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416章

杀破唐-第416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言乱语!我不信燕王会对我下手,我追随他二十年,赤胆忠心,劳苦功高,天下未平,他为何要杀我?我要回城,送我回城。”

郑轮道:“河对岸的小树林里隐隐有伏兵,幽州各门紧闭,驻军如临大敌,戒备森严,大总管回不去了。”

郑孝章愕然无语,郑蒲芳道:“燕王远在京西,父亲的冤屈向谁诉去?此刻回城便是自投罗网,死无葬身之地。不如先去檀州,与二哥会合,先站稳脚跟,再向燕王禀明一切,燕王是圣主必能还父亲一个清白的。”

说了这么多就这句话还像句话,郑孝章一时有些心动。

刚说到这,斥候来报:“河对岸有一支马军活动,东南方向尘土飞扬,有大队人马向此间移动。”

众皆大惊,齐劝郑孝章快走,郑孝章只是稍稍一愣神,郑蒲芳便抓住了机会,向管家郑通和正将方铭使了个眼色,郑通和方铭不动声色地欺上前,左右夹住郑孝章,架着他就往外走。郑孝章猝然惊觉,大叫放下我,郑蒲芳却挥挥手,示意二人加快脚步。

小东营里早已准备停妥,门外就停着马车,郑通、方铭夹着郑孝章一上马车,众人立即上马,开东门,向檀州方向而去。

檀州刺史正是郑孝章次子郑浦修,昔日随田萁平定龙泉叛乱有功,田萁保其为扶余府节度留后,郑孝章不愿站在田萁一边而得罪苏卿,便以郑浦修年轻资历浅为由婉拒了,李茂任其为檀州刺史以示奖励。檀州位在幽州以东,是幽州的东面门户,地位枢要。

驻屯此处的有雪碧华的一千五百名骑兵,此外就是郑浦修新近编练的一万名乡军。

郑浦修编练新君很有一套,旧日在辽东归州练兵就很出名,田萁奉命平定龙泉,就是到归州挑拣的兵马。檀州乡军训练时间尚短,不及归州精锐,但也颇为可观,只是郑浦仁一直存着私心不肯调用而已。

雪碧华年前病故,第九师统领一职归了钱多多,主力也随李茂去了关中,在檀州和深州设两大留守处,檀州留守处驻军一千五百人,皆老弱,也无大将,不足为虑。

若郑孝章到了檀州,以五军兵马使府的人才加上一万训练有素的乡军,在幽州再无人敢再动他。

在桑干河西岸窥探小东营的是幽州留守府兵马,见郑孝章启程向东而去,急忙回城禀报留守文书丞知道。

自昨夜郑孝章“反出”幽州城,文书丞就把办公地点搬到了燕王府。李茂虽改封晋王,幽州王府的门楣上仍然挂着“燕王府”的匾额,幽州旧臣也仍称他做燕王。

郑孝章是幽州留守大总管,地位极高,他的叛逃自然引起极大的震动,此刻除文书丞外,幽州留守大将都聚集在燕王府内,集体处置这场危机。

众人中以文书丞地位最高,资历最深,被公推为首领。晋王妃苏卿巾帼不让须眉,也从幕后出来问事。

文书丞对苏卿说道:“郑孝章反出幽州,去了檀州,若与郑浦修会合,兵势浩大,只恐会动摇根本。若再与渤海旧地连成一气,后果不堪设想。”

苏卿惊道:“怎会这样,我不是让张栓派兵保护他了吗,怎么就让他走了?”

张栓道:“他府内修有密道,直通城外,保安军和第一师都有他的人,潜伏的极深,关键时刻跳出来设疑兵干扰,末将一时不察让他走了。”

陈光道拍案叫道:“由此可见,他是蓄谋已久!”

文书丞道:“而今他反心已现,不可再姑息,得立即拦截,决不能让他进入檀州城。”苏卿望向张栓,张栓道:“我有把握截下他。”苏卿又望向李国泰,李国泰道:“佩刀军已准备就绪,随时听命出击。”

苏卿道:“不要伤他性命,他的是非功过,留待燕王回来定夺吧。”

此刻驻扎在幽州城内的有保安军兵马使府直属一千八百人,王府亲军两千七百人,幽州留守府直属队一千七百人,清海军留守营,新组建的神机营三千人,军官训练所学生军(功勋军)一千五百人,驻扎在城外的有第一师留守营,直属第五师一个骑兵营。再远一点的还有庄园的卢龙军三千人。

总兵力一万五千人,其中以张栓统领的王府亲军和神机营最为精锐。但郑孝章叛逃关系重大必须严格保密,所以能调动的只有王府亲军和隶属内保处的佩刀军,佩刀军人数很少,但战斗力极强。

文书丞又调留守府骑兵队,陈光道调保安军骑兵队,精锐骑兵合计五百人,一起交给张栓统帅,即刻出城追杀郑孝章。

第711章 老僧耳背

“这是什么地方?你们要带我去哪?”

一路颠簸,郑孝章的骨头都快散了架,脑袋更是昏昏沉沉。马车停稳,郑通和方铭押着他下了车,西天晚霞正浓,四周是黑压压的松林,面前是一座破败的庙宇,周围只十数名卫士,除了郑蒲芳、方铭、郑通外,其他的旧部皆不见踪影。

“父亲勿惊,燕王府派张栓率军追击,郑轮和孙如河两位将军各率一部军马将他们引开,掩护父亲成功脱险。我们抄小道,穿过这片树林,再走六十里就到檀州了。”

郑蒲芳说完,朝郑通和方铭使了个眼色,二人架着郑孝章进了寺院。

郑孝章不知道身在何处,但郑蒲芳说的话一定是假的,檀州在幽州东北方向,而他们一直在朝正东方向走,由此向前到的是蓟州而非檀州。身为幽州大总管,突然“叛逃”,王府不可能没有反应,追兵一定会来。

郑蒲芳说郑轮和孙如河率军将追兵引走,为他争取了逃生的机会,这种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以王府的实力,果然倾尽全力追来,郑轮和孙如河根本就没机会引开他们,模范军不过是个空架子,郑轮和孙如河也非能征惯战的名将。

临进小庙前,郑孝章瞄了眼郑蒲芳,看到的是一脸的败相。

这座小庙面积不大,宝殿破败,不过花草树木修建齐整,收拾的也十分整洁,显然是有人住的。卫士搜检了内外,没有发现异常,正要招呼众人进入后堂。

郑蒲芳跳了出来,挥手拦住众人,按刀进入后堂,尖着嗓子嚷道:“人都死绝了吗,有能喘气的没有?”

不见有人回应,便拔刀劈碎院中的一口水缸,养在缸里的两条小鱼流了出来,在地上扑腾着。

“阿弥陀佛。”随着一声颂佛之声,殿边的角门里转出一个中年僧人,穿一身洗的发白的直裰,迈方步而来,弯腰拾起了两条小鱼。

在他身侧跟着一个小沙弥,捧着一个钵盂,钵盂里盛着清水。僧人将鱼一一放进钵盂,擦擦手,示意小沙弥拿去另一口水缸里放生。小沙弥七八岁年纪,长的粉嘟嘟煞是可爱,只是一双眼睛异常明亮,目光犀利的让人不敢正视。

“原来有俩活人,方才叫你为何不应答。”

僧人稽首道:“老僧耳背,施主你说什么,烦请再说一遍。”

“嘿,你个老东西,年纪不见大,装什么老啊?外面来了位贵人,快去准备热水,再弄些汤饭,算了,汤饭就免了,清汤寡水的也入不了口,弄热水去。”

郑蒲芳说完,走到门前朝外面挥了挥手,郑通和方铭便押着郑孝章走了进去,在后殿安坐下来,约一盏茶的功夫,却见一个小沙弥扶着一个并不老的僧人捧着热水走了进来。

郑孝章看了那僧人一眼,悚然一惊,人已经站了起来。

僧人放下热水盆,稽首问礼,郑孝章忙也向那僧人回了礼。

僧人笑问道:“幽州一人之下,今日为何落入牢笼,成了别人的鱼肉。”

郑孝章道:“我不修德,该有此报。”

僧人道:“不修德是假,疑心生暗鬼,放弃了本心,才让人有机可乘。”

郑孝章叹了一声,问:“我还有回头的机会吗?”

僧人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郑蒲芳听二人越说越不对劲,手按战刀问那僧人:“你究竟是什么人?”

僧人笑问道:“你不认识我?”

郑蒲芳悚然吃惊,后退两步正要拔刀,却见那小沙弥将手一抬,将一件黑黝黝的铁家伙对准了他,郑蒲芳倒吸了一口凉气,抓刀的手再也不敢动分毫。他认得那东西,正是幽州两大特殊机构亲军右厢和内保处的镇宅之宝——六枝速射连发机弩。

这机弩可以连发六枝弩箭,射速极快,十步之内,无人可逃,是右厢和内保处的杀人利器,若在弩箭上再淬上剧毒,更是令人闻风丧胆。

“你,你到底是谁?”郑蒲芳自忖无力避开这连发机弩,气焰顿消,强作镇定。他又觉得眼前这中年僧人有些眼熟,便出言询问。

“你不认识他?倒也难怪,他避世不出也有好几年了,何况又忽然做了僧人。”郑孝章微笑着,语含调侃,自这僧人现身气,他便破除了对郑蒲芳的最后一丝幻想。

“他就是一手创建右厢的秦总管啊。”郑孝章说完,目光向四周溜去。他有一事不解,秦墨突然出现在这必是为他而来,他应该不是一个人,可他的人又藏在哪?难道仅仅只有这个手持机弩的小沙弥?

“……你是秦墨,你怎么做了和尚?”

僧人淡淡一笑:“一手创建右厢不敢当,一手创建右厢的是燕王,贫僧不敢掠美。”

坐实了眼前僧人的真实身份后,郑蒲芳冷笑道:“你们右厢做事永远这么鬼鬼祟祟,你以为凭这东西就能镇住我?”

“你大可以试试看。”小沙弥冷冷应道,目光犀利的让郑蒲芳不敢对视。

“……你杀了我一个,能杀的了我们所有人吗?”

“怎么不能?”

说话的是郑通,言罢,他朝身边的方铭微微一笑,后者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郑通已经拔刀劈了过来,出刀之快,不下职业杀手,方铭一声没吭就倒了下去。

郑通一击得手,冷冷地向左右卫士下令:“一个不留,杀。”

殿内殿外的卫士顿时分作两拨,互相砍杀起来,忠于郑通一方的人占了绝对优势,瞬间便取得了压倒性优势。郑通劈倒最后一个顽抗者后,提着血淋漓的战刀走向郑蒲芳,与其他两名卫士鼎足而立,将郑蒲芳夹在中心,封死了他所有的退路。

郑蒲芳面色尽失,他想撒腿逃走,却被小沙弥的弩箭逼住,终究未敢动一步。秦墨点点头,两名卫士下了郑蒲芳的刀,将他按在地上。

郑通收了刀向郑孝章请罪:“隐瞒身份,欺瞒家主,罪该万死。”郑孝章扶起郑通,叹道:“都是为燕王效力,无须如此。”

听闻郑通是右厢的人,郑蒲芳抬起头来,不甘心地嚷道:“我不信,我不信,你怎么会是右厢的人,我不信。”

他面色尽失,嘴唇乌紫,霜打茄子般软了下去。他费尽心力收买了郑通,借此窥探郑孝章的一举一动,以为必稳操胜券,却没想到忙了一圈都是瞎忙,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秦墨的监视下,这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对,这叫有眼无珠,引虎入室。

恰当此时,有一名精悍的僧人大步走进大殿,报道:“佩刀军到了。”郑孝章悚然一惊,秦墨道声无妨,问:“何人领兵。”答:“是我,李国泰。”却见一便衣大汉昂首直入大殿,冲秦墨撩衣下拜,秦墨笑道:“山野闲人,不值得李都统如此大礼。”李国泰道:“国泰是总管一手栽培起来,做人不敢忘本。”秦墨这才将他搀扶起来,指着郑孝章说:“郑总管吃人陷害,你要为他辨明冤屈。”

李国泰和郑孝章见了礼,道:“若非秦总管点醒,我差点误伤了大总管。”

郑孝章笑道:“秦总管,你还想让我糊涂到几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秦墨从袖子里取出一张名单交给李国泰,道:“这些人都有干系。”李国泰唤来助手:“全部控制起来,等秦总管回城慢慢审问。”

小沙弥收了机弩,对李国泰道:“这案子归内保处管,这个人还是由都领监押。”

李国泰点点头,对秦墨说:“恭喜总管收得高徒。”一声令下,众人将郑蒲芳拿下,上了钢铐脚镣,正要带走,小沙弥道了声慢,走到郑蒲芳面前,将手中家伙亮出来,说道:“是个假的。”郑蒲芳恼羞成怒:“既是假的,何不早说,你这孩子,好不诚实!”

众人哈哈大笑,天色已晚,外面张栓还在追捕郑轮和孙如河,模范军被冲散后,到处都是散兵游勇,并不平靖,因此决定留一晚再走。秦墨引众人去偏殿,房屋虽然破败,却清扫的干干净净,卫士烧来汤水,拿来干粮。郑孝章心里放不下,坚持要问个明白,李国泰也对秦墨现在做的一切很感兴趣,他自诩对幽州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却被秦墨瞒的死死的,心里很有些挫败感。

秦墨喝了口茶,转了一圈念珠,淡淡说道:“二位一定听过昭武九姓吧。”

第712章 这仅仅只是一种讽刺

张栓率军冲散了郑轮和孙如河,却怎么也找不到郑孝章、郑蒲芳、方铭、郑通等人,派人回去报讯,苏卿十分紧张,一夜不敢合眼,到天明时分,佩刀军有人回报,郑孝章已经在蓟州城西八十里的古大将军庙被截获,正由秦墨、李国泰押解回城,午后便到。

苏卿这才松了口气,问文书丞:“秦墨,他,难道是假疯?”

文书丞摇摇头,表示并不知情,苏卿道:“他办事总是这么云里雾里,让人难测高深,好在没有酿成大祸。檀州方面有什么动静吗?”文书丞道:“听闻幽州生变,郑浦修传令戒备,谨守城池,并未有什么出格的举动。”苏卿道:“得赶紧知会庄统领,小心那个……擦枪走火。”说完又笑问:“‘擦枪走火’这典故从何而来,我问了好几个人都不知道。”

文书丞道:“怕是又出自哪部佛经吧,我也不大明白,只是常听燕王说起。庄统领是个谨慎、持重的人,手里兵马也不多,不会主动生事的。”说罢召来判官,以苏卿和他的名义知会庄园无命令不得主动出击。

命令刚发出去没多久,李国泰又派人回来,告之苏卿和文书丞郑孝章系被人诬陷,而今真相大白,凡郑孝章故旧一个都不得伤害。

文书丞劝道:“人还没见着,还是等见了面问明了再做论处,左右就是半天时间。”

苏卿道:“这样最妥当。”

因为那些话,那些被收监的郑孝章故旧就暂时没放。

这日黄昏时分,秦墨、李国泰护着郑孝章回到了幽州城外,苏卿、文书丞、陈光道、张栓等留守幽州的高级将吏尽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