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淑女诱夫 >

第12章

淑女诱夫-第12章

小说: 淑女诱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朗俊脸一红,咳了一声,张了张嘴也不知说什么好。

一个胆子大的捕快低声道:“必是咱们主簿夫人娇弱如花,满足不了大人龙精虎猛的需求。大人,怡红楼的头牌顾盼姑娘自上次见过一次大人英姿,至今念念不忘呢,不如大人去那里泄泄火,老鸨子必定求之不得,连钱都不敢收的。”

若无京兆府的捕快们罩着,怡红楼是办不下去的。青楼女子傍上官差是常见的事,对于她们来说,不用花银子,只陪着睡一觉就能得个护身符,这样的美事很划算。何况官差们大多身体强壮,功夫不凡,若是在有周朗这般相貌英俊、身材挺拔的,简直是她们的福分。

周朗沉了脸:“你若不去那里,怎么会知道那里的情况。千人摸万人睡的东西,爷嫌脏。”

官差自然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怡红楼睡女人,一般都是晚上值夜的时候偷偷摸摸地睡一觉就走。这潜规则众人心知肚明,但是被人说出来就不好了。见周朗沉了脸,那个想拍马屁的捕快才知道自己拍到马腿上了,吓得再不敢说话,溜到墙角吃饭去了。

☆、第20章 诱夫第十三计

快过年了,静淑整理自己的嫁妆,找些好玩的小玩意儿,准备作为节礼送给小姑子、小叔子们。眼光瞟到出嫁前九王妃送的一盒宫花上面,忽地想起那日二太太送了自己一盒姜糖。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她重视九王妃,就把九王妃赏的东西给她送去,必定能令她欢喜。

二房的梅香苑在郡王府西北角,静淑带着两个大丫鬟提着礼盒来到花厅的时候,二太太靳氏正在跟两个姑娘打絡子。

“呦!老三娘子来了,快进来坐。”靳氏热情地招呼静淑进门。

“三嫂。”两个姑娘齐齐地起来行礼。

“二婶、两位妹妹。”静淑屈膝万福,礼数周全。

“都是一家人,快别客气了。”靳氏笑吟吟地让她们坐在了一处。

靳氏名声不错,知书达理,二老爷喜欢不停地往家里纳小妾,基本上两三年一个,靳氏也都容下了。甚至还把自己陪嫁的大丫鬟秋画给了他,秋画的女儿,也就是三小姐周雅凤从出生就养在自己膝下,吃穿用度跟嫡出的二小姐周玉凤一样。

静淑拿起榻上的络子瞧了瞧,夸赞道:“两位妹妹真是心灵手巧,能把络子编的这么精致。”

靳氏笑道:“小孩子们玩儿的,不算什么。柳安州刺绣天下第一,以后还得让她们好好跟你学。”

静淑招手让素笺把盒子捧过来,打开盖子,取出两对宫花,交给两个姑娘。靳氏见并不是什么贵重之物,脸上闪过一丝不快。

“二婶,这是前些天九王妃赏的宫花,说是宫中最新的花样子,这粉嫩的颜色正适合豆蔻年纪的两位妹妹,就给她们带着玩儿吧。”静淑笑道,眼睛温和地看着靳氏表情。

一听是九王妃送的,靳氏喜笑颜开:“我说呢,这花怎么如此水灵,竟是九王妃赏的,你们快好好收着,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出去踏青就戴上,刚好应春景。”

静淑心下一动,眼看着就过年了,不让她们过年带新花,却等春天出门的时候戴,分明是给别人家看的。满朝文武惟九王马首是瞻,长公主似乎并不招皇上待见,靳氏这么做,的确是要给她们找好姑爷了。

“多谢三嫂。”两个姑娘欢欢喜喜地收了。

周家的人多数遗传了长公主的凤眸,二小姐周玉凤生的像父亲,长着一双妩媚的丹凤眼,眼神流转间带着嫡女的凌厉。

三小姐周雅凤是庶出,长着一对圆圆的杏眼,目光如水,温柔中带着点怯懦。

“二太太,我刚刚又把那小狐狸精……”棉门帘被挑起,进来一个瘦弱的妇人,带着满脸兴奋,刚说了半句话,见屋里有外人,赶忙就停住了话头。

靳氏不悦地撇了她一眼,周雅凤怯怯地站起来:“姨娘,这是新进门的三嫂。”

周朗新婚不久,一说三嫂,秋画自然就明白了,赶忙上前行礼:“贱妾拜见三娘子。”

“秋姨娘快快请起。”虽是小妾难登大雅之堂,可是在怎么说,她也是二叔的妾室,终究还是差着一辈呢。

周雅凤捧着宫花给秋画瞧:“姨娘,这是九王妃赏的宫花,三嫂送给姐姐和我各一对。”

秋画欢喜而又小心翼翼地接过去看了看,不敢多拿,匆忙放在了桌子上,对静淑千恩万谢。

靳氏不悦道:“秋画,你是不是又闯了什么祸?三姑娘也大了,明年就要张罗人家了,你总是这样鸡飞狗跳的,也不怕影响姑娘名声么?我这里费心费力地对外夸赞雅凤,你以后消停些,莫在与那些姨娘们闹了,也为姑娘的前途考虑考虑吧。将来若寻不着好人家,就是被你连累的。”

秋画低低的垂下头,掩住眸中的泪光,连连称是,躬身退了出去。

周雅凤紧咬着下唇,看自己亲娘走了,把脸转向一边。

气氛有些尴尬,又闲话了几句,静淑带着丫鬟们回到兰馨苑。

“我瞧着那秋姨娘也不像那种刁钻刻薄的人,怎么府里的人都说她时常与受宠的小妾厮打谩骂呢?”静淑在暖炉旁喝着茶道。

素笺脸色不太好,垂首侍立一旁。

彩墨无奈地叹了口气道:“夫人从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哪知道这些大宅里阴私手段呢,我听人说过,但凡像郡王府这样的豪门大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二太太为自己博了个好名声,自然就有替她背黑锅的人。”

素笺身子一抖,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姑娘……姑娘,咱们从小一起长大,奴婢对姑娘忠心耿耿,求姑娘,求姑娘不要让素笺伺候男人,奴婢只想伺候姑娘一辈子。”

静淑吓了一跳,看素笺落下了滚滚热泪,赶忙拉她起来:“傻丫头,你这是怎么了,谁让你伺候男人了?”

彩墨见她还没明白,补充道:“姑娘,这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把府里的事情差不多打听清楚了。那秋画原是二太太的陪嫁丫鬟,后来二老爷纳了一个小妾,嚣张的很。二太太不便和她厮打,就把秋姨娘送到了二老爷床上,之后就开始和新入府的小妾们厮打。其实,她就是二太太手里的一只狗,让她咬谁就得咬谁,难道她不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嫁个好人家吗?可是二老爷不管事,只能依靠二太太做主,她纵有再多的委屈又能如何。”

这天晚上,周朗没有回家,静淑一个人躺在宽大的龙凤喜床上遍体生寒。一个温和敦厚的二太太竟有如此心机,看来在这郡王府中,不多长几个心眼儿,是混不下去的。

幸好,自己的丈夫不像二老爷那般风流花心,若是他也一个个的纳小妾进门,静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难怪素笺害怕,她也怕。

此刻她才明白,九王妃的幸福是多么难得,难怪帝都的人都羡慕嫉妒。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一大早,郡王府就忙碌开了,扫房子,挂灯笼,里里外外都要布置的喜气洋洋,准备过年了。朝中自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是休沐年假,而周朗这种维护京城治安的差事,非但不能放假,反而会更忙。

古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祭灶神是男人们的事情,衍郡王周添一大早就带着男丁们祭拜了灶神。周朗没有祭灶,却在午膳时分赶了回来。

午后晴暖,大家聚拢到长公主的暖阁中来,吃糖瓜、剪窗花。暖阁宽大,过年了图个热闹,女人们聚拢在宽大的暖榻上围着长公主,男人们坐在厅中喝茶聊天,时不时地瞧瞧这边。

“祖母、祖母瞧我剪的宝葫芦。”五岁的四小姐周金凤举着一把小巧的银剪刀,把自己剪的歪歪扭扭的葫芦拿着献宝。

“嗯,小金凤手真巧,来,祖母瞧瞧你们谁剪的最好,就发给她一个最大的糖瓜吃。”长公主今日心情不错。

郡王妃崔氏不喜欢做这些琐碎的事,只坐在一旁喝茶瞧着。二太太靳氏剪了五蝠(福)捧寿,二小姐周玉凤剪了马上封猴(侯),三小姐周雅凤剪了喜鹊登梅,老二周腾的媳妇沈氏剪了孔雀戏牡丹,静淑剪的是莲(连)年有鱼(余)。

寓意都是极好的,但因各人手法不同,剪出来的窗花自然有好看的,也有难看的。

一溜儿窗花摆在了长公主面前,没等她细看,就听丫鬟禀报:“姑老爷和姑奶奶还有大小姐来了。”

郭翼进门和周添等人坐在一处闲聊,郭夫人领着儿媳周巧凤走向榻前,长公主便招手笑道:“来来,你刚进门,不知哪个是谁剪的,你来挑个最好看的,我负责打赏,免得她们说我偏心。”

郭夫人看母亲心情好,坐到榻上笑道:“母亲真是聪明,这恶人都让我来做。”

众人大笑,气氛欢悦。

郭夫人认真地瞧了一遍窗花,五福虽好,可是蝙蝠刻板了些。马上封侯这马有点歪歪扭扭,猴子也不灵动。喜鹊登梅里面的梅花剪掉了好几朵,孔雀的羽毛不够丰满,看起来瘦瘦的。唯有莲花轻灵饱满、鱼也活灵活现的。

郭夫人细细瞧了一遍,捏起一个歪歪扭扭的葫芦说道:“要说最好,还是这葫芦最漂亮,是不是呀,小金凤?”

五岁的周金凤咧开缺牙的小嘴大笑:“哈哈,姑母真会挑。”

长公主笑着拿起一个最大的糖瓜给了周金凤:“给,既是你姑母说你剪的最好,就把大糖瓜儿给你,小心别沾掉你的牙。”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静淑也跟着抿嘴儿笑了起来。她喜欢这样的气氛,这才像一个家,暖融融、乐呵呵的。

“这是谁剪的?”郭夫人捧起连年有余爱不释手,看这精巧的功夫,就能看出剪这个窗花的人不仅手巧,而且心思沉静细腻。

“这是老三媳妇剪的。”靳氏笑道。

“哦?”郭夫人抬眸看去,正遇上静淑盈盈的眼波看过来。

“给姑母请安。”静淑屈膝行礼。

“你就是静淑啊。”郭夫人起身拉住她轻柔的小手,这孩子一看就是端庄规矩,温柔懂事的性子。

对于这个擦肩而过的儿媳,郭夫人爱不释手。长子郭征不喜欢周巧凤,留了一封休书就去了高句丽战场,至今她也不敢把休书拿出来给丈夫看。能瞒一天是一天吧,也许儿子回来就回心转意了呢。次子郭凯对他的小妾爱若至宝,如今带着她去了登州赴任,不回来过年了。家里反倒成了庶子郭旋的天下,府中之事也是三媳妇帮着料理。自己心里窝着多少火,也没地儿撒。

这么娇美可人的姑娘,当初若是嫁了郭凯,他必定会喜欢的。有她帮着自己料理家事,劝导儿子,日子自然要好过得多。

静淑被姑母拉着手上下打量,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却忽然感觉到旁侧里有一道寒光袭来。偷眼一瞧,竟是周朗幽幽的目光正看了过来。

☆、第21章 诱夫第十四计

静淑忽然想起原本要给自己赐婚于郭凯,好像就是姑母的次子,难怪她打量自己的眼光与旁人不同。

“母亲,阿朗真真是好福气呀,可惜……”可惜郭凯没福,这么好的姑娘跟郭家没缘份。

“可惜什么?姑母的意思是一朵鲜花被我给糟蹋了?”周朗冷着脸,负手踱了过来。

长公主勃然大怒:“你这孩子,怎么跟你姑母说话呢?快赔罪。”

周添、郭翼等人都看了过来,不明所以。

郭夫人知道周朗曾经为了赐婚的事跟家里大闹一场,就是因为这娘子本不是打算给他的,是因为郭凯死活不要才给了他。这种拾人牙慧的事,自然哪个男人都不乐意。

“阿朗,姑母并没说你不好,只是……”郭夫人不好直接提郭凯这茬,只得搪塞过去:“只是跟你们开个玩笑。”

“是么,”周朗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我也跟姑母开玩笑呢。”

静淑见气氛有些尬尴,长公主余怒未消,便陪笑道:“姑母别跟他生气,我替夫君向你赔罪。姑母尝尝这糖瓜儿吧,是府里的厨子特意用麦芽糖熬得,特别甜。”

静淑扶着郭夫人坐下,捧过来精巧的小碟子给她吃糖瓜。

腊月二十三本就是吃糖瓜的日子,郭夫人用小银叉挑起一个小巧的糖球放进嘴里,算是不跟周朗计较了。

静淑乖巧的转过身去,把碟子端到周朗面前:“夫君也吃一个吧。”

“粘牙,不吃。”周朗冷着脸转身回座位。

郭夫人瞧着静淑越看越爱,真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拉过她的手腕,让她坐在自己身边,聊起了家常。

“阿朗,听说最近盗窃琉璃塔的案子已经差不多结了,京兆府最近的效率还是蛮高的。”郭翼点头称赞。

提起差事,周朗来了精神:“姑父,不瞒您说,这伙儿飞贼鬼的很,那么多大内高手去追捕都没找到。原来是仗着艺高人胆大,在客栈里睡大觉呢。我就猜着敢去宫里偷东西的人必定不一般,这才不动声色地挨个巡查客栈,竟抓了个正着,只跑了一个从犯,目前正在全力缉捕。”

郭翼点头,对周添笑道:“阿朗不错,回京不久就抓了两拨江洋大盗,是个好样的。只是京兆府的差事太琐碎,忙起来没日没夜的,出一点纰漏就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不适合他这样的年轻人。不如过些日子到京畿营做个校尉,在军中练练排兵布阵。”

周添欣赏地看一眼儿子,笑道:“九王也是这个意思,让他在京兆府先锻炼锻炼,然后再安排别的差事。有你这个做兵部尚书的姑父,进京畿营还不是易如反掌。”

周腾在一旁听出了端倪,抢白道:“姑父,我比阿朗还大一岁呢,也该给我安排个官职了。不如让我去京畿营做个校尉吧。”

郭翼瞧着白白胖胖的周腾一笑,没说什么。

周添便开口训斥儿子:“你以为京畿营是你随便就能去的地方?还敢信口开河。”

周腾挨了训,吓得低下头不敢说话,这边郡王妃却不乐意了,走近几步道:“王爷好生偏心,怎么阿朗做的校尉,腾儿就做不得,他们不都是你的儿子吗?”

周添气的脸都快绿了,斥道:“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那些士兵能服从一个草包校尉?阿朗武功甚好,箭法卓绝,有西北飞鹰的称号,自然可以服众。可是腾儿呢,从小被你们娇生惯养,我让他早起练武你们都拦着不肯,如今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去军营?让他给我丢人现眼吗?”

这话长公主也不爱听了,在一旁说道:“不去军营怎么了?做个文官不也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