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129章

奸雄天下-第129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都不顾了……

文天祥白净的面孔上闪过一丝犹豫,沉声道:“庆之兄,明日的进谏,还是我单独提出……你是武臣,不大适合说话啊!”

陈德兴摆摆手:“国难当头,吾身为大将,自当无畏无惧!岂能因为是武臣就缄口不言了?而且战和之议,本来就该我们武人说话,我们这些在前方带兵的官儿,才是最清楚蒙古虚实的。现在,实在是北伐中原的天赐之机啊!”

“天赐之机?”文天祥摇摇头,显然不大赞同,“如今国事艰难,两淮、四川、京湖连遭战火,民不聊生,国家财赋全赖江南五路。然而却收不抵支多年,只得仰赖楮币,而楮币又加印太多,早就失了信用,如何还有财力支持北伐?”

陈德兴冷冷道:“泉州白番商人颇有家财,或许勾结蒙古,可治其罪,夺其财!上万万贯亦不难得!”

“这,这如何使得?”文天祥连连摇头,沉默片刻又道,“即便有了军饷,北地也非吾步卒可以攻陷久占的。北地辽阔,利于骑兵马队,又缺粮食,大军北去必须千里转运,实在不便呢。”

陈德兴道:“可泛海北上,登陆幽燕海口,忽必烈汗之老巢燕京距离海口不过300里,或是长驱突袭,一举进占,或是步步为营,堡垒推进,总有办法取下燕京的。若燕京到手,忽必烈必北走草原,关内汉侯人皆胆落,许以节度之位,定可传檄而定。”

这话倒不是无的放矢,至少北地汉侯中的李璮是会被蒙附宋的。如果忽必烈失幽燕,山东再归附大宋。北地汉侯还有谁会死忠蒙古?只要宋廷允许他们继续割据拥兵,倒戈投靠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虽然会造成藩镇势大,但是中原总归可以恢复。以后怎么削藩还是被强藩给削了,都是汉人的天下。

文天祥深深吸了口气,心中反复盘算,最后定定看着陈德兴:“庆之,你真有把握在燕京大败蒙古?”

“把握十足!”

陈德兴挺起胸膛,伸出一掌:“吾有5万兵足以横行燕云,破北虏复中原只在两三年间。若错失此良机,待忽必烈击破阿里不哥,一统蒙古,吾大宋便再无恢复中原之日!”

文天祥起身缓缓走了几步,一回头定定看着陈德兴:“吾明日便在筵席之上进谏,若官家不听,吾便不做官了,和庆之你一起退隐江湖!”

陈德兴微笑着点头。退隐江湖是不可能的,不过文天祥不做大宋的官倒是可以的……

……

此时此刻,临安皇宫北内,当今天子赵昀,正背着手在灵芝殿内走来走去。几案之上,放着个打开的黄布包裹,里面就是几件首饰和替换衣服。升国公主赵琳儿跪坐在案几旁边,抱着个布娃娃在抽抽搭搭的流眼泪。

原来这位萝莉公主也有不乖的时候,听说她老子想把她嫁给个蒙古王子而不是陈德兴后,先是作天作地的闹,然后就筹谋着逃出宫去和情郎私奔。听说陈德兴到了临安后,赵琳儿就包了几件衣裳和首饰,还抱着自己亲娘贾贵妃亲手缝制的布娃娃要溜出宫去。结果自然是逃脱失败,被捉到理宗跟前,哭得跟个泪人似的。

理宗皇帝看到女儿哭成这样,一下心又软了,他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自然宠爱无比。之所以不肯把她嫁给陈德兴,其实也是出于溺爱。陈德兴不过一介武夫,而真金王子是蒙古大汗之子,而且又精通汉家文化,不是什么野蛮人。如果能让真金和升国公主婚后在临安居住10到15年(理宗估计自己就这点寿命),然后再回北地去继承汗位,升国公主就是北地的皇后,说不定还能当太后。这样南皇北汗就是真的亲戚,自然可以和睦相处……

想法是好的,不过就是有点如意算盘——这也是理宗皇帝向来的毛病,总有些想当然。联蒙伐金是这样,端平入洛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促使他不愿嫁女给陈德兴。便是大宋朝廷接下去就要实行削藩了。

贾似道已经提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打算法——查前线将领们的账。从经济问题入手捉这些武人的小辫子。同时当然还要分而治之,先收霹雳水军,再查忠顺系诸将,然后才是两淮将门……这兵权最后是一定要收回到朝廷手中的。

而陈德兴是霹雳水军将主,又是两淮将门新秀,想要完全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而且各方面消息都表明陈德兴对霹雳水军控制严密,哪怕不再担任都统制,恐怕也能继续施加影响力!如果再让他娶了升国,恐怕就没有人能治他了。

想到这里,理宗皇帝的心又硬了起来,嗤的一声冷笑:“陈德兴有甚好的?要文采没文采,要武功也就是平平,要他去带兵就都是歪门邪路,把个霹雳水军搞得一片乌烟瘴气……甚么杀鞑子上天庭的,一听就是邪教的路子!”

赵琳儿小嘴儿一撅,眼泪汪汪地道:“我家陈郎战川江杀虏酋才保得大宋江山,父皇却要鸟尽弓藏了……”

赵昀摇摇头,神色却有些决然:“朕是大宋官家,事事自该以大宋江山为重,以祖宗家法为依。以文御武是祖宗御将之法,不是什么鸟尽弓藏。那陈德兴有功,朕自会赏他……官爵、宅邸、会子都已经给了。朕还在宗室中选择德才兼备之女,以公主礼仪下嫁,如何亏待过他?可是他却飞扬跋扈,目无君上,妄议朝政,把持兵权,走私敛财。所作所为,简直是劣迹斑斑……”

“简直和岳武穆有的一比!”赵琳儿插嘴打断道,“父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放肆!”赵昀沉声道,“朕岂会冤枉功臣?御史的弹章早就堆得和山一样高!若不是朕一直留中不发,陈德兴的都统制早就当不下去了!而且朕也不是要治他的罪,只是想以宗室之女许配!”

赵琳儿说不过老爹,只是哼哼一声不加理睬,继续抱着布娃娃哭泣。理宗摇摇头:“琳儿,明日北内赐宴,你也悄悄来看,见识一下真金王子的文采武艺……别以为全天下就陈德兴一个人有本事,他那点本事比起真金王子可差远了。”

第246章山雨欲来

一辆驴车,疾疾奔走在通往临安城东的道路上。

此时的临安城大约是全世界第一的繁华都市,不仅城墙之内人口密集,楼阁林立,便是墙外也聚集了不计其数附廓而居的百姓。大致来说,整个临安包括城外在内,都是西贵东贫,南宫北市的格局。临安的贵人多聚居于靠近西湖的城西,出了城墙在西湖周遭,也多是贵人的别业,西湖之上,更是画舫往来,歌舞声声,仿佛神仙境界。

而临安城东直到城墙之外,则都是平民百姓聚居的地方,特别是墙外更是贫民窟的所在。大片大片都是肮脏、破烂、拥挤的棚户区。其中还分布着大量的手工业作坊,如纺织、漆器、印刷、造纸等等。这些手工业为这里的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样的,临安贫民窟的廉价劳动力也促使了此地手工业的繁荣。

但是再发达的手工业,毕竟还是手工业,是不能和后世的大工业相比,吸收容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不足以消化源源不断从两淮、京湖甚至是四川逃难而来的贫民——临安城内,多是定居此处多年的临安子,大部分人都有谋生的手段。而临安城东的贫民窟中,则多是蒙宋开战以后逃难来的难民,大多衣食无靠,是临安社会的最低层。其中不少人是因为蒙古人的烧杀而失去家园亲人,沦为难民的。因而对蒙古的仇恨,也比临安城内的百姓更盛几分。文天祥主笔的《光复》报在这里的销量是要超过临安城内的,这一带的勾栏瓦肆之内,各种反蒙抗蒙的评书、南戏,也都是最受欢迎的节目。

除了《光复》报在这里很受欢迎之外,植根于临安下层社会的明教同样将此地当成了大本营。因为信徒众多,这里明教徒众也不似城内那般遮遮掩掩。明教寺社,几乎是光明正大的开设在贫民窟里面,官府衙役们不仅视而不见,甚至还多有加入成为信徒的。至于那些破家灭族的书生秀才,皈依明教,期待明王降生者,更是不知凡几。

驴车停在了一所门脸宽大的明尊寺之外,寺门敞开着,十几盏白灯笼高高挂起,将四周照得一片昏黄,门里门外都拥满了衣衫破烂,面有菜色的贫民,多是一些少壮的男子,一脸虔诚的盘腿而坐,在听几个白衣乌帽的明教小使者讲道。

宣讲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明王将会降世,要领着天下汉人起来驱逐胡虏,建立人人得享太平的光明天国。

驴车的车帘被车夫撩起,从里面出来的,正是白衣白裙的墨影娘。

“光明使者驾到!”

“恭迎光明使者!”

嘹亮的唱名声随即响起,正在听道的信徒纷纷起身,人群中让开了一条通道。通道的尽头,便是一座临时搭起的木台子,几个白衣乌帽的小明使便站在上面,全都冲着墨影娘躬身施礼。

墨影娘昂首而进,本就宝相庄严的脸庞上已经显出了圣洁的神采,随着她向木台走去,通道两边的信徒,全都虔诚的下跪拜伏。

影娘到了木台前面,只是轻身一跃,便犹如飞仙一般稳稳落在了台上,转过身来,望着下面拜伏的人群,语调庄严地道:“明父已经降下法旨,明王已经降临尘世,光明将要战胜黑暗,尔等将追随明王讨伐妖魔,将在光明界中永享极乐!”

她忽然抬起一臂,遥指着西面的临安城,用近乎神圣的语气喊道:“妖魔就盘踞在那里,蒙古的王子就是妖魔!毁我家园,杀我亲人的蒙古强盗皆是妖魔!将他们迎来临安的昏君奸臣就是妖魔的徒众!”

“明王降世,斩妖除魔,光明世间,永享极乐!”

信徒们高呼起了明教造反的口号,声如雷霆,霎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临安城东的贫民窟……

……

“明日就是良机了……官家宣某入城赴宴,某家就领300儿郎去,走余杭门而入,带赴宴完了,趁着出城回营之际就夺余杭门!你们在临漕镇同时举兵,然后把大兵开进余杭门实行兵谏!逼杀真金、郝经,劫夺升国公主!”

虽然已经是深夜,但是陈德兴却一点儿也没有睡意,摆出了临安地图,还把随自己到临安来的四个心腹都唤了过来。

陆虎眼睛通红,明显也没有丝毫睡意,他如何不知道现在就是存亡的关键。如果事成,在江南掳掠一把再去高丽,可就容易发展了。若是事败,只怕就是个当海寇的命运了。

“只怕明日是场鸿门宴!”陆虎说出心中的隐忧,“不如连夜举事,吾观临漕镇上的殿前军没有卵用,俺们若突然发力,尽可制住他们。然后再直扑临安东城,那里多有衣食无靠的穷汉子,可以裹挟起来壮声势然后强攻临安城。”

陆虎说的也是参谋处制定的作乱方案。靠3000人当然不可能闹大,所以裹挟民众便是非常必要的。而要裹挟民众,最好的对象当然是穷光蛋了。临安城内的百姓不大可能支持造反派,但是临安城东面的贫民窟里面肯定有了愿意跟从——自古以来都是穷人盼造反的!

高大附和着道:“临漕镇这里正好有米粮,可以用来诱惑苦汉子。还储备有不少甲胄武器,都在寨子外面的殿前左军统制司衙门里面。而且殿前军将家里面也都有刀枪弓箭盾牌,抄出来可以去武装乱民。”

任道士却道:“这样就怕打不开临安城,临安城高池深,我们又没有攻城器械,唯一可靠的就是6门大炮,不过这炮未必能轰开城墙。吾看还是夺门为上。只要在天黑前突袭下城门,俺们大兵连夜进城,趁着三衙军反应过来前,说不定能把官家控制起来,到时候大事可定!”

夺下临安,控制皇帝,然后以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也是一个选项。不过这事儿成功的可能不大,因为陈德兴只带来了3000人。即便裹挟了一部分民众,也比不上赵家在临安的力量。虽然殿前司、侍卫步兵司、侍卫马军司的兵马有些朽烂,但是至少七八万的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另外,官家还有直属的殿前诸班直可用,别看只有1000多人,却是万里挑一的精锐。如果拉到旷野上和3000陈家军野战是不行的,但是守卫皇城却绰绰有余。

黄智深摇摇头:“皇城恐怕打不进去……能进临安城然后把皇城围起来就算成事了,裹挟些民众工匠,再掠些财货,然后逼杀蒙古使团就走吧。”

陈德兴冷冷一笑,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话,仿佛是咬钢嚼字一般:“百万说的对,咱们毕竟人少,裹挟来的壮丁是打不了硬仗的,驱他们去蚁附攻城或可以打下皇城,但未必能拿住官家……万一把官家打死了?赵葵一定会在扬州再立个官家的,到时候就便宜他人了。”

若是能一下子控制住天子和朝廷那还好办,否则3000人顿在皇城脚下,时日一久肯定生变。而且此时宣抚两淮的可是赵葵这尊大神,老爷子打了一辈子的仗,肯定会从容调兵平乱的。如果天子死在乱军中,赵葵顺手再立个皇帝,大宋这边就和蒙古一样要打内战了!

“咱们的根基薄弱,就算拿下临安和官家,也难控制住大局……”

陈德兴思索着又道:“不如抢一把就走,同时在行都中做些安排,让能和俺们合作的人上台。

至于明日的酒宴,不必担心。咱们的这个朝廷早就朽了,朝里朝外都是一帮沽名钓誉之徒,做事情哪有那么爽利?不经过御史台、大理寺,官家再猫哭耗子作弄一番,俺这个功臣是到不了风波亭的!如果要防万一,可以让道士带人随吾进城,300人就留在余杭门,若北内有变,立即夺门,然后举火为号,临漕这里提前举事!杀一个鱼死网破!”

……

同样是这个夜晚,忙着谋划大事之人,可真是多了去了。

刘孝元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潜入了临安城内的礼宾院内,这会儿正和郝经、窦默二位大儒在灯下密议。

“……明天殿下一离开北内德寿宫就会有人行刺,是明教的徒众,用整整一马车的天雷!”

“恁般的厉害?那殿下会不会有危险?”真金王子的老师窦默吸了口凉气。

郝经笑道:“怎么会有危险?那帮明教逆贼又不认得殿下,咱们坐马车去北内,出来的时候也是马车……至于里面有没有人,谁能知道?”

窦默松了口气:“那炸完以后,陈德兴会被捉起来?”

“他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