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324章

奸雄天下-第324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小老百姓是最实在不过的,他们现在都能切身感受到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当然也就从内心深处拥护陈德兴了。

现在听说陈德兴南征凯旋,不用人动员,就自发的上街来迎接明君英主了。

人少、田多、政治清明、军事强大,一个中国式王朝在初兴之时拥有的全部有利条件,北明现在算是全部拥有了!

第562章李翠仙的对策

“明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车在钢甲骑兵的簇拥之下,在沿街百姓的山呼万岁声中,缓缓驶向昭明宫。

陈德兴透过打开的车窗往外看着,街道两边的戒备很严,手持着长枪的钢甲武士一路从城门口排列到昭明宫,他们用长枪将百姓隔离在街边上。沿街所有的房屋窗口都紧闭着不许打开,各处制高点上还有持着枪弩的士兵。

不过这种如临大敌般的警戒,却丝毫没有降低燕京百姓的热情,宽阔的燕京御街两边,都是人山人海,欢呼之声震天动地,似乎也是出自内心的——反正陈德兴没有听说过燕京府有出钱雇人上街喊万岁的。

“大王,百姓们很拥护您啊!”墨影娘的俏脸儿凑了过来,欣喜地说。这样的场面,她在临安可没有见过!

“田多、税轻、吏治清明、军力又强,足以抵御鞑虏,让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百姓如何会不拥护?”

陈德兴的语气平静,没有多少喜悦,只是淡淡地道:“历朝历代开国初兴的时候,大多如此……一轮乱世征伐,把人杀得差不多了,人少相对就是田多,田多自然就饿不着了。而且国朝初兴,君王功臣都是经历过乱世,有些还是起于微末,知道江山来之不易,要小心维护,捞起钱来都是有所顾忌。至于军队,更是百战而得的雄师,而且还有田地可以赏赐将士,自然不怕鞑虏了。

做到这现在这个程度,其实是很容易的,凡是一统天下的开国之君,只要想做就一定能做到!但是孤王想要做的……更多!”

中国历史上,除了西汉初年因为人口损失太大而匈奴又太强,只能用和亲换平安之外,初兴王朝一般都是国泰民安,军事强大的。哦,大宋也是个例外,它是国泰民安,军力弱小。当然,那是大宋皇帝自己要削弱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以宋朝初年盘子,赵大、赵二只要肯保留宋初将门的武锐,再辅以府兵制度。上有将门,下有府兵,妥妥就是盛唐初年的局面。有二十年休养生息,怎么都能把契丹打得满地找牙了……

而现在陈德兴手上同样有一副好牌,北地人少地多,南方工商繁盛,又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军事小贵族和商人士绅作为基础。军事上根本不用操心,一代士爵、二代士爵的武力肯定不会弱——士爵的根子是军事地富阶级,也不是太有钱,就是个中小地主和大号富农。

一般来说,在工业化社会来临之前,都是农民比市民能打,地富比贫下中农勇武。如果国家有意引导地富尚武,是很容易发展出一个军事地富阶级的。什么骑士、武士、希帕依、容克、哥萨克等等的,都是这号人,有点钱,有点地,能负担得起子弟习文习武的费用,然后长子守家,其他儿子出去当兵打仗或者考公务员,或者当老师做学问。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盛行科举的中国、越南、朝鲜这三国,国家几百年如一日引导地主富农文弱化,不习武只读书。然后用文官掌握雇佣兵或农奴兵,时间一长雇佣兵又出现世袭化和城市化,都成了居家过日子的小市民,就完全腐朽不能战了。农奴兵则完全破产无力服役。最后就是有国无防,随便来个鞑子或帝国主义就能如入无人之境。

而陈德兴现在不仅拨乱反正,重新扶植起了一个军事地富阶级,而且还将未来的资产阶级,现在的商人阶级,也引入到了统治阶级的队伍当中,实行的是士爵、士绅共治,还从后世万恶的民主国家抄了个贵族民主。

其实成功的民主国家大多都是走贵族民主——精英民主———普遍民主的路线,一开场就普遍民主,搞一人一票,那是多半要坏事儿的。

此外,陈德兴还折腾出了一个天道教,给自己的政权加上了一些神圣的色彩。而且还开启了大航海时代,预备建立一大批海外华夏国家,对华夏本土构成竞争和压力,免得华夏本土在没有什么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再次走上关起门来腐朽的老路……

可以说,陈明世界帝国的大框架,到现在已经完全按照陈德兴的意图建立起来了。接下去就是精细活儿了,要将这些大的框架变成具体的制度、法规,建立起一个民主和法治相辅相成的社会。要将士爵贵族阶级和士绅阶级慢慢壮大,使之可以完全替代死读书的士大夫成为国家的基础。还要建立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自治政权,让习惯于集权的国人学会自治,这个估计得走不少弯路……

当然,还要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华夏封国,最好把全世界都染黄——这似乎有点自讨苦吃,这些华夏封国早晚会变成独立国家,会和大明本土争夺世界领导权。

但是陈德兴却非常清楚,竞争是保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世界持续拥有活力和向上动力的唯一办法。

而宋朝之后的华夏文明之所以会衰弱,不是因为竞争,而是因为君王害怕来自华夏文明内部的竞争,就把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扼杀在萌芽之中。

但是他们只能扼杀来自华夏文明内部的竞争者,却拿外部的敌人毫无办法……

“大王,咱们已经到了。”墨影娘的声音在陈德兴耳边再次响起时,马车已经进入了昭明宫,停在了已经新建的正殿——光明殿前。

黄智深、任宜江、赵复、刘和尚、陆虎、张世杰等文武重臣都在大殿外面列队相迎。看到陈德兴从马车上下来,都纷纷行单膝跪拜之礼。

赵琳儿则扶着郭芙儿,带着陈明王后宫一群莺莺燕燕们,一个个笑颦如花,有几个怀里还抱着娃娃,都是恨不得要扑上来的样子——后宫大妇李翠仙正在待产,没有出现在迎接的人群当中。

陈德兴笑着朝自己的文武大臣们点点头,道:“都起来吧!这些日子,孤王不在燕京,多亏你们苦心经营,将燕云之地理得井井有条。”说着他一拱手,“孤王在这里谢过了……只是孤王现在有些乏了,想早些休息,各位先请回吧,明日孤王在昭明宫摆宴,我们君臣再行欢聚。如何?”

说罢,他就扭头冲郭芙儿一笑,“娘亲,仙儿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生养?”

……

李翠仙当然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打小练习武艺养成的身子,身材和后世健身房里面的女教练差不多,可能还有好些。现在又年轻,生个娃娃对她而言还不跟玩儿似的?

当陈德兴匆匆赶到李翠仙寝宫外院的滴水檐前,就看见李翠仙已经笑盈盈挺着个大肚子站在当间儿了,也不要人搀扶,看见陈德兴就一阵风似地迎了上来,就要蹲下去行福礼。陈德兴连忙拉住她,只是瞧着她那张又一次圆润起来的面庞,关切地问:“怎样?”

“好的很,”李翠仙一脸幸福的表情,伸手抚摸着肚皮,“已经让产婆摸过了,胎位很正。胎动也有劲儿,看来又是个小子!”

“那感情好啊,你就有两个嫡子了。”陈德兴拉着李翠仙的手,就往她的宫里面走去,“我得好好听听你的肚皮。”

郭芙儿也笑着跟了进去,其他女人也想进去,却被杨婆儿挡在了外面。只见她一脸的严肃表情,低声道:“大王有要事要问,诸位王妃、夫人都请回吧。”

而在李翠仙的西秀阁内,陈德兴果然没有去听胎动,而是和李翠仙、郭芙儿相对而坐,脸色也凝重起来。

“仙儿,你打算怎么办?”

李翠仙只是微笑:“妾身是大王的人,自然替大王打算了。”她轻轻抚摸着肚皮,“等妾身把孩子生下,就去益都一趟。”

“去益都?”陈德兴一怔,“不是太原吗?”

李翠仙轻轻摇头,道:“去太原没有用,我爹爹不会听我的,而且……他也成不了什么事儿,他带去河东的府兵损失殆尽,史家、张家、汪家的兵不过是花钱收买而已。真正危险的恰恰是益都的八万府兵!”

李翠仙说的益都并不单指益都城,而是指大唐赵王李彦国控制的地盘,大致包括后世的山东省、徐州市、淮安市等地。远远超过了李璮直接控制的地盘。而且李彦国手中控制的兵力也非常强大,除了原本被李璮留在益都的几万府兵之外,李雄所部万人也辗转退到了益都。在过去几个月,李彦国又以此为基础大肆扩军。现在单是由李彦国直接控制的府兵就已经达到了八万人之多,其中经验丰富的老兵至少占了五成,战斗力相当可观。

而且李璮三十多年来积攒起来的军备物资,也被李彦国掌握,再加上从宝应州收来的粮食。现在可以算是兵粮足备了!

可以这么说,李璮主要的实力并不在河东而是在益都老巢,就是由李彦国控制的八万大军!

第563章代价

燕京,昭明宫,西秀阁。

诺大的寝殿当中,只有四个人。陈德兴和李翠仙、郭芙儿围坐在一张案几旁。杨婆儿则给他们端来了茶水、点心,然后就守在寝殿门口。

寝殿当中,这个时候一片安静,空气也仿佛凝结了一般。四个人,都不说话。陈德兴只是静静打量着自己的王妃李翠仙,而李大妖女则含情脉脉看着陈德兴——仿佛是在说:“人家儿子都替你生了两个,早就是你的人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德兴的确有些不放心,倒不是担心李翠仙会借机脱身一去不回,而是在担心老妖婆灭门师太!这个老尼姑可狠着呢!

过了半晌,陈德兴终于开口:“妙真师太还在益都吧?”

李翠仙点点头,道:“我奶奶还在。”

老尼姑的身体硬朗着呢!六十多年的武艺可不是白练的。

“不过妾身有办法说服她老人家的。”李翠仙胸有成竹地道。

“哦?”陈德兴却微微摇头,灭门师太好像顽固的很!

李翠仙道:“能说服,但是不会没有代价!只要代价到位了,就是我奶奶也会动心的!”

让李家的八万大军倒戈或是保持中立肯定是代价颇高的!但是消灭他们,很可能代价更为高昂!陈德兴默默计算着双方的实力对比——南宋有三十万团练军,想要让舟山、泉州二地安保无虞,至少要动用两个步兵师,可能还要加强一个炮兵旅。

李璮至少可以从河东拉出七万人,虽然是乌合之众,但是要打败他们至少要动用两个步兵师加上两旗马队。哪怕是李璮在太原按兵不动,这支兵也得留在燕京。

这样一来,明军上中下三军九个师中的四个,八个旗中的两个,都已经部署出去,不能参加和蒙古人的大决战了。如果李彦国的八万大军也会北上,那么陈德兴至少还要抽调出两个步兵师和两旗马队去与之作战。

如此,可以用于和忽必烈决战的兵力就只剩下三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一个银甲师、一个近卫骑兵师、四旗马队,另外还有一个到两个军直属部队,拢共也就七万多人。

而忽必烈那头集中的兵力则可能多达二十万!二十万对上七万,差不多有三倍的优势。

而且,蒙古人在大清河之役后,就一直在寻找对抗钢甲兵的办法。目前已经知道的手段就是装备了至少3000门抬铳和骆驼铳。同时还给部队配发了大量的狼牙棒和钉头锤——狼牙棒是个长杆兵器,长约六尺,木棒头部如枣核状,植铁钉于其上,形似狼牙。这种武器在宋朝的敌人当中非常流行,就是用来对付身披坚甲的宋军的。现在蒙古人将它捡起来对抗陈德兴的钢甲兵了!而钉头锤则是个短兵器,和弯刀差不多长短,是用来近身肉搏的。

可以肯定的是,蒙古人在将要开始的大战中,肯定会拥有比上一次大清河之役更好的表现!

为了保险起见,陈德兴希望可以集中至少五个步兵师、一个近卫师、一个银甲师、一个近卫骑兵师、四旗马队和至少两个军直属队。也就是说,最多只能用两旗八旗兵警戒益都方面。

“一个唐国王加上李彦国目前所辖的地盘。如何?”陈德兴淡淡地道。

李翠仙嫣然一笑:“山东地近燕京,实乃中原之腹心,大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陈德兴点点头,笑道:“将来自会转封唐国于他处,不过那是二三十年后的事情。南山(李彦国)如今只管安居山东,孤王必实心待之。”

陈明的路线是西周式的,也就是用分封诸侯的办法去占领已知的世界——对陈德兴来说,已知世界当然就是全世界了!有整个世界可以封,陈德兴也就不会把国内大大小小的军阀一个个全都摁死,当然也没有在革命胜利以后铲除功臣宿将的必要了。要是都摁死,都铲除了。整个世界就没有人去占领了……都让儿子去占领,搞王无二家可不行。他的儿子们还小,将来有没有能力当国王也不好说,而且去海外当国王也不是单枪匹马就能把事情办成的。单枪匹马过去,谁认识你啊?

当封建国王,是需要有家臣有曲部有国人,还要让这些人组成一个紧密的统治集团,团结在一个王室家族周围,还需要大量的财富用于王国的早期开发和投资。

而陈德兴自己现在只拥有一个统治集团,分拆成几份,建立几个封国是有可能的。但是拿下全世界是做梦,他也没那么多儿子,而且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集团分拆成几十份上百份,那样的话,他在中原的统治力量就要被大大削弱了。

所以对陈德兴而言,如今中原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军阀集团也不算多。后世的全世界可有二百多个国家呢!就是一个军阀给一个国,还有一百多个国可以封给功臣和儿子们呢。

而且,在将这些军阀豪强转封出去之前,陈德兴也不打算收回他们的地盘。因为没有地盘的军阀就没有办法维持他们的集团,也没有办法保持一定的财力,同样也没有办法控制一定数量的人口——他们可是殖民海外的“国人”来源!

对于陈德兴的西周式分封法,李翠仙自是知道,就是各路军阀,也多少有些耳闻。当下李翠仙又是一笑,摇摇头道:“既然山东只是暂领,也谈不上酬劳。益都之军于我大明,事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