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王朝1566 >

第32章

大明王朝1566-第32章

小说: 大明王朝156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管事被四个兵护着,从淳安城北门那边驰来了。到了码头,管事下了马,立刻走上跳板,向沈一石走去。

管事走到他的身边,低声地禀道:“老爷,小的去证实了,臬司衙门抓的那个倭寇和通倭的人犯确实没有处决,现在都关在牢里。新来的那个海知县说是要等着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和臬司衙门重新审案。”

沈一石目光望着远处江面的流水:“那个海知县还说了什么?”

那管事:“小的没见着海知县,是淳安的县丞转告的,只说那个海知县会来见老爷……”

沈一石慢慢望向了他:“赈灾的粮应该今天就没了,他们也不急?”

那管事:“好像他们向本县的大户又借了三天的赈灾粮。”

沈一石沉吟了:“我倒真想会会这个海知县。”

那管事:“小的这就催他来?”

沈一石:“不用催。催,他也来不了。”

那管事一愣。

沈一石:“你带着几个人还到城里,在县衙看着,有什么事情立刻来禀告我。”

“是。”那管事立刻又向跳板走去。

“来人。”沈一石站了起来。

两个随从立刻趋了过来:“老爷。”

沈一石取下了头上的纱帽,一个随从连忙双手捧着接了过去。

“侍候更衣。”沈一石光着束发,向船舱走去。

两个随从,一个捧着纱帽,一个垂着手在后面跟了过去。从背影看,那件六品官服穿在老爷的身上确实让他不自在。既无平时葛麻布衣的厚重,也无一路来蝉翼丝绸的飘逸。

让沈一石说中了,海瑞眼下还离不开这里。两日前停了行刑,他便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等。等来的是什么结果他也不知道。郑泌昌何茂才会不会来?如果他们不来,蒋千户带来的是什么指令?都不知道。他唯一的希望是派往苏州送急报的那一路,倘若急报能送到胡宗宪手里,谭纶在他身边,一定会赶来。可苏州的路程比杭州远,况且胡宗宪是在途中,倘若错过,这路急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胡宗宪手中,能让谭纶知道。他来的时候只剩了一天的赈灾粮,逼着田有禄借了三天的赈灾粮,有了这些粮能挺四天。四天中买田的粮船肯定能到,剩下的一步棋便是借着这个冤狱,阻止他们买田。然后将买田的粮留住,以淳安县衙的名义借下来,再借给灾民,赶在六月和七月把秧插下去,到九月十月还能收一季稻谷。那时再让灾民还粮,土地兼并便会无疾而终。当然,这只是海瑞一厢的想法。自己这样做,上面注定不会同意。那就拼着自己坐牢杀头,这件事也会上通朝廷,朝局便会起变化。只要能改变朝廷改稻为桑的方略,也算完成了谭纶代上面那些人请自己出来的千斤之诺!

刚才突然听到粮船是打着织造局的牌子来买田,海瑞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转机来了!大明朝的规制,各地的藩王都有皇田,宫里也有供养皇上的皇庄,但从太祖高皇帝开始,便有定制,皇庄不得侵占民田。倘若宫里开支大了,户部照例要从国库拨款,所谓天子富有四海,在皇上来说家即是国,国即是家,从来不缺费用,哪有君父再去掠夺子民田地的道理。这样公然打着织造局的牌子也就是打着宫里的牌子来买田,显然违了祖制,犯了大忌。为什么这样,他不知道。但已经可以肯定,郑泌昌何茂才不敢来了,而且浙江各级衙门都会远远地避着,不敢来蹚这趟浑水,自己就可以以“玷污圣名”的名义将粮船全部扣下!眼下苦的就是自己手下没有人,也没有兵,不能够离开大牢半步。这些人犯如果被杀人灭口,局势便会急剧恶化。后果不堪设想。

又到上灯的时候了,昨天送饭的那两个差役来点灯了。两个人倒是给海瑞端来了一盏套着纱罩的蜡烛座灯,摆在案上。然后在通道去牢房路口的两边墙上挂上了两盏小油灯。点燃后,也就豆粒大的灯火,通道里反倒显得更黑。

“怎么只有两盏小灯?”海瑞突然发话了,“和昨天一样,每个牢房门口都点上大灯。”

一个差役:“太尊,牢房里的油都有定量。昨晚点的几盏大灯,油还是小的们从家里拿来的。”

“现在是几月?”海瑞问道。

差役:“回太尊,是六月。”

海瑞:“就算牢房的灯油有定量,不成今年的油都点完了?”

差役:“太尊有所不知,灯油都是每天定量去领。”

海瑞:“到哪里领?”

差役:“牢头那里领。”

海瑞:“是了,牢头怎么没来?”

差役:“回太尊,两天两夜了,他也累了。说是想去歇一觉。”

海瑞:“叫牢头来。”

差役:“是。”

王牢头与田有禄这时都在县衙的签押房里,听完从杭州赶来的蒋千户、徐千户说明叫他们参与杀人灭口的来意,脑子轰的一声便懵了,对望着,一声不则,僵在那里。

蒋千户徐千户对望了一眼,然后两双眼睛都紧紧地盯着二人。

过了好久,田有禄眼珠子动了,望向蒋徐二人:“对了。海知县已经派人通知了织造局的船,叫在下先去见他们。织造局的人还在等着我。我得立刻去。”说着也不等他们答应,便向门口走去。

蒋徐也不挡他,只望着他走向门边。

田有禄心里敲着鼓,脚到了门边便觉得走出了鬼门关,迈门槛时那一步跨得也就特别大。可前脚刚跨出去,后脚还在门内便定在那里。

两把刀在门口泛着光直对着他!两个兵对他低声吼道:“回去!”

这时,田有禄才发现,院子内外都站满了臬司衙门的兵。

“这、这怎么说?”田有禄声音发颤了,人却还是那个姿势跨在门槛上,不肯回去。

突然肩上又被人拍了一掌,田有禄一颤,急忙回头,跨出去那条腿也就收回来了。

“也是好几年的八品官了,怎么这么不经事?”是蒋千户站到了他的身后,面色倒是温和,目光却贼亮贼亮。

田有禄又颤了一下:“卑、卑职确实要去见织造局的人。”

蒋千户:“杀人灭口的事都告诉你了,你就想这样走出这条门槛?”

田有禄腿一软跪了下去:“二位将爷,卑职上有老下有小。不为别的,为了家人,我也不会把这个事说出去。再说动刀动枪的事,卑职手上无力也干不了……”

“啰唆!”徐千户怒了,“先在这张字据上把名字签了。”

田有禄赖在那里:“徐爷,卑职也就一个八品,这么大的事,有我不多,无我不少,你老就抬抬手,莫让我卷进去了。”

“你签不签!”徐千户一掌拍在桌上。

田有禄吓了一大跳。站在桌边的牢头也跟着吓了一大跳。

徐千户:“两个人都签。”

那牢头:“二位爷,小的不识字……”

蒋千户笑了:“每天到衙门里领钱领物谁帮你签的字?不肯签也行,那我们只有先在这里把你们两个做了。来人!”

两个兵举着刀进来了。

那牢头:“我签,我签……”说着拿起了桌上的笔,手却不停地打颤,便真像不识字的人那样换了个拿笔的姿势,将笔杆握在拳心,这才不太颤了,就这样在字据上写自己的名字,字却写得大了很多。

徐千户望向田有禄:“该你了。”

田有禄爬了起来,磨磨蹭蹭走到桌子边,从牢头手里接过笔,经常写字,他手倒不颤,只是两条腿有些不太听招呼,在下面抖着,身子便不停地晃。

蒋千户不耐烦了:“坐下吧。”

田有禄坐了下来,望着那张纸突然又觉得有了希望,便抬头望向徐蒋二人:“没、没空地方了……”

徐蒋向那张字据看去,原来下面的空白处都让牢头三个大大的名字写满了。二人不禁瞥向了那牢头。

那牢头低下了头:“小的说过,不太识字……”

蒋千户转望向田有禄:“把名字签在上面。”

田有禄:“没有签字签在上面的……”

“写!”徐千户又拍了一掌桌子。

田有禄只好在字据上方的空白处开始写自己的名字。

牢房通道里都添换了大灯,立刻便亮了许多。

田有禄在前,牢头在后,两人出现在值房门口,却依然停在那里,失神地望向坐在大案前的海瑞。

海瑞笔直地坐着,两眼微闭。

田有禄和牢头兀自不愿跨那道门槛,背后显然被什么戳了一下,两人身子都是一激灵,只好走了进来。四个兵也跟着他们走了进来。

海瑞睁开了眼,田有禄和牢头已经走到了大案前,四个兵也走进了值房,紧站在他们身后。

海瑞何等警觉,立刻从一干人的表情上看出了异样。

田有禄望着他,想笑,却笑不出来;那牢头只将头低着;四个兵眼睛都虚望着前方,无任何表情。

海瑞:“什么事?”

田有禄将眼低垂了下来:“堂、堂尊,织造局派人来催了。请、请堂尊立刻到码头上去。”

海瑞紧望着田有禄:“织造局的人在哪里?”

田有禄:“在、在码头边,船上。”

海瑞:“你不是说派人来催了吗?来催我的人在哪里。”

田有禄怔了一下:“在、在县衙里等着呢……”

海瑞:“既然是来催我的,为什么不带他们来见我?”

田有禄的脑子嗡的一声又乱了:“卑、卑职也不知道……堂尊,你老就莫问了。”

海瑞又望了一眼那牢头,那牢头虎头虎脑,只将头低着。

海瑞这时心里更明白了,不再问他们,目光倏地望向了他们身后的四个兵:“前天我就说了,这个牢里只许县衙的差役和牢卒进来,谁叫你们进来的!”

四个兵对望了一眼,没有接言。

“出去!”海瑞站了起来。

四个兵还是直直地站着,一动不动。

海瑞望向田有禄:“把徐千户叫来!”

田有禄只好回过头望着那四个兵:“你、你们出去吧……”

那四个兵也不敢不走了,对望了一眼,走了出去。

“姓海的没出来,你们怎么出来了!”徐千户站在牢房外院子里的黑暗处迎着四个兵。

一个士兵:“姓海的说,我们要不出来就将徐爷叫去。”

另一个士兵:“还说,要亲自见到织造局的人。”

“难缠!”蒋千户也站在黑暗处,这时接言了。

咣当一声,大门被关上了。

“怎么把门也关了?”蒋千户有些奇怪。

一个士兵:“怕是不让小的们再进去。”

蒋千户:“那你们都守到门边去,怎么办,听吩咐。”

四个士兵立刻又向牢房大门跑去。

黑暗处就剩下了徐蒋二人。

“这一回中丞大人何大人和我们算是都遇到个克星了。”蒋千户突然发出了恨声。

“干脆,放一把火闯进去,连他一起做了!”徐千户也十分恨恼。

“能杀他,也就不用费这么多手脚了。”蒋千户接道,“上面说了,他是裕王举荐的人,只有灭了人犯,把罪坐实在他身上,捅到朝廷才能堵裕王的嘴。改稻为桑也才能做圆了。”

徐千户:“他不出来,我们也不能干等着。”

蒋千户:“再等一下,看田有禄出来说什么。”

徐千户:“不能再等了!等到天亮,高翰文一到,可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蒋千户:“实在万不得已,到半夜再叫扮成倭寇的人杀进去!”

徐千户:“海瑞呢?”

蒋千户:“就留着他不杀,其他的都杀了。他不是不让我们的兵看护犯人吗?到时候我们都把兵带走。人犯被杀了,正是他的罪。”

按海瑞的命令关好大门,田有禄和牢头在海瑞的对面坐了下来。

“先说说你们两个家里的事吧。”说到这里,海瑞望向田有禄,“田县丞,你有三个儿子,每天督责他们做功课,还颇尽父职。”

田有禄没有抬头:“多承太尊夸奖。”

“你也值得夸奖吗!”海瑞提高了声调,“你的母亲过世了,只有一个老父,自己带着老婆和儿子住在县衙,却让老父一个人住在城南的茅屋里。是不是?”

田有禄声音低得像蚊子:“太尊指责的是。”

“还有你!更不像话!”海瑞的目光刀子般刺向王牢头,“从小由寡母带大,弟弟家贫,却让他一个人养着老母。小小的牢头,居然有老婆还养小妾,却不养母亲!”

王牢头心里吃惊,抬头望了一眼海瑞:“太尊真是明镜,这么快连小的们这些事都知道了……”

“我头上担着天大的干系。”海瑞目光炯炯,“从省里到淳安没有一个是帮我的。我得清楚了,到底是哪些人在扰乱王法,和朝廷作对。有一天朝廷问起来,我也有个说法。”

田有禄和王牢头本就心虚,听他这样一说,尽管地牢里阴凉,那汗还是止不住流了下来。

“其实,官做得再大,落到底也是居家过日子。没有人想往死路上走。”海瑞话锋一转,直刺二人的心,“我也有老母,今年就七十了。可我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你们的福气比我大。”

田有禄突然有了个感觉,原来觉得这个人是对头,现在倒觉得他或许是自己的救星,立刻有些激动:“堂尊,你老是星宿下凡,卑职哪儿能比……”

海瑞:“没那回事。只有一点我比你们好。我的家人都在福建。朝廷答应了我,我要是在淳安被人害了,会有人把她们接到北京去。”

田有禄望向了王牢头,王牢头也望向了他。

田有禄小声问道:“堂尊,听说你老是裕王举荐的人?”

海瑞:“这要紧吗?”

“当然要紧。”田有禄急忙接言,“满天下谁不知道裕王爷就是将来的皇上。”

王牢头也似乎跟上了田有禄的思路,目光也急切地望着海瑞。

海瑞知道他们心动了,抓住了时机,正颜问道:“你们想不想带着家人平平安安离开淳安?”

田有禄立刻站起来了,王牢头也跟着站起来了。

“堂尊救我!”田有禄跪了下去。

王牢头也跟着跪了下去:“你老是本县的太尊,是我们的天。只有你老能救我们了。”

海瑞:“我答应你们,听我的,一起过了这个难关,今后就没你们的事。”

四个臬司衙门的兵这时仍死死地把在大牢门外,看见牢门“吱呀”一声开了,田有禄走了出来。那几个兵立刻迎了上去。

田有禄低声地问道:“蒋爷和徐爷在哪里?”

一个兵:“在等你呢。”说着便引着田有禄走到了牢院左侧屋檐的暗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