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幻海逐流 >

第76章

幻海逐流-第76章

小说: 幻海逐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维道:“眼下,皇帝亲发五军营十万,一路会合沿途诸府县卫所兵,共计十八万,前来征讨我等,各位将军有何高见?”
    众人小声议论开来。
    正文 第三章 逐鹿吟 卷四 神武维扬4
     更新时间:2009…6…26 14:17:20 本章字数:3037
    这时,一个探子来至李维近前耳语几句。李维道:“最新探报,此次领兵的总兵官是礼部尚书周福元,现在大军已达安徽池州。”
    余新大呼:“这么快!”
    李维道:“所谓兵贵神速,这个周福元倒是不可小窥。”
    武犇道:“以他的行军速度,最多十天便可抵达福建境内,我们须早作准备。”
    李维道:“以武将军来看,周福元会从哪里进入福建?”
    武犇道:“想了解一个将领的意图,就要首先了解这名将领的脾性。这个周福元,据说是少年时代便是乡里的神童,乡试、会试均是第一。若不是少年读书时读成了歪脖子,万历帝恐其有损大明国威,特殿试时点了榜眼。他便是本朝继黄观、商辂之后第三个连中三元的才子。此人,文采风流,常与东林党人一起针贬时事,又因为人极其倔强,但凡认定的事情,极认死理,死不认输,因此,魏阉等人呼其为歪脖周。”
    说到歪脖周,朝中名人,众人自然无人不知,齐声大笑。
    李维道:“一个人只要他有缺点,便不难对付。这便如同武艺相仿的二人切磋武功,谁先露出破绽,谁就要输。”
    武犇道:“此人虽也是文臣,却颇有远见卓识,并非左迎秋这些纸上谈兵之辈可比,我们不可大意。”
    张平海道:“周福元既非阉宦一类,此际带的又是五军营的兵,可见这是魏阉为了进一步削弱皇帝势力的筹谋。我们是否要先下一封信函,以示诚意呢?”
    余新道:“张将军说得好,兄弟完全赞同,不管开不开战,先说明我们的苦衷,若是周福元理会,我们岂不大大有利。就算不理会,咱们也没损失。”
    李维笑道:“刚才武将军已经说了周福元此人的脾性,李某跟他也有过些交往。给他去信,只会枉送了送信人的性命。周福元作为东林领袖之一,他此刻急需一场胜利来夺回皇帝的信任,并借此来压制魏阉。这是东林党人和魏阉的一场豪赌,我们便是筹码,吃掉我们方能令东林党起死回生,扬眉吐气。”
    武犇道:“东林党人自诩清流,虽其中不乏忠直君子,但在魏阉之前,亦是排斥异己,独断专行,一党独大。眼下东林遭厄,暂处下风,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此乃是千古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为国为民,我们义军行的才是正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管谁来打义军的算盘,都将遭到我等众志成城一致抵抗。”
    众将闻言,热血沸腾,齐声喝道:“众志成城,坚决抵抗。”
    李维见武犇将众将斗志成功调动起来,拍案而起,趁热打铁道:“好,周福元想拿咱们的人头去换回他们昔日的荣耀,叫他做白日梦去吧,众将听令。”
    众人齐喝道:“有。”
    李维拔出一支令箭:“武犇何在?”
    武犇站出道:“末将在。”
    李维道:“本总兵命你带领三万人马,迅速攻占松溪、浦城,在浦城集结待命。”
    武犇道:“末将遵令。”
    李维道:“余新何在?”
    余新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李维道:“本将命你带领一万人马,迅速攻占政和、周宁。这二城有失唯你是问。”
    余新道:“属下遵令。”
    李维道:“张平海,邵德何在?”
    二人道:“属下在。”
    李维道:“张平海率领二万人马攻占光泽,邵德率二万人马屯兵于黄坑。”
    二人道:“末将遵令。”
    安排完毕,李维又将辎重,粮运安排完毕。对众将道:“诸君,可有异议?”
    武犇道:“光泽守将赵安,此人颇有先见之明。自从我们占领邵武,他便广招兵勇,朝廷也给他增派了不少兵马,现今光泽城内少说有三万之众,李总兵缘何只派二万人攻打光泽?”
    李维道:“正如之前本将军所说,赵安手下俱是垛集军,是临时从四方征募的农民,这些人有何战斗力可言?俱探子报,城内守军莫说兵器,就连统一的军服尚且未发到手里,很多士卒用的武器还是竹竿,我派二万人已是高估他了。”
    武犇点头道:“可是,光泽乃是有名的坚城,易守难攻。”
    李维道:“正因此李某才打算跟张将军一起去拿下光泽。一旦拿下城池,周福元必会分兵两路,一路取浦城,一路驰援光泽。此战武将军最为关键,浦城、松溪、兴田三城一定要拿下。抓紧修筑工事,等待明军到来。若是周福元恃众强攻浦城,你们可退守松溪、兴田,二城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周福元必会再次将军队一分为二,到时,你们只需坚守。这时间邵将军率军从黄坑悄悄掩至光泽敌后,内外夹击,可破光泽之围。到时,我们在兵合一处,来解武将军之围。”
    武犇此刻方明白李维乃是疲兵之计与分敌之术并用,由衷赞道:“此计甚妙,大化小,各个击破。”
    众将再无异议,各到校场点齐本部人马,浩浩荡荡奔赴前线。此战用兵七万,正好是义军训练有素的全部军队,剩余四万新降的垛集军,负责把守各处关隘,由守将训练之中。
    李维之所以叫武犇自带人马为先锋,主要是看中武犇颇具帅才,甚有谋略。李维给武犇十天时间,必须占领三城。松溪与兴田守将跟武犇有旧,况且因朝廷长期欠饷,二城守卫早已跑的跑,走的走。没走的也是些老弱病残,平素扫扫地,站站岗,哪里经得起战事。武犇一来,二城闻风而投,武犇兵不血刃便收下二城。立即派人清点可用之兵,结果只有不到五千人。武犇号召军民,从附近山上采集石头、木材,加固加高城池。又让人将护城河阔宽一倍。城头做了数百个炮位,二城分别留守八千人马,自己带着二万人去攻浦城。
    来至浦城下十里外驻扎。浦城早已得到消息,城门紧闭,城上士卒张弓搭箭,如临大敌。浦城东西夹在武夷山余脉之下,城墙借山势连贯而成,足有两公里长。
    浦城守将王树生,颇懂得未雨绸缪。义军突起时,为防有变,及时征募垛集军加强城防,由原有的五千人,增加至现在的一万五千人。并将城墙加高了两米,算得上是有先见之明的将领。武犇来至城下,先派人送上一封信笺。武犇行事总是先礼后兵,借着这时间排兵布阵,挖壕驻营。不久,送信兵回转带来王树生回信一封。武犇看也没看,随手撕了。手下罗永河奇道:“将军为何不看回信?”
    武犇道:“这个王树生,武某深知其为人。他在信中必定大骂而特骂,武某难道要找骂不成?”
    罗永湖道:“既是如此?送信何意?直接开打就是。”
    武犇道:“我们可以不去理会王树生的意思,但王树生不可以不知道我义军的宗旨。”
    说罢,武犇召集众将安排事宜。
    武犇安排王安,命他他领三千人马,昼夜在城下佯攻。
    其他人等没事就睡觉。
    罗永河奇道:“休息?武将军我们来此难道是来休息的吗?”罗永河与武犇老相识,私交甚好,说话比较随意。
    武犇道:“老罗啊,你叫人盯好梢,防止明军偷袭即可。咱们先好好休息几日,反正离李总兵要求的日子还有四天时间。”
    正文 第三章 逐鹿吟 卷四 神武维扬5
     更新时间:2009…6…26 14:17:21 本章字数:3052
    如此一来,刚开始时,王树生见武犇屯兵城下,紧张得要命。派人严守,不得出战,任他王安在城下叫骂,我王树生就是不出来,你奈我何?等到周福元大兵一到,看你们往哪里跑?但是很快又发现王安部是在佯攻。王树生老奸巨滑,仍不解其意。到了晚上,夜观义军大营,只见黑压压一片,寂静中透着诡异。王树生陡然醒悟,一拍脑袋急道:“快给我叫醒所有士卒,全部集结在城内,武犇小儿这是要搞夜袭呀。”
    结果一晚上过去了,义军那边仍是虚张声势。第二日,王安打着呵欠继续在城外叫骂,作势佯攻。王树生心道,你就骂吧,我偏不上当,昨晚没夜袭,今晚肯定偷袭。遂下令全军晚上仍不许睡觉,不睡觉士兵哪受得了?王树生手下有个临安人李佑才,献上一计:叫大部分士卒在白日休息,晚上所有人都要睁开眼。谁敢闭上,杀无赦。王树生听从。
    不料,王安一见城头士卒减少,立即攻城。王树生只好又增派士卒来至城头,王安立即停止进攻,只在城下叫骂。城头明军打着呵欠怨声不绝,战不能战,睡不能睡,如何是好?
    到了晚上,突然传来杀喊声。王树生大喜,全体士兵齐齐列在城下,就等着义军前来。结果等了一个时辰,喊杀声未歇,派人一看,义军营内,仍旧黑压压一片,喊杀声是城外叫骂的那二千人。他们也不累,喊了一天了。王树生戎马半生,知道这是疲兵之计。但是,明知如此,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却也不能大意。
    如此连续三日,王树生睡觉都不敢摘甲,铁打的人也累得迷迷瞪瞪,他已然料定义军必会在某夜攻城。遂令军士白日只留少许人放哨。大部分人白日休息,以备晚上开战。
    第四日,日上三竿,王树生正坐在竹椅上迷糊。突然,属下来报:“报告王将军,贼军开始攻城。”
    王树生一挥手道:“去去,肯定又是佯攻,那帮孙子没胆攻城。”
    属下急忙又说一遍:“这次似乎不是佯攻,将军何不去城头瞧瞧,贼势凶猛,再不决断,恐怕贼军便打进城了。”
    王树生此刻正困得浑浑噩噩,半晌竟鼾声响起。属下将官大急。一名亲信将官,一把将王树生架至屋外。王树生连骂混帐,陡地睁眼一看,城内四处已然全是义军的身影。
    武犇首先将炸药捆成一团,点燃后用投石机投掷城下。轰然一声巨响,城墙被炸塌一片。武犇大手一挥,义军潮水般涌入城内。城内明军由于连续四天三夜没睡好觉,大部分士卒犹在梦中。有些惊醒的士卒亦无精打采,怎能抵御养精蓄锐,生龙活虎的二万义军。
    王树生此刻方知自己愚蠢,见大势已去,在几名亲随掩护下,拼力向北城门退去。后方士卒见主帅先逃,无心抵抗,跟随王树生逃出浦城。一路投向上饶,刚到广丰。迎面来了一支骑兵,打着周字旗号。王树生一探听,原来是周福元的先锋官也是他的亲信家将周成国。
    二将略作寒暄,王树生道:“敢问周将军,周总兵此刻在何地?末将好前去拜见。”
    周成国心怀鄙视反问道:“王将军,周大人闻听贼军在攻浦城,便派本将先行前来支援。不知浦城现在是何状况?”这是明知故问,王树生闻言羞臊至极。道:“贼军势大,数十倍于我浦城守军,末将拼力抵挡四昼夜,仍然被破城。周将军还是与我一同面见周总兵,然后调大军前来剿灭贼军。”
    周成国心想,老子头遭出兵,不立个大功焉能回返,趁贼军刚刚占住根基未稳,先杀个回马枪再说。于是问道:“清点你手下还有多少兵马,随本将军杀个回马枪,夺回浦城,你也好将功补过。”
    王树生急道:“贼军士气正盛,而我军新败,士气正衰,此刻不宜再战。”
    周成国本是京都五军营出身,瞧不起地方垛集军,闻言不耐道:“衰的也是你们这些卫所兵,我们五军营
    在此,你怕甚?也好,你只管跟在后面瞧热闹吧,我这八千精兵就给你拿下浦城再说。”
    说罢,指挥部队直扑浦城。王树生手下只有残兵败将不足三千人,此刻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毕竟老成持重,稍一权衡,还是远远跟在周成国后面。心道,周成国若是顺利攻入浦城,那是最好。他亦可浑水摸鱼,将功补过,抵去失城之罪。若是周成国失败,躲在最后,逃起来亦方便。
    周成国血气方刚,五军营乃是皇帝禁军。在地方军面前,人人都有种优越感。也比一般士卒,无形中多了份无端中的骄傲和自负。
    武犇攻下浦城,为防敌人反扑。先派哨探到北城门外十里,带有快马数匹可供疾驰。又在浦城北城头架设了百门火炮。本次随行,李维特批给他五百门佛朗机火炮。他在松溪与兴田各安置了二百门佛朗机。只带了一百门前来浦城,一炮未发便拿下浦城,加上浦城原有的一百门佛朗机火炮。共二百门,全部架设在北城墙。又发动军民在城门口堆起沙袋山,城门口堆满后,又沿内城墙下堆砌一丈厚的土墙,绵延整个东西城墙。他是防止周福元像他一样用炸药捆炸塌城墙。当然,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干完的,好在义军美名远播,老百姓都支持义军。很快数十万人参与到筑土城的大军中。
    安排已毕,武犇清点降兵,大概有五千余人。武犇可怜这些人都是附近农民,下令愿意留下的,就地编入营内。不愿意留下的,从南门放出。
    这些降兵闻言,大呼义军万岁。留下的不到二千人,全部编入各营。城内粮食王树生早已准备的十分充足,唯有弹药不多。这种情况武犇并不意外,他的水军就常年缺衣少粮,弹药匮乏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主要还是靠造反后,从各地抢来的。
    武犇把弹药粮食,自己只留下十天的。其余派人运至松溪,兴田二城。他也知道,最后的攻坚战还得靠此二城,一个是二城地理位置互为犄角,相辅相成,烽烟可望。即可相互驰援,又可联手出击,。
    只有按照李维所说,逐步分散周福元兵力,最后在二城拖住周福元。待李维顺利击溃光泽明军,自后方奔袭周福元的后路。内外夹击,可成大胜。武犇思路明晰善决断,也善于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这就是李维将此重任交给他的原因。
    到了夜晚,北城门外哨探,突然快马驰回,城上守军早备有长绳缆筐将其接上。哨探带回来个十万火急的情报:发现北方来了近万的骑兵。武犇闻言反倒大喜,道:“这是哪家的公子哥,闲着没事,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