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民国之烽烟 >

第23章

重生民国之烽烟-第23章

小说: 重生民国之烽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亩三分地的;当然也有真正的革命派,大多数是一些热血青年,但是谁又能去听他们的声音呢。

孙中山自己不是不想和北方打仗,但西方列强国家处处干涉,内部不平,军饷不足导致军心不稳之象已经很明显了,很多军人闹着要路费回家,一旦军队都没有了,还谈什么革命?

其实,这些还不是孙中山最担心的,他最担心的是最近市面上已经陆陆续续的商家拒绝接受光复票了,刚开始革命之时,是为了一时之计而不得不发放光复票,但到现在zhèngfǔ都建立了,仍然无法兑现不说,却依旧在不停的滥发光复票,许许多多的军人也开始拒绝光复票作为军饷,商家拒收。

孙中山在美国一段时间,研究过美国的历史,他知道这意味这什么,这意味着zhèngfǔ信用的丧失,一旦zhèngfǔ信用完全丧失,这个zhèngfǔ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他想用尽一切办法遏制这种局面,但是处处却受到牵制……

就在这时候,外面的大门传来一声轻响,黄芸苏看到外面有人报告,赶紧出去,原来是陆军部部长黄兴来了!

黄芸苏又走回孙中山旁边小声的说道:“总统,黄部长来了。”

孙中山这才回过神来:“克强来了?赶紧进来吧。”自己又站起来迎着黄兴把他迎进来。

黄兴和孙中山相对而坐,在客厅的茶几两边,孙中山首先开口问道:“克强,可是陆军部里有什么事情要说?”

黄兴脸sè复杂的看了孙中山憔悴的脸sè,声音低沉的说道:“上海谈判结束了。”

“那文爵回来没有?谈的怎么样?”孙中山听到这消息顿时来了jīng神。

“没谈出什么结果来,北方提出来的要求太过分了,我们南方没办法接受。至于文爵兄,他已经尽力了,但他说对不起总统的信任,只好自己留在了上海不愿意回来。”

接着黄兴又把自己刚刚得到的有关谈判的详细消息和北方提出来的要求对着孙中山讲了一遍,整个过程中,自从听到谈判失败的消息之后,孙中山整个人没有说一句话,静静的听着黄兴说话。直到黄兴说完,孙中山才叹了一口气说道:“国事维艰呀——”

黄兴沉默了一会之后,有点犹疑的说道:“总统,不知有些话当讲不当讲——”

孙中山说道:“咱们之间还客气什么?有什么话直说吧,这里也没有别人。”

“好,那我就说了,”黄兴开口道:“从这次谈判中我们看不到北方的一丁点诚意,既然到这种地步了,我们也不要总想着谈判了。刚开始我们首先提出谈判已经处在下风了,现在没法谈了,打一仗也未尝不可。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担心军费问题无法支撑这一仗,又要担心各国反应和打仗给百姓带来的伤痛,但你有没有想过,一旦现在北方提出来的这种苛刻的条件都答应下来,岂不是更让北方轻视,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一个新民国,我们现在把革命果实想让给一个我们自己都不清楚的人,如何对得起那些为革命抛去的头颅,洒出的热血?!”

黄兴是不赞同孙中山总是对袁世凯抱有幻想的,黄兴的陆军部长一职也是袁世凯要的,袁世凯要自封海陆空总司令,如何还会留一个陆军部长给革命派?

黄兴倒不是害怕自己失去袁世凯提出来要的陆军部长一职,实在是袁世凯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他根本不是一个革命同志,他的种种做法都难以让人放心,现在,黄兴只有对革命前途的担忧。

“我如何不知道这些,但真的只有战争才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不去打仗会少消耗多少中国的元气。”孙中山听到黄兴的话叹气道。

“袁世凯从刚开始谈判到现在,哪一点表明他会倾向革命,还不是处处夺权,真要是整个zhèngfǔ里面都是他的人,还怎么实现民国。总统,不打,我们何以实现mínzhǔ?不打,何以实现zìyóu?不打,何以实现民生?不打,何以实现驱除鞑虏?不打,何以彻底推翻封建统治?不打,何以建立一个新中国?!!!”黄兴看到孙中山仍是这样温温和和的样子,再也忍耐不住了,神情激愤的问着孙中山。

孙中山顿时有点哑然,抬头看着对面在这一刻有点陌生的好同志和好友,他知道对方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没有一点的私心,但是他从来没有看到这位好友像现在这样神情激动的样子,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这一刻,孙中山恍惚间想到了自己刚参加革命时的理想,革命过程中的艰辛,最后又想到了黄兴刚才的六问——

沉默了好一会之后,孙中山终于神sè坚定的站了起来,说出了黄兴期待已久的话:“好,那就打一场吧,也让北方看看我们革命党人的决心!你这六问说的对,就让北方看看我们不是怕他们!”

说完这一句话,孙中山自己都顿时感觉浑身轻松了起来。

第三十三章:战事将起

谈判失败的消息对于北方来说,尤其是对于袁世凯等人来说,他们并不认为有太大的什么关系,甚至心中有些暗喜。

袁世凯等人知道自己提出的条件是什么,能在谈判桌上得到虽然是最好,既然不能得到,索xìng展示一下自身的武力,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到头来,玩政治的,还不是靠手中的枪杆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真能不费一枪一弹的在谈判桌上所有要求得到满足,袁世凯还真会大吃一惊呢,至少现在看来,南方还是有些人有骨气的。

běijīng,袁宫保府邸。

杨度刚刚从上海回来,一刻不敢耽误就跑到袁府找到袁世凯复命,此时的北洋三杰段祺瑞,王士珍和冯国璋接到袁世凯的条子,一起来到了袁世凯这里,袁世凯这才让杨度把谈判经过说了一遍。

杨度自幼聪明,记忆力更是不错,把谈判经过,几乎事无巨细的都说了一遍,尤其是最后一场谈判。

当杨度说到南方军队要打到北方的话后,几人都忍不住面露嘲意,谁不知道现在南方自己的状况?要真是南方能把北洋打垮,直接推翻清廷,那还要谈判干什么,早先可是南方先要谈判的,北方可没有先提出来。

众人心中暗讽,难道还真把孙中山当成连国家总统都不要的圣人不成?还不是南方zhèngfǔ快要支持不住了,况且一直都是名为临时总统,颇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架势,孙中山岂能不察觉到南方自己内部的一些人中间的猫腻?

袁世凯几人把杨度所说的过程认真听了一遍,这个过程中,袁世凯都是在椅子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坐着,他本来身子就短胖,从后面看这一坐整个人几乎都被椅子遮住了,但是对于这个有点好笑的姿势,房间里的几人却没人敢笑。

“皙子刚刚说的话,你们也听到了,南方这次竟然要开打,还真是长本事了,聘卿,你有什么想法?”袁世凯对着坐着的王士珍说道。

王士珍赶紧把身子坐直:“大人,南方竟然要打,咱们也不怕,原先还对谈判抱些希望,只是想利用对方,达成我们自己的心愿罢了,但到了这时候,也只有把南方的那帮赤佬的气焰打下去才能好好的坐下来谈,我的意见是要么不打,既然要打了,就把他们彻底打怕了,才能镇住他们,省的到时候又是这事又是那事的,好不厌烦。”

袁世凯对着王士珍无声的笑了笑,说道:“聘卿说的好,就是要把他们打怕了才能好好谈——”那边冯国璋也点头表示同意王士珍的说法。

只有一边的段祺瑞和杨度没有说话。

袁世凯看了段祺瑞一眼,开口问道:“芝泉,你还有什么想法,说出来,这里又没有外人,放心的说吧。”

对于以战争促谈判的决定,段祺瑞很是支持的,但他最近了解了北洋财政之后,还是有些担心,虽说他xìng格蛮横粗暴,令人生畏,但并不代表他心不jīng明,要不然以前未发迹时也不能独自撑着三个幼年的弟妹的生活,更不能被袁世凯看重,从而转身成为外人畏惧的北洋之虎。

段祺瑞犹豫了一下,本不想扰了袁世凯的好心情,但这事也不得不说出来:“大人,这次狠打一仗是势在必行了,但我前两天看了一下咱们北洋现在的财政,想要支持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虽然还能够支持,但战争之后,我们可能就会进入财政紧缺的状态。”

袁世凯就是看中段祺瑞的这一点,有什么说什么,不该说的不说,但该说的也绝不藏着掖着。

不过这次,袁世凯听后却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旁边一直没机会说话的杨度,杨度受到袁世凯的示意,顿时有些欣喜的开口道:“段大人,你说的虽然是事实,但你还是没有想到另一点,我们次打仗可是为了清廷,不是为了自己,那朝廷能不付出一部分军队开拔费,要不然怎么都说不过去的,况且我们已经联系了各国公使,各国公使对我们也是支持的,到时候会对南京zhèngfǔ实行封锁,他们能撑多久?我们要是没有军费,他们岂不是更没有,看着吧,这场仗打不长,南方可比我们更打不起,他们都不怕,我们还怕什么?”

这句话对段祺瑞来说已经是很不客气了,暗指段祺瑞胆小怕事,这话谁听不出来?就连袁世凯都瞪了他一眼。

不过,段祺瑞却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对于杨度自己来说,所谓的北洋三杰,他自己内心里颇有点看不起的,总认为自己的才学在他们之上,却得不到重用,自己很是不平。

杨度也没注意到袁世凯的眼sè,认为这次是自己的一个机会,接着开口道:“袁大人,南方现在是骑虎难下,我们这次正好利用这次机会彻底把他们打下来,咱们现在把军队直接开到南方去,大人,机会难得呀——”

袁世凯等人听到这话,顿时目瞪口呆,打到南京?要是真能彻底扑灭革命还能弄到现在这个局面?革命党人还能建立临时zhèngfǔ?现在看起来南京临时zhèngfǔ出现困难,但要真是天真的以为能把革命彻底扑灭那真是玩笑开大了。

况且不说其他,就是真能把他们扑灭,袁世凯也不愿意干的,到时候打个两败俱伤,自己在清zhèngfǔ里面还能像表面这么吃香吗?今后又该如何利用南方实现自己的意图?

段祺瑞等人幸灾乐祸的看了杨度一眼,这个杨度才学是有的,但是什么事都太想当然了点。

袁世凯嘴角动了一动,看到杨度有还要继续说下去的意思,赶紧说道:“皙子,你刚回来也累了,赶紧回去休息两天,刚开始没想到这一点怪我,你先下去吧。”说完也不再理会杨度的表情。

杨度听到这话,怎么可能听不出袁世凯的意思?顿时大受打击,一声不吭的甩袖出去了。

待到杨度离开,袁世凯才对段祺瑞说道:“芝泉,刚刚皙子说的话你也别往心里去,他不了解你,我还能不知道你,这是为了我们北洋这个集体好。”

“怎么会生气呢,大人,我也知道杨度这也是为了北洋好,我们只是意见不一致,又不是其他的私事,皙子老弟也只是没有考虑那么多就是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生气的。”段祺瑞也不是简单的人,这样说既是表现了自己大度和凡事为公来取悦袁世凯,又能在这里给对方下个眼药,自己说对方考虑不周,袁大人难道不会想到杨度凡是不动脑子?这可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这就好,还是芝泉有气魄,能容他人呀。”袁世凯夸了对方一句,他也听出来段祺瑞话中的意思,如何不明白对方这事故意对自己说的。

不过对袁世凯来说,手下人有些矛盾是正常的,要是一点矛盾都没有,那样自己才担心呢。

袁世凯也只当没听到段祺瑞后面的一句话,当然,对于段祺瑞来说,也不在意袁世凯是否对杨度有看法,但只要袁世凯听懂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就行了,他可是知道袁世凯想要什么样的手下。

于是,众人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再提起杨度来,就当没发生之前的事一样。

接下来的时间里,袁世凯又和几人商谈起了出兵事宜,最终确定下来一个大概的方案,就是以江防军和安武军在前线先支持几天,摸摸对方的底细,然后在后方组织主要兵力,对南方实行大军压迫之势,在短时间内迅速的结束这场战役,彻底打出北方的威风来,迫使南方再次主动的回到谈判桌上来。

刚刚商议完这些事情,就听到下人说汤已经好了,段祺瑞几人识趣的告辞离开,袁世凯也颇有些倦sè的挥了挥手。

待走到门旁时,他们三人正好遇到下人端了一碗rǔ白sè的人nǎi进来,几人眉头皱了皱,然后又若无其事的离开这里。

南北之间战事一触即发之势,消息刚刚传出,袁世凯虽然没有在意,但对于铁良等一些顽固保皇派的人来说可是个好消息,对让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狗咬狗,恨不得大笑一场,巴不得战争越狠越好。

现在还在朝廷的,还有几人真心为满清卖命的?表面上说效忠朝廷,但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投靠了袁世凯,就连一些满清王爷都有出卖朝廷的,对于袁世凯,铁良这些人等恨不得对方马上去死,却现在不得不依靠着对方,这也是朝廷的无奈吧。

前一段时间,南北和谈之时,朝廷是一rì三惊,隆裕太后整天上朝在大殿上抱着小皇帝哭哭啼啼的想不到一个好办法,连带着他们这些人整天也提心吊胆的,就怕哪一天袁世凯带兵冲进宫里把他们给抓了,幸好南北开战了,暂时可以睡个安稳觉,就连今天隆裕太后上朝气sè都好多了,没有再像前一阵子哭哭啼啼的样子。

铁良刚刚下朝回到家里,坐在椅子上想着最近发生的事,心里暗暗的道:“现在可不能只是指望着袁世凯和南方两败俱伤,还要靠自己,现在抓住军队还是最重要的,手中有军队就是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太慌张。”想完这些,又起身向禁卫军军营走去。

现在整个běijīng城里,也就一个禁卫军是朝廷能控制了,里面都是八旗子弟,虽然战力不怎么样,但也是一个依靠。

为了这支清廷的最后一支军队,铁良等人可是下了老本,自己从朝廷内库子拿出一部分钱,又自己和一部分忠于清室的官员大臣掏了一部分钱,把整个禁卫军的武器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