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之极品富商 >

第246章

大唐之极品富商-第246章

小说: 大唐之极品富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最关键的是满朝文武根本没有一人帮太子。

陈玄礼毫不费力的将李瑛就给捉拿了,李静忠爬到一边又一次被高力士叫来的太医救了。深更半夜,皇宫里面依然是灯火通明,直接就在寿山脚下的一个小广场上面举行了太子的审判大会,所有听到风声的达官显贵全部都过来了,周围也满是看热闹的宫女太监,某些后宫妃嫔也都过来了。

面对要杀自己的儿子,李隆基心凉,只有心凉,但是他不得不说做出圣裁,因为他是皇帝,因为他要为国为民,虽然他多多少少也相信太子是被冤枉的,但是现在明面上看到的事情是太子持毒剑进宫,而且还砍杀自己的宫人。

这时候武惠妃也敢了过来,而且还口口声声的哭了起来,担心自己的瑁儿有没有惨遭太子的毒手,其实武惠妃刚才看到李瑛过去之后,就离开了皇宫,回到寿王府直接将寿王府给弄的乱七八糟的,这样刚好就制造了李瑛灭了寿王府的事情,而李瑁显然是安然无恙。

而陈玄礼更是直接找到了寿王府墙上的那个洞,当然陈玄礼并没有参加这件事情,不过各种迹象都表明这洞是太子破开的,所以陈玄礼也只好这样认为了。而且李静忠被太医救醒过后,也来过来说是太子威胁他让他带太子进宫,种种之类的脏水全部都泼到了太子的身上。

李隆基没有办法了,看着三个儿子,他虽然无比心痛,但是他依然是深深吸了口气,道:“太子李瑛,五王李瑶,八王李琚,披甲入宫,图谋不轨,剥去爵位,贬为庶人,赐死长安东驿,钦此。”

说完这道圣旨之后,李隆基仿佛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眼中的那种悲伤之情毫不掩盖,额头上面全都是汗水,这并不是冷汗,这是那种做决定时候犹豫不决的汗水,说完圣旨之后,李隆基就一下子瘫软到了龙椅之上。眼睛之中饱含泪水,但是李隆基不让泪水流出来,他闭上了眼睛。

看到这一幕,高力士不禁也是心中哀叹不已,虽然李瑛倒台了,但是作为一个奴才看着自己的主子这么难过,高力士那里能不难过。不过似乎有人欢喜有人愁,武惠妃回到寿王府的时候,直接颁布谕旨说:“寿王府全体宫人,宫女,危难时刻忠心耿耿,护持王府,护持王爷,护持本宫,每次赏赐绸缎一匹,新谷十粜,银币千铢。”

通过这个赏赐,可以看的出来武惠妃这次是真的高兴了,要知道武惠妃的这个赏赐完全可以顶平时五年的赏赐。不过这也难怪,这武惠妃前前后后演了这么多出戏,总算是把李瑛扳倒了,她怎能不开心,所以这多赏赐一点也不过分。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钱不是她的,这钱是那些纳税人的,她花起来也不心疼。

……

太子李瑛死了,全部都翘辫子了。不过当李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依然是非常的震惊,毕竟他被关起来这段时间什么都没接触,放出来之后竟然听到李瑛死了这个消息。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李瑛死于武惠妃陷害,这个消息可以说是举国震惊,就连王一飞的那个杂志对此事也进行了艺术加工描写,当然王一飞不可能直接写出来事情的真像,而且现在皇帝专门设置了一个人管理王一飞的杂志内容,防止出现过于紊乱的东西,比如说让社会不和谐的东西是不会出现的。

不过这篇文章可不是王一飞想写的,是皇帝让王一飞发表的,而且死因跟真正的死因也不一样,死因是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请李瑛去宫中捉贼,但是李瑛却是看中了李隆基的皇位,所以就用捉贼的方法抢夺李隆基的皇位。所以这个杨洄捉贼的说法一下子在民间流传开来了,真正的李静忠的版本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也只有一些大臣们和一些高官们知道,而且他们也不会说,因为李瑛死后掌权最大的就是武惠妃了。

就在李瑛死的其间,武惠妃的府上可谓是走马观花,每天迎来送往好不热闹,收到的东西那简直都快堆满了整个王府,那可是把武惠妃乐的嘴都合不拢,不过现在惠妃睡觉却是睡不着了,一闭上眼睛就会想到太子临终前的话语,夜夜做噩梦。

弄的李瑁都要夜夜守候在床边,防止母后做噩梦,而且杨玉环已经几个月没有去梨园了,李隆基也不下旨惩罚李瑁,所以李瑁对于陪床也没什么,显然这个乖乖儿又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不过对于李瑁来说,只要能给他杨玉环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不过就在同年的秋季,也就是大唐开元二十五年秋季,武惠妃因梦见李瑛三兄弟的鬼魂向她索命,怖而成疾,当年去世,享年三十九岁。据说,武惠妃去世的之后,她家池子里面的龙鱼也直接消失了。

而且民间还流传这几个关于武惠妃去世的版本,最出名的就是说武惠妃梦到了李瑛三兄弟的鬼魂向她索命,武惠妃就跟着出来了,但是到了院子里面的时候三个鬼魂却消失了,而池子里面的龙鱼却是变成了李瑁出来了,而且那变成李瑁的龙鱼还穿了一身的龙袍,武惠妃看到自己的儿子穿着龙袍,然后就伸手过去摸,不料直接掉进了水塘里面,死于非命,当然这只是传说,真正的正史里面根本就没有记载武惠妃去世的事情,只说了是怖而成疾,太子死后没几个月就死了。

……

武惠妃死了不打紧,但是这一下子寿王那可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了,寿王那是什么人,明显就是一个小白脸,要不是有武惠妃,恐怕根本就不会有人搭理他,果然武惠妃去世之后,寿王府门庭冷落,一个人都没有。

但是这对于寿王来说,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杨玉环,但是现在武惠妃不在了,李隆基难道就会那么容易放过杨玉环?显然这样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然而李隆基向杨玉环发起攻势的动机就是从贞顺皇后的赐名可以看的出来,李隆基要是对武惠妃没感情的话,根本不会宠幸武惠妃,但是现在武惠妃尸骨未寒李隆基就想收了杨玉环,自然感觉有点对不起武惠妃,所以就赐了一道谕旨,给武惠妃添加后名,为贞顺皇后。

说起来这也是个笑话,死前追求后位,郁郁不得志,死后却落到一个后位,如若要是武惠妃泉下有知的话,估计也该瞑目了。

圣谕之上云:“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姑惠妃武氏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贵而不恃,谦而益光,四德粲其兼备,六宫咨而是则,夙有奇表,将加正位。前后固让辞而不受,奄至沦殁,载深敢悼,遂使玉衣之庆不及于生前,象服之荣徒增于身后,可赠贞顺皇后宜令所司,择日册命,钦此。”

圣旨下到了寿王府,自然是杨玉环和寿王接旨,虽然李隆基想快点把杨玉环弄进宫,但是毕竟杨玉环现在还是自己的儿媳妇,而且武惠妃尸骨未寒,现在要是把杨玉环度成自己的人,那李瑁非跟自己翻脸不可,所以李隆基也只好等着了。

……

如果说太子的死是因为太子太笨了,那武惠妃的死显然就是亏心事做多了。其实太子的死也可以说是太子太嚣张的,别的不说从最开始的时候太子想将楚留香据为己有的想法,到后来想杀死武惠妃的想法,都是非常不切实际,所以他死了。

但是武惠妃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得逞,得逞,一路过来可谓是根本没有受到屈辱,但是她也死了,而且还是在太子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的死显然就是因为亏心事做多了,她一辈子都在想怎么样算计别人,怎么样才能更得宠,不过在她将死的那一刻,不知道她明白了没有,人的一辈子其实最重要的只是这沿途的风景罢了,而她甚至根本就没有顾忌到这些风景,都在争名夺利之中。

但是这两个人死了,并不代表其他的人就可以安生了,杨玉环和李瑁以及李隆基之间的事情那才是刚刚开始,以前那是有武惠妃的阻碍,现在李瑁根本什么都不算,他敢跟李隆基叫板,可以说李隆基就敢直接灭了寿王,直接让寿王去大街上讨饭,当然李隆基也没有那么心狠手辣,要不然当初废掉太子的时候,李隆基也不至于那么难过。

但是这难过之后,李隆基的内心就开始寂寞起来,武惠妃死了,杨玉环不来梨园,他实在是没什么玩,这没什么玩之后,李隆基就想在后宫之中先找点乐子,当然这些事情在常人眼中是非常荒唐的。

比方说:百花盛开的时候,他就让那些妃子们,每个人在鬓边插一支鲜花,都插好了,在院子里站好,唐玄宗自己站在台阶上,手捏一支粉蝶,然后一撒手,粉蝶放了。粉蝶翻飞,落在哪个妃子头上,他就去临幸哪个妃子。

不过并不是每个时候都有鲜花,但是这唐玄宗的损招可不光这一个,没有鲜花的季节,唐玄宗就让妃子之间赌金钱,谁赌赢了,他就临幸谁。

不过这个事情看上去挺有趣,虽然很多男人都向往这样的生活,但是这种荒唐的做法,只能起一时的麻痹作用,它是不能真的,填补那种空虚的感觉的。相反有的时候,生活越喧闹,他的内心会越寂寞。

不堪忍受这样生活的唐玄宗,整日依偎到寿山之上,想见一见杨玉环,但是永远是见不到的。终于,李隆基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所以高力士就出马了。

第391章 旧识

按照《长恨歌传》里面的说法,这杨玉环是高力士举荐给李隆基的。不过事实确实不是如此,这杨玉环是李隆基的媳妇,高力士即便是有十个胆子,那也不敢跟李隆基说你媳妇长的不错,要不要收到自己的身边。

不过既然《长恨歌传》里面有记载,那肯定是高力士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不然这流传颇广的《长恨歌传》也不会这样写了。但是这高力士起到了什么作用,这自然是李隆基看上了杨玉环,然后让高力士去给寿王讨人,所以《长恨歌传》里面才会有这样子的记载,而民间也会这样流传,说白了这高力士也就是执行公务罢了,而这公务自然是李隆基下达的。

不过既然和历史记载既然和高力士有关,所以这高力士多多少少还是逃脱不了干系。这杨玉环是李隆基十八子的王妃,要想不让天下人耻笑李隆基,那自然就要跟杨玉环来个身份的转变,所以高力士就出主意让李隆基下一道敕文。

这敕文的名字叫《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文》。

敕文上云:“圣人用心,方悟真宰,妇女勤道,自昔罕闻,寿王帽妃杨氏,素以端懿,作嫔藩国,虽居荣贵,每在精修。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敕文上的内容很简单,李隆基也很精明,那就是利用孝道,让杨玉环替李隆基的母后窦太后去弘道祈福,而且李隆基还赐杨玉环为太真道号,还封赐了一个太真道观。不过既然后世民间流传高力士在这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这次杨玉环成为女道士,恐怕也就是高力士搞的。

要知道杨玉环虽然是被嫁入寿王府,但是想让杨玉环成为女道士,并且还是武惠妃刚刚死了,而且理由还是让杨玉环替李隆基的母后去追福,这不是显的有些扯淡了。所以这时候高力士就出现了。

不过高力士处理的并不是杨玉环,而是李瑁。这武惠妃刚死没多久,杨玉环就要成为女道士了,至于这为什么成为女道士,李瑁那是清楚的不过了。所以李瑁就拉着杨玉环,哀求杨玉环不要去,高力士看到此处,就直接拉着李瑁到了后室。

“王爷,你这样闹下去,恐怕没有你也会没有小命的。”现在武惠妃死了,可以说这李瑁可是谁都可以欺负,高力士自然不会将李瑁放到眼里,而且这次是李隆基命令他过来将杨玉环变成女道士的,所以高力士那也是底气十足,根本不畏惧李瑁。

“你们无耻,我要见父皇,我要父皇当面给我个交代。”李瑁吵闹着。

见李瑁如此,高力士直接挥手让身后的两个太监上前抓住李瑁,并说:“王爷病了,需要休息了,不能出去了,这几个月就让王爷好好在家养病吧。”显然高力士是准备软禁李瑁,而这个软禁的办法就是说李瑁病了,不由得佩服高力士,这方法在几千年后的现在也依然照用,比如说被跳楼,被精神病,都跟这个是一个道理的。

杨玉环成为了女道士,号太真道长。这次她没有心惊,也没有抵抗,因为她抵抗不了。至于没有心惊,是因为突然间她意识到了王一飞对她说的话,那就是她会成为贵妃,而李三郎根本就是皇帝,不是一个梨园乐师。

虽然她不愿意相信,但是这段时间来发生的事情都告诉她,李三郎就是李隆基,王一飞说的话是真的,她成了女道士,她以后也会成为杨贵妃。太真道观就在皇宫里面的‘芙蓉园’里面,其实也就是李持盈的玉真道观,不过现在却改成了太真道观,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李隆基征用了李持盈的道观过来泡妞。

杨玉环住进了‘太真道观’,成为太真道妃,等着她的即将就是杨贵妃的封号。

然而似乎是李隆基等不急了,杨玉环住进去没几日,李隆基就化妆成李三郎过来游玩,反正当初李隆基扮演李三郎的时候就说过认识玉真道长也就是李持盈,现在过来看看李持盈自然是没错的。不过其实李隆基是过来看谁的,李持盈比谁都清楚。

杨玉环看着自己所谓的这个知己,有点陌生的感觉。虽然她已经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皇帝,但是聪明的杨玉环依然是装作不知道,跟李隆基依然是载歌载舞,整个太真道观俨然一副盛世奢靡之样。

而且芙蓉园也被封门,任何人不得入内。所以整个芙蓉园里面都是春色满园,但是这春色似乎是关不住一般,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这件事情就传到了民间,整个长安一时间都是传的津津有味,那些乡野诗人也都是喜欢拿这件事情作诗,闹的好不热闹。

等李隆基听说了以后,立即下令抓了两个人,这才平静了下来,他也是继续和杨玉环幽会。

看着李隆基每日都往自己的道观里面跑,李持盈也是怨声载道的,不过现在自己这个皇兄喜欢玉环,她也没有办法,而且李持盈也不好意思说李隆基,毕竟李持盈也是天天往秦娥楼里面跑,看秦娥楼里面的歌舞。

……

歌舞升平日,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