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170章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70章

小说: 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来关于曹、袁两军官渡之战的过程,刘琮也从特卫营打探出来的情报中,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其中有些细节,与历史上惊人的相似。正如他自己所言,偶然性会有,但曹胜袁败何尝又不是一种必然呢?

就袁绍而言,分权之制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让他打下那么多地盘呢?四州之地看起来给他增加了许多士卒民众,但若是没有忠诚的大将坐镇,如何能将这些实力转化为战争中的优势?更何况袁绍部下的这些谋士将领如审配许攸、沮授田丰、逢纪郭图,又有哪两个人的思想是统一的呢?没办法,只好让儿子们去,这又无形中增加了派系的划分和对立。

反观曹操,无论是诸夏侯曹,于禁乐进许褚徐晃,还是颍川文人集团都是紧密围绕在以曹操为核心的中央政权中的。所以曹操也曾狼狈过、倒霉过:濮阳、宛城,都吃过亏,但是结果呢?不散不溃,屹立不倒。

仅此一点就值得刘琮好好学习。加上有袁绍这个反面教材,若是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简直对不起这两位老师啊。

怎么学?学什么?对于刘琮来说,要学曹操举贤任能不拘一格的宽阔胸襟,不要学袁绍天下未定就急着以君王自居,更不要学袁绍对于麾下派系放任自大,甚至受其左右。

袁绍在后世演义里被黑的不轻,但在刘琮看来,其实袁绍的个人能力并不低,因为演义中的抹黑还有史书中成王败寇的倾向,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不过是个有点能力但是性格有缺陷的富二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曹操要强吧?但至少在前期,袁绍的能力是远超曹操的。两人同为西苑八校尉,面对十常侍,董卓的时候同样处于绝对弱势。

然而当时真正光芒四射,令天下人瞩目的人是谁呢?是出身于四世三公,天下门生故旧遍布的袁绍!从何进那里首先得到权力的是袁绍,杀太监两人倒是一块动手,董卓来了先一步出洛阳的也是袁绍,召集诸侯反董拿到盟主之位的还是袁绍。

自那之后袁绍对韩馥、对公孙瓒以及对黑山军的攻略,所展现出来的素质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最强,而那时董卓已经挂了,曹操、孙坚、刘备还在为各自的地盘奋斗,所以袁绍在消灭了公孙瓒之后,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势力,也就理所当然了。抛开出身于世家大族这一点,这就是他个人能力的体现。可以说在曹操迎奉天子之前,两人从同样的起跑线上出发,所达到的成就已经非常明显的对比出了两人的能力了。

同样,曹操也并非是天生枭雄,他的能力是在之前一系列的不断奋斗不断试错中慢慢积累出来的,最终在某个时刻达到了与袁绍齐平的地步,然后利用天子这个唯一的资源得到积累实力的唯一机会,才有机会和袁绍战于官渡,然后通过偶尔获得了必然。

所以说一个完善强大的制度,足以改变战争胜负的结果。战国七雄为何笑到最后的,是地处偏僻,人口城池都不算多的秦国?秦国其实是打破了旧制度和旧的社会组织方式。提倡战功,提供了平民依靠战功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渠道,这就是制度改变带来的效率提高。所以秦国能够在武功上迅速提高。实际上,秦国是把全国都军事化了。这种优于其他六国的制度保障了秦国这个战斗机器的高效,因为无论是士气,武器,战术,领导力,外交,谋略,后勤保障,都有着相关的制度来保证其当时秦国所能做到的最好。

刘琮的新政之中,也很注重战功,他并不担心因此而出现新的军事贵族集团,相反,这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大批新的忠于自己的世家崛起,同时也会有大批旧有的,对自己不那么忠诚的世家慢慢消亡。这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正因为其缓慢,所以基本上看不到刀光剑影,但平和温柔的手段背后,所隐藏的冷酷也就很难为人所察觉。

即便有所察觉,在既定的大势面前,又有多少人会选择拼个鱼死网破呢?恐怕唯有在刘琮所制定的规则下,缓慢的积攒实力,慢慢夺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新政的推行在荆州进行的还算顺利,但是多多少少会触犯到世家大族的利益,这一点,做为新政的主要制定者,刘琮不会不知道。现在自己大权在握,实力强横还能保证新政的顺利推行,然而一旦形势有变,则内部的那些利益受损的潜在反对者,必然会跳出来在后院纵火。

何以应对?除了适当的妥协之外,自然是拉拢与打压并重,好在现在看来,还没有人敢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荆州也好扬州也罢,刘琮都给世家大族留出了足够的利益,以及可以预期的上升空间,如果这样还不够的话,那刘琮也不是善男信女,手中的刀枪,难道是吃素的吗?

其实打压也并非一定要明刀明枪的来,而拉拢却必须表现在外。千金买骨的道理,刘琮还是知道的。

与前来迎接的荆州诸人稍事寒暄,众人便一同入城,不过这短短数十里之地,道路两旁却挤满了前来迎接亲人的许多百姓。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在人群中钻来窜去的孩子。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明光骑的家人,但也有不少水军将士的亲朋好友。虽然整齐的队伍并没有因为亲人的出现而变得混乱无序,但行进中的将士们心情却早已激动不已。

刘琮又何尝不是?只是他如今性情沉稳许多,心里再怎么着急,也不会表现出来。

待回了牧守府,刘琮稍稍漱洗换了身衣服之后,便立即先往后院拜见蔡夫人。自从刘表死后,蔡家又因叛乱之故遭受灭顶之灾,双重打击之下,蔡夫人心情郁结,如今的身体很不好,勉强应对了几句便精神不济,很是困乏的样子,刘琮见状便不再多说,起身告退。

见刘琮若有所思的自蔡夫人的院子出来,迎上前的甄宓脚下一滞,倒是小叶子欢快的跑上前,在刘琮身前停下脚步歪着脑袋,扬起小脸,甜甜的唤了一声:“阿翁!”

刘琮展颜一笑弯下腰一把抄起小叶子,在手中掂了掂说道:“不错,又长高不少!”

小叶子又害怕又高兴,等被刘琮放下来之后,转身说道:“弟弟也长大了,叶子都快抱不动啦。”

其实一岁多点的婴孩她怎么会抱不动?不过是甄宓怕她到底年纪小不稳当罢了。这会儿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被甄宓抱在怀里,见刘琮目光望过来,忙上前一步把襁褓送到刘琮手上。

小家伙睁着黑亮的眼睛,本来还挥舞着胖胖的小手,吐着亮晶晶的小泡泡自得其乐,遽然看到刘琮,定定的看了一眼,目光很是清澈,然而下一刻却毫无征兆的小嘴一张,哇哇大哭起来。慌得刘琮赶紧又交给甄宓,悻悻道:“没出息,见到老子怕成这样!”

甄宓嗔怪的看了刘琮一眼,维护道:“孩子还小,又是久未曾见到夫君,自然会如此。”

虽然很想多享受片刻这难得的天伦之乐,但前面还有大批荆州文武相候,刘琮也只能歉意的看了眼甄宓,便往前院而来。

堂上早已排开了数十坐席,众人或彼此窃窃私语,或相互问候别后情形,看起来很是其乐融融。等刘琮进来之后,见状微微一笑。如今荆州能有这样的局面,对于他来说自然再好不过。他看得出来,大伙并非仅仅是官场上做样子,一场江东之战使得文武之间,前方和后方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彼此的隔阂也就不知不觉消除了。

尤其是自从刘琮平定江东,坐拥荆、扬二州之后,只要政治眼光不是太差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荆州集团的未来,定然一片光明。话说回来,那种没什么政治眼光的人,也不可能出现在今天的大堂之上。

迎着众人的目光在正中的几案后坐下,刘琮双手按着膝头,目光环视,每个人都觉得刘琮看向了自己,心中俱是一暖。

“诸位这一年来,辛苦了!”刘琮的语气不疾不徐,但却是发自肺腑。如果没有在座诸人的支持,何谈平定江东,即便想保有荆州,都是妄想啊。

第277章 何为干才看子绪

没有人把刘琮的话当成客套之辞。这一年来为了江东之战,为了荆州的稳定和发展,自己付出了多少,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随同刘琮出征的谋士武将自不必说,便是留守荆州的诸位,哪一个不是殚精竭虑,整日里忙的脚打后脑勺?

直到此时,才有人反应过来,当初刘表在时,自己虽然也还算尽心任事,但却没有像去年那样充满干劲。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似乎一切都很自然,可放在以往,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是因为新政中那些考核条文吗?也许是有这个原因在其中,但似乎又不完全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之下,自己是心情愉快甚至当成自家之事去操劳的。对!就是自家之事这种感觉,才使得自己不以奔波劳碌为苦,甚至反倒乐在其中!

原来不知不觉间,自己竟然已经与荆州息息相关,与刘琮休戚与共了吗?

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使得堂上诸人在审视自己这一年来的得失时,不约而同的得出了以上结论。他们很清楚,唯有荆州继续强大下去,才能保证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在这个乱世中,获得生存的权力,拥有发展壮大的机会。

“属下等不过是尽了职守本分。倒是大将军与诸位征伐江东,不避锋矢,转战经年,才是真正辛苦了!”蒯越坐直身体,拱手对刘琮说道。他这番话自然是对刘琮所言的回应,同时也代表留守诸人表态,既不居功自傲,也不虚辞推让,很是获得了留守诸人的赞同和附和。

刘琮听了,颇为动容,双眼微眯着缓缓说道:“大家都辛苦了。琮率领大军东进,若非将士用命,临阵死斗,自然难以取得数次大战之捷。同样若非诸位在后方稳定荆州,筹措粮草、补充人马,琮与诸位将士在前方又如何能安心对敌?好在大伙同心协力,如今总算取了江东,说实话,这可比我之前的预期要快了许多!琮希望从今以后,诸位还能够如今日一般,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则为荆州之幸,亦为琮之幸也!”

“敢不同心戮力,为大将军尽忠尽节?”蒯越马上接着刘琮的话高声应道。

堂上诸人也都纷纷应和,群情激荡之下,几乎所有人都丝毫不怀疑自己此时的真诚。前途可期,建功立业已经完成了一小半,现在荆州文武对于刘琮虽然还不到顶礼膜拜的程度,但坚定的追随刘琮,却已经成为许多人不可动摇的信念。

之前刘琮还在江东时,便已对留守荆州的众多文武官员进行了封赏,除了升官之外,大多都增加了俸禄,这也是刘琮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他现在名义上只是征南将军、荆州牧,即便有征辟属官之权,但要授予五品之上的官职就必须上表争取。这虽然是个过程,却也是不得不走的过程。否则名义上就站不住脚。不过增加俸禄这就是刘琮能自主决断的事了,我的部下就是比你同级的俸禄多,有本事你也按这个标准走啊?

“江东初定,百废待兴,目前最大的困难,便是缺乏粮食。”刘琮叹了口气,环视众人,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既然琮已领有江东,就断然不会坐视江东百姓因战乱之苦而饿死!向江东运粮之事,如今进行的如何了?”

徐庶挺身应道:“自本月初,已陆续向江东运送了二十万石粮食,当可暂时缓解,至于后续所需粮食,目前已多半集中到夏口,待第一批运粮船只返回之后,即可再度顺江而下,直接送往牛渚。”

江东缺粮吗?对于世家大族来说自然是不缺的,但刘琮可没指望他们能拿出粮食缓解目前的春荒,或许会有某些世家大族开设粥棚,但更多的应该是以粮借贷,甚至以粮换地。这样的事情哪怕是顾、陆、魏、张等世家都会做,更何况旁人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并非只有商人。

这并不能说江东世家大族就是良心大大的坏了。如今这个乱世之中,他们这么做固然不怎么光彩,但谁又能因此而指责他们呢?

刘琮颔首说道:“既然已经安排妥当,琮也便放心了。此事关系重大,切不可有任何疏漏,须知饥荒之时,最易出现暴动,为了口吃的杀人实在太正常不过了。若是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立即就会成黄巾之祸。”

见徐庶点头应了,刘琮又转头对杜袭说道:“很快便要到春耕时分,荆州这边农事准备的如何了?”

杜袭如今已是典农中郎将,举凡农业相关之事基本上都由他负责,闻言不假思索的便将目前的准备情况一一道来,那些详实的数据,例如新增耕地多少,新招流民多少,耕牛的分配调度,农具的产出消耗,种子的良莠等等脱口而出,使得刘琮立即对荆州的农业情况有了更新更准确的认识。

什么是能吏干才?这就是!正是杜袭等人的努力,才让刘琮的新政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才使得他制定的种种制度得以落实,并且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其实刘琮所制定的新政并没有多少标新立异的地方。对于官制、军制本身的改变也不多,但就是那些关键之处的改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这些有的来自于后世的知识体系,有些则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作改动。

他所做的,无非是在适应这个时代的同时,利用后世的经验来完成制度的改善。同样是屯田,曹操在做,如果孙权不死,早晚也要做。这是个英杰辈出,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也是腥风血雨,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黑暗时代。有人在破,有人在立,破立之间,才有了许多或慷慨或悲壮的传奇……

见刘琮有些失神,众人都不禁有些茫然,好在刘琮很快回过神,对杜袭抱歉一笑:“有子绪执掌农事,琮大可放心了!若是有何困难,子绪尽管直言,无须为难!”

杜袭愣了一下,困难自然是有的,但是他认为还没有到需要向刘琮求援的地步。不过刘琮既然这么说,他便拱手道:“属下自当尽心竭力,不负将军所托!”

农业乃是立国根本,所以受到刘琮的重视大伙儿也都认为理所应当,但紧接着,刘琮说起的话题,却令在座的大部分人觉得有些意外。

第278章 非止农桑缺人手

“自先父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以来,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负书荷器,自远而至者,而今已千者有余!荆州所以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