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236章

杀破唐-第236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不再喂养,任其自生自灭,稍稍大一点的雏鸟是不会吃人类唯它的食物的,宁可饿死也不吃。”

“宁可饿死也不吃?”田萁饶有兴致地听完李茂卖弄的学问,歪着头问。

李茂认真地点点头:“我养过好几只,一只都没养活。”

田萁摸摸窝在手心的雏鸟的小脑袋,雏鸟微闭的眼睛忽然睁开,张开大嘴,喳喳求食。

田萁咯咯直笑,问这鸟:“有人说你宁可饿死也不吃人喂的食物,是真是假?”

雏鸟不理她,闭目大叫求喂养。

田萁向李茂挑衅地哼了声,步行到一株榆树下,找到一块溃烂的树皮,树皮上盘着一窝黄褐色的蠕虫。田萁摘取一根荆棘刺,挑起一条虫喂给雏鸟,雏鸟一口吞下,张嘴又叫。田萁咯咯直笑,一连喂了七八条蠕虫,然后……雏鸟死了。

“这虫子身上有毒,鸟吃了会死的。”李茂深感遗憾。

“明明知道,为何不早说。”田萁托着死鸟发呆,语含不满。

“我早说过它养不活。你偏不信。”

“我就是不信,不信。”田萁咬了咬嘴唇,取出一方素帕,把死去的雏鸟包裹起来,用手在树下松软的土地上刨了个坑把鸟埋了。

“树上这么多虫,若是能吃,早被鸟儿吃光了。它们有毒。”李茂半跪下身,望着新起的鸟冢说。

田萁拍拍手上的泥土,对李茂说:“不管怎么样,我都要回去试一试,你的话吓不倒我。”

李茂无奈地望着田萁离去的身影,落寞地望了眼树下新起的鸟冢。再向外望时,却看到了秦墨不怀好意的笑脸。

咳咳咳,秦墨清清嗓子道:“这地方人多眼杂的,你们也要注意着点。”

李茂道:“什么?”

“咳咳,这种事做了就做了,虽说是荒唐了点,奈何也是风流韵事一桩,你何必不承认呢。刚才……哈哈,你站着,她跪着……哈哈,那个……你脸红了……”

李茂微笑道:“我真替你臊的慌,什么事都能往那上面想。她要回乡去做一件大事,我劝不住她,就这样。”

这时秦墨也看见了树下起的新鸟冢,和摔在地上破败的鸟巢,知道是误会了李茂和田萁,于是自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子,骂了声混蛋,然后追上来问李茂:“她想回去做件大事,难不成想帮田兴造反夺权?”见李茂不说话,又唏嘘道:“此女好生厉害,不得不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李茂道:“你我都看得出来,田季安会看不出来?我只怕她机关算尽太聪明……”

第427章 莫逼人

车马路过洛阳时,李茂被一群人约了出去,这伙人的头领姓明名东望,乃是控制埇桥至陕州之间水上航运的船帮军师,明东望原来是船帮大当家,自从把大当家让给了李茂,他就做起了军师,大当家是朝廷高官,高高在上不管事,军师成了实际上的一把手。

大当家过境,明东望身为军师过来参拜是理所应当的,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他此来是要求李茂兑现当初许下的承诺。

当初船帮倾尽全力为朝廷做事,朝廷答应了许多好处,这些好处如今只兑现了一半不到,船帮声称兑现的这些好处,连付出的本钱都没收回来,他们要求朝廷端正态度,认真履行协议,否则他暗示船帮会单方面撕毁协议。

李茂劝明东望把目光放远一些,而今朝廷正用兵河北,这个节骨眼上,不思为朝廷效力,反而逼上门来讨债,这是忠君爱国的表现吗,这是砸锅扯后腿的举动嘛。

李茂还告诉明东望,朝廷有朝廷办事的节奏,其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散漫、拖延,因此更朝廷打交道,不能太心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打不好交道。

李茂最后向明东望保证只要他一天在位,当初许下的诺言就不会不认账。

与明东望一起来的当家孟练激愤地说:“这分明是敷衍之辞嘛,若你明日升了宰相,岂非就不必认这笔账了,若你明日外放藩镇就不必认这笔账了,若你……”

李茂道:“想造排比句,回去找你家塾师去,我说过的话不想说第二遍,你们不信,可以把我扣在这,要杀要剐随你们的便。”

明东望赶紧把孟练劝了出去,孟练道:“你瞧他这副嘴脸,分明就是想不认账。”明东望道:“事已至此,只能软磨硬泡了,你这小暴脾气要改一改,如今是咱们求他,去给他道个歉。”

“啊?!”孟练一个脑袋两个大。

但迫于大势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违心给李茂认了个错。

李茂也缓了口气道:“你们不必跟我哭穷,我给你算过账,到今天为止,你们只赚不亏。当然,我是个说话算数的人,答应你们的条件,我自然会兑现,但你们也得体谅我的好处吧,你们逼死了我,真就有好处拿?真有,你们就弄死我吧。”

孟练拍案而起,话未出口,就被明东望喊人撵了出去。

明东望笑嘻嘻道:“年轻人性子躁,您别跟他一般见识。您说的不错,总体而言这次我们跟着您还是赚了点钱的,不过钱这个东西嘛,谁还嫌它多呢,自然是越多越好,赚的越多,您越有威望,不是嘛。”

李茂道:“话既然说开了,就不必绕弯子了,这回要我帮什么,说吧。”

明东望嘿嘿一笑,道:“朝廷用兵河北,粮料用费浩大,公家调粮损耗极大不说,还时常跟不上趟。是否可行和粜之法,让我等再赚点小钱。”

李茂道:“这个没问题,不过你们也别胃口太大,须知贪多嚼不烂。”

明东望拍着胸脯道:“船帮做事向来公道,随行就市,绝不会落井下石。更不会待大当家您为难的。”

李茂道:“我还是那句话,发国难财的,终究没有好下场,与朝廷斗,最后吃亏的还是你们自己。”

行和粜之法,说难不难,说不难也难,前提是得保证粮料供应充足,其次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所谓的合理范围内,与成本并无直接关系,而是视朝廷的承受能力而定。

昭义节度使卢从史近水楼台先得月,在昭义筹集了大量粮草,假借粮商之名运至前线,再内应外合,哄诱河东、神策两军行和粜之法,大发国难财。

李茂要行和粜法就必须打破卢从史的垄断,而欲打破卢从史的垄断,首要的是要搬开卢从史这块绊脚石。

怎么搬开这块绊脚石,李茂感到有些头疼。

跋涉半个月,这日终于来到突吐承璀大营,此处距离镇州一百二十里,神策两军加上河东、昭义两军,联营十数里,场面蔚为壮观。

对裴度的到来,突吐承璀心里是很不乐意的,安抚使的另一重身份就是监军使,当初李茂以安抚使身份镇临西川,便是高崇文、严砺这等桀骜不驯的人物,也是俯首帖耳,北面听命,足可见安抚使地位的特殊。

突吐承璀久在天子身边效命,又岂不知一旦失去天子信任意味着什么。

在大营接见裴度时,突吐承璀表情始终淡淡的,倒是裴度主动说起自己此行只为安抚三军,并不干涉具体用兵策略,军前一应事务仍由突吐中尉最后决断。

有了这个表态,突吐承璀的脸上表情稍稍好转。

当晚,突吐承璀设宴为安抚使一行接风洗尘。

席间,突吐承璀在向李茂敬酒时,不冷不热地说道:“李将军一来,我这心便是有了主心骨啦,西川讨平刘辟,高帅、严帅固然有大功,可这首功我看还是要归将军莫属。”

李茂道:“西川是小阵仗,万把人打了一年,鹿头关打的最惨烈,前后也就两万来人,成都更是不战而下。川蜀之地,气候湿润,宜农宜耕,号称天府之国。蜀人性情温和,讲究生活,不爱打仗,比不得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每一仗都打的万分惨烈。突吐都统这种大阵仗,西川那里哪能比得,近三十万大军,搅的河北是天翻地覆,这是何等的气势,不能比,不能比啊。”

李茂这话说的突吐承璀心花怒放,态度比之初来明显好多了,一连和李茂碰了三杯。

前线大将中,也有李茂认识的熟人,譬如左神策军大将军郦定进。郦定进因擒拿刘辟有功,连升两级,做了左神策军大将军,虽无实权,名分却很高,郦定进对此很满意。不过前线战事屡屡失利,让他对突吐承璀十分不满,酒宴上他向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敬酒,独独遗漏突吐承璀不敬。

李茂提醒他不要闹情绪,郦定进点点头,勉强向突吐承璀敬了杯酒,却仍旧一言不发。

李茂的老熟人,还有一位,虽从未谋面,却也是听过的。

乌重胤,字保君,河东军将领乌承洽之子,现任昭义都知兵马使。乌重胤在昭义是老资格将领,名声极大。他有一个庶出女叫乌斯兰,嫁给前河阳节度押衙王俭,王俭遭人排挤在莫可渡为官,与李茂一见如故,这些年虽未再见面却仍有书信往来。

李茂说起这段往事,乌重胤大惊,忙道:“小婿见在军中效力,我这便唤他来见副使。”李茂止住,言道:“改日我去见他。”

王俭在莫可渡杀文三儿建功后,调回河阳节度使府,不久节度使换人,老对头郑图翻身,欲翻文三儿的旧案,王俭恐被迫害,改投昭义,在老丈人麾下做了捉生将。

闻之李茂要来,王俭大喜,特意让卫士洒扫了营帐,又嫌有异味,索性换了一处新帐。李茂在王俭处呆了一日,掌灯时分方才醉醺醺地离开。

日后两人常有往来,李茂又以安抚副使的身份在卢从史面前为王俭讨官,卢从史也是满口答应。

第428章 虚晃一招

裴度在营中呆了几日,便去了卢从史军中,昭义军和左右神策军相距不过两里地,往来十分便当,卢从史设宴款待,席间,李茂借着酒劲又为王俭讨官,卢从史满口答应,正思索着给王俭什么官做,裴度借着酒意说道:“按部就班往上升,太慢,当另辟蹊径。节度府中押衙升官最快,不如就让王将军做节度押衙吧。”

李茂道:“旧日在河阳,王将军就是押衙,而今还是押衙,两三年还在原地打转,这个不大妥当吧。”

卢从史笑问李茂道:“依将军之见,我当授王俭将军何职为好?”

李茂道:“我看至少得做都押衙。”

行军司马陈和元笑道:“军府内升迁,虽不似正员官升迁那么讲求资历,却也不是无迹可寻。由捉生将一跃而升为都押衙,非有大功劳不可,否则便难以服众,未知王俭将军这两年立下了什么大功呀。”

乌重胤忙起身,先向裴度、李茂道谢,又向卢从史请罪道:“小婿德才皆不堪都押衙之任,不敢劳节帅为难。”

卢从史道:“安抚使和副使何等眼力,二位合力保举,想来王将军必有过人之处,乌都头就不要谦虚了。传令,自今日起以王俭为节度押衙,充行营兵马使,待积累军功后,再议升迁。”

宴散后,陈和元劝卢从史道:“行营兵马使执掌宿卫亲军,岂可擅用他人,不妥当。”

卢从史笑道:“安抚使和副使都开了口,你要我怎么回绝?且给他这个面子。”又安慰陈和元道:“我心里有数,不会把自家的性命交在他人手上。”

陈和元听他这么说,略略安心,回到自己的寝帐,想了想又觉得不妥当,脸色一时阴晴难定。其子陈枫广窥察父神色异常,忙问其故。

陈和元道:“堂堂安抚使和安抚副使为一个捉生将求官,岂非咄咄怪事?若说李茂,倒也罢了,毕竟是没读过书的,但裴度也跟着参和却让我十分不解。我听人说此人为人为官都十分圆熟,怎么会行此孟浪之举呢?”

陈枫广笑道:“父亲是个正人君子,就以为天下人皆是君子,像这种为他人说情求官的,在国朝早已是蔚然成风,像他们这样的高官敢说没帮人说过情?打死我也不信。裴度、李茂他们这么当着人面要官,稍稍有些过分,不过人家是钦差大臣嘛,过分不过分,反正也没人敢把他们怎么样。自然是有恃无恐了。”

陈和元又问:“这个王俭跟李茂多年未见,关系能好到这个份上?这里面还有其他什么隐情吗?”

陈枫广笑道:“隐情自然是有,王俭的妻子叫乌斯兰,是乌都头的庶女,这个小女子非但貌美如花,又兼体轻如燕,都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依旧如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一般,活脱脱的一个红颜祸水。李茂的好色是出了名的,见一个收一个,家里妻妾成群,犹自不满足,还常留恋于娼馆花市彻夜不归。他帮王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有所指吧。”

“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什么醉翁,他充其量是个酒徒色鬼罢了。”陈和元笑了笑,又道:“那裴度的举动怎么解释,他也好色成性,流连娼馆夜不归宿?”

陈枫广道:“李茂是左龙骧军的管事人,又是天子身边的大红人,裴度巴结他,也不足为奇。像这等高官大吏,剥开了脸上那层皮,跟俗人又有什么两样,都是趋炎附势的小人罢了。”

陈和元叹道:“果然如此,这中兴之梦恐怕就真的是个梦了。”

陈枫广陪着父亲叹息了一回,也是无可奈何。

……

李听,名将李晟之子,左右神策河北行营兵马使,手握八千宿卫亲军保卫都统突吐承璀的安全。李听是纯粹的武将,不争权,不逾矩,性情刚烈,却并不鲁莽,颇受突吐承璀的赏识和信赖,在中军大营权势很大。

突吐承璀深夜相召,李听觉得很奇怪,这位内宫常侍出身的都统,生活很有规律,子时前就上床睡觉,深夜相召,必是有要事相商,可自己一个行营兵马使,又能有什么事,劳动都统深更半夜找他商议的呢,难不成王承宗派骑兵杀过来了?

“深夜相召,没打搅你休息吧。”

突吐承璀身着便服,满面红光,身前的大方桌上摆着一副骨牌,他的面前和李听的面前各堆着一堆钱。

“这是……”李听有些不解。

突吐承璀的好赌是出了名的,常在营里聚赌,不仅跟左右神策的将领赌,也跟卢从史赌,而且赌注很大。神策两军的将领现在都很怕跟他赌,这老阉赌品不好,赢了就笑,输了就跳,钱到了他的地盘,谁也别想带走。

李听是从来不赌钱的,见状有些诧异。

“啊,摆个样子,我知道你不好这口。”

突吐承璀手里擎着两只高脚瓷杯,杯子里装着殷红的葡萄酒,看起来很像人血。

他递了一个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