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宝路天行 >

第233章

宝路天行-第233章

小说: 宝路天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敢情这小姑娘还兼着这个职啊,估计是跟导游一样,有定点的关系户,通过带客源抽佣来的,至于什么本家伯伯之类的,纯属于扯淡。

一般说来,除外游玩之人,对于这种行为,向来是深恶痛绝,并且避之如虎,摆明了要宰人的,还有谁会往上凑呢。

小姑娘见吴晨有些踌躇,大概也知道他在想什么,急忙解释道,她真是本地人,绝对不会忽悠人的,她本家伯伯的家就在山下,并不远。

吴晨倒也没有什么偏见,反正对于他而言,别人想用一些假货次货来蒙他,那是不可能,而且说真的,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左右下午没事,去看看也无妨,如果实在不济,再顺道去集市逛逛就是。

这么一想,吴晨便点了点头,只是奇怪她们这里上班环境这么宽松,居然还能中途翘班的,说走就走?听了小姑娘的解释,才知道她们老板也是当地人,对这些员工很是体恤,只要不妨碍正常工作,离开一会倒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回头得把离开的时间补回来就是。现在不是旺季,所以没什么问题,等会去打卡就行了。

“那成!”

人家小姑娘都说到这份上了,吴晨自然不能驳了人家面子,便说是等大牙他们下来,再一道过去好了。

过了一会王雨鸢也下来了,几个人左等右等,都过老大一会,大牙还没下来。吴晨便上楼去敲开他的房门,这货真躺床上,用手机跟许婧视频聊天呢,见吴晨进来,奇怪的问他道:“赶了一早上的路,下午不是要休息么?”

“休息什么呀!咱们时间紧,得空就出去看看!”吴晨毫不客气的把衣服丢给他,“赶紧的,我们在楼下等你。”

“这人就这样,打小就霸道。”大牙对着手机做了个无奈的动作,嘟着两片薄嘴唇,亲吻了一番屏幕,这才结束了跟许婧的视频,穿好衣服,下到一楼,跟吴晨他们会合,开着车子晃悠悠的来到山下。

小姑娘所谓的“本家伯伯”,那房子至少也得有上百年,用厚实的泥石砌成的外墙,木头顶梁铺着青瓦,也不知道多少年没有修缮了。坐落在山脚边上,跟集市中心还有一段距离,四周并不繁华,零落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户,看来这一片应该是原住民长久生活之地了。

“张伯伯!有客人来哩!”小姑娘喊着,看起来十分的稔熟,直接就从半开的屋门闯了进去。这倒是让吴晨心里放下一大半来,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混古玩行混久了,听到太多有关设套埋雷的故事,把自己也弄得疑神疑鬼起来!

几个人抬腿跟着小姑娘进了院门,里面是一个不大的黄土地面天井,四周有几间房子,柱子上挂满了各种竹编的农具,以及干农活用的犁头耙子等物件,在院子的一头随意的堆了许多的石头,有些上面还裹着黄泥。

“哎,来啦来啦。”一个半白短发的老头从房间里迎了出来,呵呵笑着将他们往里屋迎。等到大家都坐定之后,呼喊着老伴捧来了一坛子自己酿造的果子酒来招待大家。

“这是我们这里的特产,自家酿造的青梅酒,你们尝尝,不会上头的。”小姑娘边帮着摆碗倒酒便给他们介绍到,原来他们这里除了竹林,就是梅海,没到清明谷雨季节,满山青梅,家家户户都会备一些,用酒头浸泡之后,埋在地下一段时间,需要时候取出来饮用,却是爽口清凉,如果是在炎炎夏季,更是家家自备的绝好饮品。

听说是当地习俗,吴晨跟大牙也不好推脱,端起来喝了一口,入口甘甜,没有多少酒精的味道,却有几分像是果汁,而且冰凉爽口,甚能提神。

王雨鸢却是推脱女孩子,不习惯喝这些,只要了点清水,毕竟刚来人家的地头,左右没有个熟人,还是留点心眼吧。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于他们这些时代居住在玉岩山的人来说,除了农业劳作之外,还有不少的山货,自从鸡血石出名了之后,也靠上山采一些石头出来卖,不过现在的矿区基本都被承包了,所以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捡到好的石头了。

要知道,像这类玉石的开采,其实都差不多,刚开始的时候,大都是采集裸露在山体外的原石,等到这些都被采得差不多了,就只能用挖的了,到了现在这个年代,则是需要用炸药爆眼,再用手掘或机掘深挖,从里面采出深埋地下的鸡血石来。

这户人家看着是实诚人,不太像那种满嘴忽悠的家伙,但是吴晨听他们这么一说,心里凉了半截,想来这位老人家说的也是实情,都到了这个必须用钩机深挖的年代了,哪里是那么好找的,满山随便逛一逛便能捡到什么好料子!光看刚才院子里那些就知道了,真心是石头啊,跟鸡血石没有多大关系。

“张伯伯,您不是前几天挖到一块好料子么?就拿出来看看呗。”小姑娘终究是心气盛,见吴晨一脸黯然的样子,觉得落了面子,便帮着开口说道。

“呵呵,小丫头,就知道你惦记着!”老张笑呵呵的说道,满脸的骄傲,虽然现在是大机械时代,山上大都让外面的大公司给包了,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偶尔还是能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习跟祖辈留下来的经验,从山上采到一些品质不错的鸡血石的。

“您老还自己上山挖石头?”大牙见着老头怎么滴也有六十来岁了吧,虽然看着硬朗,但是上山挖矿这种体力活,年轻人都未必能够胜任。

“多年老习惯了,得空就到山上转转。”老张嘿嘿一笑,带着山农典型的腼腆跟憨厚。

“你们是不知道,张伯伯可是这一带有名的高手!打小便跟着老一辈上山,这山上每一沟每一壑,没有比他更熟的了!”

说完也不等张伯伯谦虚,便给他们说起了老张的前尘往事,还真的有不少的事迹,要不是山里人老实,早就大发了!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417章鸡血石

吴晨等人,喝着小酒,听着故事,倒也是其乐融融,到后来,吴晨心里闪念一动,如果这小姑娘不是在刻意吹嘘的话,回头倒是不妨让这老张头作为向导,带自己去山里面转转,说不定有什么发现呢!未必就不比在集市上闲逛要强些。

听到小姑娘讲述自己的英雄史,老张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不过脸上却还是有一种自得,“你们别听她瞎吹,呵呵,要不我把石头拿出来,你们看看?”

“行啊!那我们就见识见识老叔的宝贝!”大牙两碗酒下肚,周身舒坦,又听了半天故事,真想找点事做呢,浑然忘了自己连什么是鸡血石都不知道的事实。

老张让老伴陪着他们稍等片刻,自己走到另外一屋里,过了片刻,抱着一个大包裹就过来,“咚”的一声放在桌子上,占掉了一大半桌面。

解开来,里面却有大大小小好几块石头,最大的也就跟哈密瓜那般大小,最小的只有拳头般大,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这的确是零零散散挖来的,所以没有大件。

如果是在矿区深挖之下,鸡血石也有几百斤重的大件,甚至上千斤的原石都有,当然跟翡翠原料一样,那么大的一块不可能全都有鸡血,也只是在局部有,分割成若干细料之后,也差不多这么大。想老张这样独自山上挖石头,一是不可能挖得太深,遇到巨料的机会极少,二来也不好搬运回来,如果真有大料,早就轰动当地,还没出山就让人给收走了。

“大叔,您这也是鸡血石?没糊弄我们吧?”大牙等了半天,终于见到所谓的“好东西”,结果却是大失所望,除了两块上面略微有点铜钱大小的不规则绯红之外,其它的跟普通的石头,根本没什么区别嘛!

哪里有半点想象中红遍江山的那种感觉,虽然他不太懂鸡血石,但就这样,还不如在广府路边小摊上那些几百块钱,打磨得圆溜溜的摆件!就这,还敢号称是鸡血石之乡?是不是有点坠了昌化的名声?

老张一听,心里就有些郁闷,呆呆的看着他,这都是哪里来的生客,完全就不懂嘛,该不会今天是白忙活了吧!

“呵呵,老人家,能否让我仔细看看?”吴晨见老张有些失落,赶紧接话道,虽然他也是第一次鸡血石的原石,感觉跟印象中的成品差太多了,不过有了翡翠的经验,想来应该差不多的道理。

“行!你们看吧!”老张连连摇头道,诚然,鸡血石也有完全将鸡血流露在外的,不过,那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原石都是有石皮的,只不过有些石皮少一点,有些多点,就全包住了,很不幸,他这几块,几乎都是包了起来的,不过,根据他自己的经验,还有四邻好友的共同鉴定,这里面出血的可能性极高!

现在就看这几位够不够眼力了!

“木头,全靠你了!”大牙跟着看了一会,除了大小跟外部原色略微有点不同,他还是觉得这些就跟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鬼才分得出那些里面会出鸡血!

他倒也光棍,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干脆把这艰巨的任务直接推给了吴晨,自己坐边上,又倒了碗青梅酒,喝了起来。

“用不用找个高光灯筒?”王雨鸢同样看不出来什么,只是她毕竟比大牙混玉石市场的时间多了,想来都是大同小异。

“不用了,这里光线足够。”吴晨摇了摇头,鸡血石不是玉石,跟翡翠还不太一样,质地不以通透为标准,而是以浓腻为好,因此就算石皮不厚,高光手电也是穿透不过,作用寥寥。况且老张为人还算厚道,并没有带他们到阴暗的房间里去看,而是在这堂屋之中,光线充足,完全能够看清楚石头上面的纹路以及血丝的走向。

当然,就算看不清楚,其实也没关系,他又不是真的能够靠表皮的表现来断定里面的内容,现在将石头翻来覆去的,不外乎是做个样子而已。没翻检出一块来,总是偷偷用视线沁入到石头里面,快速的过了一遍!

作为鬼谷会的传人,各种重要的古玩玉石自然是必须深入学习的“课程”,田黄、鸡血、芙蓉,合称为“印石三宝”,那是印章杂项里面的重头戏,吴晨自然是下了苦功夫。

田黄就不用说了,号称“印石之王”,早在清代初期就被选作贡品进献宫廷,深得帝王赏识,乾隆帝祭天拜田黄,更使它身价百倍,地位无人能比,现在早就断产了,更显得珍贵。

吴晨第一次拜会刘老的时候,便是用的一块田黄“文山之印”做了见面礼,当然刘老也回了他不菲的“礼金”。

芙蓉石,其实也是寿山石,也有人称之为白寿山石,原色介于淡黄跟白嫩之间,凝结脂润、细腻纯净,以清白明莹、洁身自好的品格,被誉为“石中君子”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品玩起来最容易上“包浆”。它的异军突起,要归功于田黄石原料的枯竭,作为田黄的替代品,从而跻身于“印石三宝”之列。

而作为“印石之后”的鸡血石,以其艳丽明亮的色彩而著称,最顶级的鸡血石,是唯一能够跟田黄分庭抗礼的极品。

对于“印石之后”,吴晨没少下功夫,虽然对着的都是成品印章或者雕件,但是对于其鉴别特征,还是了如指掌的。

一理通,万里通。

吴晨之所以学习能力如此强悍,善于举一反三,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细说起来,这昌化鸡血石和缅甸翡翠,颇有相通之处,比如翡翠中的“色”,在鸡血石中,则称之为“血”,原理都是在地质变化之中,不同的离子沁入石料之中,产生了化学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不同色彩!

跟翡翠中由于铬离子渗入的浓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翠”一样,鸡血石中的“血”,由于辰砂的渗入程度,形成了鲜红、正红、深红、紫红等不同的等级,其形状则有块红、条红、星红、霞红等,并能达到鲜、凝、厚最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结或鸡血石斑布均衡为佳。

与翡翠的“种地”类似,鸡血石的“地”也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只是不像翡翠那样以“x种”来区分,而是分为冻地、软地、刚地和硬地四大类。

综合“血”跟“地”,鸡血石的等级基本可分为大红袍、玻璃冻、田黄冻、羊脂冻、牛角冻、朱砂冻、藕粉冻、五彩冻、桃红冻、豆青冻、玛瑙冻、木纹冻、鱼脑冻、鱼子冻、蛇皮冻、雪花冻等等。

全红或者解开六面全是血的,最为极品,其中红而通灵的鸡血石就被称为“大红袍”,其地位,跟翡翠中的帝王绿一般,是鸡血石中最为珍贵之物,少之又少,能否遇见,全靠机缘,却是强求不得的。

其余的,根据血量而分等级,血量少于百分之十者为一般的料子,少于百分之三十为中档料子,大于百分之三十者为高档,市面上常见的,大都是以上这些,有些奸商为了混淆视听,将含血量只有二三十的,都称为“大红袍”,以此抬高身价。

而像那大于百分之五十的珍品,甚至是带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极品,则几乎在市面上是见不到的,一经面世,便被达官贵人揽入手中,极少流通。

吴晨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着关于鸡血石的知识,一边摆布着手中的石料,异能不时的渗透进去,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几块石头,倒也有血,只是渗出的血色,分布得太散,而且略微显得暗沉,也就是所谓的色邪而不正,就算是取出来,也只能算是普通。

将几块略小的石头一一翻检之后,吴晨怕自己有所遗失,又统一的扫描了一遍,确定真的没有什么让他动心的,就算是血色最多的那一块,也只有略微一片淡红,论起价值来,还不如另外一块,虽然只有几条细细的血丝,但是色泽鲜红纯正。

吴晨失望的将这些石头放到了一边,直起腰来,稍微揉了一下眼睛,放松放松有点酸胀的眼部肌肉。

看来这些石头都是零散挖来的,并不在矿脉之上,因此虽然含有一定的辰砂,却是成分不多,略微有些遗憾。现在就剩下最大的这一块了,吴晨准备休息一下,再看。

“唉,大叔,您这酒不错啊!还有没有,卖一坛给我们带走呗!”

大牙见吴晨的样子,心里有了底,看来是没见到什么好玩意,不过一想喝了人家的酒,又叨烦了这许多,就这么空手而归,也不大好。

这种果酒清凉甘甜,又没有多少酒精度数,打上一些,放在车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