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150章

奸雄天下-第150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志,倒是他的一干子侄人人心头火热,想要在这乱世当中搏一场富贵!

卢兆麒、梁崇儒二人,则是一干没有当上节度使、观察使的失意将门的代表,自是希望赵葵能当一回袁绍的。怎奈这老头子根本没有这等心思呢?

翁婿二人互相看看,梁崇儒道:“老太尉莫非真不顾世代皇恩了?若是让那贼子在高丽、辽东成事,那他在朝中的势力恐怕就更上层楼了。到时候以得胜凯旋之势回行都取赵而代之,怕是易如反掌吧?老太尉即便不入行在,总要想点办法坏了陈德兴的事情,千万不能让他在海东、辽东立足啊!”

赵葵哼哼道:“如何坏他事情?他都预备泛海而去了,老夫总不能派出水军去拦截吧?再说这沿江制置司的水军都在贩运货物搭载乘客,哪里还能作战?”

梁崇儒咬咬牙:“不瞒老太尉,下官和陈德兴是死对头,他若得志,下官便无活路!所以下官愿意跑一趟高丽,去给高丽君臣提个醒,让他们又所预备。只求老太尉给某几只海船,几台发石,十几枚天雷,再给几个能通高丽语言的通事。”

赵葵看了梁崇儒一眼,沉默一下:“也罢,看在你一心为国的份上,老夫就帮你最后一把吧!”

说罢就闭目不语。卢兆麒、梁崇儒忙告退而出。两人前脚刚走,一个穿着绿袍的年轻人就步入书房,凑到赵葵身前低声道:“阿爷,陈家的人来了,陈家大哥儿,可要一见?”

赵葵闭着眼睛问:“可知是什么事情?”

“似乎是为了科举的事情,陈家想要阿爷支持以武取士。”那年轻人看了赵葵一眼,低声又道,“阿爷,如今江南士林最恨的便是这个以武取士了。若是阿爷出面反对,必可得南士拥护。”

“哼!老头子我都75了,还有几年可活?他们拥不拥我又如何?”赵葵眼睛也不睁,“吾若年轻二十岁还能去争一争,如今就这么着吧!告诉陈家那位,只要陈德兴不当曹操,老头子我就在建康养老了!他最好也在高丽、辽东呆着。等老头子什么时候归西了,他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至于以武取士,老头子我觉得挺好!当今是乱世了,外有蒙古内有藩镇,此等局面,如何是一帮书呆子文士可以对付的?他们要能对付,也不会让陈德兴的3000人得逞于都门了!”

那年轻略略有些失望,冲赵葵行了一礼就要出去,到了门口却被赵葵叫住:“问问陈家大哥,他弟弟什么时候和公主大婚,这喜酒,我赵家是要派人去喝的!”

这年轻人一怔,赵家派人去喝陈德兴的喜酒,无异于向陈德兴这反贼示好!

赵葵看着自己这孙子一副茫然的样子,摇头叹息道:“……乱世已经来了!不管老头子是不是乐意,不管老头子如何替大宋应付局面,这乱世还是来了……当年李全之乱的时候就差一点闹出一个乱世!那一回是老头子我拼了性命平下去的。可如今我已经老了,手头也没有得用的精兵,这乱子平不下去了。

既然平不下去,那就只有做乱世的打算……我只要有口气在,建康府总是能守住的,可我已经75了,还有几年好活?我一死,你们怎么办?建康府的百万庶黎怎么办?趁着我还有口气,能安排就尽可能安排吧!”

老头子的语气满是疲惫,似乎,似乎还有那么一点哀怨!他出生在名臣之家,世世代代都是高官,父亲赵方是两淮阃帅。他和哥哥赵范都是少年从军,文武双全,还先后开府两淮、京湖,掌握大宋三分之二的精兵,平灭李全,联蒙伐金,当真是国之柱石。若是当年李全就攻入临安,他们赵家兄弟如何不能入洛勤王,掌控这一方江山,进而细心收拾,勉励重振?可惜自己没有恁般的奸雄气魄,替大宋当了几十年的裱糊匠,如今却让一个小他五十余岁的后生彻底撕掉了大宋一国的脸皮。

这乱世终究已经来了,可惜他赵葵已经老了,这乱世,不是他的舞台了。

想到这里,赵葵又是一声长叹:“陈德兴还会回一次沙洲吧?去和陈德芳说,老头子想去沙洲和陈德兴见上一面!”

……

“将主,要起西风了!”

五大三粗的王自生风风火火就进了陈德兴的节堂,躬身一礼,就乐呵呵的报告。

“俺手下有不少在这东南沿海行舟十几年的老船头,观风看海的本领是不会有错的!三日内必有西风起,正好顺风去济州岛。1000里海路顺风的话2天就能走得了。”

黄智深这个时候也在陈德兴的节堂里,正低头看着一张海图。听周小七一说,也点头道:“我们黄家的老船头也是这么说的,三日内起西风,至少要持续7日。”

陈德兴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地站了起来:“好!传令下去,全军五日内必须登船完毕!目标,济州岛、高丽沿海!”

“将主,俺还听到一个消息,最近泉州蒲家在召集艇匪海盗!而且开出的价钱很高!”王自生接着又报告了一个他才得知的消息。

“召集艇匪海盗?”

陈德兴不大了解海商的事情,一抬眼看着黄智深,后者笑道:“海商海盗本就难分彼此,我们黄家也和海上的豪杰有来往。”

陈德兴一皱眉:“那蒲家召集艇匪海盗是要……”

“是要对付什么人!”黄智深一笑,“将主,看来这次东去的路上不会太平了。”

第三卷海随天去漫无际

第280章海霸王

台湾海峡,澎湖马公岛。

泉州蒲家的绿新月旗帜,正在海风当中猎猎舞动。

这正是天青海蓝的好天气,微微有风。海浪轻轻拍击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木船的船身上,溅出了满天白浪。

在澎湖列岛西南的主航道上面,不计其数的木质帆船,正随着轻风缓缓而来。这些帆船大多是福船的外型,大小却很不一样,大者长达数十丈,有三根桅杆,能载数千料货物。小者只十余丈,只有一桅,千余料上下的载重。不过这些船上并没有载货,甲板上面却挤满了短衣打扮的水手,皮肤都晒得黝黑,露出了结实的肌肉,手中不是拎着大刀就是持着弓弩,好不精悍的样子!看来都是一些在海上做没本买卖的好汉!

蒲寿庚和刘孝元两人,正站在一艘阿拉伯式样的大船上。这艘大船不是在南宋建造的,而是蒲家商行在大食订购的。船身长达三十余丈,拥有三根张挂三角软帆的桅杆。船上的水手,没有一个是汉人的模样。不是高鼻凹眼的白番,就是皮肤漆黑身形高大的昆仑奴,还有来自天竺四十大家族(德里苏丹国四十大家族)的天方教武士。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崇拜真神,是泉州蒲家称霸海上的根本!

另外,在这艘三角大帆船的甲板两侧,还罗列着十六架三弓床子弩!除了三弓床子弩,船上还配备了大量的神臂弓和天雷,在甲板中央,三根桅杆中间还安装了四台扭力发石机——这些都是出自泉州都作院的精良军器!

蒲寿庚和刘孝元,都伸长着脖子看着正缓缓进入马公岛海域的海贼船。良久之后,都满意地笑了笑。

“明经兄,这下你总可以放心了吧?这一次总能拉出500条船,起码都是可载百人的大船,海上的好汉,没有十万也能有七八万!”

蒲寿庚拍着栏杆当真是无限自豪:“而且还有十八艘蒲家的三角帆战船!这可是真正的战船!每船都有十六架三弓弩,可载500名勇士……一共9000人,都是常年在海上征战的好手。蒲家每年要花一百万贯铜养他们!”

蒲家的核心力量就是为数18000的天方教徒——包括经验丰富的水手和武艺高强的战士,前者操控着约120艘三角大帆船,往来于大食——天竺——三佛齐——泉州航线。

后者便驾驶着这十八艘战船,碾压任何敢于挑战蒲家贸易霸权的对手。无论是控扼马六甲海峡的三佛齐,还是横行印度洋的朱罗王国(印度诸王国之一),都没有可以将它们消灭的海上力量,所以只能选择和蒲家共有海权!

而建造出十五艘大型桨帆船,已经露出走向海洋苗头的陈德兴,无疑就是蒲家海商集团必须要打压的对象。

如果让陈德兴的海军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这大海之上的财富,就不是以蒲家为首的白番商人所独占的了。

刘孝元淡淡一笑:“海云兄,9000勇士,这可是一个万户的兵力啊!泉州又有百万人口,北地大半汉侯手里可没有恁般多的人口,更没有海云那么大的财力……这回若是能灭了陈德兴这个贼子,福建一路怕是要以海云兄为尊了!”

蒲寿庚嗤的一笑:“福建一路有甚用处?吾观大宋东南沿海,就是泉州、广州、明州(庆元府)、杭州(临安)四州而已。若能全据,一国之财,就尽入吾手中了。”

他的思路说起来和陈德兴是有点相似的,尽收一国的财富,并不一定要占领全部领土,建立一个庞大而难以管理的官僚体系。只要能占领最富庶、最重要的贸易城市,就能从一国的贸易流通和手工业生产中抽取财富。这可比从农村抽取财富要容易多了。

实际上,后世的殖民帝国,也大多遵循这样的发展路线。先控扼殖民对象的交通要道和贸易城市,以便从殖民地最大限度地吸取财富。然后再一步步向内陆发展渗透,以其建立全面的殖民统治。

而在没有多少原住民的殖民地,殖民者也是先点而线而后到达面的。很少有谁一上来就全面占领全面控制的——那样的花费就太大了,收回投资的时间也太慢长了。

……

“西风起了!”

一条福船已经张开了船帆,乘风破浪向东而去。青衫儒巾的梁崇儒跨进了船舱,冲着正在喝闷酒的老丈人喊道:“西风起来了,小婿问过船头了,最多两日,我们就能到高丽国了!”

赵葵动用的许浦水军的海船送卢兆麒、梁崇儒东去。许浦水军驻扎在长江口,既有江船也有海船,经常会放船跑高丽。许浦水军的上层和高丽方面的人物也是有往来的。这一次负责送这对落魄翁婿去高丽的是个干办机宜文字,名叫徐来发,就是长跑高丽航线的人物。能说一口流利的高丽话,还认识高丽的“卫社功臣”,三别抄军大将,现在的门下侍中金仁俊——三别抄军的大将当然也经商,高丽和大宋的海贸,便是由两边的武人在操控着。昔日两淮武人的领袖赵葵甚至还和高丽崔氏(武臣集团首领)世子崔沆见过面。

而卢兆麒对高丽也不陌生,卢家商行早先也和高丽做过买卖,即便是如今,卢家在高丽首都开京还有铺子。

“高丽……老夫在高丽还有几个姓崔的朋友,也不知他们如今都怎么样了?”

卢兆麒自然萎靡的很,临安政变完全出乎意料,如果不是贾似道让人来通知他们赶紧逃跑,他只怕已经是陈家军的刀下鬼了。

可是急切之间能跑出来的,不过是卢兆麒翁婿还有卢兆麒的女儿(梁崇儒的妻子),卢家的几个子侄。偌大的家业,数以十计的姬妾,还有卢家大宅地窖里面的铜,统统都丢个干净!至于卢家在临安府、绍兴府的田地也都被抄没入官。好大一个家,就这样彻底败了。这样的际遇,到是个高丽崔家的子弟有些类似。

“崔氏一门还能有什么好?”徐来发嗤的一笑,“四代权臣,挟天子令诸侯,何等风光,一旦事败,自是破家灭族了!”

“就不知什么时候轮到陈家了!”卢兆麒恨恨地道。

“姓陈的聪明,没有单独掌控大权,而是拉贾似道他们出来合伙。这样只要陈德兴的大军不败,陈家在临安的势力就不会倒。”梁崇儒咬着牙,“这样,咱们就没有翻身的日子了!但愿高丽人能给姓陈的一点苦痛尝尝。”

船舱里面,众人沉默不语。高丽的武力如何,看这些年他们抗蒙的战绩就知道了。高丽北部沦陷,变成了蒙古人的双城总管府和东宁府。首都开京无法守御,只能迁国王、百姓于江华岛暂避——这还是高丽崔氏最强势之时的抗蒙战果。而如今,干脆除掉了坚决抗蒙的崔氏一门,举国归顺蒙古当了附庸。如此武力,又如何能抵挡住陈德兴的入侵?

一旁陪同卢家翁婿东去的徐来发却摇摇头,道:“其实高丽人未必会和陈德兴开战……”

梁崇儒一愣:“何以见得?”

温久道:“高丽武人并不甘心臣服蒙古的,三别抄军中想要再战的人一直存在。若是蒙哥汗败死,蒙古内乱的消息传到高丽,没准高丽武人就来一场政变,然后和陈德兴联手共抗蒙古了……”

这个可能……的确是存在的!陈德兴虽然要在高丽开辟基业,但是他所求的并不是立即统治高丽全土——这样太麻烦,收益也不够大。陈德兴所求的,其实是取得高丽对外贸易的控制权,同时让高丽朝廷向自己的军队提供米粮和壮丁。

……

而此时此刻。庆元府,定海港码头上。被北伐军裹挟的工匠、明教徒和部分民众还有流放的囚徒,正扶老携幼,带着不多的一点家当,在数千北伐军士兵的监护之下,默默上船——这部分人到达定海的时候约有两万七八千,现在则又加上在定海当地裹挟的工匠民众,总数已经超过七万!

另外,定海港中所有属于阿拉伯商人和大宋朝廷的海船,全都连人带船被北伐军夺取,总数不下千余艘!还有数量超过100艘的黄家商船随行——由于临安政变的成功,黄家并没有被朝廷通缉,自然可以把可以调动的船只都调来定海港。

此外,王自生还带来了不少艇匪海贼的战船,大多是比较坚固,适航性也较好的福船,一共有16艘,船上的水手海贼则有3000余人,全部都加入了北伐军,编成了北伐军海军右军。由王自生担任了海军右军统制。

加上这3000人,集中在定海的北伐军人数已经超过了26000人!再算上被裹挟的民众,将要从海陆前往济州岛的军民总数,已经超过了10万之众!需要搬运上船的物资,更是堆积如山!因而整个登船的过程,也非常缓慢,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全部完成!

第281章新生总是从阵痛开始

“快!快点上火!”

张九大声的下令。他正带着一队士兵在放火——放火烧南人的房子!这一幕不知多少次出现在他的梦中,在他没有被陈家军俘虏之前,他就时常做梦梦见跟随蒙古大军扫平江南,一路烧杀抢掠,无比的痛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