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宝路天行 >

第29章

宝路天行-第29章

小说: 宝路天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这两个分化两极的人物,成了他童年生涯里,最大的组成部分,太多的喜怒哀乐,自尊自卑等等情绪都由此二人引发。

可惜吴晨与大牙对黄晓琳的记忆,只停留在小学阶段。到了升初中那个夏天,黄晓琳便随父母去了土川市,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联系方便,土川市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就是最遥远的存在。开始还听说黄的父母赚了些钱,再往后就彻底没了消息,现在看她的衣着和坐骑,应该混得还不错。

他们却不知道,其实黄晓琳的父母早就成了一个传奇。这夫妻俩个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镇居民,后来在亲戚的鼓动下,跑去土川市开了一家小饭店,夫妻俩起早摸黑经营着小店,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经常听到一些他们完全不懂得新名词。

两人都是有心人,就对各种新事物留心了起来,后来听闻政府成立了一家新的银行叫土发展,公开发售,凭着对政府的盲信与小农民的狡猾,怕家里有点闲钱,乡下亲戚总开口来借,就不顾亲戚反对,跟风认购了一批。当年这些股份可是不能退股又不能还本、也没有市场转让,虽然有政府号召,但是发行很差,两公婆咬咬牙,又逐渐从他人手里收购了一些。

没曾想到,两年后土发展竟然开始分红,虽然不多,但是也让人看到了前景,于是又回老家卖了祖屋,借光了所有能借的钱,回了土川市,陆陆续续买入万科、金田等“老五股”,到了90年,随着鹏交所的成立跟股市的疯狂,夫妻俩的资产一路狂飙,已经成了百万富翁,又开始回乡收购身份证炒作权证,一路下来已经成了资深炒股人员,但是饭店仍然在经营着,只不过已经升级为酒家。

到了90年5月,国家开始对土川市调控,到12月土川市开始暴跌,开启以后两年多的漫漫熊途,但是黄家已经完成了蜕变,开始办起了公司,跟风对独联体做起了轻工业外贸,后来又涉入房地产,在华南一代站稳了脚跟,分别在港府跟广府注册了两家房地产公司,交互着享受外商跟本土企业两重优惠,发展壮大后,又先后涉足了其他实业投资,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一大巨头。

老两口唯一遗憾的就是膝下无子,只有黄晓琳一个女儿,这在朝商圈里极为少见。小时候把女儿当小公主疼爱着,后来见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个儿子来,就逐渐把女儿培养为接班人,在高中毕业后就送她到美帝主义留学了,读完研究生后,就回国进了父母的公司。

为了保护女儿,从高中后两口子基本就不带女儿出现在公众视野,黄晓琳回国后也是以应聘的方式,进入父母控股集团下面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行政专员,慢慢的通过轮岗,跑遍了公司的重要部门,当然职务也逐渐的提拨,现在已经成为江海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财务的副总裁。

老两口准备再等几年,女儿回到控股集团高层,准备接班的时候再公开其身份。虽然黄晓琳刻意低调,无奈变动频繁且提升快速,又一直没拍拖,其它同事也有很有谣传,特别是那些从名校毕业,自我感觉良好的同龄人,更是各种怪话都有,但没人想到她其实就是大老板唯一的女儿,控股集团未来的接班人。

今天是周末,黄晓琳早上起来,就随便到这附近,看看公司新开发的楼盘的销售情况,因为自己的平常开的那辆小mini认识的人多,就换了一辆车,结果刚才一走神就碰到这么一回事。

她不禁恶狠狠的盯着前面那辆脏兮兮的奥吉,想起小时候一些事情,这两个家伙长得不怎么样,却让人有种莫名的轻松,这种感觉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

“哼,等会一定要恶狠狠的宰他们一顿!”黄晓琳咬牙切齿的对自己说,谁让他们那么讨厌,撞了自己的车,还说了一堆自己的糗事!黄晓琳脸红红的看着两个人瞎闹,像看着外星人一样,这都什么人啊,十几二十年了吧,还这副德行。她顺着大牙的话语,就回忆起当年一些片段,那时候小,人也活泼,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班里男同学没少变着法子欺负她,其中就有这两个家伙,整天缠着让自己叫“哥”的。

不过欺负归欺负,别的同学要敢欺负自己,这两“哥”倒是出面帮了自己很多次,为此没少挨打。记得有一次,一群镇里的小混混堵在校门口,欺负女同学,自己刚出校门口就被围了起来,吓得当时就哭了,还是这俩一直跟在后面的“哥”挺身而出,结果自己是顺利跑了,这俩家伙却壮烈了,旷课了好几天,再来上课的时候还挺着两个猪头脸。

这一想,黄晓琳心里倒是生出些亲切来了。没想到这么多年没见,却在这里碰到了,倒不是他们变化太大,而是自己记忆中的两个黑乎乎,跟非洲难民一样的整天身上带泥巴的小孩,跟面前的这两个大小伙多少有些出入。

“嘿嘿,要不咱们先开走,到前面再说?”吴晨看红灯已经变成绿灯,后面的车子陆续绕过他们,其中不乏好事之徒,在经过的时候摇下车窗,竖着中指骂几声sb的。

“对对!要不到前面找个地方坐坐?”大牙也有些不好意思,搓着手看着黄晓琳,一副可怜巴巴的问道。

“行!你们带路,我跟着你们的车。”黄晓琳笑了笑,难得遇到两位“哥”,心情也是不错,车子的事在她眼中就是小事,被大牙这么一通闹,早抛脑后了。

三人各自上车,这下吴晨死活不让大牙开,自己抢了驾驶位,重新启动了车子,挂起故障灯,过了路口,缓缓的往前开去。

“去哪里好呢?这里我可不是太熟。啧啧,你还别说,这美女就是美女,三岁见老,极少有长歪的!”大牙一边四处张望,一边问吴晨。

虽说他也是在广府上了四年学,不过毕业后就流窜在三角地区其它城市,后来到了土川市工作。加上这几年广府在搞运动会建设,把路拆了建,建了拆,两边的民居又搞什么“加衣加帽”,说白了,就是屋在顶统一焊上个黄颜色的三角铁顶,外墙敲掉后统一贴上瓷砖,看着齐整了很多。

不过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些铁顶都是一层薄薄的铁皮,焊在屋顶成三角状,台风一来就能刮走一大批,那些新贴上的外墙砖据说凡是成年人都能随手掰一块下来,用手指捻成粉末,以至于有段时间稍一起风,市民都赶紧贴着墙跟走,高架上的往来车辆更是小心翼翼,也有些好事之徒整天在街上走着走着就客串一下武林高手,表演五指碎大砖。

“我也不太清楚,记得前面有个潮菜馆,不知道给迁走了没,先去看看吧。”吴晨随口答着,看了大牙一眼,脑子里乱糟糟的想着以前的事。

当年吴晨四年级随父母从农村迁到同东镇,同时转校到了同东中心小学,开学那天,懵懂的吴晨带着一丝乡下特有的胆怯自己去往学校,开全校大会的时候,校长操着半生不熟的朝山普通话在上面慷慨激扬,下面的同学大都在九月的阳光下不耐的搞起小动作。

吴晨晃眼四顾,没一个认识的,小小的心灵里有那么一丝孤单,两只脚就漫无目的的踢来踢去,不小心踢到前面的板凳,那板凳上面转过来一张脸,恶狠狠的瞪着他,吓了他一跳,那两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大门牙从此刻在他心里。

随后老实的吴晨再不敢乱动,只盯着脏兮兮的脚丫,坐在那里发呆,盼着大会结束,终于挨到周围响起稀疏的拍掌声,校长冗长的讲话结束了。吴晨一阵激动,以为可以散场了,不料还有学生代表讲话。

黄晓琳走上台上的时候,吴晨就彻底晕了,他从没想到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干净漂亮的女孩子。

从树缝中穿射而下的阳光,金闪闪的挂在黄晓琳的两条小辫子上,整个精致到极点的小脸蛋,就融进那片光辉里。这个镜头,在此后的岁月中,多次出现在吴晨的梦里,与黄条纹衫上,那两颗大牙相互辉映。

从此,这两个分化两极的人物,成了他童年生涯里,最大的组成部分,太多的喜怒哀乐,自尊自卑等等情绪都由此二人引发。

可惜吴晨与大牙对黄晓琳的记忆,只停留在小学阶段。到了升初中那个夏天,黄晓琳便随父母去了土川市,那时候可不像现在这样联系方便,土川市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就是最遥远的存在。开始还听说黄的父母赚了些钱,再往后就彻底没了消息,现在看她的衣着和坐骑,应该混得还不错。

他们却不知道,其实黄晓琳的父母早就成了一个传奇。这夫妻俩个原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镇居民,后来在亲戚的鼓动下,跑去土川市开了一家小饭店,夫妻俩起早摸黑经营着小店,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经常听到一些他们完全不懂得新名词。

两人都是有心人,就对各种新事物留心了起来,后来听闻政府成立了一家新的银行叫土发展,公开发售,凭着对政府的盲信与小农民的狡猾,怕家里有点闲钱,乡下亲戚总开口来借,就不顾亲戚反对,跟风认购了一批。当年这些股份可是不能退股又不能还本、也没有市场转让,虽然有政府号召,但是发行很差,两公婆咬咬牙,又逐渐从他人手里收购了一些。

没曾想到,两年后土发展竟然开始分红,虽然不多,但是也让人看到了前景,于是又回老家卖了祖屋,借光了所有能借的钱,回了土川市,陆陆续续买入万科、金田等“老五股”,到了90年,随着鹏交所的成立跟股市的疯狂,夫妻俩的资产一路狂飙,已经成了百万富翁,又开始回乡收购身份证炒作权证,一路下来已经成了资深炒股人员,但是饭店仍然在经营着,只不过已经升级为酒家。

到了90年5月,国家开始对土川市调控,到12月土川市开始暴跌,开启以后两年多的漫漫熊途,但是黄家已经完成了蜕变,开始办起了公司,跟风对独联体做起了轻工业外贸,后来又涉入房地产,在华南一代站稳了脚跟,分别在港府跟广府注册了两家房地产公司,交互着享受外商跟本土企业两重优惠,发展壮大后,又先后涉足了其他实业投资,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一大巨头。

老两口唯一遗憾的就是膝下无子,只有黄晓琳一个女儿,这在朝商圈里极为少见。小时候把女儿当小公主疼爱着,后来见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个儿子来,就逐渐把女儿培养为接班人,在高中毕业后就送她到美帝主义留学了,读完研究生后,就回国进了父母的公司。

为了保护女儿,从高中后两口子基本就不带女儿出现在公众视野,黄晓琳回国后也是以应聘的方式,进入父母控股集团下面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行政专员,慢慢的通过轮岗,跑遍了公司的重要部门,当然职务也逐渐的提拨,现在已经成为江海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财务的副总裁。

老两口准备再等几年,女儿回到控股集团高层,准备接班的时候再公开其身份。虽然黄晓琳刻意低调,无奈变动频繁且提升快速,又一直没拍拖,其它同事也有很有谣传,特别是那些从名校毕业,自我感觉良好的同龄人,更是各种怪话都有,但没人想到她其实就是大老板唯一的女儿,控股集团未来的接班人。

今天是周末,黄晓琳早上起来,就随便到这附近,看看公司新开发的楼盘的销售情况,因为自己的平常开的那辆小mini认识的人多,就换了一辆车,结果刚才一走神就碰到这么一回事。

她不禁恶狠狠的盯着前面那辆脏兮兮的奥吉,想起小时候一些事情,这两个家伙长得不怎么样,却让人有种莫名的轻松,这种感觉已经很多年没有过了。

“哼,等会一定要恶狠狠的宰他们一顿!”黄晓琳咬牙切齿的对自己说,谁让他们那么讨厌,撞了自己的车,还说了一堆自己的糗事!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31章过山乌

三人七拐八拐的来到一家叫做“潮福饭馆”的小店,小店开在一个小巷子里,远离大马路,临街两个店面,却没打通,每个店面摆上四、五台桌子,后面有一隔开的小包间,也仅能容下几个人。

店面的两边分别是一家房产中介和一家水果摊,现在正是饭点,人来人往的倒也热闹。

“老板,包间还有?”吴晨靠路边停了车,跳下车门就冲老板喊。

其实他一向不讲究,要是只有他跟大牙,别说包间,就是店里没位置了,弄张桌子支在门口树下都能应付,现在要请黄晓琳这个女生,虽不知道她现在是干什么的,但看她的装扮跟开的车,跟自己不是一个阶层啊,而且此趟又有道歉的意思在,怕她嫌这里脏乱,就直接问包间,至少看起来有诚意些。

“巧了,这上一波人刚走,空着呢。”老板腆着个大肚子,笑眯眯的迎过来,递给吴晨一支烟,见大牙走过来,也递了一根。

其实吴晨也就来过几次,跟老板彼此都叫不上名字。不过生意人最讲究混个眼熟,特别是这种地方家常小店,更是靠熟客存活着,因此老板显得特别热乎,在外人看来透着一股亲切。

“那行,帮我收拾好吧。”吴晨点上香烟,按着火机递过去,又凑过去帮老板也点上,吸了一口,扭头看了看黄晓琳。

黄晓琳挪了一会,才停好车走了过来,也不是她技术就多差,主要是这车太大,一时还有点不习惯,特别是这种偏僻的小巷里,还真不好停车。

“女朋友?漂亮啊!”胖老板一见黄晓琳,也是深深折服,对着吴晨就是一番挤眉弄眼。

“别瞎说,一个老同学。”吴晨胡乱应了一声,赶紧迎上去。他怕黄晓琳嫌这里环境不好,边带了她往里走,边小声解释道:“你别看这里小,却是正宗的朝山菜馆,原料都是每天从老家托车过来的,师傅也是在老家招过来的,很是地道!”

朝山老家的菜比广府的便宜了很多,海鲜也新鲜,重金属污染没有三角地区那么严重。很多人就让亲戚每天在老家买好菜或海鲜,然后托客运车捎上来。

这传统向来已久,不说这样的小馆子或者在工地负责煮饭的工友,就是那家人想吃新鲜的海鲜也是如此。吴晨就认识一个做生意的老乡,媳妇怀了孕,婆婆从老家上来照顾她,找遍整个农贸市场也没发现黄鳍鲷,就托卖水产的老板每天帮她从老家捎两条,这鱼全无腥味,鲜甜异常,营养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