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321章

杀破唐-第321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茂也不打算阻止朱邪赤心去折腾,这对他来说或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盘散沙的河东各派势力势均力敌,正处于可怕的僵持状态,藉此外部压力打破僵局,或者正是朱邪赤心所渴望的。

李茂入住太原最有名的馆舍,周遭有一千名河东健儿警卫。幽州节度使在自家地头上被刺客骚扰,河东健儿痛心疾首,岂敢不誓死效命。

李茂的心情却很轻松,朱邪执宜设宴,他每请必到,朱邪赤心欲尽地主之谊,请他游览河东风光,他也从不拒绝。

太原,大唐龙兴之地,千年古邑,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李茂开了一张单子抄了一份给朱邪执宜,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看去玩,朱邪执宜但能挤出时间一定作陪。

这日李茂来到城外晋祠游览,一千年“后”他也曾到此一游,时隔一千年以这样的身份故地重游,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日朱邪执宜有紧急军务在身,没有陪伴李茂,陪伴李茂的是他的兄弟朱邪横断,横断年仅十七,出落的粗壮异常,英武袭人。

李茂先前对沙陀人有些偏见,以为都是些有勇无谋之辈,朱邪赤心给他的印象也是这样,勇武有余智谋不足,朱邪横断又是这样,沉默寡言,一双三角眼阴沉的能杀人,虽然礼数极尽恭敬,却让人感到不舒服。

过了正午,李茂回城,半道在茶棚休息时,有一个卦师打路上行过。

李茂出行不肯用仪卫开道,也没有清理道路,这一方面是身在异地为客不愿叨扰主人,搅乱民生,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风险:这些刺客有能力在洗马坡设伏行刺,证明他们在官府里安插有耳目,摆出仪仗出巡难保不暴露行踪。

不过明的仪仗没有,暗的警卫却丝毫没有松懈,卫士以李茂为中心构成五道防线,外三层由主人承担,贴身的两层由李茂的幽州卫士担当。

那名卦师在第一道防线前被拦了下来,卫士毫不客气地搜了他的身,证明没有任何凶器后,四个人将他围在中央,准备将他带离。

右臂受伤的石空用左手向那卦师招了招:李茂闲着无聊,想请他卜一卦。

李茂闲坐于此,的确有些无聊,请个卦师过来混缠两句消遣一下并无不妥。不过他请这位卦师过来还有另外一层缘由:这个人他认识

张敬久,龙骧营驻河东地区的最高头领。

太原是大唐龙兴之地,各种势力纷繁复杂,李茂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注视之下,张敬久的身份又十分特殊,想私下见他一面还真是不容易。

张敬久早年混迹江湖,对江湖上的坑蒙拐骗勾当都略知一二,他的这个卦师虽然算不得高明,却也是像模像样。

李茂和他东拉西扯了一阵子,待周围的人渐渐松懈,忽然问道:“老神仙既然说我前途艰难,可否赐我神符一道,以逢凶化吉。”

张敬久自然应好,从褡裢里掏出一把令符来,点着口水在那翻检。一直阴沉着脸不说话的朱邪横断忽然发言道:“神仙真做的一手好买卖,我闻符箓千变万化,一符对应一事,你竟有未卜先知的本事,竟然提早就准备好了符箓?”

张敬久道:“不敢,不敢,未卜先知的那是神仙,小道岂敢与神仙相比并论,小道没甚本事,混口饭吃而已。”

朱邪横断道:“便是混口饭吃,也该用些心,现成的笔墨,神仙何不现画一道符箓以赠贵人。”

既然被揭了皮,这卦师倒豁出去了,解下褡裢,取出朱砂、墨笔,把茶案当书桌,笔走游龙,瞬间起了一道令符。

看他手段熟稔,无人再怀疑他是个假卦师。

李茂哈哈大笑,下令重赏。

朱邪横断抢先一步打赏了卦师,并不让李茂的人与卦师正面接触。

符箓就是符箓,有没有用且不论,却的确什么古怪都没藏。

李茂带着这张符进了太原城,回到馆舍后,洗漱喝茶,晚上照样赴宴喝酒,深夜回来,主持右厢常务的秦凤棉端着一盆清水进来,请示了李茂后,掏出一个小瓷瓶,点了些粉末在水里,用一根竹筷搅均匀了,掏出张敬久画的那张符箓,平放进水里。

符箓的左上角显出四个字:速离北京。

李茂和张敬久同是龙首山的元老,这套用特殊墨水写隐形字的手段,彼此都不陌生,张敬久现身后用肢体语言告之李茂他有绝密消息通报,这张符箓就是载体。

对张敬久的警告李茂丝毫不敢大意,当日收拾了,天刚麻麻亮,就找了个借口出了城,待朱邪执宜得知李茂已经离开太原时,他人已经距此数百里外。

李茂再次露面是在幽州驻上都进奏院,身份是奉诏进京面圣的藩帅。

薛戎调任辽东后,辽东驻上都进奏院的进奏官就变更为他的同年,前宝鼎县县令朱铭。

陈慕阳因此转任幽州节度使驻上都进奏院主。

李茂进爵曹国公后,被抄没的靖安坊私宅重新赐还给了他,李纯出内帑将其重新修缮,并派金吾卫五人门前警卫。以示曹国公与众不同的身份和与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作为警卫实际是远远不够的。

李茂回京后到旧宅去看了一眼,厚谢了为他守门的五名金吾卫卒,到了晚上,他还是下榻在幽州进奏院的后院馆舍。

李茂调任幽州节度使后,专门拨出款项扩建了驻上都进奏院,使其面积增加了一倍,人手增加到六十人。当然这六十人是在编的,有名有姓站在明处的,至于暗中还有多少人,却是幽州节的最高机密,只有李茂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为了迎接李茂,进奏院的馆舍进行了重新调整,以确保绝对安全。李茂人还在太原,亲军就接管了这里,里里外外做了排查,确保万无一失。

在京城住下后,李茂并不急着见李纯,他相信李纯也不急着见他。

他在京城的朋友很多,但李茂并没有主动去拜望,真正的朋友应能理解他现在的不易,不能理解的也算不得是真正的朋友。

主动到进奏院来拜访他的也有几个人,多是淄青、幽州等地一些归朝的官员,在长安领着一份俸禄坐吃等死,满腹怨气,也就不在乎什么流言蜚语了。

田兴的两个儿子田章、田早过来拜望,感谢他在田家危难之际伸出援手,田章性格稳住,沉默寡言,有乃父遗风,田早却跳脱好动,笑嘻嘻地称李茂为姐夫,李茂倒还没觉得如何,倒让田章十分不安起来,田萁与徐如虽无夫妻之实,名分却还在,父亲死了,丢下丈夫不管跑去幽州跟一个有妇之夫不清不楚地缠在一块,这算什么,真是把田家的脸都丢尽了。

田章的脸红一阵白一阵,额头冒了虚汗,手在微微发抖。李茂也觉得尴尬,几次使眼色想阻止“小舅子”,田早却是滔滔不绝,一个一个姐夫叫的亲热着呢。

送走了田家兄弟,李茂苦笑着对刚刚从幽州赶来的秦墨说:“今日的尴尬你都看到了,跟徐如谈的怎么样了?”

秦墨上次出使魏州时,私下跟从卫州赶回来奔丧的徐如谈了一次,希望他能大度点出面休了田萁,现成的理由就有一条:成婚多年,田萁未能给老徐家添丁加瓦。

徐如却不知吃错了什么药,死活不同意,反而要求让李茂尽快把他妻子送回来,否则他就要上京城告御状,说幽州节度使行为不端,拐带人妻。

“他应该是受人指使,怎么办?一刀杀了倒是一了百了。我有这个把握。”

“杀人夺妻,亏你想的出来。”

“即便徐如肯放手,那还有一件麻烦,人家出身平卢田家,父兄都是朝廷命官,家族是河北响当当的名门望族,让她给你做妾?她愿意,你也不能愿意。”

李茂以手叩桌,很是无奈。自家后宅虽然一律平等,但时代大风气使然,即便是田萁本人愿意,她背后的家族又如何摆平,田章还算不得古板尚且气成那样,又遑论那些正人君子卫道士?

“倒是有一个破解之途。”秦墨目光灼灼。

“唔,有么?”

“有,请陛下封你做郡王,按大唐的礼制,郡王除王妃外,还可以请封两位夫人,也是正儿八经上封册的,她是个二婚,凑合凑合也能说得过去。”

李茂想了想,对秦墨说:“第一件事,你去劝徐如跟她离婚,要什么条件尽量答应他,他是个聪明人,之所以缠着不放手,我看主要是人在魏州,身不由己。可以把他接到南方去,要钱要官让他自己挑。第二件事,我来设法弄个郡王干干,大唐的郡王多如牛毛,为何就没我的份,这很不公平嘛。”

第553章 长安的浪里浪外

在李茂尚未觐见天子之前,朝中重臣里只有突吐承璀一人敢到进奏院拜望李茂。老阉深知李纯的脾气,同时又肩负着特殊使命,也就不惧流言蜚语的中伤。

突吐承璀在朝中的处境,李茂还是清楚的,他现在的最大麻烦是卷入了太子储君之争,这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一旦走上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李茂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来意,他想拉李茂做他的外援,以巩固自己在长安的地位。

内官勾结外镇以自重是巩固权力的一个捷径,然一旦操作不慎,也极容易倒台。

而对外面的藩帅来说,也极容易引火烧身,被倒台者所牵连,若实力不够很有可能跟着倒台,甚至遭致杀身之祸。

不过对李茂而言,这种风险并不大,他的地位是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不是朝廷一纸文书赏的,只要地盘和兵马还在,就没有什么能动摇他的地位。

反过来说能在皇帝身边有一个可靠的盟友,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他的辽东,现在还包括幽州和营平,虽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依靠朝廷过日子。但朝廷毕竟是天下正朔,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宜抛弃这个朝廷,另起炉灶,自己搞那一摊子。

李茂对几个最亲近的助手说:“突吐这盘棋下错了,早晚会满盘皆输。作为老朋友,我无力劝他回头,能做的只能预先给他留条生路,你们尽力而为吧。”

李茂相信这话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到突吐承璀的耳朵里,老阉不糊涂,应该能理解自己的善意。

他又对陈慕阳说:“长安的官员中哪些可以成为我们的盟友,哪些会成为我们的对头,你现在心里都有数了吗?”

陈慕阳这几年在长安顺风顺水,成就斐然,不免有些飘飘然,自我陶醉,李茂用这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当面予以敲打,希望他能警醒过来。

陈慕阳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李茂心存畏惧,且官越大畏惧越甚。

陈慕阳恭敬地答道:“我有三本册子,分别记录着我们的盟友和对手。”

李茂道:“你这三本册子如何区分,根据又是什么?”

陈慕阳娓娓道来:“第一本册子,我假定有朝一日,大帅离开辽东和幽州,入朝拜相,或移镇中原,继续大唐的军帅。第二本册子我假定大帅留在幽州,做大唐的军帅。第三本册子,我假定大帅有朝一日重回辽东。”

李茂饶有兴致地问:“辽东、幽州、中原都是大唐的军镇,这三地的藩帅有何不同。”

陈慕阳道:“辽东孤悬海外,名为军镇,实为一王国,藩帅在朝中的朋友不求多,但对手要少。幽州雄踞河北,地位比中原藩镇要特殊,藩帅在朝廷的朋友要多,对手的多寡倒不在话下。而中原的藩帅,京城里的朋友要多,敌手要少,死敌最好没有。”

稍顿,又道:“大帅若在幽州,我便替大帅广结善缘,多拉些朋友,管他出身派系,只要不跟我幽州作对都是朋友,反之,谁与我幽州作对,我就对他不客气,不怕得罪人。大帅若回辽东,则我将目光盯着那些对辽东不满的人,安抚他们,安抚不成,使出手段阴掉他,绝了后患。若有一日大帅移镇中原或入朝拜相,则一面广结良缘,一面少树冤家,冤家宜解不宜结,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李茂满意地点点头,问他那三册名单在哪。

陈慕阳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李茂哈哈一笑。

李纯一直拖到八月初,才在一次大朝会上见了李茂一面,道了声辛苦,问了几句话,再不言其他。

这是李茂在长安的第一次公开正式露面,此后进奏院前的车马便渐渐多了起来。

迎来送往中,有一个人让李茂印象深刻:郭良。

郭良本是淄青道濮州范县的一个大户,昔日濮州闹饥荒,他趁势纠集了一伙人,举起了义旗和朱麻子、祝九、裴家兄弟、李忠等人横行乡里对抗官军。

李茂时任清海军孤山镇镇扼使,率军平乱,一举擒杀朱麻子,又降服祝九、裴家兄弟、李忠等人,郭良见大势已去遂归顺了朝廷,此后他的妹子郭韧嫁给李茂的随从兼兄弟摩岢神通为妻,李茂入京后,他们一家人也搬到了长安。

郭韧并非池中之物,到了长安后如鱼得水,很快就出人头地。郭良也跟着沾光,在长安城混的风生水起,成了举足轻重的一号人物。

他现在的公开身份是四海会的二当家,实际权力却要大过傀儡老大洪峰,掌握着长安城内数万****人马。

李茂跟郭良的交情一直泛泛,自摩岢神通和郭韧分道扬镳后,二人便再无其他联系。

郭良此来是为他妹子当说客的,游说李茂站在太子一边,不要跟突吐承璀走的太近。

李茂相信他的实际用意是来刺探自己和突吐承璀的亲密程度。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郭氏兄妹和太子李恒之间有什么特别亲密的关系,倒是听说郭韧昔日出入宫禁时,和故太子李宁走的很近,一度有传言说郭韧诱奸了李宁,触怒龙颜,最终导致太子李宁郁郁寡欢而亡。

不过宫闱秘闻,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云里雾里的谁也说不清。

这个天下真正能耳目通天的只有皇帝,对臣子们来说能通的只是各自眼面前的一片天,不可能面面俱到。

李茂敷衍了郭良一番,郭良很不满意,临走时说:“改日静怡师太在梅花庵宴请李少保,还望拨冗赏光。”

对郭韧兄妹的死缠烂打,李茂很是厌恶,但既然到了京城,他也只能耐着性子应付,这就是京城不同于地方的特殊之处。

到了长安城,是条龙你得蜷着,是头猛虎,你也得敛着爪牙忍着。

右厢动用了相当的力量终于搞清楚在太原郊外刺杀李茂的幕后真凶,主谋者姓王,单名一个桂字,助手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熟人:衣巧。

李茂问秦墨:“她今年也有十七八岁了吧。”

秦墨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