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永历大帝 >

第56章

永历大帝-第56章

小说: 永历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日之后。大营门前已聚集了黑压压地一大片人。每隔一刻钟时间。无数人在阿伦地带领下高呼:“大明皇帝万岁。乞大明皇帝陛下奉天监国!”
    聚在营门地官员百姓足有十万之众。一起哄然喊开响彻天际、余音不绝。
    大营内。朱骏正与一干臣子、将领闲聊。说是闲聊。其实也不过是询问一些李定国地缅北军所面临地困难。朱骏再让周慕白一一记下。北军身经百战。抵挡吴三桂地大军不成问题。所缺地只是粮草辎重。而南军(包罗神机、神勇、山地、水师等营。统称南军。)训练有余、饷银充足。所缺地只是战阵地历练。朱骏沉吟了一会对李定国道:“李爱卿。缅北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朕将它完全托付于你。从此之后。李家世代镇守缅北。阿瓦城以西。皆是李爱卿所辖之地。所有粮草辎重、新兵丁口。李爱卿可在缅北征集。”
    “皇上。”李定国大吃一惊。不由得离座道:“这如何使得。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定国地顾虑是有地。世代镇守这样地特权除了云南沐家之外大明朝绝对找不到第二个来。如今朱骏要让李定国世袭镇守缅北难免会引人眼热。到时反而成了众矢之地。这就不好了。
    而朱骏却又是另一番顾虑,缅北的防务李定国的北军是一定要挑起来的,钱粮辎重不如就地征收,若是从缅南运输过去,徒增损耗不说,还浪费民力。因此整个缅北的军政大权必须交付在李定国手里。再加上缅北贫瘠,朱骏所图之地正在缅南,以此来控制南洋。缅北就随便让李定国折腾,只要能好好守住缅北给朱骏一个好好的缓冲地带就行。
    李定国的忠诚朱骏也是信得过的,似他这样的人物若是早先便投降满清现在至少也能落个与吴三桂、耿精忠等人的地位,世袭罔替的外姓藩王是跑不掉的,可是李定国没有选择降清,就算被逼到了缅北,在山林中三餐不继也没有选择投降。
    满清可以让吴三桂镇守云南来清剿李定国,自己为什么不能让李定国镇守缅北清剿吴三桂呢?
    “李爱卿不必说了,朕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你安心去缅北整顿军务民政,朕在后方会为你做主的。”朱骏劝慰两句,又道:“李爱卿忠心为国,朕若这点识人之明都没有,岂不是个大大的昏君,如何能挑起恢复山河的重担,朕广开言路,却绝不会偏听偏信,若有人在御前诋毁李爱卿,朕绝不饶他。”
    李定国第一次听到永历对他给出这样高的评价,想起曾经在四川、湖南、广东、最后退到云南、缅北等地的艰辛作战,如今终于得到认同,忍不住流下眼泪哽咽着嗓音道:“微臣沐浴皇恩,敢不效死力。”
    这时有校尉入账禀道:“皇上,有人为了恳请陛下监国,竟撞死在辕门柱上,营门外已乱成了一团。”
    帐内将校们静了下来,侧耳一听,果然听见远处传来若有若无的嚎哭声。一直坐在帐下不言声的周慕白站了出来道:“皇上,微臣以为火候差不多了,若皇上再拒绝,只恐会寒了缅人的心。”
    朱骏长身而起:“走吧,去营门看看。”
第一第七十三章:装逼
    “逆贼王莽白屠戮宗室、导致王室子嗣殆尽,若随意择人继承王业,恐众心不服。下臣肯请皇帝陛下为我缅国江山百姓监督国政,使万民安居,百姓乐业,陛下若允,实乃我缅国之幸,万民之幸矣。”阿伦之乎者也的一大堆,目的只有一个,趁着现在的机会赶快抱住朱骏的大腿,将来不管朱骏是否监国,明军绝对是缅国国内最强的势力,放着这么粗的腿不去抱,岂不是没有天理?
    “下臣附议右参政所言,请陛下奉天监国,使我缅国百姓安乐,吾等愿为陛下效力。”呼啦啦一大片缅官与缅将纷纷拜倒,只留下十几个缅官尚在犹豫,随后也拜伏于地。
    朱骏掌握缅国大权已经成为既成事实,这个时候谁还敢不上道?先前稍微有些骨气的缅官早已被王莽白诛杀殆尽了,所留下来的不过是一群磕头虫而已。
    “请大明皇帝陛下监国,吾等蚁民翘首以盼。”有一些缅甸士绅在远处也大声附和。
    朱骏不动声色的望了望四周,在众人的期盼下开了口:“朕意已决,绝不干涉下国政事,缅人之山河该由缅人处理,此例绝不可开。”
    朱骏言辞拒绝,原因无它,只因为缅人并非诚心归附,只不过是摄于自己的威势和明军的威武而已,现在答应,待时日久了之后,定会有人制造借口闹出事端。
    “现下朕已派人四处搜寻缅王子嗣,国政之事暂由你们这些缅臣代理,朕在这里住些时候,择日拔营回缅南,诸位定要克敬职守,安抚百姓,以待新王。”朱骏言尽,转身下了高台,身后随从呼啦啦的跟了一片。
    当夜,明军全部在阿瓦军营中驻扎,各地的讨逆兵马分别驻扎在城外,自然少不得犒劳三军、论功行赏,朱骏宿在军营里,缅官们虽然苦苦请求朱骏入宫居住,朱骏却坚决推辞,现在所有的缅人都当朱骏是个圣人一般人物,发兵征讨叛逆而不利己,就好象一个人突然耗费了不少钱财帮了你的大忙,最后却不求回报一般,这样的人,放在哪里都会受人尊敬。
    朱骏住进王宫本无不可,他是上国皇帝,临幸王宫已算是天大的面子,可是朱骏仍然会有顾虑,一来害怕有心人暗中挑拨,使人生疑,毕竟王宫中已没有了主人,你客人进去岂不是想反客为主?二来王宫内缅国侍者朱骏并不放心,反不如住在营中踏实。
    此时已尽子时,营外的天空漆黑一片,偶有远处长街几声狗吠,大体却安静的吓人,朱骏的大帐却是灯火通明,他却没有歇下,在账外,一个个缅国外地的郡守鱼贯而入,听候朱骏的召见,这些郡守都是见风使舵之徒,他们见明军大胜阿朵,便各自在所辖区域内起兵易帜,率领各自兵马到阿瓦城下与朱骏的大军会合。
    朱骏对他们一一安抚,只随意拉几句家常,说几句大明与缅国的友好关系,却绝口不谈政务。这些郡守原本是想劝朱骏监国的,毕竟他们支持朱骏讨逆,说到底算是一派,朱骏监国能让他们捞到不少好处,若是换上一个新王上台,人家哪里还会记得你讨逆的功劳,这些日子辛辛苦苦带着兵马前来岂不是白忙活了一场?
    朱骏却总是挂着令人难以捉摸地笑容。郡守们一谈到监国之事便拿别地话题岔开。让郡守们不禁气闷。
    直到二更。送走了一干郡守、将军。朱骏正待歇息。门外又传来通报声:“皇上。缅国右参政阿伦觐见。”
    朱骏坐回椅上。刚刚松弛了地神经不由得又绷了起来。板着脸道:“宣。”
    不一刻功夫。阿伦已小跑着进来。三跪九叩之后合辑禀道:“皇上。下臣已遣人查过国库。计有白银一千一百万两。各种珍宝无数。还望皇帝陛下处置。”
    朱骏心里砰然一跳。一千一百万两可是一笔超级巨款啊。现在地满清一年地税收也绝对不会超过一千万两。如此庞大地数字恐怕是十几代缅王累计存储积攒下来地。不过朱骏是个心思活络地人。暗自压下心中地贪婪。冷面道:“这是缅国事务。与朕有什么干系?你是缅国右参政。更是缅国文臣之首。应当好好地造福百姓。维持治安。这些事都不需要回禀朕。你自己处理吧。”
    阿伦媚笑道:“皇帝陛下。下臣如何敢擅专国事。陛下便是下臣地主心骨。若陛下不拿主意。下臣如何能够服众?”
    朱骏深望阿伦一眼,知道阿伦这些言辞是投效之词,铁了心要跟着自己吃香喝辣了,这里没有外人,朱骏倒不必装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拒绝,略略迟疑之后道:“你很听话,朕绝不会亏待你,倒是有些事尚需你去办。”
    阿伦一喜,朱骏这样一说明显是拿自己当心腹看待了,连忙叩头道:“下臣迷途知返,得遇如此旷古明君,如何敢不效死力,陛下但凭吩咐,下臣定然署理的妥妥贴贴。”
    朱骏侧头看了看映在账外的一个人影,这人正是耳朵贴在账外的周慕白,此人工于心计是个拿主意的好手,朱骏召见郡守之时便让他在账外听用,意思就是让他听听自己与郡守们的对答,分析每个人的态度,之后再为自己研究出对策来。
    朱骏对着帐内的小太监道:“去把周学士请来。”
    “宣大学士周慕白觐见。”小桂子尖锐的扯着嗓子打破了夜空的寂静。
    周慕白碎步进账,对朱骏行了礼,朗声道:“微臣叩见皇上。”
    朱骏随手指了指一旁的阿伦,道:“阿伦不是外人,待会你好好和他说一些该做的事,这为人要懂得本分,更要知道审时度势,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不该做,若不能掂量清楚反而会砸了自己的脚,阿伦小心谨慎是对的,你好好调教他。”
    朱骏这话虽然是对周慕白说的,更多的却又像在警告阿伦,只不过阿伦此人原本就是势利眼,哪里会不懂得审时度势的道理,根本不需朱骏提醒,就已经打算好了做个纯缅奸了。
    深冬的缅甸在夜里冷的吓人,周慕白与阿伦二人都穿着常服,外面各套着小袄踱步在大营内,偶尔能听到几个巡夜的士兵躲在角落里跺着脚哈气也不理会,阿伦知道周慕白是朱骏身边的近臣,早已有了巴结之心,一路上小心翼翼挤出笑脸陪衬。
    待四处无人,周慕白突然顿住了脚,望着远方营房口燃气的篝火出神,悠悠道:“如今缅甸群龙无主,阿伦兄以为谁才能掌控局面?”
    阿伦笑嘻嘻的道:“自然是大明皇帝陛下,否则别说是我缅国的千万百姓,就是下官也绝不答应。”
    周慕白淡淡的笑了笑,他瞥了阿伦一眼,心中骤然生出不少厌恶,转念一想,自己从前任汉人通事时岂不是与他同样的嘴脸?只是或许因为这大学士当的久了,除了皇上对谁也不需低声下气不知觉中便养出了一股气质,再加上朱骏时刻的敲打,也渐渐稳重了不少。
    “难啊!”周慕白叹了口气:“皇上虽然众望所归,但对于缅人来说终究是个外人,若,贸然监督缅国政务,难保日后会有不服者生出事端,这也是陛下所虑之事。”
    阿伦已听出了周慕白的口气,收敛笑容道:“还请周大人示下,应当如何做,下官必定照办。”
    周慕白眼中闪露出一丝狡诘,摇了摇手:“你附耳过来。”
    …………
    几句而语之后,阿伦脸色一变,随后道:“如此甚好,明日我便去办,定要闹得阿瓦城天翻地覆不可。”
    (大家猜一猜用什么方法让朱骏众望所归。)
    ------------------------------------------------------------
    广告:【人罪】科幻异能新流派,萝莉御姐女王妹末日大乱斗。
第一第七十二章:阅兵
    朱骏随手将降书交在马下的校尉手里,拍马向前跨了两步:“逆贼王莽白已诛,尔等胁从者无罪,当务之急该迅速遣人寻找缅国先王子嗣继承王位,以安国体。”
    “如今王莽白已将宗室子嗣诛杀殆尽,还请陛下亲自监国,以安众心。”阿伦已经决定无耻到底了,彻底的沦为了缅奸。
    “放肆,你要陷朕于不仁不义吗?”朱骏脸色一变,挥了挥手上的马鞭道:“缅甸立国三百年,历代缅王兢兢业业勤于王事,如今虽然出了王莽白这个不肖子孙,朕如何忍心夺其国政?此事不必再议,朕会派人分头寻找,务必找出缅王的子嗣出来。”
    朱骏虽然说的大义凛然,仍然瞅了阿伦一眼,内心暗道此人倒是机灵,对于自己将来控制缅甸有些用处。
    朱骏蹙着眉头,眼眸透过城门门洞看到延伸至街尾处都毫无人烟,不由得怒道:“大军就要入城,长街上为何不见缅国的百姓?”
    跪在近前的阿伦禀道:“城内仍有王莽白余孽,下臣们担心王师入城时会引发什么事端,甚至有无知的百姓冲撞了王师,因此便在各街道设置了警戒,让百姓暂时在家内歇养。”
    朱骏自然明白阿伦的意思,明军虽然是王师,讨伐的是逆贼王莽白,但毕竟还是外人,他们生怕有人滋事,于是干脆将百姓们赶入屋内,不许他们出来。
    “朕难道会怕一些小小贼寇?传令下去,只清空一条明军入城的通道,其余的街道仍然开放,道旁也可让人围观。”朱骏居高临下的呵斥一声道,朱骏自然是有自己考量的,如今缅甸刚刚平服,暗地里却是暗潮涌动,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的混杂在一起,今日正好趁着入城之时展现明军威武,以此来震慑宵小。更何况现在的缅人对于明军还是较为欢迎的,谅来也不会闹出什么大乱子出来。
    阿伦得了朱骏的口喻,哪里还敢怠慢,方才还在命人驱赶百姓入屋的他,又吩咐几名将军分头率领部下呵斥百姓上街。
    三通鼓声过后,随着号角声呜呜响起,城外由神机营、神勇营、山地营、水师营组成的四个方阵已整齐划一的集结完毕,城内的百姓也纷纷走上了街头,被缅兵们手持着长矛、缅刀隔在街道之外,许多人掂起脚尖驻足观看,熙熙攘攘的颇为热闹。
    “来了,来了。”有眼尖的人大喊,引得无数双眼睛瞅向城门处。
    首先穿过城楼门洞地神机营指挥使沐剑铭此时身穿银白色地战甲。头带银白色头盔。头盔上面是几支雁翎羽。显得英姿勃发。在他地身后。三百名神机营战士分为十列。踏着整齐地方步缓步而来。神机营全身罩着黑色地轻甲。手中持着钢弩、火铳。身后是装满了箭羽地藏青色箭囊。脚下地马靴整齐划一地踏步在青石条砖地街道上嘎吱作响。
    走正步原本就是朱骏为明军设立地新兵训练中地一项。为地是加强士兵地纪律性以及增强团队地协作能力。没想到在今天竟派上了用场。缅人们从未见过如此整齐划一地军队。在他们地眼里。当兵地除了手中多了一把缅刀之外和普通人并没有多大地区别。让他们扛起锄头时。他们立刻就能成为一名地地道道地农民。这个时候并没有军人地观念。特别是在远离文明地区地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