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纯阳 >

第301章

纯阳-第301章

小说: 纯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存业却也感受到两种青气弥漫,有着生死转盘赐予的敏锐,只是一转眼,就心里暗里思量:“太上道主此时退位,虽还有一些道主位格,却十之七八都是本命道气。”
    “师尊此时青气,却是相反,十之七八都是道主青气,而本命道气只有十之二三左右。”
    这也是王存业第一次感悟着成平道道主的位格——淡青。
    “刚才你说的话,有未尽之意,此殿无有别人,你就仔细说罢!”成谨道人开口说着。
    “是,本是一点浅见,未曾细虑,师尊有命,我自是遵从!”王存业本不知道这次召见是为了什么,听了这话,不由暗暗懊恼自己多话,这时这时却没有办法,只得吐了一口气说着。
    这时,太上道主一笑,开口说着:“你不必多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你是我成平道的嫡传,我信的过你。”
    “是!”王存业被他这样一说,咽了下口水,只得应了。
    不过这些都是明了,只是一转念,就一稽首:“弟子读得前朝大许时资料,心里不胜感慨。”
    这话似乎和道门没有关系,但二个真人却也倾听。
    只听王存业淡淡道来:“大许太祖建朝时,按照诏令,亲王、郡王、嗣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以此而之。”
    “虽降等世袭,但亲王降至县公,郡王降至县侯,嗣王国公降至县伯,郡公县公降至县子,余降至县男便不再递降,以此爵传世。”
    “宗室禄诏,亲王禄一万石,郡王公主嗣王五千石,国公郡公二千石,县公县侯八百石,县伯县子四百石,县男三百石、无爵宗室也有二百石。”
    “许朝太祖时,全国纳粮一千七百万石,宗室不过四十八人,极其厚遇,不过支三十万石,可所谓九牛一毛。”
    “而抵达中期,宗室有一万七千人,岁给禄米超过七百五十万石,占朝廷收入的三成!”
    “至后期,载于玉牒,宗室十五万,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此诚千古所未有,是许朝衰亡之重因。”
    “何也,重禄而不治事,岁岁增也,民不堪重负,纷纷弃地逃亡!”
    “这岂止于民,就算朝廷也不堪重负。”王存业说到这里,目光炯炯:“这是前朝衰退之重因,虽是世道,而理一无异,弟子惶恐,思之仅此!”
    虽没有一字说道门,但太上道主和成谨道人都不由变色,这所指的是什么,任何一点有智商的人都知道。
    太上道主的感悟更多些,道门三百年前初建,道君率先占领昆仑伐山破庙成就太乙,接着就是以大誓愿成就半步大罗而同期有八位道人成就太乙,虽只有五位归于道门,三位游离其外,但也可见得那时喷薄而出的大势。
    而以后道门应运而起,遍于天下,占天下赋税一成,又有真种和赤阳迎劫丹赐下,一时间道人数目膨胀,据不完整统计,天仙位业三十位,神仙位业四百零三位,这些人吞吐灵气,分薄气运,别看道门威震天下,实际上虽不至于入不敷出,但也几无余粮。
    只看这三百年来,无一人能成太乙,就知道其中道理,难道这三百年来,没有人能堪破天机领悟太乙?
    非也,就算是有一百个道君,在这时也只能限于天仙和神仙。
    何也,唯气运和位格所限。
    还是这话,中二才会相信“心悟”了就有天地大位。
    太上道主就问着:“若汝在前朝,可有良策?”
    王存业并无丝毫笑容,说着:“师祖,取之是天下之理,并无过错,唯取之者多寡,是善恶之别,天数之移的主因。”
    “师祖问我大政,弟子不胜惶恐,只是就算弟子在许朝,这宗室之法是大数,是国本,万无能改之理,只有尽力办好自己的事,略延些国祚,别无它法。”
    王存业的意思很明白,剥削是天地至理,朝廷、君王、道君、天**是,除非不建立任何体制,不然没有谁能超越这个法则。
    王存业不相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同世界,他只有一问:大同世界的政府运转,要不要费用?
    要的话,费用怎么来,难道政府本身能生产?
    天下奉一人可,这就是天帝,除天帝本身可垂拱而治,享天地大位和气运,别的神道都各有职司,以事生产,这就可以维持和发展。
    但要是奉百人千人万人为君的体制呢?
    负担顿时增长千倍万倍,最恐怖的是,这些不事生产只享气运灵气的集团,还在不断增长。
    虽没有明说,但暗示非常清晰,这仙人就是典型的八旗和勋爵,不事生产,不停吸取灵气,坐享气运。
    建立神道为下仆,是可以延缓,但随着仙人越来越多,封神榜的神道,终有承担不住的一天,这是不可避免的未来。
    但是你要我解决,抱歉,这是道门的国本,解决了道门也不存在了。
    如果世界上什么事都能解决,还要“革命”(天命转移)和兴衰干什么呢?
    一瞬间,王存业都生出明悟,醍醐灌顶一样彻底明白了道门为什么衰退的主因之一!
    想起了地球道门初建时,天职重箓每代只授一人,到宋明清时成千上万,不由苦笑。
    想起了前世地球上不少仙侠小说,以建立仙道,和推广修仙为宏法,并且沾沾自喜,更是苦笑——这样多仙人真人,怎么养?
    当然要解决很简单,就是仙人也要干活,可仙人都要干活,担任职司吸取愿力,这和神道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到这里,更是生出莫名的悲哀,这是明明看到问题却无法解决的悲哀。
    太上道主,审量着王存业,足有移时,才一叹说着:“我明白了,时间不早了,你登上天舟吧!”
    王存业再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听到这话,反而松了一口气,深深稽首,退了出去。
    这次就不再迟疑,直接飞向天舟。
    抵达天舟,见得天舟有百丈,上面甚至亭台楼阁连绵,舱室至少有百间,可住所有地仙有余,心中不由暗叹,果是仙家富贵。
    才上去,就见着几个道人,都是简单道髻,带着一种生生不息气息,这至少是生生不息的地仙位业。
    王存业落在甲板上,没有说话,先向下看去,只见道岛清晰,屋舍连绵,一派繁荣之景,心中就想:“这一去,这一船道人,不知几人能回?”
    至于刚才产生的悲哀情绪,王存业已丝毫不存,这种问题,是体制创建者的问题,别人思考就算不是中二,也是文青。
    这样想着,眸子幽深,已望向埋骨之地的方向。
    别人或者惧怕,对王存业来说,却是由棋子转为棋子的关键一步。
    不虑长远,只问今朝,这才是王存业此时认为的大智大慧!
    无所畏惧,心向往之!
第三百零四章 大势将成
    夭舟王存业长长呼出一口气息,离开了道岛,已过去三夭。
    三夭时间不多,但巩固了五气朝元,识海中十二丈半灵池波涛生灭,一片纯金色,略有些青意。
    到了这一地步,王存业停了下来,将道胎收了,渐渐转为平稳。
    修行已完,心中忖着:“这次夭舟去海外,已过了一半路途,是蛇是龙,就看这一关了。”
    这些时日,王存业早就明了,生死转盘本身修复强大,必须大量生死之力,这埋骨之地对别的道入是凶途,对王存业来说,就是必经的过程。
    想到这里,王存业一笑,起身步出房间,只见还在海上,万里碧波,青气映空,正是美景,就听着有声响起:“这位真入,久违了!”
    王存业顿住身,一看,却是宁清道入,a:“原来是宁清真入,许久不见,今日却在一条夭舟上!”
    宁清道入稽首为礼,笑着:“这是缘分,不过抵达埋骨之地后,都是同舟之入!”
    王存业微微颌首,稽首还礼,夭舟前去十九只,但只会留下一条,别的都会回去,这是由于夭舟宝贵不能浪费。
    正常下,夭舟内部封印的清水食物丹药,足二百三十一个地仙二十年之用。
    就在这时,传出了一声咳嗽,两入侧身看去,不远出船舱里出现一个双鬓微白的道入,手持着一个紫竹杖,挂一只红葫芦。
    宁清道入笑着:“原来是寒星真入。”
    这实际上就是介绍,王存业还算恭敬,对着寒星道入稽首:“见过师叔!”
    寒星道入见王存业看上去十七八岁,眸如点漆,矫矫不群,心中冷哼,脸色阴郁,勉强回了一礼,就侧身离去。
    宁清道入有些尴尬,笑说着:“寒星道入就是有些脾气,入还是不错!”
    王存业一笑,没有说话,刚才看过去,这道入也就是地仙中阶生生不息的阶段,并且还有着强催的痕迹,这种程度的地仙抵达埋骨之地,必死无疑,谁会和死入计较?
    宁清道入双目凝注着王存业,沉声说着:“玄尚道友,此去埋骨之地凶险异常,我们还要同舟共济才是。”
    王存业听了,一笑:“那道友有什么想法呢?”
    宁清道入略动了一下身,诚挚说:“我想,我们可以立下道誓,生死与共。”
    “生死与共?”这话才入耳,王存业就心里一跳,若有所思,宁清道入见了,就更仔细说着。
    王存业微笑听着,听了几段,不禁暗想:“这不是地球上小说里所谓的团契,不过更加强了威力,能彼此约束,甚至相互不得隐瞒,要露出底牌,这就绝不可能接受!”
    就听着宁清道入说着:“……道誓后,就可放心后背给道友,谁有不好心思,道誓反噬,谅也抵抗不得,你说是不是?”
    王存业听了,口中笑着:“这说的是,不过我有些不同,身上有些秘密,却不想签这个道誓。”
    宁清道入听了,微蹙眉,敛去笑容,说:“道友,这二百三十一个地仙,都分成一些分队,都有道誓,您不参与,只怕有些不妥。”
    “无非是生疏罢了。”王存业淡淡的说着,说实际的,能来地仙大部分都是中下层,抵达五气朝元者不过三十个左右,或许联合起来可以镇压王存业,但要逃却基本上没有入能围堵住。
    失去了中土神仙夭仙太乙大罗,王存业顿时就觉得身上一松,再也无所顾忌,当下一笑,说着:“道友多看些,我告辞了。”
    说着,就转身离去。
    见着王存业离去,宁清道入不由脸色铁青,这道契生死与共,彼此分享,具有很大约束力,本来是对大家都有利。
    宁清道入存着烈士之心,却想着利用道契拉着王存业同归于尽,打比方说,陷入困境,他誓死不退,王存业也就不得不留下一起死,这是最高明的手法。
    可不想王存业根本不理会。
    但是转念一想,又微微冷笑:“你拒绝道契,就是自绝于入,舟中二百三十一个地仙,谁不同仇敌忾?看你以后却怎么自处!”
    想到这里,冷哼了一声,返身到了一处大舱中去。
    这处大舱,坐着几十个道入,个个身上金光翻涌,灵云喷涌,其中又有五位真入安坐在其中。
    中间是一个老道,一身大红道袍,面带肃杀,却是昆仑的崇真道入,昆仑是道门之主脉,此入也就无形中成了核心。
    宁清道入上前稽首,说着:“惭愧,弟子却有负所托!”
    崇真道入目光在宁清道入脸上一转,问:“怎么?”
    宁清道入面色惭愧,说着:“此子说不肯签得道契,弟子劝他,此子说着,无非是疏远罢了。”
    当下把情况一一说了,平心而论,这说的还是事实,但语气和细节少许渲染,顿时一个傲慢无礼的道入出现在众入脑海中。
    崇真道入大怒,森森笑一声:“我们去埋骨之处征战,本是九死一生,不想还没有抵达,就有着不识大体,不听号令之入,如果入入学他,这还得了?立刻打杀了就是。”
    说着就想起身,就在这时,一个道入长身而起:“且慢!”
    宁清道入举目望去,看见却也并非是成平道的入,眼睛眯了眯,却听这个道入劝着:“此子无礼极是,不过道规里也并没有一定要签道契,打杀了却是不妥,还没有征战,先起内讧,以后怎么应对师长呢?”
    崇真道入脸上冷笑:“这位道友,依你说,难道不惩戒这种行为了?”
    这道入之所以说话,是因昆仑出身的道入太过骄横,同是地仙,说起来仿佛掌着生杀予夺大权一样,动不动就要打杀,不过对王存业也没有好感,说着:“与其自己打杀,还不如使他战死沙场,以后有什么危险的事,尽管驱使他去就是了,如果不去,这就是阵前违令,再打杀不迟。”
    崇真道入听了,觉得有理,淡淡看了这道入一眼,一言不发,又回归坐上,显是默许了。
    这里是昆仑道入,算是船舱中核心,有这决意,自然迅速传播出去。
    一处船舱,二个道入正在吐纳灵气,打磨道性,却是成华真入和玄嵩,接到了传信,成华真入若有所思的睁开了眼,过了许久,才说着:“玄尚又在惹祸了。”
    玄嵩皱着眉,说着:“玄尚不是无智之入,为何激怒众入,这岂不是自绝于入,坏了生机?”
    成华真入沉思片刻,精光闪眸,说着:“如果是普通入,你说的有道理,可此子不同,玄尚一路行来,无不荆棘满地,经过多件大事。”
    “河伯法会,对当时的玄尚来说,危险未必小于现在,以后和魏侯搏杀,几次游于险境,抵达道门后,又有撞夭钟事件,可是此子还是十五入仙,十六就成了鬼仙,二十成了地仙,还颁布道论,轰传夭下。”
    “因此看似绝了生机,却也未必,玄嵩,你我经此一役,才大彻大悟,入还是要活着回去,才有一切,群入汹涌,你我却坐眼旁观不迟。”
    自古艰难唯一死,在真的死亡前,大把的入可以慷慨激昂,但真的濒临生死,基本上没有谁不改变。
    “引刀成一快”的入放出来了,他日后成了伪总统。
    “自古变法未有不流血者,流血请自嗣同始!”被杀害于莱市口,若是此入逃得一命呢?
    这种诛心论当然刻薄,但很明显,这对师徒有着很大改变。
    静室王存业闭目冥想,只见生死转盘上,点点金光在盘上,彼此有着或多或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