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何处金屋可藏娇 >

第17章

何处金屋可藏娇-第17章

小说: 何处金屋可藏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缪赞了,这是我大汉工匠人人都会的本事,与小女子无干。”陈娇一听,心中就叫糟了。这样一座城池在这个时代来说,除了那些用石头造成的石头城之外,恐怕要数这种城池最坚固了,而且费时甚少,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是一项不得了的技术。眼前这位老人如果知道这种砖石目前还只有辽东城在用,那么恐怕,在掳走工匠之后,为了保守这个秘密,老者会把其余众人屠杀得一干二净。因而,她也只能如此说法,企图将事情缓上一缓。

“是吗?”老这显然对她说的话,半信半疑,不过他很快就露出了笑容,说道,“老夫对大汉朝这种高超技术甚有兴趣,对小姐是一见如故,希望小姐能够带上工匠们,随老夫到我朝鲜走一趟,以便朝夕请教啊。”

对着这种明面上的威胁性邀请,陈娇也只能苦笑,肉在砧板上,不去也不行啊。

“大人一片好意,小女子敢不从命?”陈娇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只是,有些小事情,小女子还要再处理一下,请大人稍候。”

老者在朝鲜也非普通人,并不怕陈娇会在这片刻之内做出什么事情,他略带着欣赏之意的看着这个知进退的蒙面女子离去。陈娇离去之后,他招来一直跟随在他身后的一个中年人,说道:“你派人严密监视这座城池,在我再下命令之前,不准任何人轻易离开。”

“是,老爷。”中年人恭敬的应道。

退入后室的陈娇立刻将庄昕和高利叫到了跟前,对他们一一吩咐。

“小姐,你要我从下水道潜出去找少爷来处理这件事,你自己却要到朝鲜去安他们的心?”庄昕对于陈娇的计划是积极反对的,“何需如此?凭我们的身手,要将您和小少爷以及高爷带出城并不是难事。”

“我们走了之后呢?”陈娇瞪了他一眼,“让这些城民成为朝鲜人的刀下鬼吗?既然如此,我当初带他们来这里做什么?你不用说这些了,反正听我的安排就是了。姐夫想来会有办法的。”

“还有你,高利,我走了之后,你一定要让剩下的城民们好好的留在城里,不要轻易出城,否则可能会有杀身之祸的。”陈娇又不放心的向高利交待。

“小姐放心吧,高某和朝鲜人打交道比小姐总要经验丰富些。属下会注意的。”高利点头应是,接着又附到陈娇耳边,说道“属下看这位老者身份不凡,恐怕是朝鲜贵族中一等一的。朝鲜目前有两位皇子,现任朝鲜王已老,目前其国内的朝臣和贵族都分为两派。这位老者总是要投靠其中一派的,小姐可以见机行事,利用另外一位皇子的势力脱身。”

陈娇没有回答她,但是高利看到陈娇的睫毛微动,便知道她已经听在了耳中。

将陈娇从辽东城硬生生带走的老者,的确不是普通人。他是朝鲜二皇子的师傅,崔吉,在朝鲜官居朝鲜相国之职。他的夫人出身匈奴,此次他随夫人归宁,路经此地才发现了辽东城的所在。这位老先生一直以来在朝鲜以老奸巨猾著称,他的治国观念很有点今天的小国外交的影子,认为在匈奴与汉朝之间应该两不得罪,从两国的征战中谋取对朝鲜有利的东西。

同时,他也反对朝鲜自立的说法,认为以朝鲜的实力不足以抵抗匈奴或者汉朝任何一方的攻击,应当在其中一者更加强盛是俯首称臣。所以,当陈娇说出辽东城属于汉朝时,他对于是否对付这座城池产生了犹豫,虽然不相信汉朝的城池都是如辽东城一般,但是却也不敢对此城池狠下毒手,就其原因正是害怕汉朝皇帝的报复。

总之,他对朝鲜的定位很明确,那就是朝鲜是一个强盛的地方势力,而不是一个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观点算得上是老成谋国之言,只可惜,朝鲜孤悬海外多年,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王朝来管理他们,数十年的自由自在使得很多人已经不愿意接受朝鲜只是一个地方势力这种观点了。自认为能够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这种思想,在朝鲜已经暗暗流传了甚久。所以,朝鲜国内才会因为皇位之争分裂为两派,就其根源,其实正是这种是否立国的思想在作祟。

陈娇随崔吉到达了朝鲜的都城王俭,被安置在崔吉的府中,之后,除了崔吉安排给她的侍女之外,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其他人了。陈娇不知道庄昕是否有听她的话,不知道崔吉是否真的对辽东城动手了。那种无助的感觉领她变得相当绝望和沮丧。此刻,她正在花园里摧残着崔家特意种植的各种花朵,发泄这种令人难受的感情。

“鲜花何辜,这位姑娘手下留情吧。”一个略带笑声的男声传入她的耳中,陈娇打从进入府中之后,第一次有人主动和她说话,立刻回头注视着来人。发现是个长得上算清秀的年轻男子,他正似笑非笑的瞅着自己,从他的衣着可以看出这是个出身不错的贵族。

“你是谁?”陈娇的眼睛从上打量到下,从下打量到上,确定这是个身份极高的家伙。

“在下卫左渠。”男子温和的笑了笑,向陈娇报上自己的名字,和陈娇前几日所见的崔吉的几个儿子不同,非常的彬彬有礼。

“卫公子如果是来找人的,那你进错地方了。这里是内园,只有女眷。”陈娇没什么心情搭理他,应付了两句便想离开。

“姑娘可是姓乔?”卫左渠笑吟吟的拦住陈娇的去路。

“我是姓乔。你有什么事?”陈娇向崔吉报姓名时,说的是李希交代的假名,乔敏。

“在下仰慕大汉文化已久,在此想要向姑娘请教。”卫左渠一脸渴望的看着陈娇,让她险些起鸡皮疙瘩。

“这么仰慕就自己去见识啊。”说起对这个时代的汉朝的了解,陈娇自己知道的可能还没有他多呢,和他聊这个不是自露马脚吗?这坚定了陈娇不理会这个人的决心。

“在下身份特殊,是不能够离开王俭的。所以只能向姑娘询问,请姑娘不吝赐教。”卫左渠的脾气很好,仍然是笑吟吟的。

“你该不会是崔大人的弟子吧?”陈娇在崔府也已经住了数日,从婢女的闲聊中也知道了崔吉的身份,当听到眼前的卫左渠说他身份特殊时,立刻想到了他就是崔吉的那位皇子徒弟。

“小可不才,正是崔先生的弟子。”卫左渠不是别人,正是近来朝鲜夺嫡斗争的焦点人物之一,二皇子凤麟君卫左渠。

第十六章 龙门变化人皆望

现任的朝鲜王卫蒙是朝鲜的开国国主卫满的儿子,大约64年前,在这位国主尚在襁褓中时,他那位从中原逃亡至朝鲜的身为燕国贵族的父亲,消灭了箕子朝鲜的第40代国王淮,取而代之成为朝鲜的新任统治者。之后,他们家族摆脱了逃亡者的身份,重新拥有了过往的荣耀与尊贵。卫满对于秦末的中原大战仍然心存余悸,因而在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之后并不主张重回故里。他选择了亲近汉朝的策略,向惠帝、高后上表,愿意永为外臣,在朝鲜这块天高皇帝远的小地方,过自己的日子。

31年前,卫满逝世,正当壮年的卫蒙继承了他的位置,此时的大汉朝正是汉文帝当政,政局平和,国力日益强大,而匈奴则出现了不世明君,冒顿单于。此时的汉朝对匈奴采用的是和亲策略,尽量避免和匈奴的冲突,两国尚算得上和睦。卫蒙虽然年轻气盛且野心勃勃,但是在这两大强大的邻邦的压制下,也只能采取两面交好,从中牟利的策略。每每乘着这两方不注意时,悄悄收服邻近的一些小国。

三十年过去了,冒顿单于早已经不在,汉朝也换过了三任皇帝,卫蒙这头蛰伏在东北角落里的猛虎,渐渐觉得属于他的时代到来了。更妙的是,卫蒙凭着自己观察发现,汉朝的这位新皇帝和他当年一样,野心勃勃。而这位汉朝新皇帝比他当年的处境却好上太多太多了,有大汉朝70年的休养生息积累下来的雄厚实力作凭借,卫蒙想不出刘彻还有隐忍匈奴的理由。两国之间,必有一战。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卫蒙虽然老了,但是精神却依旧不错,此刻他正在自己的王宫里,对着自己面前的年轻人述说着,“不,也许是两败俱伤。只要能够好好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卫家君临天下的时代很快就会来临的。”

跪坐在卫蒙面前的正是他的大儿子,朝鲜太子,龙祥君卫右渠。此刻他的眼睛闪烁着激动的神色,仿佛已经看到了父亲所描述的那一天。对于出身于中原的卫氏家族来说,没有什么事比回到故里更加重要。卫右渠自出生的那天起,就经常听到自己的祖母和他絮絮叨叨地说起中原的秀美山川,人土风情,他无时无刻不梦想着回去见识那从未见过的故乡。当年祖父不能做到的事情,卫右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当然,我们卫家绝对不会一直就这样留在这个蛮荒之地的。”卫右渠肯定地说道。

“不错,只要汉朝和匈奴两相对战,待到汉朝元气大伤,就是我们朝鲜挥兵南下之时。”卫蒙显然对于儿子的肯定语气很是满意。

“不过……”卫右渠的表情像是想到了件令他极其不愉快的事情。

“怎么了?”卫蒙看着难得看到儿子露出这种表情。

“二弟和崔相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们还是觉得应该维持原貌。”卫右渠吞吞吐吐地说道。

“崔吉,他老了。”卫蒙大手一挥,不满的说道,“我当初实在不应该将你二弟交给他教导,如今他连我这父亲的话也不听了。”

崔吉是卫蒙年少时的好友,他们曾经的非常意气相投。当年也是崔吉第一个向卫蒙提出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左右逢源的策略,当时他同意了这位好友的看法,但是如今,卫蒙认为形势已经不同了,而崔吉却固守原则,不肯同意卫蒙的看法,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裂痕,不复当初的默契了。同时,卫蒙也对自己的二儿子只肯听从崔吉的意见很是不满。卫右渠与卫左渠并非同母所生,卫右渠的母亲是朝鲜大族之女,是卫满当初亲自指给卫蒙的正妻,而卫左渠的母亲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婢女,并且在产下卫左渠之后就去世了。当初,卫蒙心怜这个刚出世就丧母的幼子,担心他会因为生母出身卑贱而受到兄长的欺负,便让自己的好友,朝鲜相国崔吉收其为徒,让他在朝中有个靠山。只是没想到,卫左渠因为自小在崔吉身边长大,在父亲和师傅意见分裂的情况下,竟然毫不犹豫的站到了师傅那边,甚至搬到崔府以表心迹。怎不叫卫蒙一提起他,就生气。

“是。不过,崔夫人乃是匈奴贵女。前阵子崔相随她归宁,不知道是否会对匈奴左庭说些什么?”卫右渠点了点头,对父亲的话表示赞同,接着说道。

“诶,崔吉虽然和为父略有不睦,不过他为人正直,绝对是朝鲜的一大忠臣,我儿不可胡思乱想。”卫蒙摇了摇头,否定了卫右渠的猜测。“我儿若无事,就先退下吧。为父有些疲累了。”

右渠虽然恭恭敬敬的行礼退下,但是他低着的脸上却闪过一丝不豫,只是卫蒙并未看到。

卫右渠比卫左渠年长数岁,早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府邸,所以他并没有在王宫中久留,而是马上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一进府中,立刻就有一个灰衣中年人走到他身边。这个中年人,正是卫右渠所倚重的左右手,徐应。

“龙祥君殿下,”徐应走到卫右渠身边,对他耳语道,“根据崔府的细作传来的消息,那边似乎有些不对劲。”

卫右渠眼中寒光一闪,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崔相从匈奴回来之后,带回了一位姑娘。之后就一直被关在府中,除了后院的几个婢女之外,不见外人。前几日开始,凤麟君殿下似乎日日到后院和那位姑娘相见。”

“不知名的姑娘。”卫右渠双手负背,来回踱了几步,说道,“难道是匈奴来的女子吗?崔相让二弟亲近她,莫非是想与之联姻?”

“殿下,是否要再详细查探这位姑娘的事情?”徐应看着卫右渠变幻不定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道。

“当然。父王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候。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卫右渠咬着牙,恶狠狠的说道,“虽然父王属意我继承他的位置,不过崔相随父王多年,实力不可小觑。越是这种时候,他的一举一动,我们越是要小心。你派人好好查查,那位姑娘的身世来历,一有消息马上向我禀报。”

“是,属下知道。”徐应点头称是,“还有,查探匈奴和汉朝之间的战争的探子已经回来,除了卫青斩首700人外,其余三路军马皆是惨败。”

“什么?连飞将军都败了?”卫右渠有些吃惊,“卫青是之前你提过的那位卫夫人的弟弟吗?”

“正是。他已经因此战之功得封关内侯。”徐应说道。他自投靠卫右渠以来,被指派负责情报方面的工作,对于汉朝、匈奴、朝鲜三方面的各大势力的情况都了若执掌,、。

“是吗?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啊。汉朝出了这样一位年轻的战将,想来将来在战场上,匈奴也讨不了便宜。嘿嘿,他们彼此的实力越强,以后对我们朝鲜就越有利。”卫右渠低低的笑道。

对于卫氏父子的野心现在的陈娇还一无所知,她只是每日被锁在崔府之中,极度无聊的过自己的日子。这一日本来也不例外,但是这一刻她却走在了朝鲜国都王俭城的大街上。陈娇带些古怪的看着前面走着的卫左渠,心想,这人到底是不是那个老谋深算的崔吉的徒弟啊,怎么我才几句话他就乖乖带我出来了。不过,也许是因为自己一个弱女子在崔吉和卫左渠眼中没有什么威胁,翻不出什么大浪来吧。

想不通自己为何可以轻易离开的崔府的陈娇最后决定不去想它,她左右看了看,第一次开始观察这座城池。经过几日与卫左渠的相处,陈娇对于现在的朝鲜已经不是那么的一无所知了,这个时代被称为朝鲜的王国和后世的朝鲜不是同一个概念。现在的朝鲜的范围包括后世的东北以及朝鲜半岛的一小部分,基本还是属于中国境内。它最早由商朝灭亡时的逃亡贵族箕子建立,史称箕子朝鲜。箕子朝鲜传国近两千年,于64年前被从中原逃亡而来的卫满灭国,建立了卫氏朝鲜。可以说,此时的朝鲜只是一个华人组建的地方政权,并不在外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