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奸雄天下 >

第79章

奸雄天下-第79章

小说: 奸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岂有戏言?”陈德兴笑了笑,“张统领若不相信,就留在吾军中几日,看吾如何破敌。等见识了我霹雳水军之勇,再把所部带来不迟。”

张世杰愣了愣,对方的言语自信满满,看着又不似是痴人,之前这个陈德兴在两淮也算薄有威名……

“怎么?不敢吗?”

“如何不敢?”张世杰哈哈一笑,“吾就留下瞧瞧便是,若陈拱卫真有杀鞑子的锦囊妙计,吾张世杰就服你!”

“光服可不行!”陈德兴看着眼前这位长自己十来岁的汉子,很有气势地一挥手,“还须结个异姓兄弟,来日并辔扫北,把鞑子撵出中原!”

“好!就一言为定!”张世杰大笑着就满口答应下来。不过他和陈德兴的结义可不比琼花楼的兄弟那么靠得住了。

前者叫“相从于微末”,是可以当成铁杆的——没有陈德兴,就没有那二十个小弟今天的官职地位。前文已经说过,宋朝还是有士族政治的遗风,这些由陈德兴提拔得官的兄弟,在世人看来都是陈德兴的门人。谁要是背叛,就会为世人所不齿。

而陈德兴要是和张世杰拜把子,那就是两个军阀因为利益而联合,和后世老蒋和冯基督拜把子一样,比没有好,不过该翻脸的时候照样翻脸!

听了两人的对话,吕师虎的脸色有些铁青。陈德兴不但不肯分一半兵给他,还三言两语的把张世杰给忽悠了。听这意思,张世杰是有点动心,很有可能会把兵拉到南沱来的。

这两位,还知道自己是大宋的将官么?眼睛里还有军令军法吗?

……

在涪州城东,蒙古大军营地附近,天气已经放晴。数百怯薛亲卫默然矗立在一处高丘之上,簇拥着蒙古大汗和两位汉人将军一同瞻看着眼前的江面。

宽阔的长江水面之上,战船在视线中无穷无尽也似地展开,蒙古旗号遮天蔽日地舞动。

几艘,不,应该是几串战船!六艘蒙古水军的那种十六桨的木船被人用木条钉在了一起,也不是一长串排列,而是成两列排列,将六艘小木船变成了一条大木船。看上去不那么容易被撞翻了!

原来几日前那场水战中逃生的蒙古汉军士卒还是有一些回到了涪州,把交战的经过报告了上去。得知宋军战船善于冲撞之后,汪田哥和杨大渊两位汉将就想出了这么一个连环船的办法。将六艘战船先分成首尾相连的两列,然后再串钉在一起,合成了一艘。速度自然是谈不上了——六艘船原本该有96支桨,现在因为一边儿船舷给钉起来了,船桨少了一半,只剩下48支了。不过稳当倒是稳当了不少,至少不会被轻轻一撞就翻掉了。

“大汗,这等连环船在顺流而下的时候可以六船合一,逆流而上时又可重新拆成六船,是最适合在川江上活动的。”

汪田哥极为得意的用蒙古语介绍着自己和杨大渊想出来的高招,而一旁的杨大渊则因为不懂蒙古话,只能当个哑巴,顺便还在心里面唉声叹气。

弟弟大楫已经殁了,就丧命在宋军蜈蚣船(三层桨座舰)的冲撞之下!而自己又要驾着连环船再去战……这用几根木条钉起来的连环船,能打得过宋人的蜈蚣船吗?要是不行,自己会不会步了弟弟的后尘?

第164章杀汗(一)

蜿蜒向东的川江之上,蒙古水军的战船在视线中无穷无尽也似展开,蒙古的旗帜遮天蔽日地舞动。

长江两岸,山峦重叠,绿野如画。

在天气放晴之后,蒙哥大汗并没有在涪州多做停留。川江沿岸的夏日气温只能用酷暑来形容,大雨一停,气温立即就直线上升,哪怕是在长江之上,也感觉不到丝毫的凉爽。对于习惯炎热的南方汉人而言倒没有什么,可是自幼生长于凉爽环境中的蒙古人,却是极不习惯。再加上之前连日阴雨时没有足够的干燥木柴点火做饭,不少蒙古人吃生水生鱼片吃坏了肚子,军中开始流行起了疫病。

另外,十万大军聚集在一处的消耗也极为惊人。涪州周遭已经被纽璘的大军蹂躏了好几个月,田地荒芜,村舍废弃,连人迹都有些稀罕了。还谈什么征集军粮?至于蒙古大军身后的蜀地,更是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攻战,早就是处处废墟,白地千里。容易抢的早就让蒙古军抢遍了,想要取得更多的财帛和物资,除了去攻破钓鱼城、重庆这等坚城,也就只能尽快东下,去蹂躏富庶的京湖地区了。

至于堵在涪州以东五十多里的那个叫南沱场的长江大弯道处的万把南蛮水军,蒙古大军上下,是没有多少人会当回事儿的。除了李翠仙和刘和尚。

他们这时就坐在一艘木船的船舱里面,摇着扇子,静静的瞧着杨婆儿。

说起杨婆儿潜入蒙古大军的办法,真是简单到了极点——她手中有金莲川幕府发下的令牌,是正牌的蒙古汉军密探!而且她还非常及时的带来了关于“蜈蚣船”的信息。包括大小、数量、航速、武备和所载甲士的数量,甚至还有一张“蜈蚣船”的结构草图。这些都已经由李翠仙亲自献给了蒙古大汗。知道了李翠仙和杨婆儿将那么要紧的情报都给了蒙古人,刘和尚的脸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只是低着头在那里喝着烧酒。

李翠仙看着刘和尚的样子,突然一声没奈何的苦笑:“和尚啊和尚,莫非你以为蒙哥大汗还有他身边的谋士都是傻瓜?不拿出些干货就凭一张俏脸一张巧嘴便能取信他们了?”

刘和尚叹了口气,这些日子他已经看出李翠仙在蒙古贵人中有多如鱼得水了。不仅蒙古大汗经常可以见到,就是和跟随大汗出征的后妃公主,也都和李翠仙混得挺熟的。消息自然打听到了许多,不过大多是关于蒙古帝国内部权力斗争的,在刘和尚看来也没有太大用处。倒是蒙古军中开始流行疫病的消息更有些价值。

李翠仙扭头往船舱外面看了看,然后又压低了声音:“和尚,今天晚上你就和明霞一起离开,走江北往东去,自有接应的人送你们去南沱陈郎军中。”她顿了一下,“蒙古大汗的长相可记牢了?”

“已经牢记了,”刘和尚还是皱眉,“三郡主,真有机会除了蒙哥?”

李翠仙点点头,道:“机会极大,蒙哥自幼长在军中,打了一辈子仗,临阵指挥乃是其所好之事,打钓鱼城的时候,他曾经前至城墙之外300步督战。”

人皆有所好,有人好酒,有人好色,有人好赌,有人好斗。而蒙哥这个蒙古大汗自然是好战了。要不然也不会以大汗之尊统帅十万大军深入四川腹地了,此时的蒙古帝国又不是没有大将可派。可是谁让这老家伙就好这口呢?

三个人正说话的时候,船舱的门突然被人敲响,外面传来了个女声:“三郡主,宝音特穆尔公主的船正向这里靠过来!”

听到这个什么宝音特穆尔公主,李翠仙就扁了下嘴,秀眉也蹙起来了。

她苦笑着摇摇头,对杨婆儿道:“这个宝音特穆尔是贵由汗和斡罗斯女子生的杂种,后来跟着她母亲一起到了蒙哥的宫廷。和蒙哥的儿女们都不睦,与我还算投缘,喜欢听我讲些南朝繁华的故事。明霞,你不如也见见她,和她说一说江南的风物吧。”

杨婆儿还没来得及回话,就听见外面传来个响亮的女声,说的居然是汉话:“李翠仙!李翠仙!你宝音姐姐来了,还不出来相见!”

李翠仙连忙和杨婆儿、刘和尚一起步出船舱,就看见一艘和李翠仙所乘的木船差不多大小的船只已经靠拢过来。木船的甲板上站着个身穿白色紧身战袍,手持一把刀鞘上镶嵌着不少宝石的弯刀的女子,约莫二十岁的年纪,面孔雪白,眼窝深陷,艳丽的五官仿佛冰雪雕成,棕色的头发犹如波浪一样披在肩上,随风轻轻飘动,一点红唇紧紧抿着,露出的却是一副凶蛮的神情。

……

同一时间,在一坐漂浮在江面上的金顶大帐中——就是将十六条木船被钉在一起,又在上面铺了木板,木板上搭了个大帐篷——蒙古大汗正站在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前面,和他的大将们在低声交谈。

“……南蛮水军的大寨就在南沱场河套地区的东面,紧挨着长江下寨。营寨分成水陆两部分,水寨用十艘二十余丈的车船为墙,陆寨伐圆木为墙,又挖壕沟建木堡,甚是坚固。另外,现已查明,驻守南沱场的南蛮水军军号是御前霹雳水军,其主将就是献发石、天雷于南蛮,在扬子桥炸死都元帅也柳干之人,名叫陈德兴!此人乃是吾大蒙古的大敌……”

正在说话的是汪田哥(汪德臣),他拿着一根马鞭,在羊皮图上指指点点,说到陈德兴的名字就是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

“陈德兴……”蒙哥低声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可有办法招降吗?”

此次入川之役中,投降蒙古的宋军将领是很有一些的,要不然蒙哥也没有那么快就打到涪州。

“只怕不容易,”史天泽插话道,“南蛮的蜈蚣船甚是厉害,大江之上来去如飞,没有人能留得在陈德兴,他如何肯降?而且此人乃是两淮出身,是南蛮宣抚大使贾似道的心腹。”

四川宋军中虽然有不少投降蒙古的,但大多是被包围后感到走投无路才降的,陈德兴显然还没有到这地步。而且陈德兴也不是受排挤的四川宋军,而是正当红的贾似道的人。

“难道就没有破蜈蚣船的办法吗?”蒙古大汗脸色不予,目光沉沉的扫视着诸将。“吾大蒙古横扫八荒,并灭万国,疆土广至十万里,属民多达上万万,难道会被几艘小小的蜈蚣船难倒?”

蒙哥的这番话,说得傲然。蒙古帝国过往几十年的征服史的确前无古人,身为大汗,自然有资格藐视一切敌人。

“大汗,臣有办法可以破南蛮的蜈蚣船!”不知道是不是被蒙哥的言语激励,大帐内顿时有一位身形矮壮,满脸横肉的蒙古人站了出来。

蒙哥循着声音望去,那人原来是纽璘麾下的水军千户暗都剌,是蒙古人中少有的精通水战之将。在纽璘东下涪州的作战中指挥舟师充当先锋,和契丹人石抹按只,新附军(新投降的宋军)千户张威一起立下了大功。

“好!吾大蒙古果然人才济济!”蒙哥扫了一眼帐中眉头紧锁,似乎在苦苦思索的汉人文武,然后温言道:“暗都剌,说说你的办法吧。”

“大汗,臣下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火攻!可在木筏载柴火点燃,顺流布满江面以冲南蛮舰阵!木排之后,再布设连环船百艘,每艘载士卒二百五六十,云梯一架,连环船头部再安铁锚铁钩,随火排而进,冲撞南蛮蜈蚣船,与其肉搏,必可大胜!”

听到暗都剌的建议,蒙哥顿时就是眼睛一亮,“好,好办法!”他立时击掌叫好起来,“连环于后,火船在前,我倒要看看南蛮的蜈蚣船还有何生路!暗都剌果是精于水战!看来吾大蒙古不仅是陆上无敌,在水上亦是无敌!”

他扭过头,气势凛然地看着史天泽和汪田哥,“现在办法已经有了,二位可有信心大破南蛮水军与川江之上?”

这个作战计划是蒙古人暗都剌所献,执行却只能靠汉军和新附军。毕竟蒙古勇士的一身本事还是在陆地上在马背上,而且汉军和新附军的命不值钱,随便死!就算暗都剌的办法不灵也没有什么。只要蒙古本部的兵还在,要多少附庸没有?

史天泽和汪田哥对望一眼,都是重重点头。但是心中却都有些忐忑。

他们俩同样是不大通水战的,不过也知道水上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暗都剌那厮有点小聪明而已,想当然的办法就能破了宋军水军了?可是两人明知道不妥,却也说不出不妥在哪里。

蒙哥却是信心十足的一笑:“既然二位有必胜之把握,水上之战就交给史家军和汪家军了,你们两家各出兵八千,再挑选一万新附军,总共两万六千人。以连环船百条,纵火排千艘。五日后水陆并进,与南蛮决战于南沱场!”

第165章杀汗(二)

南沱场,霹雳水军大营之中。

江边的一片低矮的山丘上,已经到处都是营寨,依托高地、河流构建起了圆木营墙,还开挖了壕沟。

霹雳水军虽然是新建之军,可是安营扎寨就能看出这支新军水准还是很高的,每一处土木工程都做得甚是扎实,没有什么偷奸耍滑的地方。营外的巡逻队也都严格按照操典,往来穿梭交接,将营盘左近遮护得周至严密。

刘和尚和杨婆儿两人还没有靠近,就被巡逻的士兵发现!虽然巡逻的士兵都认得二人,但还是按照规定,以刀枪押送他们进了大寨——霹雳水军的纪律森严,没有令牌,不知道口令,也没有统军主将下达的命令,无论是谁都不得擅入大营,除非是被押送!

如果巡逻的士兵有违之令,在平时少不得皮鞭军棍,在战时是可以掉脑袋的!

“和尚来了,好,让和尚进来!”陈德兴正和张世杰、吕师虎,还有几位重将在围着地图军议——这地图也和寻常宋军的图不一样,是画在羊皮卷上的,各种各样的线条一大堆(等高线),还标着阿拉伯数字,看得张世杰一阵阵眼晕。

听到有人报告刘和尚和杨婆儿到来,陈德兴连忙就吩咐刘和尚进帐说话,也不理帐中诸人惊讶的目光——这刘和尚失踪那么久,怎么突然出现了?而且还和杨婆儿这骚娘们一起,该不是两人有了奸情吧?

刘和尚还是一身和尚打扮,光着脑袋,身披袈裟,脖子上还挂着念珠,看到陈德兴还习惯成自然的行了一个佛礼。

“和尚,鞑子那边的情况怎么样?”陈德兴招招手,让和尚上前说话。

“大哥,这次沿江而来的鞑子约有九万人!”刘和尚的眉头拧成一团,三角眼里面全是忧色,看了看一脸风轻云淡的陈德兴,接着道,“其中蒙古人、色目人不下四万,北地汉军有三万多人,主要是刘黑马、史天泽和汪田哥的人,另外还有一个千户是董文蔚所领。新附军有约两万,主要是杨大渊、姚德两个贼子统帅。”

“鞑子大汗蒙哥可在军中?”陈德兴插了句话,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现在的四川之战明显已经脱离了原有的历史轨迹,蒙哥离开了钓鱼城南下到了涪州。自然也不会再有殁于钓鱼城下的下场了。

若是此人不死,蒙古帝国就不会发生内战,没有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乱,大宋还能获得十几年的喘息之机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