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420章

最牛国医妃-第420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明白,我明白。”李老立马知道孙女的意思,摆摆手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人也不要活的太累,把自己逼的太紧了。像那八爷说的,竟然他暂时都没有杀我们的心思,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这和我当年教你开方子时说的一样,君臣佐使,但不是说,每个方子,都需要君臣佐使的。”

明显感觉到有老人家身边陪着,滋味都不一样。李敏本来和朱济一样僵硬的表情缓和了下来。

李老望着孙女喝水,笑眯眯起双眼。

小李子在厨房里给他们爷孙俩找点吃的,感觉他们回来到这里以后,应该肚子都饿了。可是,这老宅里肯定基本上没有什么食物留下的。

找了半天,在米缸底部掏到一点可能奴才都看不上的米。小李子洗了米以后,给李敏煲起了米粥。

哭声,从外面传进来,一阵再一阵,一听就像是小孩子的哭声,怪凄凉的。

不知道半夜三更的,为什么有小孩子在这里哭?李敏和李老在屋子里坐了会儿,接着,李老站起身,说:“我去下茅厕。”

李敏抬头,看着爷爷径直走出屋去,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爷爷那么聪明的人,应该不会轻易上当的。

李老背着手在老宅的走廊里走着,是想,是哪个混蛋,难道是连孩子都利用上了?

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小李子明显抢在了他面前,打开了大门查看外面是什么动静。李老趁此先躲到了一边看动静。

老宅的大门左侧,靠着墙根,在冰雪冻住的墙角根上,坐着一个男童和一个女童。

彼此偎依的两个小身影,看起来非常遭人怜惜。

男童年纪略大些,大概有十岁左右,女童的话,可能略微小些,扎着一条大麻花辫子在身后。

两个孩子,衣衫都是破破烂烂的,陈旧的棉袄里面的棉花基本都跑光了,单薄的衣物裹着他们两张苍白的小脸。

看这个状况,如果这两个孩子再没有救济的话,是今晚都要被冻死在街头里了。

小李子皱个眉头,走过去对着这两个孩子喝问:“在这里做什么?你们家里人呢?”

“家里人死了,大哥。”男童叫道。

“家里人死了的话,那投奔亲戚去!”小李子一点血性的口气都没有。

“没有,什么都没有了。”男童终于和那个一直在哭的女童一样,痛哭流涕了起来,显得十分委屈,“亲戚全死了,死光光了。我和我妹妹,都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吃的。”

“乞讨呗。白天没有跟着人家到街上讨饭吃吗?”

“跟了,可是,他们把我好不容易讨到的两个馒头,我妹妹都来不及吃,他们抢了就跑,我追不上。”男童哽咽的时候,一把抱住身边的女童,连声说,“对不起,是哥哥不好。”

女童边哭边叫:“你不要骂我哥哥,我哥哥的腿被狗咬了,所以走不动了。”

小李子那双眼珠子用力瞪着,恨不得,把这两个孩子的骨头拆了的欲望。

可偏偏这两个孩子只是一路哭,也不打算睬他。

李老从藏躲的门后面走了出来,走到小李子身后,道:“把这两人带进来吧。”

“我说,爷爷你——”小李子干瞪眼。

因为是李敏亲口说自己认下的祖父,小李子又不好把话说重了,得罪李老,等于不尊重李敏。

“算你们两个好彩,还不快对老人家磕头。”转回身,小李子一边虎视眈眈地对着这两个孩子,一边教育。

两个孩子的眼神里,都像是惊魂未定似的,接着,听到小李子这话,马上明白到有救了,因此倒也机灵,立马冲着李老猛磕头。

李老连说:“不用,不用,快进去。外面太冷了,真会冻死人的。”

两孩子抬起头,却也不敢马上爬起来,只等小李子好像点了头的样子,才站了起来。

女孩子扶着男孩,男孩瘸着一条腿,一步一步的,好像艰难地在路上走着。

李老在两孩子跨过门槛时,忽然出了一声:“等等,我先看看。”

两个孩子于是立马定在了原地,不敢动。

小李子猛然像是吃了一惊,疑惑的目光,在李老脸上幽幽地转动着,却很显然,没有急着拦住李老。

李老蹲下身,在男童那条好像伤了的左腿上仔细查看了下,说:“貌似不是被狗咬的,是被什么磕的,而且脚踝崴了。”

两个孩子和小李子同时吃口惊。

“爷爷,你——会给人看病?”女童蚊子似的声音,问道。

李老说:“嗯,差不多吧。”

小李子的眸光里又幽幽地闪了一圈,李敏说是自己认的祖父,会看病应该不奇怪,否则怎么做得了李敏的祖父。但是,这个祖父的医术,比起李敏怎么样呢?

“我先给他掰下脚踝,让他崴了的脚踝回归原本的地方,这样脚不巧垫地的话,也不会太疼。”李老说。

在这里动手?

怎么做?

小李子和两个孩子正一块儿紧张的时候,李老那只手,在男童的脚踝处忽然间握了下。

男童感觉喉咙里一股冲动要发出来的刹那,脚踝疼痛别扭的地方,突然间缓解了,只余下一丝酸软的感觉。

“好了。”李老拍拍手,站起来说。

小李子和两个孩子看着他,已经说不出半句话了。

这个老头子,好像很厉害!

李敏在屋里坐着,心里到底是,为走出去的老人家挂了一丝心,但是,老人家又不是小孩子,她总不能什么事都跟出去。让老人家以为她是监视他。

在屋里坐着有些惶惶不安,想着终究需要出去找找的时候,一串脚步声从屋外走廊里传进来。

听到几句孩子稚嫩的声音喊着“爷爷,爷爷”的。

门打开以后,李老把两个孩子带进相对比较温暖的屋子。然后,让小李子在老宅里看能不能找到一两件人家落下的衣服给这两孩子穿。

李敏的目光,在两张脏污的小脸蛋上打量一圈。

无疑,她的视线,让这两孩子缩了把脑袋,瑟瑟缩缩地靠在了一块儿,几乎是要躲到了李老身后。

李老让他们两个坐在桌前,自己倒水喝,说:“这是我孙女。”

“太太。”两个孩子一看李敏这个气势,立马跪在地上磕头。

李敏的眼睛扫过去之后,不说话。

小李子给这两孩子找来衣服的同时,很明显,知道李敏的脾气,把两个孩子一块带走了,带到其它房间里休息。

李老看来挺高兴的,对小李子说:“明儿,你带我到街上,看哪家药堂的药可靠一些。这两孩子,今晚上被天气冻得,八成要感冒了。”

感冒?小李子愣了一下,但是,聪明的没有打断李老的话。

看出这老头子医术不错,小李子有意的,顺着李老的话说:“如果爷爷想去哪儿,奴才都带你去就是了。隶王妃是奴才的主子,爷爷也是奴才的主子。”

什么奴才的,主子的,李老一时间真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看着眼前这个机灵的小伙子,说是奴才主子的,但是,眼神儿可没有什么百依百顺的味儿。李老眯眯眼,也没有说不好。

到了清晨,李敏在睡的时候,小李子把昨晚救的两个孩子中其中一个,那个女童带了过来到李老面前,说:“她叫小翠。奴才得留在这里服侍王妃。所以,爷爷要出门的话,由小翠带着爷爷过去。奴才交代过小翠了,让小翠带爷爷不要走太远,只在这附近走,免得迷了路不好回来。”

刚好李老一样是这么想的,放孙女一个人在老宅里,肯定是不放心的。

小翠带着李老出了门,李家老宅位置落于西区,西区是闹区,什么店都开的多,包括药堂,像是著名的大明三大药堂,都有在这里开业。

“你哥哥的脚怎么样了?”是自己救的小病人,李老多了个心眼问。

小翠那张昨晚脏污的小脸洗过以后已经十分干净,露出本来漂亮的颜貌,眉眼里笑弯弯地说:“我哥说了,以后要给爷爷做牛做马,因为爷爷一下就把我哥的脚治好了,是神医。”

这古代动不动就神医的。李老摸下小女孩的脑袋。

“爷爷,到了,这是麻生堂。”

拐过一个街头,小翠指着街边的一个牌匾说。

李老抬头一看,真的是药堂。没想到,药店离他们住的地方这么近。早知道,昨晚就过来抓药了,会会这个古代的同行了。

由于是凌晨,光都未破晓,店里的伙计拿着把盐和铲子出来铲雪时,一边打呵欠,显得没有睡醒的样子。

李老踩上台阶的时候,伙计仿佛才惊醒有客人来了,喊:“想要什么?”

这么早来抓药?莫非家里有急重病的病人?反正,不是普通的顾客。

刚开铺,后头房间里坐着在打算盘的掌柜听见了,掀开棉帘出来,问:“什么人来了?”

李老已是走到了柜台前,望到这古代古色古香的一排排储存药材以及称药的工具等东西,两眼晶晶发亮。

马路上,行驶来一辆马车。随之,马车在药堂门口停了下来。一个奴才搬了张脚凳放在了马车前面。从马车里面,钻出来了一名男子。

只见这男子,穿着富贵人家的绸衣,却也不是那么金贵显眼的王公贵族服饰。最少,李老一眼望过去,只觉得这男子,身上穿的,和昨晚上那个八爷一比,好像应该比较像是平民百姓的衣服吧。

男子年纪略大,应有中年了,头顶上戴了顶冬瓜帽,皮的,头发是梳的整整齐齐,扎在身后。

李老知道古代人都留长发,男男女女都是如此。说是头发为父母所赐,不可以随便割断。

自己没有什么长发,戴了一条假辫子,还是为了和孙女在现代合影时买的假道具。幸好有这个东西,否则,他来到这个古代以后,必定很快被人当外星人看了。

男子走到了药堂门前,抬头看了一眼麻生堂的牌匾。

比起李老,这个男子富贵多了,掌柜的,肯定是走出去先迎接贵客。拱手询问男子:“先生是来找什么药材的吗?本药堂,人参阿胶,鹿茸雪莲,样样齐全。”

男子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对着身旁服侍自己的侍从说:“老夫对药材只有一知半解,不如你陪老夫一起进去。”

大家仔细看,发现那侍从的年纪也是有的了,相对这男子而言,大概是差不多。

侍从拱手之后,与这男子一前一后走进了药堂里,掌柜的唯唯诺诺地跟在他们后面。

男子进了药堂,那个端的姿态,好像到哪里都是自己的地方似的。眼睛若无其事地在药堂里扫视一圈之后,落在了柜台面前的李老身上。

小翠抓住了李老的衣服,瑟瑟地躲到后面去。

李老一手护住孩子,对视着这个富贵男子。靠近了看,发现这男子有一双非常漂亮的眼睛。

不是那种让人惊艳的眼形,却是十分耐看,好像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宝石一样,灼灼发亮。

一看,是个有底蕴和内涵的人。

从这男子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都可以断定这一点。

李老向来对读书人都富有好感。认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有素养。有素养的人,无论何时何地相处起来,都会让人感到一种舒服感油然而生。

男子下巴蓄了点小胡子,这刻,手指捏了下下巴的胡茬,好像对眼前的李老感到十分好奇和惊讶。

“这位老先生看起来,颇为面善。”男子说。

李老肯定不认识这男的,他第一次到古代来,哪个都不认识,哪个都面生。对此不禁疑问:“老翁是初来乍到这块地方,不知道先生是何人,莫非先生认错人了?”

“面善,不一定是认错人,或是以前有没有见过。”男子说,“或许,是觉得老先生文质彬彬,涵养极高。老先生是不是一名大夫?”

居然一猜猜到他是大夫了,李老生疑:“这——”

“怎么,老先生不是来这儿抓药的吗?家住何处,家里有病人吗?请了哪位大夫给家里病人看病?”

听起来,这个逻辑判断也没有错。李老欣然承认:“老翁略懂医术而已。”

“老先生熟通医术。”男子左手在右手上一拍,像是十分高兴,说,“正好,老夫这儿,有些问题,想找个大夫问问。”

李老想着,不过是个过路的,可能是病人之类的人,想找个医生问问医学问题,也就没有怎么怀疑,答了下去。

“人家都说是阿胶为滋补圣品。可为什么老夫在一本药典里见到,说是,阿胶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对女子而言,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谈到自己熟悉的医学,李老是侃侃而谈:“阿胶这东西,确实有好有坏。一方面它可以滋阴补血,是为好物,但是,另一方面,它的药性过烈,对于一些孕妇等人,尤为慎用。”

“孕妇为何需要慎用?”

“药性过烈,用药过猛,血冲两脉,导致小产,产后多血,都有可能。”

“也就是一个本来血虚的孕妇,也有可能用了阿胶,反而导致了恶果?”

“要看具体的病人病例而定。”

男子的目光对着李老闪了下,双手拱了拱,道:“老先生果然是名副其实的大夫,听老先生一番言论,可谓是胜过读十本书。”

“一般大夫都知道的常识而已。”李老说。

男子又问:“人参呢?都说人参是上品至宝,人参,也有可能致人非命吗?”

“古人都说了,是药三分毒。不说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如果配伍不当,或是偏食,都有可能打破人体的阴阳平衡,让人得病。人参是好东西,但是,人参的药性是很猛的,否则,不会被大夫称为神药。”

“老先生此言是指,好药,都是双刃剑,药性过猛,反而不利。”

“什么叫做好药,当然,神药,一药到效,这样的药,大夫喜欢,病人也喜欢,谁不都是想着药到病除,可以一剂药下去,什么病都治好了。但是,过猛的药,肯定对于病人的另一面说,也有伤身之处。这要看大夫用药的习惯了。有的大夫喜欢用大剂量的药,有的大夫喜欢用小剂量的药。”

“老先生是怎么想的?”

“还是要看具体的病人病例。我们的先辈说了,黄帝说了,急症先救急。病人症状危急的时候,肯定要先用大剂量的药,来缓解病人的病症。再慢慢来治病因。”



李敏起来的时候,知道自己爷爷出去了。

小李子今早上,又给她找来点小米和瘦肉,给她煲了一碗瘦肉。

李敏边吃边问:“爷爷出门多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