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星海中的幸运 >

第42章

星海中的幸运-第42章

小说: 星海中的幸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马上派出了更多侦查单位,确认它们并没有向我们这里来,也没有在附近埋伏。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它们到大湾去了。果不其然,半天后,2号窗口的侦察哨报告泰坦人也有了动静,开始向小湾行进。

看来大湾里要上演一出鹤蚌之争了!我们正好可以从中渔翁得利!撤离工作开始加速进行。预计异兽大部队已经到达无法及时回援的方位时,我们出发了。

帕克图无人机护卫舰蜂巢号、两艘加工船和火钳大队作为先头部队负责消除敌兽,装满人员的昆兰号在后边跟随。

先行一步并且航速较快的先头部队一天后与异兽交上了火。昆兰号继续前行,到了距战场7亿公里的地方停车,等待战场上的消息。

但是,战况并未像我们最乐观估计的那样发展。尽管萨木塔和帕克图人为了能够抢出一条生路而拼命作战,但对手那些异兽明显比几天前成熟了很多。双方胶着不下。

孔秀到了前方的高腾号上担任战斗指挥,剩下我和福门康在后面的昆兰号舰桥上焦急地等待着。昆兰船队原来的十二艘工作船中有八艘支前,执行战术伴随修理的任务。两天时间过去了,尽管我们取得了击毁击伤敌机敌艇十二架、伤敌离子阵列舰兽的战绩,但我们的损失也很大,因为是职业军人而一马当先勇担重担的蜂巢号受重伤,柯岚号也伤得不清,只有高腾号作为前线旗舰没有进入战场中心,所以还算伤得不重。人员不齐的火钳有两架飞机被击毁,还有三架被击伤,飞行员损失了四人,全是在异兽事变之后补充上的新人。工作船也伤了两艘,死2人,重伤3人。

战斗又持续了一天,蜂巢号只剩下一架无人机,其余23架全部损失。没有了这一重要战力,先头部队只好撤回到昆兰号附近进行整补。

第58章 二次抢口

更新时间2006…3…25 19:25:00  字数:3485

大家开始紧张地进行战损维修工作。为了集中力量度过眼下的难关,帕克图人给出了木偶级无人机的图纸,请我们帮助建造以尽快补充战损。昆兰船队的所有工作船和其它太空站还幸存的工作船不论完好与否,全都调去干活。昆兰号的存货和碧螺湾站上搬过来的库存矿石使修理原料不成问题。昆兰号上大大小小的物质合成炉、建造阵列和熔炼车间灯火通明,目的只有一个:抢时间,在敌人大部队回来之前夺过窗口。

最让人感到困难的是作为区域防空中坚力量的火钳大队的状况。本来自从异兽事发以后,大队的人手一下子折损过半,这段时期以来,损失的飞机是补回来了,可是合格的飞行员却非常紧缺。在一系列的事变之下,原来的候补飞行员的培养工作出现了混乱,躲躲藏藏的日子也影响了他们的飞行训练,致使火钳的实力一直没有恢复,这三天又持续地战斗,到了现在可以出战的只有不到八架飞机!

我们唯一可以一拼的,就是敌人的状态,它们唯一的支援舰兽去找泰坦人了,也就是说那些战斗机、护航艇各类小兽无法得到及时的修理和补给,(不过,话说回来,那些病毒需要修理和补给么?天晓得!)唯一的那艘攻坚力量离子阵列舰兽也已经重伤。

再次出击的计划定在暂时停战的五天之后,到时候不管我们的这几艘船修得怎么样,都必须出战。可是我们的计划最终实现不了了,异兽的大部队3天后回来了。——第一次“抢口”计划泡汤了。船队失望地返回空荡荡的碧螺湾站。

对两个方向的侦察工作又开始了。看来异兽和泰坦人几天来的战斗非常激烈。异兽现在仅仅剩下轻伤的驱逐舰兽、一只离子阵列舰兽和一只支援舰兽,还有三十多只战机兽和十来只护航艇兽,不管那只支援舰兽是不是制空型的,就算是也容不下这么多打击宇航器,所以有大量机艇飘荡在太空中无处停靠。泰坦人也没落个好,他们的那艘驱逐舰不知何时也赶来了,经过交战受了伤,突袭舰只剩了一艘,离子炮舰还有三艘幸存,而支援舰只剩了三艘(这回侦察已经探清楚了,这三艘支援舰有两艘是战术维修型,一艘是制空型),打击宇航器有多少不清楚,就算没有被异兽给打光了,估计也所剩无几,一艘制空型支援舰就能全都装下了。

虽说我们巴不得他们两家打得更凶一点,但能这样已经很感谢萨尤克了。尽管1号窗口的异兽还是不少,好歹比原来有了点希望,只要我们再加强自身实力,制定更加详细缜密的计划,抢路而出不会完全是痴人说梦。

第二次“抢口”积极准备中。

我们从上到下都投入到大建设、大充实中去。如果我们现在开始大型舰船的研究,显然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增加力量最佳的途径就是侍僧机!质量上的不足,我们就用数量来弥补。昆兰号上专门划出一条阵列用以生产侍僧机,配套的弹药生产也紧紧跟上。飞行员班的学员不论学成与否,先入役解决燃眉之急再说。为此还特意成立了第二个侍僧机警备大队:铁钳大队。有人还想出了一个主意,把太空站上的三门自卫炮拆下来装到一艘碧螺湾站属的运输船上。尽管迪生对这个主意的评价是“搞笑”,但本着哪怕增加一丝战斗力也是好的的精神,还是实行了,不过改出来的外形确实挺“搞笑”。

两个星期后,第二次抢口行动开始了。

这一次的作战安排与第一次差不多,由蜂巢号、高腾号和柯岚号以及那艘“搞笑炮舰”打头阵,昆兰号随后跟进。

前方与异兽交上了火。火钳、铁钳两个大队共22架侍僧机从高腾号、柯岚号以及昆兰号的港口中冲杀而出,迎向敌人的战斗机兽和护航艇兽。

不过战斗没开始多久,负责殿后监视的模拟机发现泰坦人有了动静,他们似乎想要往碧螺湾站靠近。过了三个小时,泰坦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占领太空站。此时我们正与异兽战得不分上下,甚至略处下风,如果抢口不成反被抄了后路,岂不赔了夫人又折兵。我和孔秀马上决定中止行动,先头部队且战且退,全体返回太空站。

异兽没有追击。当我们撤回太空站后,泰坦人继续进逼,计有突袭舰、离子炮舰和支援舰各一。最终他们对我们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在我们的抵抗之下无功而返。

泰坦人的虎视眈眈使局势愈发复杂。我们只好安守在太空站内,在保护住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加强自己,伺机撤离。后面的几天里,异兽和泰坦人又都向太空站有过几次试探性攻击,他们互相之间似乎也有几次交手。不过由于顾及第三方的存在,每两方交战的时候都不敢出尽全力,于是,在整个碧绿色的星云中形成了僵持。

我们终于彻底失望了,我们不可能短期内离开这里了,看样子恐怕要打上持久战了。

僵持归僵持,异兽和泰坦人各占一个窗口,他们想要离开随时都可以离开,是贪心将他们拴在这里。他们每一方都有实力吃掉我们,却又都不会吃得那么轻松;而一旦为了吃我们而伤筋动骨,岂不便宜了对方。在这种胶着状态中,实力最弱的我们是最命苦的,在两只饿虎的窥视下不知哪一方万一一时发彪,我们就遭受灭顶之灾。可是我们又不能放弃最后一丝希望,努力自救。更加要命的是,我们无法向希格拉报告我们这里的情况了。昆兰号的量子设备都随底层甲板一起失去了,碧螺湾站的量子破译机倒是工作正常,可惜量子脑因为一次战斗的爆炸而被震得失灵,不可使用了。而蜂巢号则根本没装备量子通讯设备!我们放出了常规的求救信号,不过鬼知道这玩意有没有用,事实上,从后来的经历来看,一点用都没有!

好吧,既然等待我们的是持久战,那么我们就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管敌人出于什么原因没有一举消灭我们,但只要他们一天不来,我们就要坚持一天,就要壮大一天,我们也就更多了一线生还的希望!我们有不利的一面,不,是很多面,但我们也有有利的一面:昆兰号的设计定位就是深层空间的独立式巨型基地,这将给予我们远超敌人的后勤支持能力和发展能力;我们有萨木塔最精英的科技人员,(还有帕克图的杰出武器设计专家,不过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他们还没有公开这个身份。)可以在这里成立一个小型研发机构,发展我们自己的战斗力量;这里是我们的半个主场,我们对这里的天文变化规律比较了解;还有,正因为我们身陷比以前更加绝对的绝境,同时还要在对我们非常崇信的同胞面前死充脸面(汗颜,虽然这也是一个事实),我们这些曾经吓破胆的矿工反倒迸发了斗志(准确点说,是死志)。

咦?好像我们的有利因素也不止一点啊……难怪当年我们在那么艰险的困境下仍然坚挺不倒,而且最终成功脱险。

想要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战斗、战斗再战斗!从回应纳贝尔人的求援,直到现在的所有遭遇,使我们这些矿工对战斗之类的事情有了清醒的认识。太空战斗不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矿工玩得转的,但是只要刻苦钻研、认真研究,我们也并非只能任人宰割。各类军事教室建立起来,全民动员得“习武练兵”活动开展起来了。

想要战斗,光有意志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武器。昆兰船队这种警备自卫性质的战斗力和编组构成远不能达到即将到来的频繁战斗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研究新式飞船。我曾经反对我们基斯过早建立太空武装舰队的计划,但我们现在的情况逼迫我们只能大力发展武器技术!昆兰船队的科研部、萨木塔科学院和帕克图的武器专家们组成了联合开发组,开始利用昆兰号上储备的母舰资料库开始了小自战斗机、大至护卫舰以上级别的飞船研究。

有了战斗人员和武器,我们还需要一个适当的组织模式和大量的合格的指挥人员。我们当时只想到应付眼前的危机,一切军事化之举并不是为了最终成为正规的军队,而仅仅是为了自保,所以并没有建立专门的作战编制体系,更没有实行军衔制,而只是以昆兰船队为主体,补充进其它矿站的人员和少量帕克图人,在原有的民事编制的框架下,实行军事编制之实。我们建立了联合军事指挥部,以原产业行动策划部为主体成立了参谋部,建立了模型室等等。按照资格来说,孔秀和马昕少校是当仁不让的指挥官人选,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最后确定我们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还是我。

所有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了。(不迅速不行啊。)我们的战斗力一天天壮大起来了,(尽管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沉重。)几次重大的危急,如异兽和泰坦人的几次增兵,异兽的几次突然袭击,甚至如口香糖战役,都被我们一一挺了过来。

现在回想起来,碧螺湾的日日夜夜,虽然承载着敌人的巨大压力,边学边打、边打边学的连轴转式的生活让人身心俱疲,但如果不是那样的高压,也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锤打出我们这样一支队伍,我们也无法克服之后的一道道难关,直至消灭异兽始祖奈格罗克号。

绿色的碧螺湾就像一袭火红的三昧真火,经受了它的考验,我们终于蜕去幼稚,凤凰涅槃。

第59章 军事教室

更新时间2006…3…25 19:59:00  字数:3155

打仗总有伤亡,为了有充足的人员,昆兰号把冬眠中的乙组乘员全都唤醒,然后两个组统一协调,留下一套班子继续在各个飞船上工作,剩下的一千多人跟其它太空站的人员一起习武练兵。【1】我们成立了军事技术学习委员会,先后建立了好几个军事教室,通过模型分析和实战经验总结,自编教材,让矿工们接受尽量正规的军事学习和训练。

打击宇航器教室按照机种分为侦察机教室、模拟机教室和侍僧机教室。这些教室的教程和训练内容都是我们本来就有的,此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受课人数、加快进程和强化内容。

侦察机教室由侦察机大队没有勤务的飞行员进行授课。当然,其学员只限招收身材较小的女性。

模拟机教室由原来的六名驾驶员轮流授课,与侦察机教室一样,有勤务时上岗,无勤务时上课。随着模拟机大队规模的扩大,鼎盛时期我们共拥有24架模拟机,分两个大队,大队长分别是柯严和沃尔堡。由于模拟机的特殊功能,我们常常要求它们伪装之后深入敌占区执行任务,所以风险很大。这种职业风险与“孤存人”随意挥霍生命的心理倾向相契合,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所有模拟机驾驶员清一色都是孤存人。这一点在当时看来没什么不妥,甚至还给人一种放心的感觉,不少人以为他们聚在一起会因为同病相怜而产生相濡以沫的情谊,慢慢愈合心中的伤口。可是,没人料到,正是这一点,最终酿成一出让我们所有人都心碎不已的惨剧,不过这是后话了,过两章我再回忆它吧。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侍僧机战斗教室。当然,这不是说前面两种侦察单位不重要或是任务不具危险性,从某些角度讲,我们伟大的女性和可敬的孤存人是冲在对敌战斗最前沿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最为拉风的还是战斗机的飞行员,我想广大读者也非常关心我们胖乎乎的侍僧机,因而我想我的“偏心”是可以得到原谅的。

自从异兽事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火钳大队无论是编制还是精神状态都是混乱的。从飞行员训练班补充进去的新人反倒增加了这种混乱。我们刚到碧螺湾时仓促组建了铁钳大堆,这完全是一种以数量代质量的下下之策。【2】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应该感谢泰坦人的背后偷袭,这样我们才会下定决心提前撤出与异兽的战斗,使我们的飞行员免于白白送死。这下好了,我们能够对他们进行更全面、更系统的培养了。

侍僧机战斗教室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由原来的飞行员训练班改扩建而成的。学员范围大为扩大,不仅保留了原学员,又招进了很多新的壮小伙子,还有那些已经入队但是急需回炉的——简单点说,除了最早版本的火钳大队中仍然幸存的十个人外,其他所有人都在学习之列。四木粹刚这十个老飞行员就是他们的老师。第一期共有学员四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