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12章

永历大帝-第12章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自己,反倒被他利用自己来为山寨避祸便是明证。
    为此,朱骏郁闷了很久,他想不到一个小小山寨的长老便能自己玩弄在股掌之中,虽然对自己有利无害,但也难免让朱骏有些丧气,仅有的一些成就感犹如缅南晨曦时的浓雾,看似笼罩天地其势浩荡,太阳一出,便能轻易将它们驱散。
    朱骏歇息了一个时辰,便精神奕奕的领着从人与土伦一起查验山寨中的铁屑质量,山寨中的存量并不多,只是堪堪盛满了几十个箩筐,朱骏断定,这些铁屑应该是某个裸露的原矿表层开采的,其中的杂质较多,对朱骏的炼钢用处不大。
    朱骏随手将半把铁屑抛回箩筐,拍了拍手上沾染的铁屑灰对着土伦道:“这些铁屑我暂时没有用处,且将它放在山寨吧,什么时候想要时再说。”
    朱骏一边说一边可惜的摇了摇头,他这次来的目的原本是收购铁矿石的,虽然中间出了许多变数,也为他捞足了好处,但这时看到这些无用的铁屑,失望总是难免的。
    一旁的土伦也暗自着急,这些铁屑是山寨赠送给朱骏的,也算是还了朱骏为他们驱逐野象和送来粮食的人情,想不到白送人家还不接,想来这铁屑也是实在不堪入目了。
    朱骏回转身对土伦道:“土伦大哥,这些铁屑是从哪来的?”
    “就是那座山峰上,我们来时穿过的那个山涧处,离这里并不远。”
    朱骏点点头,继续问道:“那里还有这种矿石吗?”
    “有地。方圆几里到处都是。只是开采不易。族人们只能在表层剥下一些铁屑来。”
    朱骏心里已有了计较。铁矿地开采在这个时代难度极大。特别是相对于这些缅甸土人来说要想将这些坚硬地物质敲碎更是难如登天。倒是明朝地火药技术纯熟。早已开了利用火药来炸碎开采地先河。
    现今两个武器作坊已开始投入了运作。所耗费地钢料极多。而钢料生产地主要原材料便是生铁。有了这个铁矿想来足够作坊运转而不需要向外收购了。只是铁矿所处地位置险峻。运又成了麻烦。不过这是以后地问题。朱骏打算去看看这座矿山再说。
    “土伦大哥。这座铁矿对朱某至关重要。你带我去看看如何?”朱骏道。
    “好。我们现在就去。只有两个时辰地路程。我们正午就能到。”土伦一边说。一边已迈开了步子。
    二人到了后寨门。沐剑铭已带着神机营一齐聚集到了朱骏身边。朱骏虽然不喜欢每次出门都要前呼后拥。但他们也是担心自己地安全。若是不许他们跟随想必会让更多人担心。反正也是闲来无事。朱骏索性也不阻止。就当带着队伍踏青好了。
    这时天已大亮,山寨在经过长夜的寂静之后焕发了生机,雅安公主正骑着白马带着一队侍从在寨中的空地上练习马术,缅甸山峰险峻,许多道路往往凹凸不平,所以马匹并不是这里的主要代步工具,雅安公主倒是马术娴熟,轻灵的身子在马上犹如青燕一般,许多原本不能过的缝隙都能瞬间穿梭而过。她身后的一干侍从则小跑着跟上,不断的欢呼着助威。
    朱骏远远眺望,只觉得那帮侍从犹如脑残一般,人家好好的在骑马,你们跟着屁股后面屁颠屁颠的欢呼做什么?他突然心中一凛,缅甸这种山路崎岖的地方,这公主为什么偏偏要骑马?且马术如此娴熟,难道是防备什么?
    这时所有人已整装待发,朱骏正要下令开拔,只听到马蹄声越来越近,侧头望时便见雅安公主飞速的策马而来,犹如山崩地裂一般所冲向的目标竟是朱骏。
    “上箭,瞄准那白马。”一旁的沐剑铭已吓得一身冷汗,连忙大吼。
    卡嚓,一道整齐的搭弦声响起,百名弩手已架起手弩对准了目标。没曾想雅安公主突然勒紧马缰,白马前蹄一扬,马头一偏竟生生的将身子顿住。
    “好马术!”朱骏不由得赞叹了一声,他虽然不懂的骑马,但雅安公主这般的手法却是第一次瞧见,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喂,逃跑天子,你们要去哪里?”雅安仍旧蒙着面纱,似有恼怒的望了沐剑铭一眼,最后将目光落在朱骏身上。
    “回禀公主殿下,我带朱兄弟去后山转一转,那里有一处铁矿。”土伦不敢隐瞒,抢先答道。
    “铁矿是什么?”雅安公主满眼的疑窦,转而将目光放在了土伦身上。
    土伦道:“我们的刀剑就是铁矿打造的。”
    雅安公主已扬起了鞭子,见几十把手弩对准着自己这才硬生生的没有挥出:“土伦,你好大的胆子,既然铁矿可以铸造刀剑,你为什么带汉人去,难道嫌我们克伦族的刀剑够多不需要铸造了吗?”
    朱骏忍俊不禁的听着二人的谈话,心想这公主倒也横蛮到了极点,不过转念一想,她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过早少了父亲,身上背负着国仇家恨,又要面对那些觊觎她地位的部属也算是可怜,朱骏不由得转而同情起她来,甚至暗暗后悔昨天夜里为什么不答应土伦的请求,好好的保护这个少女。
    想到这里,朱骏不由得笑了笑,心道自己什么时候居然多愁善感起来了,别人怎么样和自己有什么关系,雅安公主的确值得同情,可是谁又能同情自己呢?自己身处如此敏感尴尬的地位,自保尚有问题,又如何去做这种同情心泛滥的事。
    朱骏愣神的功夫,土伦已抚胸垂头对着雅安公主道:“公主殿下,铁矿开采极难,且克伦族缺乏锻造刀剑的匠人,倒不如直接向商人购买值当。”
    雅安娇叱一声道:“他们汉人能开矿,我们土伦人为什么不能。”她一边说已如轻燕一般跃下了马,用马鞭拍了拍靴上的尘土道:“我也随你们去,我倒要看看,这铁矿如何难开采的。”
    “公主殿下,后山山路险峻,恐怕……”土伦开口要劝,却很快被雅安止住道:“你不必说了,克伦族崇敬山神,如何还会害怕高山。”
    她一面说,一面已迈开了步子,当先出了寨门,其余人无可奈何,个个紧随着她的脚步,只有沐剑铭一脸的不忿,凑到朱骏耳边道:“皇上,她只是下国的公主,竟如此蛮横无礼,须知东吁灭国之前还是我大明属国,她如此不将皇上瞧在眼里,要不要末将去教训教训她?”
    朱骏白了他一眼道:“你是个大男人,何必要和女人计较,随她去吧,我们探查铁矿要紧,有些时候不必为了些小事大动干戈,大局为重。”
    沐剑铭点了点头,护着朱骏身后是浩浩荡荡的神机营战士和百名雅安公主的侍从,一干人竟有五百之多,蜿蜒着向后山前进。
第一第三十四章:逆水行舟
    待进入山涧,土伦引着朱骏往里走了一段,眼前的景物豁然开朗起来,朱骏只看到这山涧的四壁上绽放着赤色的暗光,再往里走,周围的草木皆已稀疏,朱骏可以肯定,这地底显然也是铁矿,才使得植被渐少,他弯下腰,刨开表层的红泥,再往下刨便看到一层坚硬的暗红色矿物裸露出来。
    朱骏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道:“是赤铁矿。”他转过身,对土伦和雅安公主道:“这座矿脉也不知有多大规模,过些日子我会让人来开采,若克伦族的兄弟在山寨中无事,也可让他们来开矿,每月给五钱银子的工钱,有多少我要多少,山寨里的盐巴、棉布、铁具等必需品我也会让人每月低价售予你们。”
    朱骏顿了顿,深望了雅安一眼,继续道:“公主,想来你虽年幼,但对克伦族的情势有所了解,你是女流,各寨必不会服你的统治,若你不能寻变求强,早晚会有杀身之祸,今日朱某言尽于此,如何决断还是公主自己拿主意吧。”
    朱骏说的淡然平静,心里却是起伏不定,其实他口里虽说矿脉不知有多大规模,其实已猜测出这片铁矿规模宏大,自己的两个作坊日夜开工,就算是一百年也没有问题。单这些源源不断的生铁就能值十万以上的白银,只是运输方面有些难题,这一点朱骏心里已有了定计。
    安雅公主摸了摸四壁坚硬的铁质,不由得眉头紧蹙,铁矿坚硬无比,若只是用简单的工具开采想来是极难的了,至少克伦族就算举族开采恐怕也无济于事,倒是不知道这些汉人如何能够开采的。
    “朱兄弟的意思是,若是这片矿山能够让与朱兄弟,那么朱兄弟愿意与山寨同气连枝吗?”土伦别有深意的望了朱骏一眼。
    朱骏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矿山虽不是黑克伦山寨的,但这里与克伦族人极近,若是没有他们的支持,要想开采可就难了,可一旦与雅安公主栓在一起,难免将来会引火烧身,不管哪条路都有利有弊,倒让朱骏踟蹰起来。
    “同气连枝谈不上,大家互相帮衬帮衬便可。”朱骏还是淡淡回绝了土伦,为今之计,只有慢慢拖延才是上策,到时在静观其变,哪个对自己有利再决定自己的立场。
    土伦道:“朱兄弟既然主意已定,大哥也不强求了,大哥也不盼你到时倾囊相助,只求你将来看在大哥的面上帮衬一二。至于这矿山朱兄弟若要开采山寨定然会给些方便。只是有一条。”
    “土伦大哥请讲。”朱骏心里不由得一沉,只是觉得土伦与自己说话时再也没有了从前的语重心长,处处为自己着想,反而话中带了机锋,半遮半掩,彼此反倒生分了不少。
    “朱兄弟若是调一队上次驱赶野象的弩铳兵在这里驻扎,这样既可以保护好矿脉,又能与村落形成犄角之势,也可免去被人围困之忧,你看怎样?”
    朱骏心里早有这个想法。若是能在这山涧内驻扎一队士兵。将来确实能够收到奇效。也可用来保护铁矿地开采。不致因为一些变数而停止了生产。他心里暗想土伦之所以想让自己驻扎一队神机营在此恐怕不单是为了自己。更大地好处应该是将来克伦族发生变乱之时山寨中地人也好上山寻求神机营地保护。以此来保全山寨。
    似这种条件朱骏当然求之不得。他满口应了。一行人又浩浩荡荡地围着山涧转了几圈。朱骏让沐剑铭观察四处地地形。琢磨如何布防。待天色不早。这才罢休。
    朱骏打算趁着到了这里原路返回村落。他在这里呆了四、五天。村落里也不知发生了多少事急需自己去处理。现下山寨地事务已一并解决。该是回去地时候了。
    乌古河横跨缅境。沿途经过缅都阿瓦。再蜿蜒而下。直通土瓦入海。此时已渐渐入夏。暴雨尤多。致使河水暴涨。直到近几日才好转了一些。宽阔地河面上。一页扁舟顺流而下。飞快地向前行驶。
    杨嗣德屹立船头。望着两岸崇山峻岭犹如走马灯一般从眼中一晃而过。不由捋了捋唇下地稀须。踟蹰不定地将目光落在了前方奔腾地河水上。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现今大明已国破家亡。要想复国中兴。正犹如这浩荡江水一般。逆舟而上。前途未定。
    “哎!”杨嗣德叹了口气,他奉命前往缅都散布阿泰谋反谣言,又亲自拜访了缅甸王子王莽白,这个期间不知受了多少人的白眼,又听到了许多冷言冷语,好在幸不辱命,一切都打点的极好,就连那一向以暴虐著称的缅国王子见面时有些刁难,但听到他的来意之后反而客气了许多,说到底,阿泰同样也是王莽白的心腹大患,二人定计之后,王莽白已承诺联络朝臣一齐发难,到了那时,就算缅王想要保下阿泰也是不可能了。
    恰在这时,后舱钻了一人出来,这人正是曾经的汉人通事周慕白,他显然是发了一笔小财,身上穿着深蓝色的绸缎儒袍,头顶儒冠,腰间系着金丝香囊,手中把玩着一柄纸扇,一眼望去,倒似一副大富人家的公子哥打扮。他爽朗一笑,朝着杨嗣德的背影道:“嗣德兄,何必整日长吁短叹?快进舱来,船家做了一只上好的鲟鱼,咱们对饮小酌一番。”
    (原本古代是喊字号的,比如赵云,字子龙,称呼是子龙兄,但是这样容易导致读者们混淆,干脆叫云兄之类,毕竟大家看书求的是休闲。)
    杨嗣德侧回头,勉强对着周慕白笑道:“如此甚好,明日我们便可登船上岸了,这些日子我总是心神不宁,害怕要出什么事,倒不如你我大醉一场,忘却了那些烦心的事。”
    杨嗣德转身回舱,舱内显得有些狭小,只能容纳四五人的位置,中间摆着一方小案,案上有三菜一汤和一个花瓷酒壶,两边各放着一副碗筷,周慕白倒也是个精细的人,早已将酒杯灌满,只等杨嗣德来吃。
    当下,杨嗣德也不客气,举杯便饮。其实他并看不起这周慕白的为人,此人在缅都瓦城时仗着缅王的势力欺负大明遗民,对永历帝甚是不恭,为人更是贪财轻义,实在不敢恭维。自朱骏带领从人南下之后,周慕白这个汉人通事也成了赋闲,闲来无事,竟在城中遇见了杨嗣德,他倒是痛快,为杨嗣德行了不少方便,可临走时,这周慕白竟要求杨嗣德带他一起回去,杨嗣德也不知他安了什么居心,但转念想他不过是个手无缚鸡的秀才,想来也没什么,二人便租了条船,逆江而下,三五日间便行了十之**的路。
    ---------------
    今天有点事耽搁了,先码两千字奉上,刚接到了三江阁的通过审核,很是高兴。
第一第三十五章:帝王之术
    “嗣德兄,今日我们在此举杯痛饮,待明日之后便要同殿为臣了,将来还要请嗣德兄照顾一二。”周慕白陪着杨嗣德一饮而尽道。
    杨嗣德不以为然的笑笑,心道这个秀才当真是大话连篇,就凭他一个小小的秀才,充任过缅王的通事,还想着与自己同殿为臣,当真是可笑,不过他为官十几年早已学会了处变不惊的本领,只微微一笑,道:“那么杨某便拭目以待,只望周兄一步登天入殿为臣了。”
    周慕白道:“杨兄定然是不信了,不过这也没什么干系,明日便能见分晓。”
    他举起酒杯自饮自酌了几口,叹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多少读书人便为了这句话十年寒窗,日夜与孤烛相伴,今日我要破了这个规矩,让世人都知道就算是一个秀才,照样能封侯拜相,志在千里。”他指了指杨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