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244章

永历大帝-第244章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了,那么干脆就先保住性命再说,说不定还能混个官衔回来。
    “殿下,您是崇祯遗脉,就算是势孤之下投降了鞑子,wар.ㄧбΚ .Сn鞑子皇帝会放过您吗?殿下还是想清楚一些,何必自投罗网?咱们这么多兄弟听你的调度,又有夔东军的兄弟并肩而战,败局未定,何必要铤而走险?”一个头领站了出来,苦言劝道。
    杨起隆面带着微笑,这个问题他早已想过,康熙并不一定会让他有好日子过,那么就纳一份投名状吧,他捋了捋衣摆,徐徐道:“既然如此,若是我们献上李来亨的头和汉口城呢?”
    献上汉口城可以表示顺服,献上李来亨的头则会遭到所有反清志士的不齿,而这样做,恰恰可以让康熙抛除心,因为那个自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名声已经臭大街了,难道还怕他反复吗?就算招抚了他,他还要反清,恐怕也没有任何人附和他,唯有做奴才才是一条活路。
    “三太子,你………”一个领已暴怒着大喝一声,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杀了他。”几个杨起隆的心已拔出单刀,扑了上去………
    ………………………………………………………………………………………………………………………………………………………………
    震耳欲聋火炮声响如惊雷一般整整轰鸣了半个上午,而南岸的明军也紧张起来,立即进入一级警戒,接到奏报的李霄迅速从武昌城赶到了渡口,这才知道原来是清军攻城。
    +东军并没有传来任何求救援的书信,李霄自然也只能隔岸观火,对于李来亨,他是极来火的,可是毕竟还都是反清的志士,李霄虽然没有派出兵马渡江,却已下令让武昌军团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江岸,并且让他们背起了行军囊,只要一出变故,便立即强渡过江。
    最令李霄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炮响,据分析,没有五六百门火炮是绝对生不出如此轰鸣的,这也意味着对岸攻城的鞑子装备极为犀利,虽然听声音都还是一些土炮,比起大明的新式黄火药火炮要差了档次,但是也足够引起李霄的警惕了。
    关于李来亨杨起隆合谋的事李霄已经奏报到了南京,皇上原本的意思是趁着这个机会突然自武昌强渡江北,站稳脚跟之后再一举消灭江北的清军以及杨起隆的钟三郎香会成员,至于李来亨的夔东军,他们愿降便降,若是不愿投降,便将他们一举击溃,只是现在总参谋部已经涉入了对印度的作战,再加上事出突然,粮草还未准备好,因此这才改旨让各地做好准备,让李霄临机处事,若有机会,立即率部北上,其余的军团再协同出兵,若是找不着机会,那么干脆就此作罢,隔山观虎斗。
    李霄现在正踟蹰不决,这时可是极不好掌握的,现在清军与夔东军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北上的时间必须恰到好处,需得让他们两败俱伤之后再见缝插针,只是因为这些火炮,却让李霄突然感觉到事情不太对劲,如此多的火炮,这些清军到底是哪里来的?为何武器如此新式?恐怕对岸的清军并非是这么容易能吃下的。
    李霄带着几个亲兵登上了望塔,为了监视北岸的动静,明军在南岸渡口建设了许多望塔,有的望塔甚至有二十米高,完全用钢铁和水泥浇筑,人站在上面都有些头晕,而望塔的最顶处设了顶棚,自然,也少不得一个海都生产的大型望远镜。
    “现在是什么情况?”望塔顶部的空间极窄,超过三个人便几乎转不动身了,这里除了有一个望哨的士兵之外,只有李霄登了上来,其他的亲兵在下一层等着。
    “禀大人,很是怪异,清军现在正在埋锅造饭,而城内的夔东军也没有动静,最奇怪的是,清军的六百门火炮一齐发射,却没有将城墙炸塌,整整一上午似乎并没有什么战果。”哨兵让了个身子,回禀道。
第一第四百八十五章:鸿门宴
    江南岸渡口,一艘艘中型艨~舰已整装待毕,做好了登舰的武昌军团士兵安静的在渡口外排成了长龙,粮食已经抢先运上了船只,一门门新式的火炮摆成一排,在南岸露出了黑森森的炮口,这种火炮的射程足够覆盖对岸,只要五万大军渡江,火炮随时可以提供掩护,将对岸的守军炸个稀巴烂。
    而李霄则背着手,焦急的等待着消息,到了下午,对岸的火炮声又响了起来,显然攻城已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令李霄遗憾的是,李来亨显然打定了主意玉石俱焚,并没有派出人手前来报信,只是他不知道,就在清军对汉口城不断轰炸的当口,汉口城内却上演了一出极大的好戏。
    整整半下午的炮轰,已经让汉口北城的城墙和城区化为了一片狼藉,几乎所有人都确信要不了多久,整个汉口就要攻陷,而李来亨却在思考着守在城内坐以待毙倒不如出城迎战,虽说胜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至少还能手刃几个鞑子,正在这个时候,杨起隆却发出了宴请。
    宴请的地点是在东城区的一个极大的宅邸内,宅子原本是当地总兵的私宅,湖北总兵战死之后,这里自然就被收为了公有,一番简单的修饰之后,倒也别具一番风味,杨起隆觉得这宅邸颇为雄伟,早就打定了主意等将来他登基之后可以将其改建为临时皇宫只是李来亨一直拖延,既然得不到李来亨的支持,杨起隆也只能作罢,只是这里也就成了杨起隆平日起居的场所。
    李来亨带着几个头领与一对亲兵往城东赶,城内仍有十万守军城城墙已经塌陷了几处窟窿,鞑子纵是火器强大,但是若冲进来巷战,恐怕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因此李来亨倒是不担心鞑子急于攻城,夔东军的人数占了优势,而鞑子的远程火力是他们优势,他相信这群鞑子再傻,恐怕也不会放弃远程火力的优势冲进城来短兵相接。现在的问题是尽快与杨起隆这个胆小鬼达成一致,否则这城哪里守的下去。
    转过一个街角面一队人马迎面过来,走在前面的是一个五十余岁胡须参白的雄壮汉子,按着刀柄过来,一见到李来亨立即高声唤道:“李大哥。”
    李来亨驻脚一看前这是当年忠贞营的老兄弟,姓叶名振是+东军头领之一,城北告急之后,城东的防守李来亨就交给了他,自己则是带一批精锐往北城增兵救援。
    “李大哥。”叶振张兮兮的朝着四周瞄了一眼,凑近李来亨,放低声音道:“晌午的时候三郎香会的两个头领给人杀了。”
    李来亨不由得皱起了头,眼下攻城在即中是谁暗杀了两个头领?难道城内还有私通鞑子的内奸?他摇了摇头,这显然可能性不高竟一般的头领身边多少有七八个亲兵随扈,只要嚷一嚷近的街巷随时可以杀出几百个兄弟出来,若是说内奸抓到一个空子暗杀了一个头领或许还能解释,一次性干掉两个实在匪夷所思,除非他们有数百人的规模,就算如此,也定然会闹出大动静出来,暗杀容易,要想全身而退可就难了。
    “杨弟怎么说的?”李来亨问。
    “他?”叶振撇了嘴。又朝着四周看看。低声道:“我问了几个钟三郎香堂地人。他们只推说不知道。神色中也没有哀悼之意。两具尸体草草下葬了了事。依我看。说不准就是他们干地。”
    李来亨对振地分析深以为然。城内只有两大势力。能同时干掉两个头领地。也只有他李来亨和杨起隆有这个能力。李来亨自知自己没有下过这样地命令。那么八成就是杨起隆动地手了。问题是。杨起隆为什么要动手呢?
    “原本我没有心到姓杨地。只是后来却出了一件事。这才心起来。就在一个时辰之前。两个钟三郎香会地香众要从东门出城去。被我们地兄弟在城门口截下。他们说奉地是杨起隆地命令出城探查敌情。当时我也不好拦着。于是放行了。自然。也少不得派了个兄弟跟在后头。可谁知。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回来。
    ”
    李来亨反问:“你地意思是?”
    “恐怕杨起隆这小子是想向鞑子投降。先是暗地杀了两个自己地兄弟。这两个头领我是认识地。都是粗鲁莽直地汉子。或许是因为他们反对。杨起隆才将他们杀人灭口。派出城地两个香众口口声声说去探查敌情。嘿嘿。咱们站在城墙上便可以看到鞑子地动静。还需要他们探查什么?或许这二人就是去联系鞑子地。”
    李来亨先是摇头表示不信,随即又想到鞑子
    杨起隆的种种怪异行为,不由得也产生了几分疑虑,对话不由自主的也压低了几分声音:“不管如何,这件事如论如何不能张扬出去,否则难免兄弟相残,让鞑子趁虚而入,至于杨起隆是否打起了小算盘,咱们看看再说。”
    叶振点了点头,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种事当然不能宣扬出去,他不由得笑了起来:“李大哥这是往哪里去?城北的情况如何了?”
    “杨起隆请我赴宴,说有要事相商,哎,如今鞑子兵临城下,他倒还有功夫设……”李来亨说到这里突然不说话了,一脸愕然的望着叶振,叶振似乎也感觉到了不对,皱了皱眉。
    李来亨不是傻子,在这个时候杨起隆邀请他赴宴自然不一定安着好心,事实上,李来亨被杨起隆说动,并非是信任这个油嘴滑舌的人,两个人说到底不过是政治的结合而已,基本的信任都不一定谈的上。
    “李大哥但去无妨,你身边带着几十个卫士,宅子外头,我自然会带兵接应,只是酒菜要小心一些。”叶振道。
    李来亨颌首点:“是这个道理,此外,再派个想方设法与南岸的明军联络吧,汉口陷落只是时间问题,不管如何,决不能将它落回鞑子手里,让明军占了,总比鞑子占了要强。”
    叶振无奈的点了点头:“我会就去安排。”
    ………………………………………………………………………………………………………………………………………………………………
    “李将军。”李来刚刚进入宅子,杨起隆与一干头领已站了起来,热络的迎了上去。
    “大敌当前,杨兄弟仍在里设宴是何意?”李来亨对杨起隆的好感算是化为虚有了,身后跟着几十个卫士,宅子外头叶振也潜伏着一支人马,随时接应,因此他倒不怕杨起隆翻脸。
    杨隆笑道:“自然是请里李将军来商议眼下局势的,请李将军上座。”
    李来亨大大咧的坐在上首,杨起隆陪坐一旁,其他的首领规规矩矩坐在两侧,只是李来亨带来的几十个卫士熙熙攘攘的挤在堂子里乌压压的一片,连大门都堵住了。
    杨起隆不意的朝着这些卫士瞥了一眼:“兄弟们也辛苦了,在外边杨某也开了一桌酒席,张辛顺,你带这些兄弟去外边喝酒。”
    一个首领应了一声,正要站起来,却被李来亨阻止:“我看就不必了,这些兄弟都是跟着李某出生入死的,一向寝则同塌、卧则同床,一条裤子一起穿的老兄弟,就在这里作陪,杨兄弟不会见怪吧?”
    杨起隆不由得脸色颇为尴尬,心里也是有些发急,他的主意是设下鸿门宴,干脆将李来亨干掉,再献上李来亨的首级与汉口城给清军,如今姓朱的子孙早被满人杀得一干二净,杨起隆自称是朱三太子,若单纯意义的投降自然是死路一条,满人杀姓朱的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害怕这些人的影响力被反清复明的乱党利用吗?杨起隆杀了反清义士李来亨,就等于彻底的与反清乱党决裂,从此之后恐怕他的名声早已臭大街了,各的反清势力别说与他沾上什么关系,恐怕听到这个名字就忍不住吐一口吐沫,也正是因为如此,杨起隆才自信取下李来亨首级之后能够在满人那边求得一条活路,说不定为了政治宣传,他杨起隆还能混上个一官半职,虽说这当皇帝的美梦没了,可是颐养天年却是稳的。
    而此刻,李来亨显然对他起了心,几十个卫士在这正堂里,事情可就麻烦了。
    “李将军这是什么话?来人啊,去给兄弟们取凳子来,大家凑合凑合,不醉不归。”
    李来亨的眉毛却打起了结:“杨兄弟不是说有要事相商的吗?”
    …………………………………………………………………………………………………………………………………………
    关于杨起隆投降是不是被杀,这要看情况,满人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见人就杀,杀与不杀要看他们是否能得到好处,那些姓朱的皇子皇孙自然要杀的,毕竟这些人拥有一定的号召力,留下一个就等于养虎为患,可是如果杨起隆把李来亨都干掉了,恐怕这个人在反清复明的人群之中已经没有任何号召力了吧,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康熙,对这种无耻的汉奸是进行优待以吸引更多人来投降呢,还是一刀砍了,给李来亨报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四百八十六章:炮击北岸
    正是,正是,李将军,事挪后一些谈,李将军督战杨某先干为敬,吃饱喝足了再说。”杨起隆心里暗暗发急,端起早已斟好了酒的杯子,仰脖一口喝干。
    李来亨看了看酒桌,摆在他桌前的也是一杯酒,只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防备,自然是不敢喝的:“这酒就不必喝了,还是先谈正事吧。”
    杨起隆心里更是惊,其实这杯酒中倒是没有下药,只不过李来亨的态度却十分明白,显然是已经有了心,恐怕要将他拿下还真需要费一番功夫,杨起隆朝着下侧一名首领使了个眼色,那首领朝着杨起隆暗暗点了点头。
    杨起隆脸色变了变,手中的空杯狠狠甩在地上,随即已跳出酒桌:“弟兄们还不动手。”
    顷刻之间,堂外已涌出无数个包裹着白巾的香众出来,几个离门近的李来亨亲兵已被乱刀砍倒,好在李来亨坐在堂内,此时也反应过来,拔出腰刀,大吼一声:“杨起隆,你果然好手段。”
    就在一句话的夫,几十个卫士已迅速的向李来亨靠拢,黑压压的钟三郎香众已挤了进来,而几个钟三郎香众的头领也连连退到一边,保护着杨起隆压阵。
    “杀。”李来亨高声大吼,狭小的堂内,刀光剑影一阵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