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328章

奸雄天下-第328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有几万守军。至于大炮、天雷,更是堆积如山!这样的坚城,没有个十万八万死伤,是根本打不下来的!

这十万八万死伤谁肯承受?忽必烈手下才多少蒙古人?别说十万八万,就是四五万人也死不起啊!至于李彦国手下一共也没八万人……

而且唐元两家,谁不想保存实力?

李彦国缓缓摇头,叹口气道:“陈明王既然有防备,那合兵一处也打不下燕京,最多攻破几座府城、州城,抢些粮秣财物。忽必烈倒是可以凭着抢来的粮秣退往草原……可是我们李家又能向何处去?”

退往草原的路不止走京兆府——灵州路一条,还可以翻越燕山。不过现在燕山东麓和山前各州都被陈德兴占领。燕山西路和山后各州纷乱了一年,不仅李璮和陈德兴都派兵去攻打过,连山后各州的土豪也纷纷举兵作乱,根本没有什么人在种地。想要在那里得到补给是很困难的。所以忽必烈必须打破几个有粮食的北明州府。

但是对老家在山东的李家军而言,打不下燕京就是死路一条!

因为陈德兴的主力很快就会杀回来,到时候多半还会有史天泽、张柔等人为前驱……

李彦国是没有一点胜算的!

李翠仙一笑,目光沉沉地扫了灭门尼姑、王文统还有自己的老弟一眼。

“奶奶,外公,三哥儿,如今的三国伐明,好似一场豪赌,千军万马就是赌注,赌的是天下归属。不仅是唐宋元明四家君王在赌,天下间凡是手里有兵的豪强,都会跟风下注!压对了宝,荣华富贵不用说了,将来若是愿意去海外为君,便有箕子的前程。压错了宝,自是家破人亡!真可谓是一步错,满盘输!而益都李家……其实已经一分为二了!”

“一分为二?”李彦国和妹妹对视一眼,神情有些复杂。他现在掌握着益都李家的大部分地盘、兵力。只要李璮回不来,他就是益都之主!

李翠仙一笑:“太原一个,益都一个,两个李家何不两头下注?这样,李家在大明得胜之后,也少不了藩王封国,还能世世代代和大明联姻!将来大明的皇后,不是姓李,就是姓杨!”

姓李自然是李璮的后代,姓杨则是杨妙真的娘家人,杨家可是大族,支脉颇多,人口也不少,在东唐为臣为将的也不在少数。李翠仙许出的这个条件,还真是有些吸引力的。

不过,陈德兴的儿子还小,没有十几年到不了娶老婆的年龄。这个画饼,实在有些远了。

“原来你是陈德兴的说客!”灭门尼姑没好气的瞪了孙女一眼。

李翠仙嘻嘻一笑,道:“吾可不是空手来益都的!”

“不是空手?”尼姑问,“姓陈的打算给俺们李家什么好处?”

李翠仙道:“吾带来了明军火药的配方,还有南芬钢的炼制方法!”

“哼!”老尼姑听到这两个条件,气就不打一处来。她早就派人向李翠仙和杨婆儿打听过这些。可那两个女人,都是有了男人就忘了姓什么的货!全都推说不知道!

王文统拈着胡须,脸色阴晴不定。他是李璮的所谓“谋主”,一身本事除了用来应付金国科举的儒学,就是纵横之术了。无非就是借着南宋威胁论壮大自己,暗通贾似道削弱蒙古,还有就是秘密联络北地群雄。都是春秋战国纵横之术的东西,所以他才会支持连蒙反明……而李翠仙一到益都,他就知道事情要坏!李璮在河东的兵力太弱,偷袭一把还行,要是被陈德兴猛攻,肯定马上崩溃,李璮本人多半也会被俘!

而李璮一败,东唐就再没有争天下的希望了……皇帝老子都让人捉了,唐军将士还有什么士气?

既然东唐自己没有希望得天下了,那就一定要站在胜利者一边!虽然站在胜利者一边最后也有可能被削藩,但是要站在失败者一边马上就是个死!

而且削藩也不等于灭门,李家就算放弃地盘军队,也是大明朝第一号外戚!而且陈德兴还以复周制为旗号,分封海外也是条出路,或者可以两者兼有——既是外戚,又是封君,似乎也不差啊!

想到这里,王文统就向李彦国打个眼色,然后又看着灭门师太。低声道:“太后,臣觉得若是明王能让赵王当唐国王……”

灭门尼姑哼了一声:“唐国王本来就是彦国的,光是两个配方就想拉拢我们的八万大军,是不是太抠门了?”

李翠仙顿时笑了起来,“条件还可以商量的,三哥儿和我可是亲兄妹啊,明王怎么可能亏待他呢?”

第569章飞狐口

“皇上,前头就是代州城!”

传骑飞也似的来到李璮的驾前。河东唐军大举向北,他们从太原出发,越忻口向北,一路急行军,不过几日就到了长城以南的代州境内。

现在唐元两方在河东北部的军事分界线就是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等外三关。这三座关隘都在盘踞大同的严忠济所部控制当中。不过三关以南的代州却在东唐军手中。因此唐军现在还自家辖区内行军。

按照李璮的计划,唐军不会立即出飞狐口去扑击燕京城,而是要等忽必烈把陈德兴的大军诱到黄河以南。在这之前,他带来的七万大军,就会屯兵代州。

过去的一年,李璮在河东也没闲着,四处招揽地方豪强,得到了不少兵马,都扫数补入了大唐府兵当中,将他带来河东的金吾卫、领军卫、右武卫等部补充完整,又给太子李彦简编了东宫十率。河东府兵人数甚至比太原之战前还多些。但是装备和训练,却大不如前,很有点凑数的意思。不过即便是凑数,十万人组成的大军,还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武力!

李璮的军队向以步卒为主,现在也是如此。大队大队的步卒,仿佛充满了视线。各种各样的旗号、金鼓、车辆辎重,只是铺满了道路,喧嚣着向前开拔。部队的士气也挺高的,因为李璮没有敢宣布北上的目标是陈德兴,只说去打大同的严忠济。严忠济不是强敌,大同又是河东的地盘,也不算远征。唐军士气,自然高涨起来,嘈号之声,接地连天般的响动着。

“听说大同路这些日子,可叫鞑子祸害苦了,老百姓早盼着咱们大唐军啦!”

“打完大同路,河东全境就光复了,咱们山西人,总算也把鞑子赶出去了!”

“代州到了,也不知道能不能住进城里头,在有屋顶的地方美美睡上他娘的一场,这些日子都在野地里头,天又寒,连骨头都冻得吱呀乱叫!”

李璮的中军,则是大队的车马簇拥着。李璮也未曾骑马,只是坐在一辆巨大的马车当中。这马车由十二匹健马拉着,车厢里面铺满了毛毯和绫罗,十分舒适。这位大唐天子,三十多年来都在益都享福,没有吃过野外征战的苦,去年兵败之后,心情又郁闷,还生了场病,身子骨更不如前,现在干脆坐车行军了。

前头传骑直入他的车前,李璮才从车子里钻出来,身边还有一个五官端庄,皮肤有些粗糙的女人,还披着甲胄,看上去颇是粗壮,提着把弯刀护卫在侧——她是塔察儿的妹妹霍筝,大唐的二皇后。这李璮虽然举旗反蒙,杀光了益都境内的蒙古人,但是却偏偏宠爱这个霍筝。而霍筝对这个长她二十来岁的老男人,也是死心塌地,夫妻二人感情很好。这次更是亲自披甲持刀,护卫在丈夫身边。除了霍筝之外,车上车下,还有十几个李璮的心腹军将拱卫着,这些人也都归霍筝指挥。

李璮的面色有些苍白,笑问道:“史天泽可在代州?”

传骑回答:“回皇上,史总管前军已经抵达代州,已经在代州城外扎营,三关方向也有兵马看守,另有一部已经抵达飞狐口。”

李璮又问:“那飞狐口外有何异动?”

传骑道:“据史总管的人说,没有任何动静。”

李璮松了口气,一挥手就让传骑去了,转头吩咐下令:“大军开赴代州城下寨,让兄弟们入城休息几日……弄些好吃食犒劳一下!”

策马走在李璮的马车旁边的老将张柔闻言笑道:“皇上真是爱兵如子,这些河东儿郎能跟着皇上建功立业,真是几倍修来的福分。”

李璮含笑看着这位和史天泽其名的老将军,招招手:“德刚老哥,上车来吧,车上还有地方……你年纪比朕还大,这一路真是辛苦了。上车来坐坐吧……”

“好勒,那老汉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张柔也不和他客气,论辈份,张柔比李璮还长些,他可算是李全一代的人物。而且,他也知道,李璮邀他上车的目的并不是让他坐车,而是要和他议论军情。

“德刚,你看这里。”车厢内部宽阔异常,中间放着一张案几,上面铺着地图,河东北部和燕云地区的图。李璮指着图上太行山北麓的一处关隘道,“这里是飞狐口,乃是连接太行山东西的要冲之所在。”

“皇上是要臣带兵去扼守住飞狐口么?”张柔见李璮提起飞狐口,顿时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笑着反问。

“嗯,飞狐口是兵家必争之地,之前为了示好陈明,并未出兵占据。”李璮顿了一下,又道,“如今朕总觉心中不安……陈明的细作厉害,万一察觉到朕联手蒙古,谋袭燕京,说不定会先下手为强。这飞狐隘,是燕京入晋的捷径,一定得重兵布防!史润甫的兵马终究太少了些,怕遮护不过来。”

张柔一笑,丝毫没有推脱,一拱手道:“臣这就领人去飞狐隘,一定不放一个陈家兵家入晋!”

“有德刚兄这句话,朕就放心了。”李璮呼了口气,笑着对张柔道,“朕若得志,必以王爵以待德刚兄,世袭莽替,与国同休!”

……

“前头就是飞狐口,并没有唐军在此布防。”

带路的向导,指着前面起伏险峻的山势,大声对身后的骑士言道。

前面就是将河东山区和河北平原分割开来的太行山,在巍巍太行的群山之间,有那么几条山谷孔道,横贯太行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个飞狐口,更位于太行山、燕山、恒山的交接点,其军事价值更加重要。

而且飞狐口地形十分险峻,最宽处只有七、八十米到一百米,最窄处,只有二米到三米,仅可错过一辆牛车骡驮!易守难攻,可见一斑。

而在陈德兴和李璮分别据有太行山东西之地后,飞狐口更是双方的军事分界线。不过唐明双方都没有在飞狐口布防,以显示出对对方的信任。因此这飞狐险要现在并没有设防。

郭侃端坐马上,看着眼前毫无戒备的飞狐口,心中长出口气。

飞狐口没有布防,便说明史天泽是真心倒戈的。要不然,飞狐口是不可能就这样让出来的。因为唐军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明军,一旦让明军入寇飞狐口,灵丘、坚州、代州等地,根本无法守住!到时候,明军就会长驱直入,一路杀到忻口关外!

在他身边,年轻的杨阿喜也同样勒马而立,看着眼前景象,同样难掩脸上的激动神色。他现在和郭侃一起担任先锋,五千黑骑马队,六千五百银甲兵,就在两人身后,正在展开准备进占飞狐口——虽然飞狐口表面上没有兵马驻守,但是明军还是要依足了占领要隘的战术操典行事,决不会有半点掉以轻心。

一阵马蹄响动,从飞狐口内传来,杨阿喜一挥手,跟在他身后的一队八旗兵立即翻身下马,带上了步弓上了一处高坡。郭侃也给左右传令,调了一队银甲兵在前方列阵以待。不一刻,就看见一队骑士飞奔而来,没有打任何旗号,领头一骑,却是银甲师大义教官史彬,他没有穿明军的黄色战袄和钢甲,而是穿着唐军的红袄,并没有披甲。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个留着大胡子的老者,和史彬有几分相像,正是史天泽。

郭侃长出口气,对身边的杨阿喜笑道:“是俺义父!这下大事要成了……俺义父手里还有两万兵,都是跟着他老人家征战多年的锐卒!只要他们肯倒戈,李璮必败无疑!”

杨阿喜淡淡一笑:“李璮本就必败!上下二军,加上四旗马队,加上老哥的银甲师还有大王的亲兵近卫师、近卫骑兵师,一共十万铁军,天下间谁能抵挡?”

郭侃翻身下马,把缰绳丢给亲兵,又回头冲杨阿喜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李璮的十万大军虽然不禁打,但是杀敌一万自损总有几百……咱们的十万精兵,还要留着力气对付忽必烈呢!这忽必烈……终究是个英雄,小瞧不得!”

说完这话,他就大步向前迎了上去。史彬和史天泽也瞧见了郭侃,史天泽一挥手,让亲随稍后,自己和儿子史彬策马向前,到了郭侃身前才翻身下马。

郭侃冲史天泽抱了下拳,笑道:“义父,孩儿钢甲在身,不方便行大礼了。”

史天泽也笑着回礼,然后就望着正在四下布置的八旗兵和银甲兵,摸着胡子,点点头道:“人人钢甲在身……明王竟有此等精锐,此战胜负,看来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郭侃哈哈一笑,一伸手就做了个肃客的手势,“义父,这一回,咱们算是压对了宝啦……明王来日必是天下之主,义父您如果愿意去远国为王,也是一国之君啊!这样的好事,也就只有明王这里才有!”

第570章目标,代州城!

帐幕外头,传来了马匹嘶鸣的声音,炊烟和士兵们的谈笑声有一搭没一搭的飘了进来。暮色已经四合于野,笼罩在燕山、恒山、太行山的交汇之处。十万明军,合着数万民夫、不计其数的驮马大车,浩浩荡荡开到这飞狐口,只等陈德兴一声令下,他们就要杀奔太原。在这些大明最精锐的士爵兵、八旗兵眼里,北地虽然开阔,却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抵挡他们这支兵马来去纵横!陈德兴苦心打造的武力,最好的兵器盔甲,最严格的训练,最有利于激励士卒斗志的制度,还有大义教官和天道教的洗脑,现在都是最有效力的时候。

北地的冬天虽冷,但是却浇灭不了战士们心头火热的斗志,身边是出生入死的袍泽,上面是半神之身的统帅,眼前是定鼎天下,开万世之基业的功业。这大营之中,满满的都是欢声笑语,人人求战心切,谁也不以来日大战为意。因为自陈明崛起辽东以来,每一场大战,都是压倒性的胜利!现在陈明的战士有钢甲护体,刀枪难入。又有大炮之利,可以轻松摧破敌阵!

打仗,不就是大炮一轰,然后就是由钢甲长枪组成的方阵踩过去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