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宝路天行 >

第84章

宝路天行-第84章

小说: 宝路天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牙一听就傻眼了,给乡下舅舅家打了电话,果然父母都在,这才放下心来。

两人一路上都没怎么吃饭,只在服务区吃了点面包之类的,现在饥肠辘辘的,只好回到县城,先到学校接上杜钦,找了个小馆子,胡乱吃了一顿。

杜钦自然是埋怨了一通,说回来都没事先通知一下,又询问了吴晨的身体,之前在电话里也是询问过的,现在当面见了才放下心来。

最后聊起他们镇最近的械斗,感叹这朗朗乾坤,闹到这地步,真是匪夷所思。在这个网络时代,竟然也不见网络达人发个微博什么的,更是不可思议。

吃完饭,见他们要回去,杜钦一开始不放心,说是现在白*粉仔太多,四处劫掠,这夜黑风高的,他们又开的是外地车,很不安全,还是在学校呆一夜,明天再回。

吴晨却是担心家里情况,无论如何都要回去,最后他开着车先把大牙送回家里,再开车往自己的村子赶。

乡下空气就是好,月明星稀的,通往村里的小道,狭小而蜿蜒,还好吴晨算是熟悉的,慢慢的开着,绕过整个村子,从外围的乡路往家里开去。

吴晨小时候,也是在村里长大的,虽然很多年没有回来,一踏入这片土地,感觉还是特别的熟悉跟踏实,什么叫故乡?或许,就是这种莫名的安全感跟归属感!

他们家在村里,还有两处房子,一处是家里的祖宅,位于村里的老寨里,现在主要用来供奉祖宗头像,逢年过节祭拜的时候,才会回来。

另外一处,在村子老学校的后面,这里属于村子的外围了,是在他小的时候建的,搬去镇里之前,他们家就住在那里,吴晨估计父母这次回来,应该还是会住到那边,就直接开车绕着村子的外围走。

他们村是典型的福南建筑,整个村子分为三个大圆寨子,这种建筑群,最初主要是防匪跟械斗,后来这些寨子逐渐荒废,村人又在外面零散着建了些新屋。

行走在乡间小道上,远远的,就能见到家里的灯是亮的,乡村的夜晚,不似都市那般处处明亮,在四周的黑暗静谧中,远远的一盏灯火,就让人格外温暖。

吴晨在门口的土场停好车子,刚下车,就见到父亲站在门口张望,忙叫了一声“爸”,他们这处房子虽然老旧,但是占地可不小,门口土场中间的古井边上,有一颗老龙眼树,上面拉了一盏灯泡,夏夜常在此地喝茶聊天。

吴晨的父亲,是听到狗叫声出来的,见一辆小车,大半夜的开到自己的家门口,正在奇怪,就见下来的是自己的儿子,高兴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却只矜持的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转身进了门,很淡定的跟吴妈说是儿子回来了。

吴晨的老妈正跟吴晨的舅舅舅母在喝茶,边看电视,边瞎聊着村里的琐事,听吴父这么一说,赶紧穿上拖鞋走了出来,果然见儿子正从车后备箱里往外拿东西,就急忙走过来帮忙。

她心里高兴,嘴里却偏偏埋怨道,这怎么的,就大半夜回来,事先也不先说一声!这么晚了,吃过饭了没有?又埋怨吴爸爸也不知道帮儿子拿东西,装什么威严啊!

吴晨笑呵呵的听着妈妈的唠叨,偶尔解释一下。母子拿了东西,就见舅舅舅母都笑呵呵的站在门口,一个四五岁大的小丫头,正躲在舅妈的身后,偷偷探出头来,好奇的看着吴晨。吴晨赶紧上前喊了一声舅舅舅妈。

“哎,小晨回来了!”舅舅笑眯眯的应了一声,他是老小,跟吴晨的妈妈年岁差得大,比吴晨也就大个十几岁,“小丫头,快叫哥!这就是在省机关工作的表哥!”

吴晨苦笑了一声,看得出来,舅舅还是很在乎他在省府工作这个身份的,想想自己都有好些年没回到乡下了,工作后没有了寒暑假,就算过年回家,那么几天也是在镇里,自觉混得不太好,这亲戚家跑得也就不勤快,实在心里有点愧疚。

几年前回老家的时候,舅舅家里还只有一个男孩子,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了个小丫头,还长得这么大了。

吴爸跟舅舅在老妈的唠叨声中,慢悠悠的帮吴晨把东西拎回屋里。忙乱了一阵后,一家人终于重新坐了下来,吴晨见小丫头有点怕生,就拿出一堆零食给她,逗着她玩儿。又见老妈张罗着要去煮饭,就说了一声自己刚吃完的,坐了下来,掏出烟来,先给父亲跟舅舅敬了烟。

吴妈在娘家是老大,吴晨出生的时候,舅舅阿姨们都还没有结婚,很是疼爱他这个侄子,甚至比自己的爸妈都要宠着他,吴晨心里跟这些长辈,其实还是很亲热的,虽然多年没有探望,也是因为自己越发的懒散,而且对境遇也有些不满,自觉有点愧对父老乡亲。

舅舅也不客气,大咧咧的拿了吴晨的烟,这小子打走路开始,就跟着自己屁股后面混,虽然现在做了省里的“官”,可自己正经是他母舅哩!

老话说得好,“天上雷公,地下母舅”!在他们这一带,母舅的权威是极大的,结婚、分家等重大家庭事务,都得是母舅挑头,那是要坐主位的!

“对了,怎么回来了?不用上班啊?”吴妈忙完也坐了下来,这才想起问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吴爸也是一眼狐疑的望着儿子,这个时候,非年非节的,怎么就突然回来了呢?他们搬回来的事,怕吴晨担心,可没告诉他!

“辞职了。”吴晨尽量用淡淡的语气说道,但还是在几个人里面炸开了锅,纷纷质问是怎么回事,就连正在提水冲茶的吴爸,也是放下茶壶,有点惊讶的看着儿子。

“怎么回事?!”吴妈有点不知所措,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吴晨性格虽然倔强,却不是惹是生非的主,这无拉拉的突然说辞职,不定是摊上什么事了,她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是儿子自己主动辞职的。

吴晨苦笑了一声,这个情景他早有预计,在他们这个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地方,官本位思维远比其它地方要严重得多,自己不也是深受影响,否则当时辞职的时候,也不会一拖再拖。

没办法,他只好按照事先编好的话,慢慢的跟长辈们解释,为了缓冲这种震撼,自然不免需要自吹自擂一番,只说自己跟大牙合伙做生意,赚了好几千万,所以干脆出来单干了。

这番信口开河也是有道理的,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无论如何先把他们唬住才是正道,有了这个基础,后面就好说话了。

当然,扯蛋也要有证据,门口那辆大牙的s350,就是很好的佐证,当吴爸吴妈几个人听他说,就那辆车子都要值一百多万,咋了咋舌,都不再说话,显然是要消化一阵子。

“晨啊——,这个,咱们可没做什么犯法的事吧?”沉默了一会,吴妈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吴晨的收入她是知道的,这个孩子在乡里人看来风光,其实苦着呢!这一下子就赚了这么多钱?就是那些搞走私的,也都没有这么快吧?她心里有了担忧,在座的都是血亲,也就没有顾忌,还是问了出来。

“扑哧——”吴晨笑了出来,早就知道老妈会担心这个,“妈,你想到哪里去!这都是我跟大牙做玉石生意赚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钱,是买卖古玩赚的。”

“玉石生意?”吴妈还是不懂,什么石头这么值钱,这不是抢钱么!

“我知道!临近县那个阳美村知道不?他们就是做玉石生意的!听说这几年都发了,家家户户都家产过亿呢!”吴舅突然插话道,对于吴晨的话,他多少是信了,自己的外甥,多机灵一个人,干什么都不会孬的!

“这么厉害?”吴妈看了弟弟一眼,见他一副笃定的样子,心里信了几分,自己这个弟弟,从小就是有名的混小子,各种信息,比她这个农村妇女要通达多了。

“这生意稳当么?好好的工作,说辞了就辞了?”吴爸抽了几口闷烟,除了担心,还有些不满,这么大的事,儿子都不事先跟自己商量一下!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比在政府里工作来得稳当,虽说现在是赚了钱,可往后日子还长着呢!这省府的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有的,国家养一辈子哩!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121章家人相聚

“大哥!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吴舅照着老家的规矩叫了一声,在他们这里管“姐夫”叫做“哥”,吴晨他爸爸是大姐夫,所以一向称之为大哥。

“眼界要放宽一点嘛!你看啊,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不也很多政府的官下海了?那都是有本事的!现在还不是都发了!你就放心吧,小晨干啥都不会吃亏的!”

吴晨听得一阵无语,舅舅对自己的信心也太足了吧,都说“母舅疼外甥”,这话一点都没错啊!刚刚舅舅貌似还为自己的“官员”身份无比自豪,这转眼间,口气都变了,这立场得有多么的不坚定啊!

“那也不能瞎折腾!这么大的事……”吴爸还是有些不甘心,吐了一口浓烟,板着脸呢。

“行啦,甭管他,他这是怪小晨没跟他商量呢!”吴妈一下就兜出了他的老底,几十年夫妻,谁不知道谁啊。

“咳咳——”吴爸还一脸正经的,被吴妈这话呛到了,咳嗽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时代是不一样了。反正能赚钱,比什么都强!”吴妈明显是被自己的弟弟给说服了,想一想也是,有这身家,不比在机关里苦挨着强?小晨这几年,可一点都不风光!

“对了,晨啊,你刚才说到买卖古玩?上次电话里不是跟你说了,你二姨家又挖到一些铜钱,我帮你挑了两个好的留着了。你等会,我这就给你拿去!!”吴妈这一茬跳过了过去,马上就想起,家里还藏着的两个宝贝呢,转身到房间里,就翻检了出来。

“好了,爸,放心吧,我不会乱来的!”吴晨看着老妈的背影,知道自己的难关已经过了,他见老爸还有点犹豫,就笑吟吟的给他跟舅舅散了烟,又提壶冲茶,安抚下老爸被蹂lin的心。

吴爸本来就不善言辞,现在见他们纷纷掉转立场,倒是一个比一个积极,也就不再说什么,抽着闷烟,继续装高深去了,儿子大了,老婆子的嘴巴也不饶人,低调是福啊!

“对了,舅舅,大弟呢?”吴晨安抚了一下老父亲,趁机问了下舅舅,舅舅还有个大儿子,比这小丫头得大个八九岁,现在已经差不多快成人了吧。

“唉,别提了!咱这一村的风水,都让你们家给拔光了,你看看,除了你,还有谁会读书的?你大弟这初中还没毕业呢!去年底就不念了,跟人跑去打工,也不知道能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提到儿子,舅舅也是一脸愁苦,抽着烟,长吁短叹起来。

“这孩子!打小我就没少骂他!要是有你一半就好了!”舅妈也插话进来。

吴晨苦笑了一下,最怕被人当作标杆,他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不过舅妈这话说的有意思,要照她这个要求,大弟还真达标了呢。吴晨自己也就是个硕士,那时候没有幼儿园,前后也就读了十八年光景的书,大弟要初中毕业,也算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了,这不就差不过到了一半。

村里人向来看重读书,家家小孩皆自小启蒙入学,不过能坚持到高中毕业的,却是寥寥无几,差不多初中毕业,就跑出去打工了。

人人如此,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吴晨一时,也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正在踌躇间,就见老妈快步走了出来,还顾不上坐下,就把手里攥着的两枚钱币,给了吴晨。

吴晨接过来,放在手心,就着灯光看了看,这两枚古币,倒是保存的还好,应该是被老妈仔细的清洗过,上面粘着的黄土杂质,基本都已经没有了,只有在笔画之间留有一些褐色锈斑。

“怎么样?!”吴妈一脸兴奋的看着吴晨,她分不出什么是宝,什么不是宝,不过儿子在行啊,这不都挣了不少钱呢!

“呵呵,妈,你可能要失望了。这都只是常见的铜钱。”吴晨见老妈那副样子,有点啼笑皆非,只好斟酌着说道,“这一枚呢,是咸丰重宝折十背星月钱,你看这里还写着‘当五十’,楷书款的,就是说可以当五十文钱用,你先别高兴,不是当五十就贵,这种很常见,现在市面上,也就几十块钱吧。”

“就几十块?你可别瞎说,怎么说这也是古钱呢!”吴妈一脸的不可思议,虽然儿子说了一大堆自己听不懂的,不过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这个就不好解释了,吴晨硬着头皮,拿起另外一枚说道:“这个就更不值钱,是政和通宝小平光背,篆书款,上次我在市场看到过,对方开价两元……”

“你看的那个是不是假的啊,两块钱还买不了几根葱呢!!”吴妈顿时有些忿忿不平了,两块钱,这不是欺负人么!就算假的也要这个成本价吧!

“主要是这种,实在太多了。”吴晨没办法,只好稍微跟他们讲了一下,并非古币都值钱,像这些大路货,经常一挖就是一大堆的,虽然两块钱,的确是便宜的离谱,不过市场就是如此,物以稀为贵么,满大街的石头都没人要,非要去挖那奇形怪状的。

“嗨,我还跟老二说了,要是值钱,回头杀猪,大吃一通呢!”吴妈一听,知道儿子说的是事情,脸就皱吧了起来。这事,还真有点没法跟他二姨说!

“呵呵,好歹也是挖出来的,不值钱就留着自己用呗!”吴舅看大姐那副样子,就劝了劝,话没说完,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劲,“不是,我说大姐,你哪里来的猪啊?”

“你这不是养着好几头么!”吴妈一句话就让小弟额头冒汗,这两个姐姐真牛,主意都打到自己头上了,也不见得跟自己说一声哇。难怪这阵子,家里那几头大白猪,日夜不宁的,烦躁着呢,敢情是知道自己被惦记上了啊。

吴晨也不管舅舅在那里纠结,这两枚铜钱虽然不值钱,但是保存很好,被老妈仔细清理过后,暗黄色的铜面柔和内敛,看着也舒服。

他自己留了一枚,准备回头弄个红绳子绑了,挂在车里后视镜上,出入保平安。

另外一枚则给了小丫头当挂件,小孩子阳气弱,用红绳子拴个古钱在身上,可以辟邪压惊、护身祛病。

古币通灵么,老家人信这个!

第一卷穷则思变第122章吊王之谜

这事也就算揭了过去,只有老妈还有点不甘心,吴晨好不容易才安抚完她,陡然想起,自己还欠着老妈一副手镯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