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杀破唐 >

第70章

杀破唐-第70章

小说: 杀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震如雷,轰的李茂耳畔嗡嗡作响,他刚要解释,苏卿拉了他一把,摇摇头说:“太公耳聋,别计较。”

老翁见苏卿嘴动却听不到她说什么,心里着急,便大声嚷道:“俺耳朵不聋!你小兔崽子休要在背后骂俺,俺活了这么大岁数,什么事没见过,苏毅小时候喊俺叫叔,‘叔,给我掏鸟窝’,‘叔,我要吃桑树果’‘叔,我叫狗咬了’,嗨,小嘴要多甜又多甜,长大了就嫌我碍眼,打发我去城外田庄出苦力,去齐州求神仙俺说‘俺陪你去?’他说‘你个老货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别给老子惹事’,不要我陪,结果怎样,死在客栈没人理!俺去收殓他时耳朵鼻子都让耗子给啃没了,脸上现个大窟窿。”

“哇”地一声,闻听祖父苏毅死时的惨状,苏卿忍不住泪流满面。“现在哭有个屁用,人死不能复生。”毛太公大大咧咧,毫不在意,自顾自地说下去,……换了苏振当家,心眼更黑,竟打发老子去守粮仓,那个旮旯里整年不见天日,忘恩负义啊,忘恩负义。”

老翁捶胸顿足,一副痛不欲生的惨状,苏卿抹了抹眼,轻轻推开李茂环在她腰上的手,挤出满脸的微笑,娇嗔道:“太公,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往事了,就别提了,自我长大懂事起,可曾亏待过你么?你摸着良心说句实话。”那老儿发了通牢骚,脸色缓和下来,面对苏卿的娇嗔混缠有些招架不住,他抹了把雪白胡子上的涂抹星子,赤红的眸中少有地出现了一丝温柔,嘿嘿笑道:“到底还是你这个丫头有些良心,时常偷点酒肉来给老子享用。说罢,这回把老子从发霉的粮仓里拎出来,又打什么鬼主意?”

苏卿依偎着李茂,只是憨笑,却不说话。那老汉哼了一声,黑下脸来,伸出枯树枝般的指头在苏卿额头一点,声如吼雷般地嚷道:“想叫老子披挂上阵,护卫你女婿的安危。****你姥姥的,俺就知道你这丫头没安好心嘛。”又道:“你挑了十几年女婿,就挑了这么个货。何德何能,值得老子给他卖命吗?”苏卿不答话,只是微笑,她把头微微靠向李茂的肩膀,双目生活地望着老翁。李茂顺势揽住了她的腰,当面秀起了恩爱。

老儿痛苦地捂住了眼,吼声如雷道:“明白了,别在俺面前假模假式了。唉,俺吃了你苏家三十年酒饭,这百十斤还给你便是。”见老翁松了口,苏卿扑通跪在了老汉面前,眼泪汪汪地哀求道:“太公,我把李郎托付给你,你可要护卫他周全,莫让我年纪轻轻就做了寡妇。”忙扯扯李茂道:“太公答应护卫你周全了,还不快谢谢他老人家。”李茂还没缓过神来,那老汉已把大手一挥,喝道:“免了,俺瞅这小子左右也不顺眼。丫头,俺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答应的。滚起来吧。”

那老儿说完,斜了李茂一眼,一时毛躁起来,只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天地之间似无他立身之地,哼哼了一会,健步如飞地去了,和来时的老态龙钟相比全然像变了一个人。

李茂发了会呆,问苏卿道:“这位老人家……他高寿?”苏卿道:“我也说不清他有多大,不过我知道你和我再加上十个人也不是他的对手,他一日四餐,每顿饭都要吃一只鸡,外加三张大饼和一斤酒,这等食量,谁人能及?”

李茂对这个老翁并不满意,明知是个奇人,却也不想用他做护卫,只是难却苏卿一番好意,便拐弯抹角道:“他与你祖父同辈,又如此苍老,战场上刀枪无眼,万一伤了他,让我如何心安?”

苏卿的回答却让李茂大感意外,她道:“休要管他死活,他原是我曾祖父的部属,战场上我曾祖救过他三回,他救过曾祖一回,死皮赖脸的就结拜了弟兄。曾祖卸甲归田,恐他脾气坏在军中不能容身,就把他一起带上了。远行公在曹州开了间小店,辛苦度日。他游手好闲,惹是生非。后来远行公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娘子给他生了三男四女,他却不管不问,整日疯玩不着家,全赖远行公时时接济才将他的儿女们养育成人。

“儿女们成家立业后,没一个人愿意管他。你不知道他这个人有多恶,住儿子家,扒灰,住女儿家,勾搭人家婆婆,还偷人钱花。老了无依无靠,祖父和父亲收留他,给他一份闲差做,有个吃饭的活,他倒好,倚老卖老,一张嘴还臭不可闻,父亲和兄长都厌恶他,我嘛天生好心,并不曾在吃食上亏待过他。他一直嚷着要拿命来报答我,可巧机会就来了。”

李茂嘘然一叹,苏卿道:“休要为他感慨,他有今天,只怪当年错走了一步路,他不该随我曾祖父解甲归田,他的光荣在疆场,马革裹尸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属。”

二人同时沉默了起来,窗外屋漏声清晰地传来,终于李茂首先打破了这份沉默,他用手指在苏卿的细腰上一滑,苏卿回转身来,双眸朦胧已含醉意。

“抱我。”苏卿柔声祈求道。

李茂抱起了妻子,走向隔壁房间,那里小茹已经准备了一只硕大的浴桶,水温刚刚好。

第132章 剿匪

一队队甲士迈着雄壮的步伐,行出孤山镇北门,沿着新开凿的商道迤逦向东北而行。

李茂顶盔贯甲,披着能防御流矢侵袭的鹅绒编银丝披风,骑在一匹外形一般,实则神骏异常的青海马上,马是一等一的好马,身上的鳞甲刚刚经过翻新,配以苏卿亲手缝制的衬里,穿在身上十分熨帖,就是新订做的头盔稍显得有些大,不过在里面衬了一层软布后扣在头上也凑活着能用,问题是这个近二十斤的大家伙顶在头上,着实有些不大舒服。

李茂的前后左右簇拥着五十名甲士,这是镇扼使卫队,队头摩岢神通,此刻顶盔贯甲,骑在一匹突厥马上煞是威风,给他当助手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名叫袁同,为人长的十分粗壮,面相却似不大精明。卫士中跟随李茂最紧的有两个人,秦墨和归芝生。

秦墨就是青墨,归芝生则是苏卿引荐给李茂的毛太公的真名,他本姓归,至于为何被人称之为毛太公,却是一个未解之谜,李茂并不好猜谜解谜,也就没有细问,这老儿现在披挂着一副军官甲胄,手提一杆青龙偃月刀,骑着一头黝黑发亮的西域马。

苏卿说这老儿擅使六十八斤重的大铁锥,旧日在京西,凭着一对铁锥杀的吐蕃人丢盔卸甲,得了个“矮雷公”的美名,李茂却不大相信他能耍的起六十八斤重的大铁锥,就授意给他打造兵器的营造将陈兰改下斤两。陈兰听青墨说李茂对这老儿不大满意,一时会错了意,就指示工匠悄悄地把大铁锥的分量增加了二十斤,变成了八十八斤。

毛太公望了眼新打造的一对大铁锥,赤目圆瞪,一言不发。陈兰促狭地问他斤两是否合手,要不要再增添个一二十斤,这老儿勃然大怒道:“谁让你们弄这个大杀器给老子?老子如今是去剿匪,不是去杀吐蕃,这玩意好是好,就是杀性太重,一椎下去得有多少冤死的亡魂?嗯?你们须知他们跟寇边的吐蕃人不同,他们本是我大唐的子民,一时糊涂犯了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岂可赶尽杀绝?嗯?”骂完陈兰,老儿说:“给老子打一口青龙偃月刀,八斤就够了。”

青龙偃月刀在军中不算是稀罕物,但重量多在二三十斤,打一口重仅八斤,又能上阵杀敌的青龙偃月刀却是个技术活,营里的几位老工匠都不敢接,陈兰请示李茂后,特意从兖州请了一位匠人过来,花了六十贯钱才打成了一口重八斤八两的青龙偃月刀。

老儿看了甚是欢喜,当众耍了一趟,刀法笨拙,毫无章法可言,中途还闪了下腰。

李茂深恐他出师未捷身先死,就把他留作贴身卫士,又嘱咐青墨和摩岢神通务必用心照料他老人家,切莫一上战场就壮烈了。

天下马分作八等,曰青海马,西域马,草原马(突厥马),林中马(契丹马),河北马、淮西马、蜀马、南马(矮马)。

孤山镇装备的马匹绝大部分是河北马,只有少部分例外。李茂所乘的青海马是节度使李师古所赠,摩岢神通的突厥马是苏卿从洛阳带回来送给李茂的礼物,被李茂转赠给了摩岢神通。其余大将若要骑好马只得自己出资购买,作为一项福利,李茂规定凡官兵自己购置战马的,由军院补贴三分之一的费用,在这一举措的刺激下,清海军的战马暴增了两倍,达到九十八匹。

归芝生年纪虽大,身份却只是一名卫士,论制只能配坐河北马,他嫌河北马太次,死活不肯要,逼着苏卿花大价钱从徐州给他买了匹西域马才罢休。

李茂望了眼他手中那口造型古怪、重量轻的有些夸张的大刀,心里只剩苦笑了。

大军出征之日,李茂心里七上八下,他从未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种挥手千军万马出动的感觉,既让他兴奋又倍感紧张。

毛太公一眼就看穿了李茂心底的不自信,嘿然冷笑道:“怕个瓜嘛,上阵杀敌最简单不过了,只要你小子够种,俺保管你有胜无败。”青墨咳嗽了一声,道:“太公,你嘴巴尊重点,三军将士面前你让主将没面子,主将就要让你没脑袋。”

青墨对毛太公早就看不惯了,不过他挺怵这老小子,此番壮着胆子当面呵斥毛太公,心里却是直敲鼓,业已做好了挨打受骂的准备,孰料毛太公却是哈哈大笑,拱手抱拳向李茂赔礼道:“是俺失礼了,请将军恕罪。”老儿主动认错,这还是第一次,李茂忙道:“无妨。”

盘踞在孤山镇和郓州之间的成气候的匪盗有五处,分别是盘踞在成武县境内油达山上的朱麻子,濮州雷泽县境内叶硕渡的祝九和大小埔山的裴家兄弟,范县境内郭家庄的郭良和金猴关的李忠。其中金猴关的李忠原是军中卑将,因为缉捕盗贼不力,被上官责打,心怀不忿,这才夺了金猴关为寇。

李茂与诸将商议道:“李忠此人可以争取,将他稳住,即可牵制郭家庄,则五股贼寇已去其二,油达山的朱麻子是个杀猪匠,有勇无谋,宜出奇兵摸上山捆了他,叶硕渡、大小埔山都是硬仗,诸将要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

李茂说完,副使张琦出班来,黑着脸道:“宣主将令:前锋右十将殷著听令,命尔挑选三十名壮士,备齐刀弓绳索,今日出发,三内日捆朱麻子来见,违令及迟误者斩。”殷著出班应诺,接了令签。

殷著昔日在军院议事厅被李茂踢断了两根肋骨,一直在家养伤,没有机会参与尚何来的叛乱,事后他又悔又怕,以为李茂必不肯用他,准备随段赢崖去郓州做寓公,不想李茂并不计较以前的过节,而是亲自登门请他出山相助,并破格提拔他为右十将。殷著由一个子将而直接升任主将,感激涕零,他本是个直肠汉子,李茂如此待他,他便存了以死报效之心,此番出征,他主动请缨担当开路先锋。

“左营统军李昹听命,你部斜出中军东南四十里,与中军建构犄角之势,掩护后方辎重。遇敌以退敌为主,无令不得擅自追击。违令及迟误者斩!”

“右营主将陈万春听命,你部于今日午后未时前出高庄,经泥石河古道,向东北迂回,明日占领金庄,警戒叶硕渡方向。违令及迟误者斩!”

“营造将陈兰、水军薛老将听令,命你二人十八日前将指定粮草运送至指定地点与行营军料院交割。令及迟误者斩!“

李昹、陈万春、陈兰、薛老将等人皆出班领命。张琦宣布完李茂的部署,又有都虞侯李英昙重申奖惩,最后李茂发言总结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以民脂民膏供养尔等,目下就是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除害之时。我辈将士应当奋勇杀敌,上报君王长官赏拔之恩,下酬黎民百姓供养之情,效死疆场,马革裹尸。”又道:“我辈将士生于卑贱,不在疆场上觅功勋,何得封妻荫子,光耀门楣?与其一世碌碌无为,哪如趁此良机建一番功勋,干一番事业?今日你我同舟共济,共赴艰难,明日凯歌高唱,同享荣华富贵!”

升厅命将前,李茂已将各处望白探听到的军情综合分析后,向诸将吹了风,此番剿匪任务繁重,但难度并不算大,匪徒人数众多,却互不统属,多是乌合之众,只要官军意志坚定,稳扎稳打,取胜大有希望。

这番演说很有些鼓动性,诸将情绪高涨,散厅之后不待催促,便各自领命出营,这是李茂亲自主持的第一次军事会议,为此他足足筹备了三天。在策略部署上他深入地征求了参军郑孝章的意见,青墨说的不错,郑孝章的确有大将之才,虽然所言之物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却常能给李茂以有益的启发,李茂断定只要稍加磨练,郑孝章定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站在望楼上目送各军依次出营,李茂的心宁定了一些,从前期侦察情况来看,对手的实力并不强大,只要策略对口,稳步推进,取胜大有希望。李昹、陈万春、马和东、陈兰、张琦、夏纯、殷著这些人都是百战老将,指挥这种小规模战役还是可以胜任的,在具体的战斗部署上,李茂尽量尊重他的意见,不以自己是长官就横加干涉,不以自己读了几部兵书就乱指挥。而对李昹、陈万春这些老将来说,李茂肯放手让他们统军,心里虽倍感压力,却也有被赏识和信任的快感。

他们没有听从小人谗言,在背后搞李茂的小动作,李茂这是第一次统帅大军出征,这一点李师古是知道的,孤山镇的仗打的好不好,责任最终要李茂来承担,但以此手段算计李茂难免会是个两败俱伤的下场,打了败仗李茂固然要去郓州领罪,但节度使李师古又岂会重用一个连一群乌合之众都收拾不了将领?

李茂说的对现在他们同坐一条船,是同舟共济,还是内讧翻船,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第133章 旗开得胜

第一次军事会议结束后,李昹和陈万春对李茂的印象有了一些改变,当初他们以为李茂只是一个头脑灵活,善于巴结上司,敢做官会做官的官油子,这种人可以做高阶军官,却没有真实本领,干事不行,玩人却是把好手。但通过这次军事会议,二人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李茂或许对具体军事部署不太精通,但他对整体军事行动的把握却十分精确到位。

他比所有人都重视战前情报的收集,不仅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