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上海1909 >

第407章

大上海1909-第407章

小说: 大上海190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军将陷入混乱中的英法士兵们进行分割包围,并逐一歼灭,在损失了很大一部分士兵之后,英法军队将领们意识到了不对劲,立即下令让被德军突袭的城区的英法军队撤离,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陷入混乱之中的英法军队根本无法接受到命令。

经过半夜的战斗,德军夺回了白天失去了街区,而且还俘虏了数百英法士兵,缴获了不少武器和弹药,特别是手榴弹和机枪以及子弹,这些对于德军来说都是好东西,尽管德军此时并不缺少,但如果增加机枪的数量,就等于增加了火力输出。

英法联军司令汉密尔顿对此打发雷霆,他责令下面的将军们想办法要给德军一个好看,要制定新计划攻占更多的图尔城区,以此来回应德军的夜袭。

这次德军夜袭让英军一整天的进攻白费了,不仅耗费了大量的弹药,而且损失了不少兵力,英法军队对此非常愤怒,第二天继续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德军在第二天白天又丢失了一大片街区,但是第二天晚上,德军又再次发动夜袭将白天丢失的街区夺了回来。

就这样,英法军队在白天发动进攻,而德军在晚上进行反扑将白天丢失的街区夺回去,双方陷入了对于某一街区的反复争夺。

战斗一直进行到8月16日,不但进攻的英法军队损失惨重,就连防守方的德军也大感吃不消,这种为争夺每一栋房屋、每一条街道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的巷战实在太残酷了,英法军队与德军都是寸土必争,白天英军夺过去之后,到了晚上德军又夺回来的战斗,双方在图尔北城区都付出了五六万人的代价,这个代价太大了,整个图尔北城区都被打烂了,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而双方军队依然在这片废墟上继续拼死搏杀。

英法联军顶不住了,这种消耗实在太大,汉密尔顿不得不再次找江斌询问解决目前这种僵局的办法,江斌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如果是华军的话,华军可以动用战略轰炸机群进行大规模轰炸,然后再派步兵清扫,但是现在英法不具备这种条件,因为英法的轰炸机群的作战半径不够,目前英法又没有在夺回的法国西南地区修建空军机场,因而伦敦的协约国机群无法前来图尔作战,再说华国支援的三个空军师使用的都是第一代战机,也没有这么大的作战半径。

江斌只能建议汉密尔顿下令英法军队在攻占德军占领的街区之后一定要在天黑之前构筑好防御措施,另外再派部队接替白天战斗的部队进行防御,反正现在协约国在图尔北方的兵力够多。

在想不到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汉密尔顿也只能采用江斌的这个建议,于是英法士兵们接到了新的命令,在天黑之前要对抢夺过来的街区进行布防,构筑防御工事,并等待新的部队前来换防。

在采用了这个办法之后,对德军在夜间的反扑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德军趁夜发动夜间反扑的效果不是那么好了,很多次德军的反扑都宣告失败,而且好几次德军都丢下许多尸体撤退了。

如此这样,这场战役一直打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英法联军采用逐步推进、定点清除的战术渐渐将图尔北城区占领,德军指挥官蒂姆林元帅见北城区已经无法守住了,于是下令将有生力量全部撤到卢瓦尔河南岸,并且在北城区内不少地方埋设了炸药。

汉密尔顿和贝当对德军突然撤走非常不解,按理说德军占据的北城区还有一小片地盘,按照目前的抵抗力度,德军在北城区还可以支撑一个星期,可德军却突然撤走了,这不能不令人疑惑。

但是很快有人给出了德军撤离的理由:德军指挥官蒂姆林自知北城区守不住了,既然如此,还不如讲有限的兵力撤到卢瓦尔河南岸,以免被消耗在北城区这个注定要失去的地方。

汉密尔顿和贝当也接受了这个解释,因此让部队占领了德军撤走后留下的城区,现在对于汉密尔顿和贝当来说,他们的任务是接下来如何指挥部队打过卢瓦尔河,攻破德军在卢瓦尔河南岸的防御阵地。

经过现场勘查,汉密尔顿和贝当两人心都凉了半截,卢瓦尔河北岸连一片小舢板都没有,协约*队如何度过卢瓦尔河去进攻德军防守的南岸?现在这条河流就如同一道天堑阻挡了协约*队的进攻步伐。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东方人完全不同,东方人在做事或思考时如果遇到了阻力,而且这个阻力非常之大的时候会想其他办法进行迂回,绕过障碍去解决事情,但是西方人会在克服障碍的技术上想办法。

例如现在,汉密尔顿和贝当想的是如何让军队渡过河面向对面的德军阵地发起进攻,这是一个技术行的问题。

江斌对此很无语,他向汉密尔顿建议,可以派部队在其他河段渡过河流,攻击德军的侧翼,德军不可能在所有的河岸上部署防御的兵力。

汉密尔顿接受了江斌的建议,不是他没想到要从其他河段渡河,而是西方人思维习惯和方式让他没有想到要这样做。他接受江斌的建议后立即采取了行动,但是他却搞砸了,他派去渡河的部队太多了,动静太大惊动了德军,德军虽然没有在其他一些不需要部署兵力的河段部署兵力防守,但还是派兵巡逻的,巡逻的德军发现了英法军队的动静,德军指挥官判断出了英法军队的企图,因此立即调动军队阻挡联军渡河,联军的渡河企图也宣告失败了。(未完待续)

第646章视察军工

就在西线战场英法联军与德军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俄国临时政府资产阶级计划对东线的德军防线进行攻击,7月1日,俄军对德军东部防线发动攻击,出动总兵力数十万人,但战斗的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

临时政府对德军发动的进攻失利让俄国底层士兵和民众对临时政府深恶痛绝,7月16日,彼得格勒再次爆发工人、士兵的示威游行,并有转入武装起义的趋势。多数派认为起义时机尚未成熟,经极力劝阻无效,决定参加示威,使自发的运动带有和平的和有组织的性质。

7月17日,示威运动越演越烈,逐渐又转入武器起义的趋势,俄国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当心被推翻,立即调动能够调动的军队进行镇压,屠杀示威民众,死伤达400多人,同时大肆逮捕和杀害多数派成员,临时政府的军队还封闭多数派创办的报纸,并解除那些工人的武装。于是多数派的各首脑人物遭到通缉,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7月21日,7月21日;克伦斯基代替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8月6日,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第二届临时联合政府。尽管士兵和工人代表会议的权利被剥夺了,但是资产阶级并没有给底层的工人和士兵什么好处,工人和士兵仍然处在贫困生死挣扎线上。

从一战开始,截止目前为止。俄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食物极度短缺,首都彼得格勒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俄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在战争拖延日久的情况下,经济濒临崩溃,这就造成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俄国每天都有无数人饿死,这也是俄国底层民众反对继续向德国开战的原因。因为打仗就得用人命去填,就要消耗大量的物资,特别是各种物资都要向军队倾斜,优先供给军队。老百姓自己都没有吃的,哪里还有力气去生产粮食等物资?由此可见俄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到底有多激烈。

尽管俄国临时政府发动的这次东线战事只是进行了十几天,而且还是以惨败而告终,但依然牵制住了德国在东线的所有兵力,而且德国还把准备派往西线的军队派到了东线,以加强东线防御,这也是德军不能全力在西线与英法对战的原因。

却说英法军队攻下图尔北城区之后就被卢瓦尔河挡住了南下的去路,德军在卢瓦尔河南岸部署了大量的兵力,修筑了完备的战壕、碉堡等防御工事。英法军队想从附近其他河段渡河的企图也被德军发现并破坏掉。

英法联军司令官汉密尔顿下令军队收集船只,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英法军队收集渔船数千只。8月13日。英法联军组织兵力渡河作战,准备打过卢瓦尔河。

但南岸德军利用坚固的碉堡和完整的战壕等防御工事以及大量的重机枪和火炮对渡河作战的英法军队进行了强大的火力打击,进攻的英法军队乘坐的渔船没有一艘能够前进到岸边就全部被击沉。

这一战打了三天三夜,英法联军收集的数千艘船只全部被击沉,漂浮的木质渔船被激流冲走,数万英法士兵的尸体飘满了整个河面。随着河水流向下游,河水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惨痛的失败让英法联军士气跌落谷底。司令官汉密尔顿不得不下令部队停止进攻,但后方炮火却没有停止过,在此后的每一天都向南岸的德军防御阵地发生炮弹。德军也不甘示弱,后方炮兵阵地也对英法联军占据的北城区阵地进行炮击,大量的炮弹倾泻在英法联军的阵地上,英法联军顿时被炸得抱头鼠窜。

由于中间有卢瓦尔河阻挡,英法联军暂时没有什么渡河的好办法,只能停止前进,双方互相用火炮向对方的阵地炮击,每天都有上百吨的炮弹落在双方的阵地,卢瓦尔河两岸的图尔南北城区都被炸成了一片残垣断壁。

等待了几天之后,英法联军依然没有找到打过卢瓦尔河的机会,汉密尔顿只能下令军队进行对峙期,又派人向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寻找更好的渡河地点,占据一时间陷入了焦灼状态。

华国,南京。

萧震雷和几个总统幕僚团成员以及总统办公厅下属一些机构的主要官员们在这里视察,这次萧震雷来南京主要是视察军工产业的规模和生产情况以及军工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此时

萧震雷等人在一家兵工厂弹药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和调研,这个生产车间有三条生产线,其中两条正在紧张的生产,另外一条生产线处于停产状态,几个工人拿着维修工具正在忙碌着。

萧震雷看见后指着那边问身边的兵工厂厂长:“黄厂,这条生产线怎么停了,那些工人在干什么?”

黄厂长连忙解释道:“大总统,这条7。92毫米子弹生产线目前正在进行流水线生产工艺和工序的技术升级及改进!”

萧震雷闻言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哦?那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升级和改造之后,产量相比之前有多大的提升?”

黄厂长道:“需要三天时间左右,完成升级和改造之后,产量可以提高百分之六十,目前由于军工后勤部门的大量需求,我们又不能将全部的生产线停下来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因此只能一条条生产线进行,这样既能保持绝大多数生产线不停产,又可以有序的对各条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

萧震雷听了黄厂长的解释后当场赞扬道:“嗯,好,这个办法好,你们制作这个技术升级和改造的方案用了多长时间?技术的研发又用了多少时间?”

“经过我们的技术工程师的努力,我们只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技术的研发,这都是工程师们努力的结果,以前我们就一直在进行技术方面的储备,因此这次才能这么快拿下技术难关!”

“好,看来你们这些人对待工作还是用了心思的!”萧震雷满意的表示了肯定,问道:“在技术升级和生产线改造完成之后,这条生产线每天有多大的产量?”

黄厂长道:“如果采用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生产线不出故障的话,每天可以生产子弹两万两千发!”

这个产量不低了,至少比目前美*工企业的产量不会低,可能还要高。

萧震雷向那些正在做技术升级和改造的工人们走去,其他人跟在后面,每个人都拿着小本子和钢笔,准备随时将萧震雷说过的话记录下来。

“这几位师傅,还要多久才能完成技术升级和改造?”萧震雷走到几个技术工程师的身后问道。

此时一个工程师正拿着笔和笔记本计算着什么,思路一下子被萧震雷的问话打断,顿时有些恼火,头也不回地大怒道:“别吵,没看我们在忙着吗?”

萧震雷倒是面色如常,其他官员顿时一个个面面相觑,黄厂长的脸色立即变成了猪肝色,他对那技术工程师怒道:“黄小刚,你脾气见长啊,给老子站起来!”

被吼的工程师听见自己父亲的声音连忙转过身来,脸色颇为尴尬道:“爹!我不知道是你”。

黄厂长慌忙对萧震雷道:“大总统,都怪我管教不严,让这小子一点休养和礼貌都没有,这是儿子黄小刚,他是无心之举,请大总统原谅他年幼无知??????”。

萧震雷摆手阻止黄厂长继续说下去,黄小刚听见自己老爹居然喊这人大总统,再一看,这人不就是长得跟钱币上一摸一样么?他吓了一跳,想起自己刚才可是吼了大总统啊,那放以前可是杀头的大罪,连忙结结巴巴道:“大、大总统!”

萧震雷笑道:“小伙子,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

“哦,哦!”黄小刚连忙道:“大总统,以目前我们的进度来看,最少还需要八个小时”。

萧震雷闻言点头道:“好,好好干,既要保持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改造后的生产线不能出问题,前线的将士们可都还指望着你们生产的弹药尽快运过去呢!”

“是,请大总统放心!”黄小刚立即立正挺直了腰杆。

黄厂长这时趁机道:“大总统,有一条生产线的工人们快要下班了,要不我派人把他们都交过来,请大总统与工人们一起合影,让工人们都认识一下大总统?”

萧震雷闻言沉吟片刻就答应:“那好,你派人去准备了,在一刻钟之内准备好,我还要去别的地方,留在这里的时间不多!”

“是是,我马上派人去准备,一定在一刻钟之内准备好!”黄厂长答应一声后马上派了一个副厂长亲自去组织工人们。(未完待续)

第647章对被服厂的建议

萧震雷等一行人在南京视察了几家兵工厂之后就转道乘火车去了河南,在这里有八家军用被服厂和军鞋以及军用皮带厂。

萧震雷等人最先视察一家军用被服厂,这家被服厂的周厂长在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