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62章

杀破唐-第62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胜一方没有欢呼胜利,倒下的这些人昨天还是自己的同袍,眨眼间却成了自己的战场敌人,刀下亡魂,没有人能高兴的起来。

默了一会,李茂提刀上前割下尚何来的人头,交给黄仁凡道:“反逆尚何来业已授首,胁从者只要放下刀枪,一概不问。”黄仁凡接过人头,却犹豫不决,目视朱振远讨主意。

朱振远本想借着讨逆之机在城内抄掠一番,发点小财,李茂插手干涉,如今是顺着李茂的意思就此罢手,还是为部下的福利争一争?权衡再三,决心难下,李茂知道他要什么,便道:“诸位将士讨贼有功,官家赏赐不算,我城局和城中士绅商团先拿出两万贯犒赏有功将士。”

西营军约八百人,两万贯算下来每人能得二十贯,数目虽不大却是唾手可得,比担着恶名去抢要划算的多,军士大悦,欢呼起来。

第117章 追将

赵和德已死,城中军职最高者是行军司马段赢崖,李茂率人将他接入军院坐镇,又派快马去城南接回文书丞,又软硬兼施把大将黄风莱、李昹、张定芳、陈万春等实力派人物接进军院,城中由此大定。

不过城中的混乱依旧,窥知城中发生兵变,驻守在城中的军卒纷纷溜出兵营趁火打劫,与尚何来亲近的军卒更是惶惶不安,心里打着趁乱捞一票走人的念头。

李茂深知纵虎容易唤虎难,宁可散兵游勇们挨门挨户敲诈点小钱,也不肯松口让城外驻军进城弹压。先前得知尚何来在春阳楼被李茂诱捕,城防营马和东、陈兰二人惶惶不安,二人因尚何来的举荐才被于化隆重用,执掌城防营后自持有尚何来撑腰,对李茂颇不恭敬,眼见李茂设计诱捕了尚何来,二人担心受到报复,便假传军令移营城外。

尚何来被桌凌天领“骷髅面”从大牢救出,伏杀赵和德,焚烧军院再起叛乱时,二人欣喜若狂,急派人前去接洽,欲一同举兵,不料使者刚进城就得到了尚何来和桌凌天在军院议事厅前中埋伏全军覆没的消息,天明时分尚何来的人头高悬于城门,已被定为反逆。

二人闻讯惶惶不可终日,思虑再三,决定移营苏晓渡乡,准备抢一笔横财后解散为民,再回海上做回老本行。

朱振远等人对讨伐马和东、陈兰不感兴趣,他们现在关心的是李茂承诺的赏军款,眼看城防营即将溃散,李茂跟文书丞商量,欲亲往苏晓渡乡劝二人回来。文书丞劝道:“二人惊魂未定,此刻前去难保被害。不妨缓一缓。”李茂道:“其若解散为贼,则半个成武县都将受其毒害,若不解散,又恐成为李振可、杨元饮的靶子,平卢军若以讨贼为名逼近孤山,城中的局势只怕再难收拾。”

文书丞深知清海军上下对平卢军的提防,更知道李振可、杨元饮此来的目的是什么,不能给他们制造出兵干涉的口舌。于是道:“还是我去,我与他二人相交十几年,总还有些交情。”李茂道:“城中初定,西营军和陈万春虽已稳固,李昹、张定芳却还有些疑虑,非你莫能压服,你万万不能走。”

李茂这话说的入情入理,李昹和张定芳同属于派人马,跟尚何来关系还算不错,对李茂把尚何来的人头高悬于城头之举颇有些微词,少不得要文书丞出面安抚。文书丞不敢多劝,忙手书一封,让李茂带上,又道:“他二人若执意要走,就让他们去吧,昔日做无本买卖时,他二人曾单干过,后来是混不下去才投奔于将军,如今官家饭吃惯了,怎还受的那苦,早晚还是要回来的。”

李茂道:“城防营伙长一级都是我亲自挑拣,我自问待他们不薄,即便唤他们不回,谅他也不敢把我怎样。”揣了文书丞的书信,带上青墨打马出了军院。

孤山镇的街巷里坊乱成了一锅粥,属于赵和德一系人马群龙无首,正在趁火打劫,对尚何来有好感的将士心忧自己的前途,也在趁乱子捞好处。更有那趁火打劫的散兵游勇四处乱窜,敲诈勒索,坊里坊外处处都有哭声。

对两个骑马挎刀的赳赳武夫,这些散兵游勇并无特殊的兴趣,他们的拿手好戏是欺负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李茂带着青墨在街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出了城,青墨才问李茂去哪,李茂道:“去苏晓渡找马和东、陈兰。”

青墨惊叫道:“他两个都曾受过尚何来的恩惠,你杀了他们恩人,他们岂肯跟你善罢甘休?”李茂笑道:“若世上人个个都知恩图报,这世道就太平了。桌凌天去军院大牢救尚何时他们在哪?尚何来被枭首时他们又在哪?果然记着尚何来的恩情,见到挂在城门上的人头就该杀回来找我拼命,他们干了什么,跑到苏晓渡乡去抢钱,有这样做兄弟的吗?马和东、陈兰跟尚何来是利交,不是义交,有利有交情,利去如路人。”

青墨道:“不说义气,就说利害,他们怎肯相信你?换成我我就怕你事后找我算账。”

李茂笑道:“世上九成九的人都是短视的,只顾眼前,哪管将来?你要是害怕,现在就可以回去。”

青墨道:“我呸,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走时小茹哭喊着要跟着来,说即便是死也要陪你一起死,我堂堂须眉男儿还不及她一个女流之辈?”

孤山镇南就是苏晓渡乡,马和东和陈兰来此的目的很清楚,就是捞一把走人,苏晓渡乡称得上豪富的只有苏贵一家,苏贵为吏多年,眼光很老辣,早在孤山镇实行戒严时,他就预感到事情不妙,收拾了细软带着家人去曹州儿子苏成那避难去了。

人是走了,偌大的家产却丢下了,马和东和陈兰率军以剿匪为名进驻苏家庄,却发现苏家除了粮仓里的粮食,牲口棚里的牛羊,其他稍稍值钱点的东西都不见了踪迹,陈兰便随手捏造了一个通匪的罪名绑了负责留守家业的管家苏政,严刑拷问苏家家产的下落。护军虞侯张栓闻听此事,来向陈兰要人,被陈兰当场扣押,逼得马和东不得不下令将虞侯队全部缴械看押起来。

苏政熬刑不过供出苏家家产的下落,陈兰亲自带队挖掘,一时所得颇丰。陈兰率众埋头大干时,马和东登上了苏贵宅子里新修的望楼,极目眺望远处的孤山镇,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海上的日子虽然逍遥自在,却是提着脑袋讨生活,既要躲避官军清剿,又要防备同行黑吃喝,更须花大气力去应付越来越没有义气可言的自家兄弟。

吃军饷虽然清苦了些,却落个安稳,官场上也有尔虞我诈,但比起人心愈加险恶的江湖,到底还是要好混些。马和东望了眼天色,默算着自己所剩余的劫掠时间。苏晓渡庄还是比较富有的,除了大财主苏贵,还有十几户小康人家,榨一榨,还都有些油水,乡下人没什么见识,刀往脖子上一架,就全招了,只是有一点,这帮土老帽爱把钱财埋进土里,比棺材埋的都深,想挖出来并非易事。

“差不多了吧,该撤了。”陈兰在望楼下喊道。孤山镇方向静如一潭死水,让人倍感压抑,陈兰有些沉不住气了。尚何来在清海军中素有干将之名,并非空有一腔武勇,此番接连败在李茂手里,最后把脑袋都输没了,这让陈兰对李茂的观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李茂能年纪轻轻的就坐上城局使的位置,靠的是溜须拍马和前成武县令薛戎的举荐,经此一事陈兰发现李茂的成功固然有上述原因,但这个人的确也是有两把刷子,否则悬于城头上的就该是他的人头。

陈兰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对李茂患上了恐惧症。

第118章 追将 续

马和东倒是能沉的住气,不过他也认为撤离的时间到了。城防营的建制还算完备,一百多号人目标太大,万一行踪暴露被咬住,后果不堪设想。

“差不多了,撤吧。”

“张栓那伙人怎么办?”

张栓现在成了马和东的一块心病,陈兰冲动之下扣留了张栓,逼着他不得不把整个虞侯队都扣下,张栓是李茂的心腹亲信,虞侯队的队员莫不是李茂亲手挑选、被寄予厚望的年轻人,他这么做等于是和李茂翻了脸,为何只是囚禁而不杀害,这个问题马和东自己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跟他与张栓的私谊无关。

陈兰再度催促迫使马赫的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决定,他深了一口气,冷冷地说道:

“点把火烧了。”

张栓和他的虞侯队此刻正被关在苏贵家的粮仓,一把火就可以解决问题。

陈兰正在安排人手执行,士卒忽报李茂到了庄口,马和东大惊道:“带了多少人。”小卒答:“只带一个随从。”马和东眉头一拧,陈兰把手一挥:“让他走!不听就射死他。”马和东忙拦道:“万万不可。”他把陈兰唤到一边,悄悄说道:“城防营是他一手创建,张琦、夏纯虽走,营中亲信仍不在少数,大家不翻脸时你好我好,一旦翻了脸,他们听谁的,谁能说的准?万一激起兵变,咱们可就是弄巧成拙了。”

陈兰也犹疑道:“他人已到庄外,我们怎么办?”

马和东道:“此人会些旁门左道,且听听他怎么说。”又对左右亲兵说道:“你们看我眼色行事,万不可轻举妄动。”

这话既是说给亲兵听也是说给陈兰听,陈兰闷闷地哼了一声。

李茂挎刀大步而入,脸阴沉的厉害,陈兰跟在马和东后面,心里直打鼓,气势上先怯了三分。一见面李茂便劈头盖脸地呵斥二人道:“城中乱成了一锅粥,你们窝在这搞什么名堂,打算捞一票回去当土匪吗?”

马和东、陈兰二人垂着头,大气不敢长出一口,四周的军卒见有热闹可看,都围拢了过来,这让马和东和陈兰亲兵大为紧张,只是眼下这情形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不到十天时间孤山镇的控制权已几度易人,但驻营的士卒并不知情,移营城外乃至进驻苏家庄都是以防贼的名义下达的军令,除了少数心腹亲信,大部分士卒还不知底细。

在他们眼里,李茂仍是城局使,是他们上司的顶头上司,军队里等级最是森严,上司当众训斥下属乃是天经地义,下属当着士卒的面顶撞上司,则绝对是大忌。

等李茂火气稍稍平息下去,马和东忙施以军礼,示意李茂借一步说话,李茂移步来到望楼下,马和东说道:“陈将军与某都是尚何来举荐,他悖逆谋反,遭致杀身之祸,我二人虽未参与,却是有口难辩,如今是想不当匪也不能了。”马和东这话说的十分打动人心,身边的亲信闻言色变,都默默地垂下了头。他们跟普通士卒不同,多少知道一点城里的消息,举荐马赫的和陈兰的尚何来一夜间成了反逆,身死名裂,无人不感前途渺茫。

李茂窥破众人心思,语重心长道:“匪若好当,也就没有清海军,吃惯了军饷再回去做贼,还能习惯吗?”做贼看似潇洒,却是整日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其中的辛苦没做过贼的终究不能体会,城防营士卒多是清海军中淘汰的老弱,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曾有过做贼的经历,体会过做贼的心酸,听李茂这一说,众人默默无语。

陈兰忽抗声道:“不当贼又如何,咱们如今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没有退路了。”

李茂道:“我若没记错的话,当年二位自成一家,在密州做无本买卖,感佩于将军威名才投奔清海军的,跟尚何来本无瓜葛,你们所担心的无非是他向于将军举荐了你们。若这么说我也是他的同党了,我做城局使,他也有举荐之功,当年我为走引使,他是营造将,是他向于将军举荐说我勤勉干练,于将军才任我为行营军料院使。若他举荐过的人都要受牵连,那我岂非也要受牵连?”

这一说,众人都咧嘴笑了起来。陈兰道:“你跟我们不同,你亲手杀了他的头,从此一刀两断,我们俩的事谁能说的清?”李茂道:“你们信不过我,可信得过他?”就将文书丞的书信递给二人,文书丞在书信中保证说只要二人肯率军回城,他以身家性命向上作保,对二人的过失既往不咎,信在封口前给李茂看过,李茂知道信的内容,便趁机说道:“昨夜尚何来作乱当街刺杀了赵副使,如今城内大局虽定,仍有不少散兵游勇劫掠百姓,我恐纵虎难收,不敢动用驻军,你二人若能进城安民,便是大功一件,何愁不能安身?”

众人闻言大喜,马和东道:“我辈弟兄性命都在城使手里,遵命便是。”早在做海盗时,陈兰就以马和东马首是瞻,马和东一锤定音,陈兰无话可说。

马和东亲往粮库释放了张栓,当面赔礼道歉,张栓一干人受了一肚子气,此刻愤愤不平,在李茂的劝解下这才作罢。李茂当即集结城防营全体将吏,当众训诫道:“今次进城是为求一条安身立命之路,我在此宣布三条戒律:不可滥杀无辜,不可劫掠百姓,不可****妇孺,违令者,斩!”言罢,取佩刀付与张栓,言道:“虞侯执法,可先斩后报。”

孤山城内,许多手快的乱卒已经将所劫之物装满行囊准备撤离,更多的人则处于收尾阶段,清海军由十几股海盗组成,隔阂、分歧在所难免,以前有于化隆镇着尚无大碍,于化隆和尹牧去后,赵和德的威望并不足以镇压全局,看似铁板一块的清海军早已四分五裂,待赵和德一死,赵系人马土崩瓦解,士卒的心里非但早已没了清海军的概念,甚至也没了大唐官健的概念,现在他们就是贼,视国法军纪为粪土的盗匪。

他们三五成群,七八结伙,在百姓面前耀武扬威,但面对军纪严明、一心为后半生谋出路的城防营时,就显得不堪一击。

马和东奉命从北门杀入,陈兰从东门杀入,李茂率张栓、青墨从南门杀入率众从南门杀入,三路人马杀透全城,在十字街口会齐,又兵分两路,陈兰向北杀,马和东向南杀,青墨向东杀,转瞬间又杀个透。

李茂深知围城三面留门一方的道理,对那些放弃抵抗,自愿退出的散兵游勇,听任他们自行离去而不作拦阻,即使对那些不听话的,城防营也以驱散为主,既未赶尽杀绝,甚至连他们抢夺的财物也让其带走,只有少数顽抗者才给予毁灭性打击。

这种做法看似懦弱又不合法理,却是眼下最好的办法,尽快稳定城内局势,解除百姓的苦难比清算作乱的士卒更加急迫。

第119章 你就别矫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