面了才是。

    毕竟,沈怡情闹了这么一出,英国公府那位太夫人应该不太可能再让她出门了才是。

    却没想到,与沈怡情的再次见面,竟然与这次没隔了太久。

    打从蒋氏的生辰之后,英国公世子夫人有了身孕,并且已经满了三个月的消息,就这样传了出来。

    就算英国公府再怎么低调,但到底也是硕果仅存的两家国公府之一,沈怡情这个世子夫人又是出自成国公府的,是以这件事在京城的女眷的之中倒也引起了一番热议的。

    沈怡情嫁进英国公府五年才有了身孕,而在这期间,无论是英国公夫人还是英国公太夫人竟然都没有表示出什么不满,这叫许多人都暗羡沈怡情有福气,有这样通情达理的祖母和婆婆。

    想来,现在沈怡情好不容易才有了身孕,只要生下了儿子,这将来的日子也就该顺心顺意了吧?

    不得不说,在许多人眼里,现在的沈怡情至少也应该喜极而泣了。

    至于沈怡情现在心情如何,那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自打上次见过沈怡情之后,徐玉见就再没关心过她的事。

    只要她再没办法从英国公府那个泥潭里爬出来,她又能形成什么威胁?

    让徐玉见关心的,却是另一件事了。

    中元祭祖之后,转眼就到了七月底。

    这天,徐玉见收到了一封从东宁伯府送来的信。

    事实上,东宁伯府一起送来了三封信,一封是给老太太的,一封是给姜氏的,这最后一封则送到了碧水阁。

    丫头送信过来的时候,徐玉见正在碧水阁的一楼写字。

    从东宁伯府来的信,想也知道定是徐玉初写给她的。

    待从送信的丫鬟那里问明了,这次东宁伯府竟然一次送来了三封信,对这信中的内容,徐玉见心里就已经有了隐隐的猜测。

    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徐玉初那里有了好消息吧。

    果然,拆开信读了一遍,正是徐玉初写信报喜来了。

    原来,这近半月以来,徐玉初总觉得有些嗜睡,而且平日里总是精神不振,就连饭量都跟着小了些。

    最开始时,徐玉初并没有在意。

    毕竟这段时间本就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在这样的高温之下,精神不济食欲不振也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是以,徐玉初就连请大夫来诊脉的想法都没有过。

    直到昨儿个晚膳时,在吃下一筷子她平时喜欢的菜时,徐玉初却突然毫无任何预兆的就干呕了起来,那时贺氏和程氏也都在,可将她们吓得够呛。

第141章 看望

    徐玉初自己是个没有生养过的,当然没有经验,可贺氏和程氏却都是过来人。

    初时的惊吓之后,两人立即面带喜色,连忙就让人去请了大夫入府。

    这一诊脉,果然就诊出了喜脉。

    知道自己并不是因为天热而精神不好,而是有了身孕,徐玉初一时之间惊喜得都没回过神来。

    进门三年都未曾有孕,徐玉初当然不可能没有压力,甚至都为此拉了徐玉见一起去光华寺上香求子,她一直等着自己的孩子到来,却根本就没注意到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异常。

    就算是葵水未至,也因为平时月信就不太准时而忽略了过去。

    得了大夫的再三肯定,徐玉初才总算敢放开心怀高兴起来。

    想想,她去光华寺上香求子可才一个月多一点,现在就有了一个月的身孕,岂不是差不多就在从光华寺回来之后就立刻有了身孕?

    也因为如此,徐玉初如今可是极为相信光华寺的香火的。

    甚至,她都已经打算好了,等到将这一胎坐稳了,她就再寻了徐玉见一起去光华寺还愿。

    徐玉初有了身孕,贺氏程氏自然高兴万分,姜伯羡更是喜得看着徐玉初的肚子傻笑了好半晌。

    因为还未满三个月,不宜四处张扬,是以也没有声张,只是往徐家这里送了信儿而已。

    收到徐玉见的报喜,老太太和姜氏当然也都喜出望外。

    老太太和姜氏本就暗自担心着徐玉初的子嗣问题,如今徐玉初总算是有身孕了,两人哪里能不高兴?

    这段时间天热,老太太又因为年纪大了不宜在房里摆多了冰,因而染了些暑气,原本有些恹恹的呢,得了这个消息之后仿佛喝了一剂效果极佳的良药,原本是有些昏昏沉沉的,这下顿时就有了精神,甚至当即就张罗着要亲自往东宁伯府走一趟,看看徐玉初现在如何了。

    当然,老太太最后被劝住了。

    本就染了暑气,这还没好全呢,再顶着烈日出门,万一加重了病情又要如何是好?

    不仅老太太,其实姜氏这些日子也因为苦夏而身子有些不舒坦,虽然两人都是极想立即就去看看徐玉初,但想到徐玉初现在正是在前三个月的关键时期,万一沾了病气给她就不好了。

    于是,在徐玉见的自告奋勇之下,老太太和姜氏便将这往东宁伯府看望徐玉初的重任交到了徐玉见手上。

    若不是想着好多东西都还没来得及收拾,只怕老太太和姜氏放下信就要撵着徐玉见去东宁伯府呢。

    就算如此,第二天一早,徐玉见才在荣寿堂用完早膳,就被催促着上了马车。

    马车上早就装上了老太太和姜氏替徐玉初准备的东西,比如姜氏闲暇时亲手做的小衣裳鞋帽,老太太准备的小孩子用的镯子项圈等。

    另还有府里几位知道了消息的伯母婶娘送的东西,加起来倒也有一大包。

    徐玉见带着这些东西就往了东宁伯府去。

    程氏张罗着往武定侯府送的信儿,对武定侯府有人来探望当然也不会奇怪,只不过在知道这次只有徐玉见一人来时,倒也颇有些讶异。

    见着程氏,徐玉见行了礼之后便将老太太和姜氏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朝着程氏笑道:“要不是身子不舒坦,祖母和母亲指定今儿就来看望姐姐了,还是我沉不住气,想早点看看姐姐与腹中的小侄儿,这才巴巴的就跑来了,舅母您可不会嫌弃吧?”

    程氏听得满脸的笑。

    她当然是想早早就抱孙子的,偏偏徐玉初这三年来都没什么动静,这都快成程氏的心病了,如今徐玉初总算有了身孕,徐玉见又张嘴就是讨喜的话,她哪里能不高兴?

    但就算因为徐玉见的这句“小侄儿”而高兴,程氏面上却也道:“初姐儿有孕了,这当然是大喜事,不过她腹中的孩子不拘男女都是我们姜家的骨血,我这个做祖母的当然也只有高兴的。”

    徐玉见笑了笑。

    程氏又拉着徐玉见问了一会儿老太太和姜氏的身子,知道都没什么大碍之后,倒也没再多说什么,只道:“恬姐儿,舅母知道你急着想看初姐儿,也就不多留你了,赶紧往流云阁去吧,想来初姐儿也想见见娘家人。”

    都是过来人,程氏说出这话来倒也没有任何的芥蒂。

    徐玉见于是与程氏道过别之后,就由丫鬟领着去了流云阁。

    流云阁是徐玉初和姜伯羡成亲之后的住处。

    因早就得了消息侯府来了人,是以徐玉见到流云阁的时候,锦绣已经在院门处守着了,见了徐玉见,便连忙引着她进了正屋。

    正屋房门处悬了竹帘,有小丫鬟打起帘子,徐玉见微低了头进了屋。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外面热,但屋里却也并不显凉快。

    徐玉见粗略一看,只在屋中角落处看到了一盆冰块儿。

    徐玉初这时正半倚在罗汉床上,只从徐玉见的动作中就猜出来她在想什么,一边慢慢起身,一边笑着道:“可不是府里冰块儿储备不足,只是大夫特意交代了,如今可不能贪凉……恬姐儿,快来坐。”

    徐玉见这才坐到了徐玉初身边去。

    她下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