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141章

奸雄天下-第141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江汉先生驾到,有失远迎。”陈德兴站起身,客气的拱了拱手。“不知先生前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只是有些不明之处想要请教将主。”赵复惨白的面孔上露出几分笑容,然后撩起衣袍席地而坐。和一个反了大宋官家的贼子如此对面而坐,被掠到北地之前的赵复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但是如今,南朝还是他的家国,赵昀却不是他的君父了。

流落北地十几年,赵复已经看得分明,大宋气数已尽,决计不是蒙古,不是忽必烈汗的对手!想要保住汉家江山,只能有待英雄出世,重头收拾山河了。

“将主欲行魏武之事么?”赵复淡淡动问。

陈德兴一笑:“魏武先安汉室而后篡之,吾今日是乱宋室者,若留临安便是董卓了。”

“做董卓也无不可,只要基础扎实,未必不能成功。”赵复顿了一下,又问:“那将主是想迫宋主杀真金?”

“正是!”陈德兴反道,“若杀了真金,蒙宋还能和议吗?”

“不能!”赵复道,“不过不是忽必烈没有器量,而是赵家君臣不敢言和了。”

“不敢言和?”

赵复冷笑:“今日之后,赵宋再无以文御武,只有藩镇割据了。中枢欲以和局收藩镇之权,藩镇必以抗蒙拥兵自保。将主以3000壮士横行临安,逼宫发难,天下武人,还有谁会畏惧中枢?大宋天下,就此已是乱世矣。只是不知将主何以为凭借,将宋失之鹿,据为己有呢?”

陈德兴笑了笑:“据高丽、辽东、夷州,横行海上如何?”

赵复微笑:“老夫所说的凭借不是地盘。高丽、辽东、夷州比江南如何?将主用20000精兵,又得明教徒众,已经据住了临安,却不敢取江南为家。是为何也?”

陈德兴挑了下眉毛,吐出三个字:“士大夫!”他看了看赵复,“先生有何妙计?”

赵复嗤的一笑,有些鄙夷地道:“什么士大夫?不过是些舞文弄墨之徒,也敢称士,称大夫?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他苦苦一笑,指着自己:“江汉赵复,苦读圣贤之书,通晓朱子之理,也曾自以为士。然北虏兵来,赵复却连妻子儿女都无法保全,手无缚鸡之力,胸无战阵之策,所学所用除了应付科举考场,还有什么可以使用于四方的?如赵复这样的人,如何可以称士?士都不配,还谈什么大夫?”

“先生的意思是……”陈德兴仿佛明白了什么,却还是隔着最后一层纸。

赵复突然放沉了声音,用近乎庄严的语气说道:“士者,当能为君为国为民所用!方今乱世,北虏盘踞中原,欲亡吾华夏血脉。士者,理应能披甲挥刀,护国,保君,卫民,驱逐胡虏,恢复中原!岂能藏于书斋,穷经苦读?当今之士,应尚武为先,乃是武士!将主若能兴武士而抑文士,使孔孟之徒,恢复古之本色,以武为荣,取宋而代之则易如反掌,临安亦可收入囊中!”

第265章讲道理(一)

如果说赵宋300年天下,最大的错误是什么,那无疑就是用“以文御武”和“文贵武轻”阉割了士的精神!

在先秦战国,士的起源本是贵族君侯所养之客。保卫君上是士的最基本义务。因而先秦战国之士,多有腰佩长剑,通晓武艺的慷慨壮士。

而赵宋多的是东华门外唱名的文士,几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士!历史上,九州陆沉,汉军天倾的时候。整个宋国数以十万的文士,都在哪里?都在做什么?

有多少人拔刀而起,挺身而出?就算有人挺身而出,他们所学所会的本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最多就是演出一曲崖山蹈海的千古绝唱——而且蹈海之人,绝大部分还不是读孔孟之书的文士。

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如果赵宋国内的数十万文士,都能换成春秋战国时那种慷慨悲歌的壮士,蒙古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得逞于中原的。

赵宋之弱之亡,就因为他们自己阉割了华夏之士的精神!而士的精神,自赵宋之后再没有恢复。因而便有了华夏的第二次陆沉,有了二百多年的满清殖民统治!

这神州两度陆沉,汉家两亡天下的根源,便在弱宋的自我阉。将“士”的尚武精神,“士”的实用主义,全部阉割干净,只剩下了文章道理这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不是道理没有用,而是道理从来都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现在,陈德兴陈大将主的兵,就拉着全世界仅有的6门青铜大炮,要去和大宋理宗皇帝将道理了。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00壮士,披坚执锐,慷慨高歌。沿着临安御街,齐步南行。御街两侧虽然没有什么行人驻足,但是每一幢高楼的每一扇窗户后面,都有几双观望的眼睛。所有人都摒住了呼吸,看着陈德兴还要做出何等样无法无天的事情!

早有皇城司的密探将陈家军出动的消息报告到了禁中。理宗皇帝闻讯就在崇政殿召集群臣。说是群臣,其实也没有几个人,就是在京的宰执,吴潜、贾似道、蒲择之,还有马光祖、江万里、留梦炎、廖莹中、韩震等几个文武重臣,还有就是理宗皇帝的弟弟赵与芮。另外,陈德兴的朋友文天祥也入了皇城,出现在了崇政殿中。

陈德兴的便宜老爹陈淮清居然也在,朝服笏板,堂堂而立,神色肃然。好一副忠心臣子的模样儿。

御座上的理宗脸色铁青,精神倒还不错,居然没有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打击摧垮。他冷哼了一声,把目光从陈大忠良的脸上挪开,在大殿里面扫了一圈。发现往日朝会时候人多的都站不下的崇政殿,现在居然冷冷清清,这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大宋朝的官可不少啊!虽然南宋的地盘比北宋少了一半,但是官员数量却更多了许多,其中在京的官员更是数以万计,比陈德兴的3000兵马多两倍有余!这个时候却不知道跑去了什么地方?

该不会去向陈德兴那个狗贼表忠心了吧?理宗皇帝阴郁的想着。大殿当中,除了沉默还是沉默。皇宋开国以来,如今天这样的场面,就只有100余年前的刘苗之变了!只是当年的刘苗逆贼没有本事去斩了金国皇帝,而陈德兴却先取了蒙哥大汗的性命!

整个大宋,肯定没有谁的兵能和他的霹雳水军一战的。不过还好,临安皇城的城墙还是很坚固的,陈德兴的人肯定进不来!

理宗皇帝吸了口气,刚想说两句安定人心的话,就看见董宋臣气喘吁吁的跑进大殿了。人还没有站稳,就大声嚷嚷起来了。

“陛下,陛下,陈德兴……陈逆的人射了书信进来,开出和谈条件了。”

“什么条件?”理宗皇帝沉着声道,“该不是迫朕退位吧?”

“不,不是……他哪儿敢呢!”董宋臣摇摇头,双手将一封由弓箭射进来的书信递了上去。“这陈逆的条件是杀掉真金王子,杀掉蒙古使团中的郝经、窦默,还有杀掉杀掉宣奉郎梁崇儒!

还要朝廷和蒙古绝交宣战,封他做海东、辽东两镇节度使,高丽监国,北地招讨使,将夷州交给他三镇节度使司管辖并且赐铜帛100万。还提出废除以文御武的祖宗家法,委边镇大将全权,不再派文官督师!还要废止文章取士改成以武艺兵法取士……”

“什么?要废文科举!”

“这贼子怎恁般的胆大!”

“这是要绝孔孟之道啊!”

别的还好说,一听到陈德兴欲废文科举取士,大殿里面一票官员顿时跳了起来。这可是要掘他们这些文官士大夫的根子啊!换个人当皇帝,其实是没有什么的……哪怕陈家出来替代赵家呢!但是要文士换成武士,可就要断了他们这些人的家族子孙做官的路子。

要比武艺兵法,他们这些诗礼传家的如何能同将门相比?看看陈淮清、陈德芳还有陈德兴这父子三人就知道了!若是不能世世代代都有子弟科举出仕,这些用科举撑起来的豪门如何不衰败下去?

“陛下,不能答应陈逆的条件!”

“陛下,皇城城池坚深,定然可以守住,只要四方勤王之兵一到,还怕陈逆不灭吗?”

大臣们纷纷慷慨陈词,只有陈淮清和文天祥二人不语。理宗皇帝哼了一声,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贾似道和韩震二人身上。

贾似道和韩震连忙向前一步,同声道:“臣请前去朝天门督阵!”

理宗皇帝点点头:“发封桩库会子30万贯以犒赏将士!”

30万贯会子在余杭门之变前还值6000贯铜,到了今日却是1000贯也不值了——天晓得明日的大宋是谁家天下啊!

带着30万贯不值什么钱的会子,贾似道和韩镇两人硬着头皮就上了朝天门城楼。城楼和城墙上面已经有约2000三衙大兵在布防了。倒是盔甲弓弩齐备,还在城墙上架起了发石机和床子弩。除了人少了一点,守备倒还算森严。

贾似道举起一支陈德兴使人送给他的望远镜往城楼下看去,2000名霹雳水军官兵摆出了一个方阵,距离城墙很远,差不多有六百步。在方阵前面还用杂七杂八的东西堆砌起了一道矮墙,矮墙后面还摆了6个好像是水桶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啊?”贾奸臣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头,指着那几个“水桶”便问。

“炮……看着像是铳,不过个头有点大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做的?陈逆的人管它们叫炮,说是一个时辰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开炮轰城。”

一个三衙军的统制回答道。火铳这个东西其实早就发明了,三衙军的武库里面也有。只是用处不大——因为制作材料和工艺多少有些问题,有用铁打的,有用竹木做的,也有用黄铜打造的十几二十斤的小火铳。使用的火药一直也不合格,加上三衙军的器械兵都有各自的营生,不是摆小摊就是当跑堂,根本就不会用火铳。所以这玩意在三衙军中就是个信号炮,听个响而已。

贾似道一听,却扭头就往城楼的楼梯口走去。韩震连忙跟上去道:“相公,您这是去哪儿?”

“下楼避炮啊?”贾似道扫了韩震和一众三衙兵一眼,皱眉道,“陈逆都要开炮了,你们还傻乎乎站着作甚?都下城楼去躲躲,留几个放哨就行……陈逆的兵没有带云梯,一时半会儿爬不上来的。”

“没,没那么厉害吧?”韩震笑着摇摇头,“火铳哪儿能打恁般远?”

贾似道正容道:“别人的火铳不行,陈德兴的可不好说!这小子邪门,弄出来的东西都……”

轰轰轰!

贾似道的话音未落,就是一阵地动山摇的炸响,城楼上的这些人全都是一愣,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6枚3寸口径的铸铁炮弹就以肉眼几乎不可见的速度,猛地撞在了朝天门城楼的城墙还有垛口上面了,当场就把一个砖石垒成的垛口打烂,大大小小的碎石块四下飞溅,打在了周遭三衙大兵的头上脸上,虽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伤害,但是这炮弹把垛口轰烂的场面实在让人意想不到,城上的人们全都忍不住惊呼起来了。

轰轰轰……

惊魂未定,第二轮、第三轮炮击,又接踵而至!仅仅一眨眼的功夫,城墙上处处砖石迸飞,有处垛口干脆被轰踏了。

城上的贾似道面色煞白,他亲眼看见几尊“水桶”先是喷出火光,然后便飞出一个个小小的黑点,快如闪电,一瞬息间后感到城墙上传来连续不断七八下的震动,几乎连脚都站不稳!而距离他不过几丈开外的一名士兵,正巧被一枚铁弹扫过了脑壳,整个头颅好像一个爆裂开来的西瓜,顿时就化成了无数碎片四下飞溅,可身躯却没有马上倒下,只是突然抽搐起来,还转过身往贾似道所在的地方走了几步,才扑通一下倒伏于地……

第266章讲道理(二)

贾似道虽然是个文官,但也见惯了死亡,刀砍的、箭射的、马蹄踏死的,还有被铁炮天雷炸死的,但是他本人从来没有离死亡那么近!刚才那枚铁弹只要稍微偏一点,死的就是他了!

这样的想法,不是贾似道独有,守城的士兵无不面色惨白,稍微胆小些的人,就觉得胯下一阵胀胀的感觉,然后就是温热的水流淌下!

“逃!”贾似道的脑海中就是这一个念头!但是19年前线带兵的经验告诉他,他只要一逃,大势便去了——在陈家军打炮之前,他可以下城去,也可以把城上的兵调下去。但是现在,城楼上这些实际上是老百姓的兵,已经被炮击吓坏了。如果贾似道离开,那就是全军崩溃!朝天门立时就会落到陈德兴手中……

正犹豫的时候,只见陈家军的炮兵又装填好了大炮,将烧红的铁签子捅进了大炮尾部的火门。火光刚一闪出,贾似道心头就一哆嗦,腿脚一软,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

又是一阵轰隆隆的闷雷声响过,城墙上的砖石再次纷纷扬起,铁弹虽然没有再打中什么人,但是这些飞迸的碎石,却打得城头上的人们头破血流。

不过贾似道却死死咬住牙关,闭着眼睛坐在城墙上动也不动。看到他这个堂堂右丞相兼枢密使不动,城头上的守军也不敢动。都学他的样子,纷纷坐在地上,抱着脑袋死扛着挨炮揍。

而在另一方,陈家军的炮兵则用行云流水般的配合,迅速完成了清膛、放药包、放实心弹、瞄准、点火等一系列的步骤。火药爆燃的能量把金属弹丸变成了战神的铁拳。

轰击了几轮,陈德兴喃喃低语:“看来3寸炮还是轰不动朝天门这样的坚城啊,只是打碎了几个跺口……”

现场的陈家军炮兵们却是劲头十足,他们之前是玩发石机、床子弩的。那些武器虽然也挺厉害,但是终究没有这种大炮爽利,射程又远,这么远的距离,敌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反击。而且又容易打中——比发石机容易多了!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这种青铜大炮还不能使用天雷当炮弹,所以打出去的都是不会爆炸的铁弹,威力好像小了一些。而临安皇城的城墙又实在太坚固了一些,看来用区区6门大炮一百年也轰不塌!

陈德兴猛一抬手,命令炮兵暂停轰击,下达着命令:“继续射击,瞄准城头的床子弩打,集中火力,从左往右打,把所有的床子弩都打散架了!”

朝天门城楼上射程最远的就是床子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