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130章

最牛国医妃-第130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老太太都亲自走到了二姑娘的院子里探查究竟。”

看来,这个丫头,是制造混乱,趁人不备,到老太太屋子里偷东西去了。嫁到护国公府里,要什么有什么,不缺衣,不缺金银财宝,李敏潜入到老太太屋子里肯定只是想找一样东西。

徐氏秘籍。

王氏终于搞清楚了李敏想做什么以后,眼睛都眯笑成了两条缝隙,说:“有二姑娘在前面探路,我们想下手就容易多了。”

“老太太来的快。奴婢亲眼看见的,二姑娘应该是进去了老太太的佛堂,没有找到东西,已经跑了。”

“东西在老太太的佛堂里?”

“奴婢想,应该是的。”

王氏锐利的视线扫过那个婆子。婆子靠近到她身旁,偷偷把袖管里藏匿的书,拿了出来。王氏一双眼睛猛的放出光亮,抓过书,快速地翻起来。

书封面上,赫赫写着徐氏秘籍,四个大字。是徐氏留下来的药书,没有错的了。

婆子低声说:“夫人,奴婢是等二姑娘她们走后,老太太没到之前,把书拿到手的。”

“干的好!”王氏声音都压不住兴奋,“不枉我把你安排在老太太院子里当守门的婆子。”

“奴婢在老太太院子里干了许久。也从来都不知道老太太的佛堂里有机关,要不是二姑娘发现的话,奴婢实在没有想到,而且也没有机会可以进去拿东西。”

“是啊。”王氏都叹着天助她也了,说,“倘若不是二姑娘潜进了老太太的院子,老太太要是屋里进了什么人,都会怀疑到我头上而不是二姑娘头上了。”

说着,王氏与底下的心腹相视一笑。把手里的书先藏进自己怀里,王氏对婆子说:“你回去,继续帮老太太守着院门,这回,千万别让有人再趁火打劫,真进去老太太院子里偷东西了。”

“奴婢明白。放心吧,夫人。”

晚上,李敏和丈夫是必须要回去护国公府的,因为之前没有和尤氏说过要在尚书府里过夜。

李大同刚送走顺天府的人,现在,要送女儿女婿离开,站在尚书府门口的夜风里,李大同满脸憔悴,下巴一夜之间多了许多胡茬,两鬓的发丝里,多了好多白头发。

李敏看着这个站在夜风里的中年男子,怎么都生不起一点同情心,说是这个男人是她父亲。但是,她从这个男人身上,感觉不到一点的父爱。李大同是个势利眼的人,只对自己有利的人才好。对三个女儿都一样。

“敏儿,侍奉好王爷,在宫里,记得和你华姐姐多联系。莹儿要嫁到三爷府上了。到时候,你们三姐妹联手,为父可以不用担心了。”李大同慎重地一句一句向她交代着。

不用担心?不用担心什么?不用担心她们三姐妹过的好不好吗?既然个个都已经嫁的好,过的好,怎需要联手?

李大同这话逻辑不通。

趁着朱隶转过身去,李大同偷偷和二女儿商量着:“你还有两个兄弟,为夫都已经禀告过你祖母了,等时机合适了,接他们回府。可能华儿、莹儿因为你母亲的关系不能理解为父,但是,为父相信敏儿定是能理解的。”

李敏嘴角弯起一抹果然如此的弧度,但是,不接李大同的话。

李大同见她半天没有意见,抬头看她表情却也不像生气,于是说:“为父以后靠敏儿了。”

“父亲,敏儿可不可以问父亲一句话。”

“你说。”李大同相信,自己二女儿一定想与自己同仇敌忾对付王氏。拉拢二女儿能不容易吗。

“父亲之前,真的没有拿过敏儿母亲的东西吗?”

李大同眼皮子跳了下,随之矢口否决:“没有,为父可以发誓,绝对是没有!”

李敏扫了眼李大同脸上的表情。李大同脸上不露痕迹,不知道是藏匿太深,还是说真的没有做过这个事。

再说那个尚书府里闹出来的下毒害人的事儿,在京师的医药界里,引起了一阵旋风。有关人参五灵脂能不能配伍同用的问题,哪怕是在太医院里,都是分成两派的。谁让普济局里有味药,是用人参配五灵脂用的,到至今,倒是没有吃死人。

可是,有人拿的那个古书里记载,是说了,人参与五灵脂相畏,是配伍禁忌。

各家各派众说纷纭,没有个确定的观点。但是,没有错的是,王氏怎么会想到拿人参和五灵脂炖汤给朱隶吃。按照王氏的说法,这是她自己道听途说想出来的窍。

“普济局里的那味药,吃的病人大都是气滞血瘀,用在胃病上面疗效显著。”刘御医与周太医在鲁仲阳面前议论起了大家都在谈论的问题。

而眼看,鲁仲阳好像漫不经心的,对于眼下这个纷争能不能用的问题,并不放在心上。

鲁仲阳只问一句话:“王太医的腰疼好了没有?”

王兆雄躲在自己府里避祸,都避了多少天了。连自己妹妹突然间在京师里出名了,他都装做什么都不知道。

“鲁大人是指,王太医教的李夫人给护国公熬人参五灵脂汤?”周太医小心翼翼地试探鲁仲阳的口气。

“这个老夫不清楚,不得而知。不过,老夫不记得王太医有给人用过人参加五灵脂。”鲁仲阳摸摸自己的小胡茬,老神在在。

只要翻过王兆雄的医案,都可以知道王兆雄能混到今时今日,靠的都是一个稳字。人家说不能用的东西,是真也好,是假也好,王兆雄反正死活都不敢用的,避免一用真坏了事儿的时候,人家说他明明都有人说不能用可是他来用,岂不成了有故意谋杀的罪名。

想通了这点以后,周太医和刘御医都在肺里抽了口凉气。姜是老的辣。王氏用这个东西是对是错都好。但是,王氏既然听说了可用,肯定也应该听说了不可用。王氏用这个东西的心机可见。

“隶王妃也是个能人。”鲁仲阳再摸摸自己的小胡子。

李敏或许知道这个东西能用,但是,非要揭出来不能用的一面,无非,可以让人洞穿王氏的一些心机。

“可是,倘若真能用了,岂不是——”周太医小声说。

其实,不用说,京师里的人,有些已经传起王家里,其实最有本事的大夫不是王兆雄,是王氏。因为,只有王氏敢用大夫都不敢用的奇方。这不是很厉害吗?

这种结局,怕是连王氏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难道真是天助她王氏了吗?

本想害死人却没有害死人的东西,竟然帮助她越过她大哥,成为给人治病的红人。

她王氏走了鸿运了。

刚好,昨晚上才被她拿到了那本很重要的徐氏秘籍。现在,是她反击的时候。

皇宫里的大女儿,早接到尚书府里传来的消息,昨晚上,李华都给她捏了把冷汗。要是王氏真被顺天府抓了安上谋财害命的罪名,她在皇宫里肯定也不好受的了。

到了第二天,没想到风水轮流转,风气全往好的方向吹了。李华赶紧让人,把母亲带进宫来。原先按照规矩,王氏想进宫见女儿并不容易,几乎不可能。也不知是不是她李华现在母凭子贵了,让人和万历爷一说,万历爷居然一口答应了让王氏入宫。

王氏坐上马车,带上三女儿,一块进宫看望大女儿。

在宫里,李华知道王氏爱吃甜的,让杏元到御膳房,拿来王氏最喜欢吃的三层枣泥糕。

王氏带李莹刚到,李华已经帮她们泡好了花茶。

李华自己什么东西都不敢随便碰,只让她们两人随意吃。

李莹昨晚上因为被老太太识穿了目的,心头有些惶惶的。而自己母亲,只顾着李华肚子里的龙胎,并没有来得及顾得上她。

最后,是李华眼尖,发现了自己妹妹有些不对劲。

“莹儿莫非是因为快要嫁到三爷府上去了,所以有些担心?”李华斜靠在榻上的软垫上,眯着眼审视李莹左脸上那条没有全好的疤。

听到这话,王氏吃了口茶,不在意地说:“哪个女子出嫁前,要离开父母了,能不紧张的?”

两姐妹听王氏这个口气,同时一惊,多少都能察觉到王氏变的不一样了。要说王氏以前有自信,也被上次的假怀孕事件打击到不得不收敛。王氏这样嚣张的口气,好像可以重振以往威风的样子。

李华之前略有听闻,不由嘴角一勾,贴在王氏耳边问:“母亲是不是得到了什么宝贝了?”

王氏沉着地说:“得到宝贝,但是,不能进献给皇上,也是没用的。”

“母亲似乎忘了。如今,我身怀龙子,皇上经常都要到我这儿来——”

王氏想的是怎么让女儿一飞冲天,沉吟道:“不是说皇上要立贵妃了吗?”

【106】六宫战事

皇宫里多的是为这个贵妃头衔争到头破血流的事。但是,要说最不镇定的,当属没法争这个头衔的皇后。

光禄寺卿家早在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为自己女儿焦急了起来。

王氏在大女儿的咸福宫,给大女儿使了个眼神。李华立即把周围的人散了,只留了杏元在这儿。李莹竖起两只尖尖的耳朵,早忘了其它事儿,貌似什么事儿,都没有王氏眼下说的事儿重要。

“华儿,皇后娘娘的娘家,有放过话给我。”王氏终于托出这个重大信息。

对于这点,李华却显得早有所料。毕竟皇后现在处于最不利的位置。万历爷想立贵妃,皇后怎么可能阻拦。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的打算是万历爷新立的这个贵妃,是皇后娘娘忠心耿耿的铁杆。这样,万历爷立不立这个贵妃,对孙氏来说,也就无所谓了。

孙氏现在应该是急着寻觅同盟,在那些可能被万历爷立为贵妃的人选中找合适的人选。要皇后说的话,虽然皇宫里外,对于万历爷最可能立为贵妃的候选人里面容妃的呼声最高,但是,容妃没有皇子公主,这点绝对是致命伤。

皇后想的是,容妃不用想的了,不可能结盟的,从容妃入宫到现在,容妃压根独善其身,从不与任何人结盟。万历爷看中容妃的是这点,容妃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改变自己的风格,等于前功尽弃,自抽自己的脸,怎么都不可能这样做。

李华这样推测皇后的想法之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皇后宁愿把赌注,都压在自己阵营里。比如华嫔、庄妃、静妃这些人物,年轻点的,像是她李华。

她李华不是没有这个机会的,眼瞧她李华现在身怀龙胎,太后据说吃了她叫舅舅做的安神丸以后睡眠有所好转,再有自己母亲王氏突然在京师里名气大增走了狗屎运。

听王氏说到光禄寺卿家都找到了自己,李华气定神闲地端起茶盅,慢悠悠地喝了口水。

李莹看到自己大姐这般自信,光彩照人,看起来与皇后娘娘一样高大上的姿态,心头突然间紧了紧,是蠢蠢欲动了起来。虽然万历爷年纪大了些,可是,万历爷是全国最高领导者,想要什么有什么。嫁给万历爷,李华真是嫁对了。她李莹再怎么嫁,都不可能超过自己大姐的了。

除非,除非她嫁的夫君是未来的皇帝。

李莹眼皮子一跳。

眼角一扫,像是掠过了李莹脸上不留意间流露出来的想法,李华嘴角微抿,露出两个梨涡:“莹儿不用着急。皇上的身体安康,对于我们李府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大姐这个意思是?”李莹小心翼翼。

李华轻轻磕了磕茶盖子,垂着眉,像是有意无意地说:“据说,三爷近来减少到太子宫的次数了。可能是由于三爷事儿忙了许多,因为皇上给三爷布置了更多的作业,也有可能是由于三爷与莹儿的婚期近了,三爷府中需要重新置办家具。静妃娘娘都出宫到三爷府上亲自监工。”

这里面,很多消息却是李莹没有听说过的。想这宫里的消息和宫外就是不同。她李莹在尚书府听到的是,朱璃每天往返于衙门,没空遵守婚约给她置办婚事。静妃出宫到三爷府上监工,她是听都没有听过。

李华好笑地望着她脸上那抹迟疑,道:“妹妹不知情纯属常理。静妃出宫到儿子府上监工,说出去,岂不是会贻笑大方的笑话了。皇室里难道没人了吗,需要静妃亲自出马?”

李莹听她这样一说,意即自己婆婆和皇家都很重视她这个婚礼,这颗心稍微可以安定些。

王氏却从李华的话里听出了一层意思。静妃重视与他们府里女儿的婚礼,岂不是说明静妃本人也想和他们尚书府亲近。尚书府的好处显而易见,想拉拢她大女儿或是她。

“华儿。”王氏心里琢磨了一番,问大女儿意见,“你觉得,哪个靠谱一些?”

“母亲是想宝贝献给谁吗?”李华问。

“肥水不流外人田,倘若不利我女儿的,我能给吗?”王氏道。

这话不假。

李华挥手,让杏元站在门口望风,回头与王氏私语:“如今,想拉拢本小主的人太多了。既然皇后娘娘的娘家都有这个意思,到时候立贵妃的人选,都得通过皇后娘娘那关子,母亲先察言观色,看看皇后娘娘自己的意思是怎样,再择对策。”

如果,孙氏是想帮她李华成为贵妃,是最好不过的了。只怕,孙氏未有全然信任她李华。她李华与孙氏不算完全亲密接触,毕竟入宫年龄短,不如庄妃等与孙氏不知道都合伙干出过些什么事了。

上过同一条贼船干过坏事的,和上了一条贼船但是没有干出过事的,结果截然不同。

王氏听大女儿的话,点头:“待我回去之后,再试探下孙夫人,再说。”

李莹在旁边都不吱声了。

想大姐要做贵妃了,做了贵妃最少能风光好多年,因为万历爷这个身体,看起来不到八九十不会死的。身体太过健康长寿的皇帝,让人心头难免不爽。尤其他们这些在万历爷底下当臣子做牛做马的。恨不得自己也能当上主子一回。瞧瞧太子熬了这么多年都是太子可想而知了,据说太子头上的白发比万历爷都要多了。

最糟糕的是,自己未来要嫁的这个男人,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心思。朱璃现在连太子都不亲近了,究竟是什么意思了这是。难道是自暴自弃了,像十爷?

要是像十爷,那真是猪马都不如。

李莹脑子里不知觉是想到了那晚上来尚书府的朱隶。隶王的气势,隶王那句绝不纳妾,李莹脸蛋莫名地一红。

“莹儿?”坐在她旁边,李华都能注意到她脸上不自然的神色。

奇怪了,这个妹妹,哪怕当年李莹刚开始思慕朱璃的时候,也不像现在这样的表情。

“华婉仪。”李莹轻轻舒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