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312章

杀破唐-第312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水溶感动流泪,旋即被活埋。

执行者向李茂复命,李茂苦笑着对秦墨说:“有骨气的就这样被一个个杀了,没骨气一个个却都活了下来,长此以往,骨气还值几个钱,世间岂非尽是阿谀奉承之辈。”

秦墨道:“时穷节乃现,隔几年杀一次,的确不容乐观。乱世人命贱如狗,骨头的太硬的都做了泥土,剩下的自然就是些软骨头,只有软骨头才能生存嘛。可怜我大唐自安史之乱后多灾多难,隔三差五的就是一场大乱,士子死光了,以后尽是老油条。这风骨嘛,也自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李茂道:“这就是像是一片山林,气候太恶劣,高大挺拔的良木都死光了,剩下的就是趴在地上的杂木荆棘,良木虽好,但若不能适宜变化了的气候,又算得什么良木,我看还不如杂木有用。”

秦墨道:“好就是好,孬就是孬,美人就是美人,丑女就是丑女,便是世间的美女死绝了,我也不要丑女。世风日下,一蟹不如一蟹你要承认,不要整那些歪理出来糊弄人,人是越来越精明啦,不好糊弄啦,这次是马和东,下次是谁?”

李茂长叹一声:“我心好累,开春后我要找个清净点的地方,多休息一阵子,读读书,清清心,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下去了。”

秦墨道:“这最好不过了,你是和尚嘛,我看就去庙里呆几天吧,不过你闭关清修之前还是先得把幽州的事解决了,搞成今天这副局面,谁也不想看到,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躲不是办法。”

李茂道:“幽州的事你和木仓全权处置,遇事多商量,也可以征求孝章和谢彪的意见,实在无法决断再来报我。我要学会分权,一个人的能力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也容易走极端。”

第539章 野火烧不尽

辽州城北有座慈恩寺,建在半山腰,规模不算很大,香火却十分兴旺。这座寺庙建的很早,旧日曾为高句丽的皇家寺院,此后几度兴衰,一度被室韦人焚毁,到李茂将辽东节度使理所迁移至辽东城,又在山下新建辽州城后,才又一次兴旺起来。

庙里的主持僧平山和尚是从中原洛阳来的高僧,受李茂的邀请在此弘法度人。但是说来惭愧,自寺庙建成以后李茂就再也未曾去过,理由都是太忙。

他的确是太忙,事无巨细什么都抓在自己手上,自然忙的不可开交,一日想通了,把手中权力放给身边最亲信的伙伴,自己孤身一人走进这座清幽的古寺时,忽然发现自己以前吃的许多苦其实是咎由自取,世上的活法有很多种,自己不自觉间却选了最艰难的一途。

平山和尚是个有道法的和尚,对俗务并不上心,名为主持,并不管多少事,李茂一来,他交代了寺众,陪着李茂下棋、论佛,踏千山寻万水,清心自在去了。

随同李茂上山的只有三个人:石空、韩真知、胡斯锦,韩真知和胡斯锦自从娶了桃红、青白后,就成了李茂的“宅内人”,日间在内宅门外听唤,帮着里间诸位夫人跑跑腿处理些杂务。这次李茂出来,本想只带石空一个人,是兰儿多了个心眼,让二人跟着,防备他在外面“乐不思蜀”。

辽东之乱被平息后,秦墨和常木仓奉命返回幽州,代表李茂在平叛胜利的蛋糕上切下属于自己的一块。

此时幽州大势已定,张弘靖继续做他的节度使,地位较叛乱前更为稳固。

朱洄被定为逆臣,人头送至长安,党羽或杀或关或流放,一个不剩。因其子朱克坚反正有功,族人得以保全,朱克坚和朱克融自愧无面目留在幽州,自愿赶赴长安领罪。

朱家老三朱克定坚守妫州,痛骂二哥弑父自立,发誓恩断义绝,势不两立。契丹人围攻一个冬季未能破城,转眼到了元和十年春,契丹人陆续回草原放牧去了,朱克定刚刚松了口气,忽然发现数万平叛大军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三员大将都是自己的死敌,庄园、程维功、母大海为了日后的前程,向朱克定连番发动猛攻。

持续强攻半个月后,妫州城破,朱克定率亲兵向西逃窜,被严秦的轻骑兵追上,朱克定走投无路,拔刀自刎。

河北三大悍将之一,就此陨落。

妫州为雄武军庄园部和卢龙军程维功部占据,二人各占一半,平均分割。

重建后的雄武军主力屯驻于幽州城西,卢龙军郝俊部屯兵城内,程维功屯兵于城西南,幽州城南则驻扎有河东军严秦部和安东军第五师一部。

幽州南面的瀛、莫二州被王庭凑所占,平州为安东军所占。

李茂派在幽州城下的军队不多,主要是教导队,用来帮助庄园训练军队,在平州却屯驻了一万多人。出镇作战的一大好处是军械粮草由朝廷供给,藩镇为朝廷打工,得一点好处,顺理成章。

此外,平州扼守着辽东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李茂不想辽东被隔绝世外,也必须守住平州这个咽喉。

张弘靖彻底垮了下来,几乎是一夜白了头,他费尽心力也未能收集全他妻子儿女的尸骨,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趴在一堆骸骨间拼接着自己的亲人。

努力是徒劳的,骸骨残缺不全,混杂在一起,连男女都分不清,又哪能辨的清身份。

心灰意冷的张弘靖对幽州的军政事务彻底失去了兴趣,一切都委托韦雍、张宗厚两个处置。在韦雍的全力支持下,雄武军不仅得以重建,还迅速扩张了兵力,一跃而成为与平卢军并驾齐驱的强大军事势力。

新编的雄武军仿照安东军模式,军部之外下辖五个师,总兵力两万三。

雄武军使庄园明白自己能东山再起靠的是谁,麾下这支雄武军的真正幕后主宰又是谁,他大体上还算是一个本分的人,做好分内事,保全一族的荣华富贵。

凡牵扯到叛乱中的卢龙军各部被一律取消番号,张弘靖已经无心再管这些事,李茂坚持施行,他判定平卢军程维功、郝俊、母大海等人会全力拥护,事实证明李茂的判断没有错,平卢军已经分裂,程维功、郝俊和母大海这些人只想保全自己,只要手中兵权不被削减,管他别人的死活呢。

张弘靖上表朝廷宣布幽州“销兵”,把总兵力由十万人裁撤至五万人。

此举得到长安的大力支持,朝议大加赞赏,张弘靖因为朱洄叛乱而破损的好名声也因此得到修复。

幽州卢龙军是一支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军队,军将被裁撤后,生计无着,倒让李茂捡了个便宜,李茂挑拣精锐,编练成十二个“锐士营”,充实到裁减后的安东军中,使安东军的整体素质拔高了一大截。

韦雍又在李茂的全力支持下使了个明升暗降的手段,陆续将程维功等人解除刺史职务,集中到幽州来,通过加强对人的控制,掌握卢龙军的实际兵权。

初夏时分,秦墨安排好幽州事务,回了趟辽东,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在勿州境内见到李茂。李茂听闻张弘靖****将自己关在屋里拼接骸骨,心里十分沉重,对秦墨说:“我苦心算计张元理,为的只是幽州城,我是真没想到会闹到这步田地。我对不起老朋友,我有罪。”

秦墨道:“此事罪不在你,在我,我本来只是想制造事端,挑拨雄武、卢龙两军争斗,真没想害张元理一家。张元理在幽州的所作所为,与前几任燕帅格格不入,民愤极大,点火容易,想控制火候太难,结果火一旦烧起来,我就只能干瞪眼看着,只能保全他一身的安全,其余的人是一个都顾不上。这是我做右厢头领的失误,大失误。我没这本事,请允许我辞职退隐山林,像你一样做只闲云野鹤。”

李茂道:“你想得美,你现在还不能撂挑子,你得替我弄清这场幽州之变的来龙去脉。为何会突然就失控了呢,为何一下子死这么多人。这背后究竟是哪只黑手在操纵,把他揪出来。幽州表面上已经风平浪静,实际还是激流暗涌,恰似一场大火把草原上的草烧光了,但草根还在元凶还没死,那只黑手也还在,绝不可掉以轻心。此外,我们自己也要多做反思,为什么令行不能禁止,为什么有人阳奉阴违,你们定的‘家规’是不是太松,是不是有大漏洞,为何屡屡有人抗命,下令射杀朱洄的人查出来了没有?究竟是谁?”

秦墨道:“劝你还是不要问那么深,否则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你明白我的意思。”

李茂道:“我不明白,你在我面前还有什么话不能明说的。”

秦墨道:“也罢,我就明说了,我们中有很多人希望张元理死,这样你占领幽州就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了,人死了,幽州乱了,你出兵接管幽州天经地义,为朋友报仇,人们只会夸赞你忠义无双。可是张元理没有死,那么就要朱洄死,朱洄不死,我们就要攻城,要死很多人,死了这么多人,将来的果子却要给张弘靖,大家心里不服。”

李茂道:“所以你们就自作主张,我不杀朱洄自有我的道理,杀他容易,结果成了什么,幽州留下了祸根,你信不信,不出五年,幽州又要战火连天,到那时要死更多的人。这次若能毕其功于一役,会少死很多人,得了幽州,我可以给张元理,可他会要吗,要了又如何,还不是我们的,你们怎么就不明白这个道理。”

秦墨道:“你是大帅,你站的高看的远,下面人只能眼面前。谁能知道韦雍、张宗厚、庄园这些人是我们的人,他们自然会以为张元理有能力重掌幽州,我们只是白忙。”

李茂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我指挥右厢,还是右厢来指挥我?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秦墨到:“我有错,我这个总管从来是高高在上,具体的事我从来不问,你也不让我过问太细嘛。你自己说过的话,你不能不承认。”

李茂道:“一团糊涂浆,表面上看我的亲军,只听命于我一人,我一言九鼎,结果是尾大不掉。所以我把它放在了参谋厅下,希望他们能警醒一点,他们警醒了吗?”

秦墨摇摇头:“警醒不警醒我不知道,反正你的亲军还是没人敢管?”

李茂叹了口气,说:“我现在授权给你,直管右厢如何?”

秦墨道:“还是保持现状,秦凤棉要扩权,李国泰要限制,曾真要重用,还要授权左司予以重点监督,搞权力制衡,或许会有起色。”

李茂拍了拍秦墨,说:“如你所愿,你现在还不能悠游山林,右厢并入参谋厅下,庙小了,神仙却还是一大堆,还需要你这位大神坐镇。”

二人都不想在这件事上再纠缠下去,右厢实力越来越强,秦墨又是当初的八总管之一,地位太高,为了防止干政,只能让秦墨和右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互相制衡,但这种设计看起来还是失败了,秦墨渐渐已约束不了右厢。

李茂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当初自己只给了右厢以权力,却没给其名分,名望与实力缺了一条腿,他就翻不起滔天大浪来。

但是右厢的自我膨胀还是要尽快遏制,否则它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铜虎头,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行其是,难以管束,乃至最终反噬主人。

第540章 家族利益至上

初秋时分,李茂走出森林草原,回到繁华的辽州城,几个月的苦行僧般的生活,让他瘦了一圈,皮肤黢黑,更加精干结实,黑黢黢刚毅的脸膛和身上的破衣烂衫,使他看起来更像一个远道跋涉而来的客商,没人能认出他这个辽东之主。

辽州城的戒备很严,守门卫卒一一检查众人的路引,胡斯锦诈称自己的路引丢了,使点小钱试图蒙混过关,被保安局给逮了起来,韩真知花钱去“捞人”,也给逮了起来,保安局对事不对人,不私受贿赂,就是执法时略微粗暴,李茂对这个表现还算满意。

辽东城建有东、南、西、北四处市场,四座市场分工不同,皆由地方州县出资兴办,每年光税脚一项就能收入数万贯,这笔收支按照一定的比例返回给地方州县,用于改善官吏福利,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胡斯锦扮作一个客商和韩真知去市署走了一趟,回来告诉李茂市场上已经没有空闲的门面房,不过要是愿意使点钱还是可以弄到,钱使得越大,越早弄到。

石空黑下脸道:“这是以权谋私,应该严惩。”李茂却摇了摇头,说了句水至清则无鱼,创业时期不应管的太死,好在只是暗示行贿,若是公然索贿则必须严惩不贷,石空笑道:“暗示行贿和公然索贿不过一步之隔,跨过这一步很容易嘛。”

李茂道:“所以要加强监管,怕只怕有一天我们的监管者也**了,那就一烂到底了。”韩真知道:“所以我常说不能让太聪明的人去做官,聪明人扎堆就要玩心眼,到时候欺上瞒下,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让大老粗去做官,玩点小聪明,你一眼就能看透,一把就能掐住他的把柄。”韩真知道:“傻瓜做官,怎么治民,还是得聪明人,可人太聪明又容易做手脚,真是左右为难啊。”

石空抬腿在二人屁股蛋子各踢一脚,喝骂道:“世间就剩你们两个聪明蛋,自古学而优则仕,圣人的智慧还不如你们两个二把刀?笑话。”

李茂走访过东、南、西、北四座市场,又在几个商业繁华的坊市走了走,所见所闻让他略感欣慰,民间的创造力是巨大的,仅仅只是大半年时间,一切都就似乎缓了过来,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大半年时间自己可是什么都没干,只是管住了向百姓伸手。此外辽东市面能有今日的繁荣也与打通了通往中原的商道有关,但凡稍有眼光的商人都会看出“政通人和”的辽东蕴含着的巨大商机。

距离刺史府不远的一条街上,坐着一长溜衣衫褴褛的流民,跪地向行人乞讨。

胡斯锦道:“哪来的这么多要饭的,败坏形象,让人以为我辽东尽是叫花子呢。”

韩真知道:“而今州县两级官府形同虚设,官吏太少,权力太小,能不管的都不管,以前是管的太多,现在是什么都不管,怎么就不管管呢。”

石空喝道:“管什么管,在家没饭吃,来城里讨口饭吃也要管。你们是没受过苦,等你们哪天……”

韩真知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口水,说:“石大爷这话不说也罢,我们跟定茂哥,怎么会沦落到没饭吃,你说这话是何居心?”

石空先是一愣,脸膛腾地红了,默默地举起钵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