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第一盗 >

第100章

大宋第一盗-第100章

小说: 大宋第一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语音柔美,时而如翠雀鸣春,时而若鸳鸯私语;时而拟清泉丁冬,时而似龙潭幽鸣。
    “好好……”一群官员顿时鼓起掌来。
    谢慕华也笑呵呵的鼓着掌,王溥笑道:“谢大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知道这首词是何人所作?”
    谢慕华暗骂老狐狸,老子的语文基本都还给老师了,有限的那些也卖弄的差不多了。于是伸脚在桌子底下暗中踢了苏易简一脚。苏易简是个爱酒如命的人,看到桌上是上等蜜酒,也不等别人劝,自己早就一杯杯的喝了起来,被谢慕华踢了一脚,他还有些茫然,抬起头不知所措。好在张咏还算清醒,知道谢慕华的为难处,大声说道:“王大人何出此问?这首词是吴王李煜之作,江南女子传唱甚多,何足为奇?”
    谢慕华顿时松了口气。张咏只道是谢慕华从大秦归来,对近代的诗词歌赋并不熟悉,也不以为奇。
    严小玉捧着琵琶俏生生的站了起来,走到谢慕华面前,福了一福:“久闻大人才名远播,不知可否写一新曲,让奴家来唱!”那双勾魂夺魄水汪汪的双眼勾住了谢慕华的眼神,她这一欠身,胸前堆积的极为高耸的丰胸下,一道深深的沟壑顿时暴露在谢慕华的眼前,严小玉脸上飞过一丝羞红,轻声唤道:“大人!”
第三十三章 土地兼并
    谢慕华虽然见多了绝色佳丽,但是这严小玉风骚入骨,着实是别有一番风味。
    “经略相公(安抚使又称经略安抚使)……”严小玉又换了个称呼轻轻唤了一声。
    谢慕华正要出言推辞,忽然见到院门处一个人快步走了进来,谢慕华心中一凛,知道必然有事发生,便轻声对严小玉说道:“改日吧。”
    这时那人已经走了过来,却是江宁府推官温良玉。
    温良玉满头大汗,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也不管这里有多少官员比他职权更大,径直朝谢慕华这一桌走了过来。走到桌前,堆起一脸苦笑,朝众人施礼道:“江宁推官温良玉见过诸位大人,呃……下官有急事要面呈谢大人。”
    谢慕华左右看了一眼,笑道:“各位,少陪了。”便引着温良玉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低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温良玉定了定神,这才说道:“大人,之前您吩咐我叫那两个衙役明日到江宁府衙。于是下官不敢怠慢,急忙吩咐人手去寻他们知会一声。哪知道这两人都不在家,今天晚上相约出去吃酒。待到找到他们的时候,却见他们与一群无赖发生口角,那群无赖竟然带了凶器,将两人活活打死了。当时街上乱成一团,那群无赖约有四五人,一转眼就走得无影无踪。下官一接到回报,立即吩咐三班衙役捕快全部出动搜索杀人凶手。这厢便立刻来知会谢大人了。”
    谢慕华眼中寒光一闪,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来:“真巧啊,早不出事,晚不出事。本官要找他们,他们就死。莫非是有人不想让本官见到他们?”
    谢慕华心中第一怀疑的就是温良玉,可是温良玉想也不想就答道:“正是如此,下午经略相公才接到武家庄的村民喊冤,晚上这两名衙役就死。想必是有人要给经略相公来个死无对证。下官前思后想,这两名衙役是唯一直接和那群村民接触过的人,他们身后应该有大人物撑腰。之后无论是捉拿村民还是判案流放都是按照江宁府的流程来办,其间并无太大的疏漏。这两名衙役就是本案关键。”
    谢慕华冷哼一声,低声斥道:“你先回去吧,通知江宁府大牢,加派人手看着那些村民,要是牢里的那些村民也出了事的话。江宁府大牢的牢头就自己提着脑袋来见我。”
    温良玉心中一惊,连连点头告退了。
    谢慕华回到酒筵却也是心不在焉,那些官员见谢慕华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他们都是老成精的人了,便借口酒力不胜,或是借口来日还有公务纷纷起身告辞。谢慕华巴不得他们早点走人,趁机带着杨延彬等人向王溥告了个不是,说好来日在安抚司设宴款待大伙儿,便起身离去了。
    张咏、苏易简等人听谢慕华这一转述,不约而同的都想到这一点——杀人灭口。
    “谢大人,假如有一个官员,听说山里的村民开采出一块玉石,质地上乘,难得一见。于是派了两个衙役去向村民讨要的话。这其中也不会是直接接触,必然还经过了许多层打点。要杀人灭口的话,每一层关系都有足够的理由杀死他们……”张咏沉吟道。
    苏易简喝了不少酒,这些刑狱之事又并非是他擅长的,迷迷糊糊说了几句。谢慕华便吩咐人先送苏易简回仓司衙门去了。
    送走了苏易简,谢慕华这才对张咏说道:“上等玉石难求。当年和氏璧数次献宝不成,直到后来被秦始皇做成传国玉玺,才算名扬天下。这山中的玉石若是普通玉石,也未必就能引起他人的贪欲,普通一块玉石也就是三五十贯的价钱,为了这点钱财,搭上自己的前途颇为不值。若是难得一见的玉石,单凭村民口口相传,就能肯定?我看不然,我觉得这件事并非这么简单。”
    张咏皱了皱眉头,他负责一路刑狱,如今两名衙役被人杀死,虽然衙役根本就不算是官,但好歹是六扇门里的人。这个案子若是不能迅速告破,到时候背黑锅的还得是他。
    张咏缓缓说道:“现在衙役死了,只有武家庄的村民还关在大牢,案子若是要翻案,就要有足够的人证物证,可是衙役一死,人证就少了一半,物证玉石现在也不知去向。若是翻不成案,武家庄的村民会损失什么?”
    杨延彬随口接道:“他们能有什么?几亩地呗?”
    谢慕华和张咏眼前一亮:“对,就是几亩地。”
    大宋的政策是不抑制土地兼并,其实宋代之前,魏晋唐的时代,政府采取的是抑制兼并的做法。至少在法律上写明各级地主能够拥有的土地数量,并且朝廷还会干涉土地的买卖,防止土地过分集中。
    但是在宋朝之后历朝历代抑制土地兼并的并不多,也不可能做到。因为皇室代表的就是地主士绅的阶层,中原以农耕为主,土地大过天,老百姓能有几亩薄田便什么都不怕了。扯旗造反的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
    可是土地兼并就是要把大片土地向财阀、贵族、官员的手中囤积,将原来的自耕农变成佃户,土地兼并到了一个极限的时候,没有土地的老百姓就会起来造反,而改朝换代之后,土地重新分配,由于战争时期出现大片闲置田地,以及战时的人口锐减,所以在每个朝代的初期,土地兼并的情况并不严重。
    到了每个朝代的末期,人口增加了好几倍,可是属于农民的土地却越来越少,只能爆发新的农民起义,再一次改朝换代进行再分配。
    大宋立国之后,为削弱武官的权力,诱导他们“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之业。”同时还赋予他们在徭役赋税方面种种特权,以此来巩固君权。可是这样造成的恶果就是土地越来越向少部分人手中囤积,而越来越多的农民沦为失去土地的佃户。试问,虽说是土地自由买卖,朝廷不予干涉。可是官员们大地主们在徭役赋税方面有种种特权,他们手中不但有钱更有势力,一句话,小老百姓的地,让你卖你就得卖,不卖都不行。否则的人,整人的花样多了去了。
    “经略相公,下官以为,咱们应该去武家庄那里走一遭了。”张咏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谢慕华跟着他笑了起来,街上并没有什么人,谢慕华的卫兵们前后开道护送着他们朝安抚司衙门前进。酒后漫步在江宁府的街头,清风袭人,皓月当空,如此良辰美景,若是没有好心情可就大煞风景了。
    杨延彬笑道:“去武家庄?我要不要去?”
    谢慕华摇了摇头:“你不能去,如今你是路分都监,掌管一路军马,责任重大。七郎,你已经是带了几次兵打了几十次仗的人了。一路的兵马到底服不服你管,并非你顶了个路分都监的名头就行。咱们南征之后,孙全兴上次做了侯仁宝的替罪羊,现在还守在大理国不能回朝。透过孙全兴,你就能看明白,这军中的斗争并不简单。”
    “你现在应该要马上将江南东路的禁军、厢军各路人马全部清查,有没有吃空饷的,有没有荒废军务的,该杀的杀,该抓的抓。我们肯定是在后边支持你的,放手去做。既然你是江南东路的路分都监,就把这一路人马整顿成大宋最精锐的军队,别到时候让人说你杨七郎只会带着精锐禁军打仗,到了地方就一团糟了……”
    杨延彬微微一笑,轻声道:“多谢妹夫。”
    “去,要叫大人。”谢慕华脸色一板,他最郁闷的就是杨家有三个儿子年纪比他小,可是却可以大咧咧的叫自己妹夫。
    张咏想了想,接着说道:“经略相公,既然要去武家庄,咱们也别惊动了地方,你我二人,带些随从,悄悄的进村。”
    还放枪的不要呢!谢慕华的脑子里不知怎地电光火石般的想起了这句名言,点头道:“复之说得是,咱们去武家庄走一遭,看看那里的土地到底是被哪位大员兼并,那咱们心里可就有数了。复之你自己就是个剑术高手,我们带着五郎他们一起去,安全不成问题,也不招人惹眼。恩,就这么定了。”
    谢慕华多少还有些急性子,一件事上来就要马上去办。
    杨延彬愣了一下:“你可是安抚使大人,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居然不是去整顿军务,而是跑去查这些小事?到时候御史台知道了可是要弹劾你的!”
    谢慕华满不在乎的挥挥手:“诸葛亮就是这样被累死的。人无完人,也没有全才。我有多少斤两我自己清楚。如果叫我去整军练军,那等于是叫鲁班弹琴,整军有七郎你就行了。我多少能给一些意见。”
    杨延彬叹了口气,还没等他说话,谢慕华就笑眯眯的说道:“等我们去了武家庄,安抚司没什么人照看,你要多去几回,带着公主殿下和柴郡主多转转。”
    张咏不怀好意的干笑了几声。杨延彬脸上顿时飞红,好在这是晚上,没有人看到他的脸色。
    谢慕华低声道:“那就这么定了,明天一早,复之你来安抚司。咱们去武家庄走一遭。”
第三十四章 拉一派打一派
    晴朗的夜空,一轮皓月当空,庭院内竹影轻曳,皎洁的月光将偌大的宅子照得通明。谢慕华跨进安抚司的时候,居然还差点找不到方向。好在身边的卫士小心翼翼的提醒谢慕华,才算找到了内院的所在。
    不过谢慕华并没有去自己的卧室,而是左拐右拐走到了一间厢房,轻轻叩了叩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杨先生有无兴致与谢某对饮一杯?”
    房内传来杨刚正的声音:“也好。”
    执拗一声,房门拉开,杨刚正穿戴得整整齐齐走了出来,此时天色已经不早,杨刚正不但没有就寝还穿得这么整齐,就是料定了谢慕华今天会来找他。说来也奇怪,这位乌族名义上的族长、大理国的叛臣就这样大摇大摆心安理得的跟着谢慕华,而谢慕华对他还是礼遇有加,一点也不怠慢。
    谢慕华微微一笑,两人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杨刚正伸手一礼:“谢大人请进,这里还有一壶好酒,只是没有下酒的菜肴。”
    “无妨。”谢慕华大步走了进去,屋内空荡荡的,只有一张雕木大床、一张书案、一个书架和两把椅子。谢慕华也不客气,大咧咧的走过去,拉过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举起书案上的酒壶,翻过两个杯子,给自己和杨刚正各自倒了一杯。
    “我既然来了,就不跟你拐弯抹角,杨兄,我有几个问题还盼你能为我出谋划策。”谢慕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杨刚正关好房门,也过来坐下,笑道:“经略相公问的可是玉石案的事?”
    谢慕华点点头:“我知道强留你在我身边,你必然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只不过你是个特殊的人才。我身边有不少人才,苏易简、寇准都是宰辅之才,可是他们对官场并不谙熟。来到江南这个地方,更多的是要应付江南东路的官员,这一点,我觉得你才是最合适的人选。我们的约定依然有效,你帮我,我会给乌族相应的好处。”
    杨刚正淡淡一笑,他很明白,大宋既然已经拥有了在大理的驻军权,要不了多久,在白族还没有能休养生息之前,这片土地就要正式被纳入大宋的版图。到时候大宋也需要人来管理在大理的乌族和白族百姓。至于是要乌族的人来当这个大理王还是要白族的人来当大理王,无非就是大宋朝廷的一句话罢了。
    换言之,只要让眼前这位位高权重的谢慕华满意,那乌族将来掌握大理并非太大的难事。虽然没有杨氏自己独霸大理称皇称帝的好,但是杨刚正也知道,大理国的周围无论是吐蕃还是大宋甚至是缅甸,实力都要远超大理。要是杨氏想常保富贵荣华,还是跟着大宋走更为合适。
    谢慕华接着说道:“这次玉石案,我和复之猜测是江南东路的官员想要兼并武家庄村民的土地,想出来的计策。正好武家庄发现了玉石,那些衙役就去索取,跟着说那些村民目无王法,阻差公干。将武家庄敢于反抗的人一网打尽,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到时候武家庄的土地想不卖都不行。可是幕后黑手,却是难以猜测了。”
    杨刚正本来就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在乌族里一直是智囊的角色,可惜杨峰书是个草包,不肯听杨刚正的意见,不然的话,又岂能让杨氏最终差点死无葬身之地?
    杨刚正浅浅的啜了一口酒,看着烛台上跳跃的火苗,笑道:“经略相公,案子虽小,牵连甚大,幕后黑手是谁不重要,要看经略相公想让幕后黑手是谁……”
    谢慕华心中一动,这杨刚正果然心狠手辣,对于官场里的龌龊手段也比自己熟练的多。自己才不过想出一点点头绪,杨刚正就一语点到了要害——经略相公想让幕后黑手是谁。
    “此话怎讲?”谢慕华佯装听不懂。
    杨刚正若有深意的看了看谢慕华,低声说道:“自从经略相公外放江南东路以来。在下就一直钻研江南东路的历年文书公案,也算得上略通江南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